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班级社团划分
分享转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ad509d0101hhg9.html
=============================
班级社团划分
Classes & Academic Houses
班级 Classes
国际学校的一个特色是小班教学,这也是和中国的学校分别最大的地方。无论是跟老师或学生谈起,最令人神往的就是同时2、3个老师照顾一个20人左右的班级来上课的状态。对老师们来说,可以有充足的注意力分配给每个学生;对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化需要可以更好地满足。
以一所英国国际学校为例,同一年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每个班学生人数上限不超过22人的“死线”,大概从15到22人。超过人数的合资格新学生只能在轮候清单上排队,直到有足够的人数开班。(招生方面有详细严谨的流程,留待将来另外的篇幅描述。)
每一个年级安排一位年级长(Year Leader),每一个班都分配有一位班主任(Class /Head Teacher)。除了日常的照顾外,班主任还要负责准备和检查每一份发送到家长手上的在校表现和学业报告。一般性的报告由班主任准备,年级长负责检查。对于综合的学科表现报告,如:语言、数学和科学,需要由科任老师(Subject Teacher)准备,学科主任(Subject Leader)负责检查本学科的内容;然后把各个学科的报告综合成一份报告之后,班主任再整体做一次检查,并给出综合评价;最后,有可能的话再由年级长对班主任的评语做回顾检查。(关于学校制作各种报告,在国际学校会有详细严谨的流程,留待将来另外的篇幅描述。)
对于班级的命名,一般的做法是:年级名+班名,如二年级2班记作2B,十一年级4班记作11D。但为了突出班级之间的差异,避免用简单的数字/字母抹杀了班级之间的特点,有很多学校使用了有特色的名字来给班级命名,如:[(幼儿园)东青班Holly,枫树班Maple,榆木班Elm,樱桃班Cherry,桃子班Peach],[(小学)鳄鱼班,天鹅班,小狗班,犀牛班,老虎班]
课室 Classroom
关于课室,有各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由于年纪小,都有对应班的固定课室;到了中学,没有一个固定的课室地点,上数学课和语言课,或者历史课和物理课都要到不同的课室。由于班级人数少,课程安排也灵活很多,适当课程可以两个班或者三四个班的学生合在一起上课。
课室的安排也要考虑场地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会有不同的对应安排。
社团分部 Academic House / Boarding House
英国国际学校最具特色的班级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入学时就分到不同的社团分部(House)。
在接触到国际学校的做法之前,有两段经历使我对划分House留有不同的印象,一次是在一个大型英资企业,另外一次是观看了《哈利波特》电影。
社团分部(House,由于不知道中文的正式名称,姑且如此称呼之)是在英国学校中,划分出好几个社团分部,不同年龄的孩子分在同一个社团分部中,入学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分配到一个社团分部中去(往往是随机的分配)。各个社团的成员会联合起来参加运动会之类活动进行相互竞争,并且积累必修的社团学分。不同的社团会有自己的名称相互区分,如颜色(红社Red House,蓝社Blue House,白社White House,绿社Green House)。不出意料地,每个社团还会有社团主任老师(House Leader),高年级学生领袖和低年级学生领袖等职位,供社团内的学生锻炼、联络和进行社团内外的竞赛。需要补充的是,社团分部的做法,不但在小学和中学,甚至在大学(如香港科技大学)和一些大型的国际企业内都有采用。
我的第一次接触House系统是在企业内的运动俱乐部(Sports Club)。几千人的企业分成了四个社团参加公司的运动会或年会。按员工编号方式分配社团:凡是员工号除以4余1的是第一个社团,譬如红社。如此类推,如果员工号刚好可以整除4的,就是绿社。平常很少互相认识的同事就增加了很多接触了解、展现自我的机会。这也就是社团分部House设计的初衷。
另外一个了解House系统是来自《哈利波特》。在第一集时,哈利刚来到Hogwarts魔法学院时,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分在了Gryffindor House葛芬多分校。这个“ 分校”其实就是House的意思。还有其他Houses,名字为:Hufflepuff,Ravenclaw,Slytherin。正如M教授说“While you’re here, your house will be like your family. ……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house with the most points wins the house cup.”。在那里,尽管分社团的过程是通过魔法帽子来完成,充满了魔幻色彩和人性化场面,年长的社员和热烈地欢迎新成员,就像他们欢迎鼎鼎大名的三人组那样。在现实中就没有那么神奇浪漫,但理念是一致的。哈利波特最后在自己的社团里互相帮助,最后屡获胜利。第一集的结尾就是以社团的胜利到达完美结局。
还有一种做法是有两类社团分组:学术社团Academic House 和 住宿社团Boarding House。学生们按字面上的意思分成不同的社团,一种是学术上的,一种是生活(宿舍)上的。在《哈利波特》当中这两种社团是合而为一,既是竞赛活动的也是生活住宿的组织;这也是一种通常的做法。
对比:
这种做法在中国的学校内的话恐怕会引起是否会失去对学生的控制的讨论。成熟的经验要落地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事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ad509d0101hhg9.html
