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一道不喜欢吃的菜
在我上高一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同学,一个很有意思的同学。
那个时候,学校规定每天早上到校之后,要在第一节课间做广播体操。我想对于全中国的所有中学来说,这几乎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想象一下,一大早上起了个大早,挤了一路的公交车到了学校。坐定,拿出早餐,教室里弥漫着一股食堂的酱饼味。一般来说,那会儿每天早晨的第一节课基本都是像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主课。而在晨读,吃完饭之后,听这种课难免带着一丝懒洋洋的气氛,而在下课后去做操,自然也不会精神到哪里去。于是那会儿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起来像是骨头被从整个身子中抽走了一般。
整个操场上都散发着一缕懒散的气息,几乎是没有人愿意去认真的做广播体操的,原本需要九十度的鞠躬,基本上只是把头低一下。或者是本来完全蹲下去的动作,只是轻轻的假装坐下去就够了。
但,一个群体里总是有那么一些例外的,对于我们来说,这也不例外。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却偏偏不是这样,在所有的人都用一种懒散的态势做着无味的广播操的时候,他那认真的动作便显得格外刺眼。他往往站在前几排,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是从标准流程中刻画下来的。甚至是有一个需要连着跳三下的动作,在当时,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动作特别傻。而他,则是穿着短袖短裤,大冬天,认认真真的把那三下跳过去。
而随着时间的奔跑,越来越多的人也发现了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异类」,就这样,开始有人给他起外号,「早操哥」、「认真哥」、「操神」,这样的外号不绝于耳,光是我听过的就有好几个,不过后来大多数都没流行起来。因为我们的广播操,只做了一年。
对于我来说,这个人实在是太有趣了,于是每日,我有了一个新的活动,那便是观察他做操。
但,这样子的生活持续了没多久。很快的,我们搬离了教舍,而因为场地的缘故,早操活动也随即停止。他的事情也就逐渐的被我们忘记掉了。到了高二的之后,绝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这个事情。只有偶尔我们聊起天来,会突然说起他来。或者是某日和他在一起坐着,聊起往事,想想刚见面那会儿,说道当年早操的事情,也是一分趣事。
很多年之后,我回想起来他,发现这竟然是一个如此认真的人,我意识到如果一个人,能将一件所有人看起来都觉得分外无聊的事情,做的特别认真的话,那是一种能耐。
第二个故事是,因为母亲在饭店工作的缘故,所以尽管她烧的一手好菜,但从我记事以来,除了我高三那年我母亲每天都会早早的回家给我做饭外,这么多年来从不下厨。然而,我刚刚开始学做菜的时候,我母亲便告诉我说:
「你喜欢吃土豆丝,喜欢吃鸡块,喜欢吃鱼,如果你能把这些菜做的特别棒,那自然是好事。然而假如有一天,你能把所有你不喜欢吃的菜都烧的很棒的时候,那才算是真正的出山了。」
那会儿,我不明白母亲跟我说这个话的意义是为何,毕竟于我而言。我学做饭一不为了把妹,二不为了烧给别人吃。仅仅是闲暇时间的一个消遣罢了。为什么,我需要去学那些我并不喜欢吃的菜。而且对于我而言,虽然我不喜欢的菜由一大把,但是拿我现在的技术来说。对于我喜欢吃的几道菜,我是很有信心让所有的看到这些菜的人都爱上它们的。所以,我真的不明白为何,我是要去做一件我不喜欢的事情,还需要把它做好。
就这样,对于我而言,我一直是我行我素。我学起做饭的时间并不是太长。但是因为本身母亲工作身份的缘故。对于吃来说,我可是做了很多的功课,我几乎尝遍了我能吃到的每一道菜,然后算是在整个西安美食界将一些食物列入最爱吃的列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全部都学会,然后天天做给自己吃,做给心爱的人吃,做给每一个我所喜爱的人吃。
所以,尽管我母亲跟我说过那段话,我却一直没考虑过要做一道菜花或者是白萝卜,因为,我实在不能忍受这两种食材。
