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梁博
6点多迷迷糊糊被舍友上班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
知道自己睡不着了,照例戴上耳机,听听歌压压起床气。
少年的声音就一点点渗到耳朵里。
中国好声音出来的人里,就喜欢他了。即使现在满大街充斥着吴莫愁等或性感或妖艳、造型声音不惊人死不休的林林总总,我却渴望在这样的喧嚣里找到另一种感觉。
是安静的,淡定的,也是充满力量的,突然爆发的;是抚慰人心的,也是动人心魄的。
梁博的声音,没有太多天分,但是努力、诚恳、踏实,那份自然天成的质朴,那种年少拼搏的热忱,让人心疼,也让人向往。
我的歌单里,把原唱和梁博的同一首歌,间隔的排列在一起。
郑钧、许巍、汪峰。。。杨坤说梁博综合了这三个人的气质。而我觉得,梁博就是梁博,不是谁、谁或谁的综合体,也不是谁的影子。
第一次注意到少年,是海选时的惊鸿一瞥。作为没有催泪故事,没有过多言语的选手,仅仅只得几十秒的片段。绿色T恤,抱着吉他,认认真真唱完《长安长安》,但“长安,长安”连续几个撕裂音却让我记住了这张腼腆青涩的面孔。
当时就找到郑钧的原唱,好好听了遍《长安长安》。
郑钧天生是充满魅力的浪子,浪漫、帅气、潇洒、懒散、随性、沧桑,浑身散发着厚重的男人味。即使在《长安长安》营造的大气磅礴、深入灵魂的意境里,他仍然唱出了轻狂率性、信手拈来的感觉。而梁博同学,他的演绎是平直朴实的,他缺少郑钧浑然天成的摇滚范儿,没有也不能唱出男人味浓烈的沧桑感。但他的声音天然空洞感,明明在淡淡吟唱,冷不丁的又突然冒出一个制高点,伴随着行将破灭的爆发。于是这首歌就在他的唱法里真的有了今望长安何处是的愁思,有了游子思乡盼归的迫切。窃以为梁博的演绎竟是更加符合歌词意境的。
第二次惊艳了我的,是少年和黄勇对抗的一首《北京北京》。少年擅长的,就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黄勇这首《北京北京》的唱法,和之前海选时的《春天里》相比,几乎没有改变,都是用力唱再用力唱,感情拿捏的程度是浓郁的化不开,却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和喜欢的方式。而少年,在黄勇先出手且攻势凶猛的情况下,将细碎的情绪波动没入深沉冷静的演唱中,不喜不悲,波澜不惊,反倒给人深刻的画面感,后发制人,一举胜出。这场对决,颇有深山藏古寺的“隐”赢了高山寺庙香火旺盛的“显”的意味。
原唱汪峰的声音,沙哑悠长,情绪绵长伤感,苍凉有余,挣扎不足。可能是当时已经有名气有地位了,求而不得、辗转反侧的心境早已丧失了。与此相对的,是少年演唱时平静之下波涛汹涌的挣扎感、无力感、迷茫感。经历不足,自然不会苍凉,但前路茫茫,不能回头也看不到终点,这种感觉,少年唱出来了。
许巍在我心中,是吟游诗人,总在江湖飘,不经意间得灵感。歌曲从不矫揉造作,和汪峰刻意的人文气息相比,更加真实,更加写意,也更加丰富。说他忧郁,歌词里却总有希望和阳光;说他冷漠,声音里却又有狂热和野性;说他孤独,曲调里却包含多样的感情。相比郑钧,少了份浪荡随意,相比汪峰,又多了份亲切真诚。少年在中国好声音里,没有唱过他的歌,可是杨坤却拿许巍和他比。不知道是不是少年也有这么一份卓尔不凡的气质在里面。许巍是疏离与和谐的矛盾结合体,听他的歌,和听到少年的歌一样,让我在感受到暗涌的同时,内心却渐渐沉淀下来。
我最爱少年的《回来》。
黄绮珊那种炫技的造作演唱就不提了。我只说原唱罗琦。她的《回来》,唱功已经无可挑剔,高亢、振奋、毫不费力,听她唱“回来,回来”,召唤的是灵魂。少年的《回来》LIVE版,一字一句,声声贯耳,天分不足,靠努力来弥补,曲子改编的更加有起伏感,听他唱“回来,回来”,将破不破,有如杜鹃啼血,是生生要把皆醉的众人唤醒。
我的耳朵一瞬间苏醒。
知道自己睡不着了,照例戴上耳机,听听歌压压起床气。
少年的声音就一点点渗到耳朵里。
中国好声音出来的人里,就喜欢他了。即使现在满大街充斥着吴莫愁等或性感或妖艳、造型声音不惊人死不休的林林总总,我却渴望在这样的喧嚣里找到另一种感觉。
是安静的,淡定的,也是充满力量的,突然爆发的;是抚慰人心的,也是动人心魄的。
梁博的声音,没有太多天分,但是努力、诚恳、踏实,那份自然天成的质朴,那种年少拼搏的热忱,让人心疼,也让人向往。
我的歌单里,把原唱和梁博的同一首歌,间隔的排列在一起。
郑钧、许巍、汪峰。。。杨坤说梁博综合了这三个人的气质。而我觉得,梁博就是梁博,不是谁、谁或谁的综合体,也不是谁的影子。
第一次注意到少年,是海选时的惊鸿一瞥。作为没有催泪故事,没有过多言语的选手,仅仅只得几十秒的片段。绿色T恤,抱着吉他,认认真真唱完《长安长安》,但“长安,长安”连续几个撕裂音却让我记住了这张腼腆青涩的面孔。
当时就找到郑钧的原唱,好好听了遍《长安长安》。
郑钧天生是充满魅力的浪子,浪漫、帅气、潇洒、懒散、随性、沧桑,浑身散发着厚重的男人味。即使在《长安长安》营造的大气磅礴、深入灵魂的意境里,他仍然唱出了轻狂率性、信手拈来的感觉。而梁博同学,他的演绎是平直朴实的,他缺少郑钧浑然天成的摇滚范儿,没有也不能唱出男人味浓烈的沧桑感。但他的声音天然空洞感,明明在淡淡吟唱,冷不丁的又突然冒出一个制高点,伴随着行将破灭的爆发。于是这首歌就在他的唱法里真的有了今望长安何处是的愁思,有了游子思乡盼归的迫切。窃以为梁博的演绎竟是更加符合歌词意境的。