=============================
班级社团划分
Classes & Academic Houses
班级 Classes
国际学校的一个特色是小班教学,这也是和中国的学校分别最大的地方。无论是跟老师或学生谈起,最令人神往的就是同时2、3个老师照顾一个20人左右的班级来上课的状态。对老师们来说,可以有充足的注意力分配给每个学生;对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化需要可以更好地满足。
以一所英国国际学校为例,同一年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每个班学生人数上限不超过22人的“死线”,大概从15到22人。超过人数的合资格新学生只能在轮候清单上排队,直到有足够的人数开班。(招生方面有详细严谨的流程,留待将来另外的篇幅描述。)
每一个年级安排一位年级长(Year Leader),每一个班都分配有一位班主任(Class /Head Teacher)。除了日常的照顾外,班主任还要负责准备和检查每一份发送到家长手上的在校表现和学业报告。一般性的报告由班主任准备,年级长负责检查。对于综合的学科表现报告,如:语言、数学和科学,需要由科任老师(Subject Teacher)准备,学科主任(Subject Leader)负责检查本学科的内容;然后把各个学科的报告综合成一份报告之后,班主任再整体做一次检查,并给出综合评价;最后,有可能的话再由年级长对班主任的评语做回顾检查。(关于学校制作各种报告,在国际学校会有详细严谨的流程,留待将来另外的篇幅描述。)
对于班级的命名,一般的做法是:年级名+班名,如二年级2班记作2B,十一年级4班记作11D。但为了突出班级之间的差异,避免用简单的数字/字母抹杀了班级之间的特点,有很多学校使用了有特色的名字来给班级命名,如:[(幼儿园)东青班Holly,枫树班Maple,榆木班Elm,樱桃班Cherry,桃子班Peach],[(小学)鳄鱼班,天鹅班,小狗班,犀牛班,老虎班]
课室 Classroom
关于课室,有各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由于年纪小,都有对应班的固定课室;到了中学,没有一个固定的课室地点,上数学课和语言课,或者历史课和物理课都要到不同的课室。由于班级人数少,课程安排也灵活很多,适当课程可以两个班或者三四个班的学生合在一起上课。
课室的安排也要考虑场地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会有不同的对应安排。
社团分部 Academic House / Boarding House
英国国际学校最具特色的班级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入学时就分到不同的社团分部(House)。
在接触到国际学校的做法之前,有两段经历使我对划分House留有不同的印象,一次是在一个大型英资企业,另外一次是观看了《哈利波特》电影。
社团分部(House,由于不知道中文的正式名称,姑且如此称呼之)是在英国学校中,划分出好几个社团分部,不同年龄的孩子分在同一个社团分部中,入学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分配到一个社团分部中去(往往是随机的分配)。各个社团的成员会联合起来参加运动会之类活动进行相互竞争,并且积累必修的社团学分。不同的社团会有自己的名称相互区分,如颜色(红社Red House,蓝社Blue House,白社White House,绿社Green House)。不出意料地,每个社团还会有社团主任老师(House Leader),高年级学生领袖和低年级学生领袖等职位,供社团内的学生锻炼、联络和进行社团内外的竞赛。需要补充的是,社团分部的做法,不但在小学和中学,甚至在大学(如香港科技大学)和一些大型的国际企业内都有采用。
我的第一次接触House系统是在企业内的运动俱乐部(Sports Club)。几千人的企业分成了四个社团参加公司的运动会或年会。按员工编号方式分配社团:凡是员工号除以4余1的是第一个社团,譬如红社。如此类推,如果员工号刚好可以整除4的,就是绿社。平常很少互相认识的同事就增加了很多接触了解、展现自我的机会。这也就是社团分部House设计的初衷。
另外一个了解House系统是来自《哈利波特》。在第一集时,哈利刚来到Hogwarts魔法学院时,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分在了Gryffindor House葛芬多分校。这个“ 分校”其实就是House的意思。还有其他Houses,名字为:Hufflepuff,Ravenclaw,Slytherin。正如M教授说“While you’re here, your house will be like your family. ……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house with the most points wins the house cup.”。在那里,尽管分社团的过程是通过魔法帽子来完成,充满了魔幻色彩和人性化场面,年长的社员和热烈地欢迎新成员,就像他们欢迎鼎鼎大名的三人组那样。在现实中就没有那么神奇浪漫,但理念是一致的。哈利波特最后在自己的社团里互相帮助,最后屡获胜利。第一集的结尾就是以社团的胜利到达完美结局。
还有一种做法是有两类社团分组:学术社团Academic House 和 住宿社团Boarding House。学生们按字面上的意思分成不同的社团,一种是学术上的,一种是生活(宿舍)上的。在《哈利波特》当中这两种社团是合而为一,既是竞赛活动的也是生活住宿的组织;这也是一种通常的做法。
对比:
这种做法在中国的学校内的话恐怕会引起是否会失去对学生的控制的讨论。成熟的经验要落地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事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