第三个故事还是关于我自己的。几乎从我上初中以来,我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喜欢争辩的人,对于一些模棱两可,我又恰巧知道二三事的问题。我是一定喜欢争执个不休的。无论是最后我对了,或者是我错了。我一定是喜欢争执的。上初中那会儿,移动互联网还不是特别的发达,经常遇到一些东西便是 A 说是 A,B 说是 B,也无法在当时查到究竟是对是错。尽管年代久远,我早已忘记了那会儿是因为什么争起来,但,凡是我有过认知,而我又能确定下来的问题,我是一定要坚持己见,或是要对方拿出证据来证明我是错了。
后来上了高中,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换做别人来说,除了学习上的东西,是真的需要把答案完全的解答出来。碰到其他的问题,如果两个人意见不一致,但是却的确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在那里摆着。基本都是避免争端,让一让也就过去了。然而对于我来说却不是这个样子,对于我而言,我所经常持有的看法就是要么我是对的,要么便过来用证据说服我是错的。那个时候,我对于我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对错,没有谦让。
这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经常和人争着争着,就被以一句:「就你说的对!」 这样子的一句话塞了过去。 而随后那人也不再和我说话。那个场景所展现给局外人的感觉便是,其实我说的是错的,他才是对的。只不过,我这个人比较小气,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是那个大度的人,总是以一句:「你说的对。」来结束这场无意义的对话。
往往这个时候,我气不打一出来,暗自下定决心,是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彻底的查清楚。于是回家之后就是疯狂的搜索资料,像一些很容易查到的,比如数据的东西,我会直接贴给别人看,来证明我是对的。而像观点的东西,我也会去找很多数据来论证我的观点的确是这个样子。
我高中时候,因为这种情况丧失掉了很多的朋友,大多数都是因为,事后我发现我的观点是对的。而这种情况,占了九成以上。
别笑,剩下的那不到一成,我都拿着错误的东西跑去和他们道歉了。
那会儿,对于那些我所喜爱之事物,我摆着一副全心全意的态势,用最认真的心情,去努力的做到最好。
至于炒茄子或者菜花这种事情,我根本瞄都不想瞄上一眼。
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在福建的一个农村里支教。那个农村,条件甚是艰苦,不过据说比我们同一批去云南的朋友条件还是好了不少。那时整整十天的时间,几乎每天桌上都只摆着三道菜。而我永远都只会去吃那个我最喜欢的,然后不碰其他的两道菜花和白萝卜。
那时我们队长和我说:
「你对于事物的好恶感实在是太明显了。对于你所喜好之事,你可以拼尽全力去做。就像看到一道你喜欢吃的菜,你可以一直吃下去一样。」
我想了想,的确是这样子,食堂的那个小酥肉,我曾经打了整整一个学期。
接着她又说道:
「但是对于你所厌恶之事,你却根本不想碰丝毫。比如对于桌上的其他两个菜,十天的时间,你根本就没有碰过。」
我想了想,也的确是这个样子。食堂剩下的九成的菜品,我是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意吃进嘴里的。仅仅是因为看起来,真的不好吃。
不过,她也没有继续的教育我下去。只是告诉我,对于她而言,一个进入社会这么久的人,已经慢慢的看淡了自己的好恶。
对于所喜爱的事物,与所厌恶的事物。年龄越长,越身不由己。
而很可能,这就是社会化之后的结果。
所以我后来也就理解了,对于我而言。我是永远不可能在高一的那时候,将做操这种事情做的如此认真的。我也不会在刚刚做饭的时候,就跑去学习烧茄子,或者是菜花。因为对于我而言,我是真的打心底里讨厌这种食材。
我已经很久没有和人争执过了。然而前几日,一个朋友在我面前嘲笑经济学的无用之处,我那时用我所学到的一切的知识,告诉他经济学到底可以做什么。而他不再是像过去的那些人一样草草敷衍我了事,而是给了我掌声。
那时我才明白,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无论何时,都要抱着一颗认真的心。认认真真做事,认认真真读书,认认真真写文章,认认真真玩。只要一直认真下去,不管有多少人曾经嘲笑过你的认真,你的无趣,但终有一天,总会有人因为你的认真而拍手称赞。
但是对于我所厌恶之事,我却依旧找不出一个答案来。但我依旧在试着去从另一个维度看那些东西,看起来似乎不是令人过于厌恶。看起来,也是可以认认真真的完成,即便是厌恶。
不过终有一天,我可能还是会去安安心心的烧一道很好吃的茄子出来,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妈喜欢吃茄子。而且,我坚信我烧的茄子一定会特别好吃,虽然我从不吃它。
但是菜花,还是免了吧。
