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研究
前言中的话:
1、伍尔大在《小说的艺术》这篇论文中,强调了小说艺术的独立性。她认,小说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不是对于人生的模模仿,它不从属于现实世界,而是作家所独创的一个艺术世界。因此,小说家可以进行各种实验,各人创造出自己的独特世界。她在《论现代小说》这篇论文中,论述了这种实验的必要性、合法性和它的发展趋向。小说艺术的独立性和实验主义是第三代小说美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2、 伍尔夫认为,十九世纪小说偏向于外部事件,这是—种疏忽、一种缺陷,因此,二十世纪小说家必须作一番出外部转向内部的实验。但是她认为,真正的小说大师是第二代的托尔斯泰而不是第三代的乔伊斯。第三代没有大师,只有实验,没有杰作,只有“笔记本”。她把乔伊斯和她本人的小说都看作是“笔记本”,而不是真正的作品。然而,这些“笔记本”对于将来的大师会有用处。将来的大师,必须有能力在外部和内部、现实和想象之间维持一种巧妙而适当的平衡。
福斯特对她的评价:
1、关于她作品中的人物与诗意: 在小说中似乎存在着两种生命,一种是纸上的生命,另—种
是永恒的生命。她能给我们纸上的生命,不管她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单簿和空幻,但他们却从不失真,人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们的举止是恰如其分的。但她却很少能创作出永恒的生命;她很少能刻划出一个由于她本身的缘故而以后被人记住的人物,比如象爱玛,或者是多罗西亚·卡索邦,或者是《老妇谭》巾的索非亚和康斯坦斯。《海浪》中空谈式的六重奏—离开上下文,或者雅各离开了雅各之室,他们就会象是幽灵一般!书页一翻过去,对我们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她最大的问题所在。她一手紧紧地抓住作品的诗意,同时她又一再延伸她的手臂,试图抓住那些只要放弃诗意就能很好地获得的东西。可她不愿意放弃诗意,而我认为她这样做是相当正确的,尽管那些认为—本小说就应该像一本小说的评论家,会发表不同的意见。她坚持自己独特的才能,这一点做得很正确。
2、 这就是她的问题所在:她是位诗人,却想写一点尽可能接近于小说的作品。
[编者按] 爱·摩·福斯特(E.M.Forster,1876一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成员之一。本文(Virginia woolf)原是1941年5月29日福斯特为剑桥大学里德讲座所作的学术报告,1942年3月 5日,福斯特又在英国皇家学院作了一次内容相仿的报告。本文根据1942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译出。
1、 《雅各之室》的一大失败,在于缺乏体裁上的约束。弗吉尼亚·伍尔夫采用了诗歌手法,因而她的小说体裁不够严密。她用类似写诗歌的手法描写感受,采用的体裁只能勉强称为小说。雅各的经历,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方法所决定,有其特殊的局限性,他的活动几乎全部是在感受方面的。
2、 有些读者为了得到一些精致无瑕的表面而宁可让整个作品带有缺陷,对于这样的读者来说,《雅各之室》具有特殊的魅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对于瞬间印象的估价。每一瞬间都描写都
干净利落,如和其他瞬间隔离开来,就有象诗歌一般的某种价值,这在别处很难找到,甚至在伍尔夫的作品中亦很少见。也许什么也不及《雅各之室》的头几页那么偏向于诗歌,孩子对于附近的海滩以及那里的石潭和躺在沙滩上睡觉的人们的印象,还有羊腭骨的第一次出现,都是轻描淡写,只是由于第一次出现,才令人感到震惊。事情聚集起来,就象在万花筒那样精巧的玩意儿里所看到的那么不规则,却带有诗意的变化。
3、 《雅各之室》的部分情节发展,及其一系列紧张而又分散的场景,恰恰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下一部小说《达罗威夫人》(1925)的严密结构相反。《雅各之室》描述了其主人公约二十年的生活,而《达罗威夫人》只经历了十二小时。这种极度压缩是对意识流小说家的一个重要考验。