第二次惊艳了我的,是少年和黄勇对抗的一首《北京北京》。少年擅长的,就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黄勇这首《北京北京》的唱法,和之前海选时的《春天里》相比,几乎没有改变,都是用力唱再用力唱,感情拿捏的程度是浓郁的化不开,却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和喜欢的方式。而少年,在黄勇先出手且攻势凶猛的情况下,将细碎的情绪波动没入深沉冷静的演唱中,不喜不悲,波澜不惊,反倒给人深刻的画面感,后发制人,一举胜出。这场对决,颇有深山藏古寺的“隐”赢了高山寺庙香火旺盛的“显”的意味。
原唱汪峰的声音,沙哑悠长,情绪绵长伤感,苍凉有余,挣扎不足。可能是当时已经有名气有地位了,求而不得、辗转反侧的心境早已丧失了。与此相对的,是少年演唱时平静之下波涛汹涌的挣扎感、无力感、迷茫感。经历不足,自然不会苍凉,但前路茫茫,不能回头也看不到终点,这种感觉,少年唱出来了。
许巍在我心中,是吟游诗人,总在江湖飘,不经意间得灵感。歌曲从不矫揉造作,和汪峰刻意的人文气息相比,更加真实,更加写意,也更加丰富。说他忧郁,歌词里却总有希望和阳光;说他冷漠,声音里却又有狂热和野性;说他孤独,曲调里却包含多样的感情。相比郑钧,少了份浪荡随意,相比汪峰,又多了份亲切真诚。少年在中国好声音里,没有唱过他的歌,可是杨坤却拿许巍和他比。不知道是不是少年也有这么一份卓尔不凡的气质在里面。许巍是疏离与和谐的矛盾结合体,听他的歌,和听到少年的歌一样,让我在感受到暗涌的同时,内心却渐渐沉淀下来。
我最爱少年的《回来》。
黄绮珊那种炫技的造作演唱就不提了。我只说原唱罗琦。她的《回来》,唱功已经无可挑剔,高亢、振奋、毫不费力,听她唱“回来,回来”,召唤的是灵魂。少年的《回来》LIVE版,一字一句,声声贯耳,天分不足,靠努力来弥补,曲子改编的更加有起伏感,听他唱“回来,回来”,将破不破,有如杜鹃啼血,是生生要把皆醉的众人唤醒。
我的耳朵一瞬间苏醒。
-
xwh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4 01:27:26
-
年轻的艺术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03 22:40:55
-
爱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0 22:41:14
-
momo(放飞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4 11:17:16
-
微微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6 12:47:11
-
温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1 00:40:00
-
乔红娟(1510377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0 22:14:47
-
深海之_寻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5 18:43:30
-
7475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5 05:25:36
-
沧海文静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07:21:27
-
铁汉柔情小漂亮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30 09:00:21
-
微笑向暖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9 14:28:08
-
lanl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2 00:24:44
-
新岛NO. 7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7 23:26:49
-
一面湖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7 09:01:07
-
卡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23 21:50:52
-
无我之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5 09:01:32
-
蒙豆瓣泽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0 17: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