那个时候,学校规定每天早上到校之后,要在第一节课间做广播体操。我想对于全中国的所有中学来说,这几乎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想象一下,一大早上起了个大早,挤了一路的公交车到了学校。坐定,拿出早餐,教室里弥漫着一股食堂的酱饼味。一般来说,那会儿每天早晨的第一节课基本都是像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主课。而在晨读,吃完饭之后,听这种课难免带着一丝懒洋洋的气氛,而在下课后去做操,自然也不会精神到哪里去。于是那会儿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起来像是骨头被从整个身子中抽走了一般。
整个操场上都散发着一缕懒散的气息,几乎是没有人愿意去认真的做广播体操的,原本需要九十度的鞠躬,基本上只是把头低一下。或者是本来完全蹲下去的动作,只是轻轻的假装坐下去就够了。
但,一个群体里总是有那么一些例外的,对于我们来说,这也不例外。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却偏偏不是这样,在所有的人都用一种懒散的态势做着无味的广播操的时候,他那认真的动作便显得格外刺眼。他往往站在前几排,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是从标准流程中刻画下来的。甚至是有一个需要连着跳三下的动作,在当时,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动作特别傻。而他,则是穿着短袖短裤,大冬天,认认真真的把那三下跳过去。
而随着时间的奔跑,越来越多的人也发现了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异类」,就这样,开始有人给他起外号,「早操哥」、「认真哥」、「操神」,这样的外号不绝于耳,光是我听过的就有好几个,不过后来大多数都没流行起来。因为我们的广播操,只做了一年。
对于我来说,这个人实在是太有趣了,于是每日,我有了一个新的活动,那便是观察他做操。
但,这样子的生活持续了没多久。很快的,我们搬离了教舍,而因为场地的缘故,早操活动也随即停止。他的事情也就逐渐的被我们忘记掉了。到了高二的之后,绝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这个事情。只有偶尔我们聊起天来,会突然说起他来。或者是某日和他在一起坐着,聊起往事,想想刚见面那会儿,说道当年早操的事情,也是一分趣事。
很多年之后,我回想起来他,发现这竟然是一个如此认真的人,我意识到如果一个人,能将一件所有人看起来都觉得分外无聊的事情,做的特别认真的话,那是一种能耐。
第二个故事是,因为母亲在饭店工作的缘故,所以尽管她烧的一手好菜,但从我记事以来,除了我高三那年我母亲每天都会早早的回家给我做饭外,这么多年来从不下厨。然而,我刚刚开始学做菜的时候,我母亲便告诉我说:
「你喜欢吃土豆丝,喜欢吃鸡块,喜欢吃鱼,如果你能把这些菜做的特别棒,那自然是好事。然而假如有一天,你能把所有你不喜欢吃的菜都烧的很棒的时候,那才算是真正的出山了。」
那会儿,我不明白母亲跟我说这个话的意义是为何,毕竟于我而言。我学做饭一不为了把妹,二不为了烧给别人吃。仅仅是闲暇时间的一个消遣罢了。为什么,我需要去学那些我并不喜欢吃的菜。而且对于我而言,虽然我不喜欢的菜由一大把,但是拿我现在的技术来说。对于我喜欢吃的几道菜,我是很有信心让所有的看到这些菜的人都爱上它们的。所以,我真的不明白为何,我是要去做一件我不喜欢的事情,还需要把它做好。
就这样,对于我而言,我一直是我行我素。我学起做饭的时间并不是太长。但是因为本身母亲工作身份的缘故。对于吃来说,我可是做了很多的功课,我几乎尝遍了我能吃到的每一道菜,然后算是在整个西安美食界将一些食物列入最爱吃的列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全部都学会,然后天天做给自己吃,做给心爱的人吃,做给每一个我所喜爱的人吃。
所以,尽管我母亲跟我说过那段话,我却一直没考虑过要做一道菜花或者是白萝卜,因为,我实在不能忍受这两种食材。
第三个故事还是关于我自己的。几乎从我上初中以来,我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喜欢争辩的人,对于一些模棱两可,我又恰巧知道二三事的问题。我是一定喜欢争执个不休的。无论是最后我对了,或者是我错了。我一定是喜欢争执的。上初中那会儿,移动互联网还不是特别的发达,经常遇到一些东西便是 A 说是 A,B 说是 B,也无法在当时查到究竟是对是错。尽管年代久远,我早已忘记了那会儿是因为什么争起来,但,凡是我有过认知,而我又能确定下来的问题,我是一定要坚持己见,或是要对方拿出证据来证明我是错了。
