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如此敏感,别在无意间伤了他们
中午看来乐嘉主持的《首席夜话》,采访了作家毕淑敏。如果她自己不说,估计没有人会猜到精神抖擞、曾经再西藏阿里当兵的毕淑敏今年已经过了60岁。她说很喜欢论语中的一句话:“六十耳顺”,毕淑敏说,原来没有体会,难道耳顺要比而立、不惑更加难得吗?结果自己的年龄到了,她才体会到“耳顺”二字蕴含的人生境界,外界的所有言论,她都当成一种善意的提醒。
节目中,毕淑敏讲述的一段上学时候的经历让我很有感触。上学时毕淑敏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一次排练中,因为毕淑敏唱歌走调,音乐老师让她退出,本来毕淑敏没有怎么当回事,心想不让唱就不让唱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随后音乐老师又把毕淑敏找回来,还问她:“你怎么长那么高?”莫名其妙的问题让她不知道怎么回答,毕淑敏这才知道,老师把她找回来是为了队伍的整齐。之后,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只许张嘴,不许出声。”毕淑敏说当时她的记忆就像断了一样,记不起那只后发生的事情,后来,干脆连“只许张嘴”也记不起来,就记住了“不许出声”。这是因为老师的这句话,让毕淑敏在之后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有了心灵阴影,她就真再没有唱过歌,就连当时宝宝出生后连摇篮曲都没有给宝宝唱过,直到毕淑敏开始攻读心理学后,心中的氤氲才慢慢消散。
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对大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表情可能会记一辈子,成为他们心中永远无法敲碎、搬离的石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或者是一个陌生人,为了让孩子的心保持明朗和健康,在说每一句话之前,难道不应该仔细斟酌吗?
有些时候,孩子心灵的敏感程度是大人无法想象的,读柴静《看见》双城的创伤这一章的时候,很是震惊,孩子们可以为了自尊、为了友情、为了心中圣洁的爱情而相约一同服农药自杀,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家长却并没有即使引导孩子,和孩子沟通。我找来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这一集来看,里面柴静采访朴实无华的孩子家长、采访到拘谨憨笑着的学校校长,他们不曾和孩子有什么交流。(核实资料)
有人说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相对没有那么高,自然对孩子教育方面的重视不够。其实这要看你对“教育”二字的理解,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教育,存在于他们生活中的分分秒秒。最近我看湖南卫视播出的《爸爸去哪儿》很有感触,其中田亮和女儿田雨橙有这样一段对话:
田亮:“下次恬恬妹妹哭的时候你要怎么做啊?”
田雨橙:想了一下才说,“我打她。”
田亮:有点惊讶,“为什么打她?”
田雨橙:“我在家哭的时候妈妈就打我啊。”
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的对话吧。在孩子眼中,因果关系的形成就是如此简单,我哭的时候妈妈打我,别人哭的时候我就打他。
我们做的每一件,孩子在看;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孩子在听;我们认为的每一个种价值观,孩子会感受得到。不仅如此,他们是用一颗干干净净的玻璃心在感知,说不定哪时哪刻因为啥,玻璃渣子就会碎一地,就算再黏,也还有裂缝。为了不伤害到孩子,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请用一颗带有爱和耐心的心对待他们吧!
节目中,毕淑敏讲述的一段上学时候的经历让我很有感触。上学时毕淑敏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一次排练中,因为毕淑敏唱歌走调,音乐老师让她退出,本来毕淑敏没有怎么当回事,心想不让唱就不让唱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随后音乐老师又把毕淑敏找回来,还问她:“你怎么长那么高?”莫名其妙的问题让她不知道怎么回答,毕淑敏这才知道,老师把她找回来是为了队伍的整齐。之后,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只许张嘴,不许出声。”毕淑敏说当时她的记忆就像断了一样,记不起那只后发生的事情,后来,干脆连“只许张嘴”也记不起来,就记住了“不许出声”。这是因为老师的这句话,让毕淑敏在之后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有了心灵阴影,她就真再没有唱过歌,就连当时宝宝出生后连摇篮曲都没有给宝宝唱过,直到毕淑敏开始攻读心理学后,心中的氤氲才慢慢消散。
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对大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表情可能会记一辈子,成为他们心中永远无法敲碎、搬离的石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或者是一个陌生人,为了让孩子的心保持明朗和健康,在说每一句话之前,难道不应该仔细斟酌吗?
有些时候,孩子心灵的敏感程度是大人无法想象的,读柴静《看见》双城的创伤这一章的时候,很是震惊,孩子们可以为了自尊、为了友情、为了心中圣洁的爱情而相约一同服农药自杀,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家长却并没有即使引导孩子,和孩子沟通。我找来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这一集来看,里面柴静采访朴实无华的孩子家长、采访到拘谨憨笑着的学校校长,他们不曾和孩子有什么交流。(核实资料)
有人说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相对没有那么高,自然对孩子教育方面的重视不够。其实这要看你对“教育”二字的理解,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教育,存在于他们生活中的分分秒秒。最近我看湖南卫视播出的《爸爸去哪儿》很有感触,其中田亮和女儿田雨橙有这样一段对话:
田亮:“下次恬恬妹妹哭的时候你要怎么做啊?”
田雨橙:想了一下才说,“我打她。”
田亮:有点惊讶,“为什么打她?”
田雨橙:“我在家哭的时候妈妈就打我啊。”
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的对话吧。在孩子眼中,因果关系的形成就是如此简单,我哭的时候妈妈打我,别人哭的时候我就打他。
我们做的每一件,孩子在看;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孩子在听;我们认为的每一个种价值观,孩子会感受得到。不仅如此,他们是用一颗干干净净的玻璃心在感知,说不定哪时哪刻因为啥,玻璃渣子就会碎一地,就算再黏,也还有裂缝。为了不伤害到孩子,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请用一颗带有爱和耐心的心对待他们吧!
![]() |
萌系怪力女汉纸·田雨橙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