日光倾城
绕着古城行走了好长时间的路,但还是没能绕出平遥的东西与南北,我们跟着旅行团站在迎熏门的城楼上四处观望,清晨的阳光轻轻漫过广场,漫过城楼,也漫过我们的头顶。
城墙内的四合庭院内的梧桐与彼朝阳,导游风趣的告诉我们说当地民宅若是家中没有女子,就在庭院内栽种一棵梧桐,取之古人“栽桐引凤”之说。尽管时隔境迁,但古老的传说依旧流传在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流传于人们茶余饭后,流传在一代繁衍一代平遥人的口中,美丽而动人。
导游是城内的土生土长的平遥人,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家中独女抑或家中没有男子,所以家里栽有一颗枣树,虽然我这样妄自胡乱猜测一点儿也没有可靠的理由,但她跟清晨拉我的电瓶车师傅一样,淳朴而善良,都对平遥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对平遥的传说和熟悉的街巷已经根深蒂固在童年的记忆中。而这些还不够,他们总乐意带着我们这些外乡人行走在平遥的大街小巷里,去感受,去徜徉,去一饱眼福。
关于平遥古城,我所听说的这所“龟城”的修建有两个版本:一种是周宣王时期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所以有2700年悠久的历史,但更有“层台百尺县城连,吉甫勋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战垒,龙旗怯意出车年”诗句为证;另一种则是传说元末明初刘伯温所见,因其祖上是山西平遥人,后迁至浙江文成,其人通经史,晓天文,归老返乡因乡人之邀所建古城。但我后经多处查询资料,更深信此城乃尹吉甫所建,当然有可靠地文字记录和充分的历史作为理由,但也只是一己之见。至于历史上的真正古城究竟被谁所建,我想还有什么能比此城能够完整保存下来以供后人欣赏更重要的呢!
呜呼哀哉!从城墙东边下来,走不多远就是城隍庙,以前学子读书的地方。论语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但对于平遥人来说,他们学而优则商,这也是我在这次旅行途中唯一的感触之一。似乎从最早的平遥人祖祖辈辈遗留有子女学习到一定的程度就去经商的祖训,所以就有了最初的晋商。在中国的天南地北,外出去寻找商机,寻找出路,所以走西口里唱的那悲沧的歌曲,在余老最早的印象里误以为山西人的穷与落后,仅仅停留在那些晋商推着沉甸甸的托车行走在荒芜人际的原野上,身后留下的深深的车辙和背井离乡的丝丝牵挂。
所以就有了诞生中国第一家现在银行的雏形“日昇昌”票号,有了后世古代中国“华尔街”的美誉。日日升日日,正如所言繁荣昌盛,然后带动周围的县城太谷、祁县的晋商,遍布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海外的一些城市。歌谣里也对这段值得记忆的历史有过诉说:“金太谷,银祁县,还有装不完的平遥城。”
乔家大院我也是而后才去拜访的,尽管回来后有人问我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那个更好一些。两个不同年代的建筑,都是山西的文化遗产,又怎么能拿到一起对比呢?关于乔家大院的历史其实去之前我知之甚少,只不过朋友介绍看了几集电视剧的印象而已,其后都是导游的补充和填补。但给人的感觉还是各有千秋,所以我默然一笑,说都值得一去。尽管是应付的话,但都是自己真心的感触,虽然电视上演的有真实的历史,同时也有虚构的美化的成分,但我还是喜欢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城市的街道上漫天纷飞的柳絮,漂浮在半空中,让人看不清远去的风筝。汾河的水肆无忌惮的流淌着,一个人还沉醉在春色撩人的季节里,五月已经悄然来临,我想起归去又要经历有一段漫长的时间汩没在黑暗的隧道里,似乎那些黑暗的时光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然后吞没掉之前的记忆。
城墙内的四合庭院内的梧桐与彼朝阳,导游风趣的告诉我们说当地民宅若是家中没有女子,就在庭院内栽种一棵梧桐,取之古人“栽桐引凤”之说。尽管时隔境迁,但古老的传说依旧流传在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流传于人们茶余饭后,流传在一代繁衍一代平遥人的口中,美丽而动人。
导游是城内的土生土长的平遥人,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家中独女抑或家中没有男子,所以家里栽有一颗枣树,虽然我这样妄自胡乱猜测一点儿也没有可靠的理由,但她跟清晨拉我的电瓶车师傅一样,淳朴而善良,都对平遥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对平遥的传说和熟悉的街巷已经根深蒂固在童年的记忆中。而这些还不够,他们总乐意带着我们这些外乡人行走在平遥的大街小巷里,去感受,去徜徉,去一饱眼福。
![]() |
仰望平遥的夜晚,这一刻,来得太迟。。 |
关于平遥古城,我所听说的这所“龟城”的修建有两个版本:一种是周宣王时期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所以有2700年悠久的历史,但更有“层台百尺县城连,吉甫勋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战垒,龙旗怯意出车年”诗句为证;另一种则是传说元末明初刘伯温所见,因其祖上是山西平遥人,后迁至浙江文成,其人通经史,晓天文,归老返乡因乡人之邀所建古城。但我后经多处查询资料,更深信此城乃尹吉甫所建,当然有可靠地文字记录和充分的历史作为理由,但也只是一己之见。至于历史上的真正古城究竟被谁所建,我想还有什么能比此城能够完整保存下来以供后人欣赏更重要的呢!
![]() |
平遥古城,中国最古老也最年轻的华尔街。 |
呜呼哀哉!从城墙东边下来,走不多远就是城隍庙,以前学子读书的地方。论语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但对于平遥人来说,他们学而优则商,这也是我在这次旅行途中唯一的感触之一。似乎从最早的平遥人祖祖辈辈遗留有子女学习到一定的程度就去经商的祖训,所以就有了最初的晋商。在中国的天南地北,外出去寻找商机,寻找出路,所以走西口里唱的那悲沧的歌曲,在余老最早的印象里误以为山西人的穷与落后,仅仅停留在那些晋商推着沉甸甸的托车行走在荒芜人际的原野上,身后留下的深深的车辙和背井离乡的丝丝牵挂。
所以就有了诞生中国第一家现在银行的雏形“日昇昌”票号,有了后世古代中国“华尔街”的美誉。日日升日日,正如所言繁荣昌盛,然后带动周围的县城太谷、祁县的晋商,遍布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海外的一些城市。歌谣里也对这段值得记忆的历史有过诉说:“金太谷,银祁县,还有装不完的平遥城。”
![]() |
在此等候,时间流淌在缠绵而温情的黑夜。。 |
乔家大院我也是而后才去拜访的,尽管回来后有人问我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那个更好一些。两个不同年代的建筑,都是山西的文化遗产,又怎么能拿到一起对比呢?关于乔家大院的历史其实去之前我知之甚少,只不过朋友介绍看了几集电视剧的印象而已,其后都是导游的补充和填补。但给人的感觉还是各有千秋,所以我默然一笑,说都值得一去。尽管是应付的话,但都是自己真心的感触,虽然电视上演的有真实的历史,同时也有虚构的美化的成分,但我还是喜欢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城市的街道上漫天纷飞的柳絮,漂浮在半空中,让人看不清远去的风筝。汾河的水肆无忌惮的流淌着,一个人还沉醉在春色撩人的季节里,五月已经悄然来临,我想起归去又要经历有一段漫长的时间汩没在黑暗的隧道里,似乎那些黑暗的时光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然后吞没掉之前的记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