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0-玉皇山记一
这次的旅行注定是饶有趣味的。首先是长期在工作室工作的压力下,自己需要一个解脱和舒缓的空间,再来就是最近一直的“张岱”的阅读,也是一个文人性质的体验,我想我需要这么一个空间来实现我对张岱文字的现实投影。 天气 我想这也是一个注定,前一天还是28度的离奇的天气,今儿便是细雨绵绵,温度一降,便没有了热感,稍许一件外套即可。微汗,亦不觉难受,尚可。 然云天气,小雨亦少游客,所以特别的安静和放松。

路径 我们刻意选择了反方向的上山路径,不会因为玉皇山的特殊(宗教)气氛而给这次文人之游带来些许的压力。觅径而上,已有落叶伏地,然步行踏步窸窣有声。然见松果许粒于地,拾起尝之,虽味苦涩,但少顷便觉其甘回清喉。松鼠亦以此为餐,尚不说其味,盖其量便可使其欢欣良久。

月宝亭 树丛中见一八角亭,然觉亦楼亦亭。其体量之大,已无苑囿之亭感,可云山关亭也。月宝亭,石构,八柱皆有楹联刻字。其形构模仿木构之亭,柱间梁架皆表现出榫卯、斜撑之构件。但毕竟是石构,其中只是石板之盖顶并没有交错之梁架,但觉因其石构才有其大跨之美。除其内部中央,其余部分尽显石匠之精湛技艺,如其柱顶之斜撑,其模仿的是斗拱铺作,在柱上刻出栌斗之型,繁复又乖张可爱,与四周之粗简石料比起来尤为突出和明显。又见其瓦当飞檐无不表现其乱真技法。 拾级而上,回望此亭,其为上山路上停歇之处,其路宽大,其间必须有这般体量的亭子。过了几步,亭子已然躲藏到了树荫中去了。

福星观 山路到一处平台,不由一惊,见其景顿觉其园林之古意油然,其后便是登云阁。此故园已毁大半,只剩下几处湖石小山和卵石拼地。但是山之楼阁、亭廊与这般材料之间的体验,还是能回现旧时之事。

登云阁及顶而望,便可见钱塘江之浩瀚,周围亦群山余脉,顿觉此处视目之内皆超然世外,未尝人烟。然友人遥见山巅“贵人阁”,其为友人常提之物,与余提起曾登贵人阁之事,亦有今日之感,或甚。盖谈话间,顿时已无尘世之念也,甚好。 观在阁北,其邻亦有一阁,名曰“江湖一览”,登临之,便可见西湖,其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皆在目内。然此仅一湖,阁之北皆树木障目,其江未可见。此时虽未见江,但想其恰从登云阁看着钱塘江之景,顿觉江景即在眼前。此所以称之为“江湖一览”,其可视之,亦可幻之,甚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