后来上了高中,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换做别人来说,除了学习上的东西,是真的需要把答案完全的解答出来。碰到其他的问题,如果两个人意见不一致,但是却的确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在那里摆着。基本都是避免争端,让一让也就过去了。然而对于我来说却不是这个样子,对于我而言,我所经常持有的看法就是要么我是对的,要么便过来用证据说服我是错的。那个时候,我对于我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对错,没有谦让。
这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经常和人争着争着,就被以一句:「就你说的对!」 这样子的一句话塞了过去。 而随后那人也不再和我说话。那个场景所展现给局外人的感觉便是,其实我说的是错的,他才是对的。只不过,我这个人比较小气,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是那个大度的人,总是以一句:「你说的对。」来结束这场无意义的对话。
往往这个时候,我气不打一出来,暗自下定决心,是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彻底的查清楚。于是回家之后就是疯狂的搜索资料,像一些很容易查到的,比如数据的东西,我会直接贴给别人看,来证明我是对的。而像观点的东西,我也会去找很多数据来论证我的观点的确是这个样子。
我高中时候,因为这种情况丧失掉了很多的朋友,大多数都是因为,事后我发现我的观点是对的。而这种情况,占了九成以上。
别笑,剩下的那不到一成,我都拿着错误的东西跑去和他们道歉了。
那会儿,对于那些我所喜爱之事物,我摆着一副全心全意的态势,用最认真的心情,去努力的做到最好。
至于炒茄子或者菜花这种事情,我根本瞄都不想瞄上一眼。
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在福建的一个农村里支教。那个农村,条件甚是艰苦,不过据说比我们同一批去云南的朋友条件还是好了不少。那时整整十天的时间,几乎每天桌上都只摆着三道菜。而我永远都只会去吃那个我最喜欢的,然后不碰其他的两道菜花和白萝卜。
那时我们队长和我说:
「你对于事物的好恶感实在是太明显了。对于你所喜好之事,你可以拼尽全力去做。就像看到一道你喜欢吃的菜,你可以一直吃下去一样。」
我想了想,的确是这样子,食堂的那个小酥肉,我曾经打了整整一个学期。
接着她又说道:
「但是对于你所厌恶之事,你却根本不想碰丝毫。比如对于桌上的其他两个菜,十天的时间,你根本就没有碰过。」
我想了想,也的确是这个样子。食堂剩下的九成的菜品,我是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意吃进嘴里的。仅仅是因为看起来,真的不好吃。
不过,她也没有继续的教育我下去。只是告诉我,对于她而言,一个进入社会这么久的人,已经慢慢的看淡了自己的好恶。
对于所喜爱的事物,与所厌恶的事物。年龄越长,越身不由己。
而很可能,这就是社会化之后的结果。
所以我后来也就理解了,对于我而言。我是永远不可能在高一的那时候,将做操这种事情做的如此认真的。我也不会在刚刚做饭的时候,就跑去学习烧茄子,或者是菜花。因为对于我而言,我是真的打心底里讨厌这种食材。
我已经很久没有和人争执过了。然而前几日,一个朋友在我面前嘲笑经济学的无用之处,我那时用我所学到的一切的知识,告诉他经济学到底可以做什么。而他不再是像过去的那些人一样草草敷衍我了事,而是给了我掌声。
那时我才明白,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无论何时,都要抱着一颗认真的心。认认真真做事,认认真真读书,认认真真写文章,认认真真玩。只要一直认真下去,不管有多少人曾经嘲笑过你的认真,你的无趣,但终有一天,总会有人因为你的认真而拍手称赞。
但是对于我所厌恶之事,我却依旧找不出一个答案来。但我依旧在试着去从另一个维度看那些东西,看起来似乎不是令人过于厌恶。看起来,也是可以认认真真的完成,即便是厌恶。
不过终有一天,我可能还是会去安安心心的烧一道很好吃的茄子出来,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妈喜欢吃茄子。而且,我坚信我烧的茄子一定会特别好吃,虽然我从不吃它。
但是菜花,还是免了吧。
-
deepurpl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10-28 13: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