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杰伦脑残粉
![]() |
浪子膏终究不是拓海,终究不是叶湘伦,天台爱情终究不是一路向北 |
480的看台票事后证明是一个错误,既没有中间座位的视听享受,也没有内场观众火一般的热情。第一次对杰伦的纪念就这么混过去了。
龙卷风过后,我拿着望远镜坐到看台前排。屏幕上的周杰伦一身蓝色西装,抱着白色的吉他,第一次唱起了unpluged的七里香。魔天伦已经没有了无与伦比的霸气眼神和不羁刘海。他一直笑一直笑一直笑,我们就在台下一直唱一直唱一直唱。我当时才觉得傻逼也是快乐,没有负担的快乐。老实说我在七里香那首歌时才真的情不自禁起来,之前周围的观众完全没有代入感。
02年,小学四年级,有一次音乐课老师要小朋友表演节目(我当时就是小朋友)。我当时的同桌在下面很屌的唱着龙卷风,不着边不着调。这是我听到的第一首周杰伦。那个暑假,大我一岁的表哥已经有了一张CD,在乡下外婆家的破VCD里放着双截棍哼哼哈兮。当时我还在随着老爸的车载磁带听着刘德华,觉得这个头发乱乱的小眼仔是个坏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上这个家伙的歌!于是白白。
03年,周杰伦已经火遍大江南北,我也有了第一盘盗版磁带《八度空间》。
04年暑假,我告别的小学时代,一口气买了《七里香》《叶惠美》《范特西》《杰伦》,还有02年The One 演唱会的双磁带。还有《范特西Plus》的三首歌。印象里那个夏天我和小伙伴躺在凉席上,吹着风扇,拿着复读机一遍又一遍地听着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这是我和童年的第一次告别。告别时,我唱着《晴天》。
05年的冬天,班里的元旦晚会,有人唱夜曲,有人唱发如雪,晚会结束时外面飘起了雪花,穿着大红棉袄的我脸上全是奶油。这时《十一月的肖邦》早已烂熟于心。
06年的夏天来的很快,校园里盛传他新专辑的消息,多半是谣言。秋季运动会的时候,我就在台下抱着《依然范特西》,满场都是本草纲目的旋律。
07年班里第一盘《我很忙》依旧是出自我手。班里开始传阅这张看起来没那么华丽的专辑。微机课上,老师在讲,我们全在下面听牛仔很忙。
08年的杰伦饱受争议。时值高二的我也是困难重重。还好有稻香,还好有花海。同学们都喜欢说好的幸福呢。这首歌也一直传唱至今。
09年。
10年我们第一次高考,备战最紧张的时候,晚自习依旧可见烟花易冷的词律。更多的人说难听。自此,我再也买不到正版的周杰伦磁带。
11年,我进入大学,周围依旧有杰迷,而我依旧是最脑残的一个。新歌出来我总是第一个听,哪怕是2分钟的抢先版。我惊叹于迷魂曲的迷离,皮影戏的随性。这一年,更多的人离他而去。
12年末,周杰伦回来了。带着他的新专辑,带着他的演唱会。于是我们听到了上海场三次安可的七里香,多少老杰迷哭着怀念自己的青春,一遍一遍地唱着轨迹回到过去。然而过去再也回不去。
13年,他没有新专辑,拍了一部天台。他很满意,我们看的很过瘾,但浪子膏终究不是拓海,终究不是叶湘伦。周杰伦不再刻意把自己弄得高贵冷艳,他想要平民化,想要做一个励志偶像。他想要抓住的年轻歌迷的心,祝他可以。
昨晚的事情像是一个回顾,尽管远远不够。我听到的是没高没低的音响,看台边缘的我也很难看清正面大屏幕上那些费尽心思弄出来的特效。借着望远镜,我看到屏幕上的他很瘦,还有点黑,一圈的胡渣依稀可见。他说他感冒了,我看到他的鼻子通红。我知道他老了。而我们,正在当初喜欢他的那个年纪。
我们仿佛把所有的热情憋在了那个夜晚,所以杰伦走后南京下了一场痛痛快快的大雨。昨晚我听着窗外歇斯底里的雨声,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