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逃跑计划引发的思考
我是今年五月在一个网页的推荐下听了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怀着很随意的心情搜索的,听完之后心情很澎湃,下了很多逃跑的歌。感觉很多歌的歌词都写进我的心里。那时候毛川还没参加中国梦之声,那时候张恒远还没唱夜空中这首歌。自从知道了这个乐队之后,我想很多朋友提起过逃跑,那时候身边的朋友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在我的带动下,也有不少和我一样的人喜欢上了逃跑。
然而暑假的时候,就在我在一个交友群上谈及这个乐队时,有人给我回复了这样的反应:这个乐队不行了,现在已经很大众化了,我现在都不听他们的歌了。
这个反应说实话我不是很高兴。但是我实在没有必要和这个人较真。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逃跑在大众面前曝光次数的增多然后说出那样类似的言论,我就感觉很悲哀了。不光是逃跑,现在还有很多不错的乐队从地下挖上来,但是不止一个人的言论融汇在一起就成了一小股不可忽略的腔调。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恶权。俗语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果你自己不喜欢这个乐队的风格或是你感觉这个乐队的实力离你感觉完美的乐队差一大截亦或者是其他别的什么毛病我都能理解。但是因为这个乐队大众化所以就不喜欢这个理由作为一个理科生的我最初是不能够理解它们两者的关系的。
诚然现在有很多为了梦想而来到北京的音乐青年因为现下知名度不高,或是为了给自己以后积累经验等等原因混迹于酒吧,地下车库等。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理由,一个摇滚非要从那种场所演奏才有feel的理由。
因为自己没有相当小众的爱好而硬是标榜大爷就是和那些个主流不一样,大爷就是不走寻常路,大爷就是比别人牛X,所以硬生生要创造些看起来好像的自己真真切切的就是小众那样。什么乐队老是流窜在各大音乐节上的我听,什么乐队老是举行些地下车库的演唱会,我听。殊不知真正的小众从来不标榜自己的属性,最多承认自己爱好的比较冷门罢了。想那些个因为小众才小众的人,我真看不起你,对你来说什么是你喜欢这个音乐的标准那?难道不是发自内心的感觉那个voice怦然心动或是带给你片刻的愉悦吗?
我不是圈内人,我没有资格说我喜欢的乐队到底能力和实力和别人相比如何如何。但是不管怎样他就是给我了的直击人心那种力量,所以我喜欢他们,直到他们的音符敲不进我心里为止。
讨厌你所讨厌的东西这没什么,但是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才真是令人恐惧,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还原音乐对自己最初的美好。
然而暑假的时候,就在我在一个交友群上谈及这个乐队时,有人给我回复了这样的反应:这个乐队不行了,现在已经很大众化了,我现在都不听他们的歌了。
这个反应说实话我不是很高兴。但是我实在没有必要和这个人较真。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逃跑在大众面前曝光次数的增多然后说出那样类似的言论,我就感觉很悲哀了。不光是逃跑,现在还有很多不错的乐队从地下挖上来,但是不止一个人的言论融汇在一起就成了一小股不可忽略的腔调。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恶权。俗语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果你自己不喜欢这个乐队的风格或是你感觉这个乐队的实力离你感觉完美的乐队差一大截亦或者是其他别的什么毛病我都能理解。但是因为这个乐队大众化所以就不喜欢这个理由作为一个理科生的我最初是不能够理解它们两者的关系的。
诚然现在有很多为了梦想而来到北京的音乐青年因为现下知名度不高,或是为了给自己以后积累经验等等原因混迹于酒吧,地下车库等。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理由,一个摇滚非要从那种场所演奏才有feel的理由。
因为自己没有相当小众的爱好而硬是标榜大爷就是和那些个主流不一样,大爷就是不走寻常路,大爷就是比别人牛X,所以硬生生要创造些看起来好像的自己真真切切的就是小众那样。什么乐队老是流窜在各大音乐节上的我听,什么乐队老是举行些地下车库的演唱会,我听。殊不知真正的小众从来不标榜自己的属性,最多承认自己爱好的比较冷门罢了。想那些个因为小众才小众的人,我真看不起你,对你来说什么是你喜欢这个音乐的标准那?难道不是发自内心的感觉那个voice怦然心动或是带给你片刻的愉悦吗?
我不是圈内人,我没有资格说我喜欢的乐队到底能力和实力和别人相比如何如何。但是不管怎样他就是给我了的直击人心那种力量,所以我喜欢他们,直到他们的音符敲不进我心里为止。
讨厌你所讨厌的东西这没什么,但是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才真是令人恐惧,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还原音乐对自己最初的美好。
-
莉莉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11-13 0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