编者按:梅尔文·弗里德曼,美国著名学者,专著《意识流:文学方法论》是他在耶鲁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博士学位论文,该文出自于此书。
(我在想,弗吉尼亚在漫长的篇幅里,固执地使用一种手法,以雅各的房间为中心,向各个方向晕染,结果是像一副抽象画。但是从开篇雅各童年生活,她的母亲那部分,明显看得出,她故意隐藏了自己“把事情交代清楚”的能力。一些次要的人物,也各个如此去描绘。如果她可以两种能力一起施展,选择一部分人成为中心,但永远模糊看不真切,让另一部分真实存在,给那些中心人物提供现实的坐标,如她们所处的时空,她们正在遭遇的事情,也许读者能更好地接近她的中心人物。也即,我认为,她把我撇下得太远了。我已经不想追上她的笔了。而纳博科夫则远为从容和大度得多,他乐意给予读者更多的指导,可能也是因为,他的世界比她的世界更为博大,更为有趣。)
1、伍尔大在《小说的艺术》这篇论文中,强调了小说艺术的独立性。她认,小说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不是对于人生的模模仿,它不从属于现实世界,而是作家所独创的一个艺术世界。因此,小说家可以进行各种实验,各人创造出自己的独特世界。她在《论现代小说》这篇论文中,论述了这种实验的必要性、合法性和它的发展趋向。小说艺术的独立性和实验主义是第三代小说美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2、 伍尔夫认为,十九世纪小说偏向于外部事件,这是—种疏忽、一种缺陷,因此,二十世纪小说家必须作一番出外部转向内部的实验。但是她认为,真正的小说大师是第二代的托尔斯泰而不是第三代的乔伊斯。第三代没有大师,只有实验,没有杰作,只有“笔记本”。她把乔伊斯和她本人的小说都看作是“笔记本”,而不是真正的作品。然而,这些“笔记本”对于将来的大师会有用处。将来的大师,必须有能力在外部和内部、现实和想象之间维持一种巧妙而适当的平衡。
福斯特对她的评价:
1、关于她作品中的人物与诗意: 在小说中似乎存在着两种生命,一种是纸上的生命,另—种
是永恒的生命。她能给我们纸上的生命,不管她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单簿和空幻,但他们却从不失真,人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们的举止是恰如其分的。但她却很少能创作出永恒的生命;她很少能刻划出一个由于她本身的缘故而以后被人记住的人物,比如象爱玛,或者是多罗西亚·卡索邦,或者是《老妇谭》巾的索非亚和康斯坦斯。《海浪》中空谈式的六重奏—离开上下文,或者雅各离开了雅各之室,他们就会象是幽灵一般!书页一翻过去,对我们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她最大的问题所在。她一手紧紧地抓住作品的诗意,同时她又一再延伸她的手臂,试图抓住那些只要放弃诗意就能很好地获得的东西。可她不愿意放弃诗意,而我认为她这样做是相当正确的,尽管那些认为—本小说就应该像一本小说的评论家,会发表不同的意见。她坚持自己独特的才能,这一点做得很正确。
2、 这就是她的问题所在:她是位诗人,却想写一点尽可能接近于小说的作品。
[编者按] 爱·摩·福斯特(E.M.Forster,1876一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成员之一。本文(Virginia woolf)原是1941年5月29日福斯特为剑桥大学里德讲座所作的学术报告,1942年3月 5日,福斯特又在英国皇家学院作了一次内容相仿的报告。本文根据1942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译出。
1、 《雅各之室》的一大失败,在于缺乏体裁上的约束。弗吉尼亚·伍尔夫采用了诗歌手法,因而她的小说体裁不够严密。她用类似写诗歌的手法描写感受,采用的体裁只能勉强称为小说。雅各的经历,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方法所决定,有其特殊的局限性,他的活动几乎全部是在感受方面的。
2、 有些读者为了得到一些精致无瑕的表面而宁可让整个作品带有缺陷,对于这样的读者来说,《雅各之室》具有特殊的魅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对于瞬间印象的估价。每一瞬间都描写都
干净利落,如和其他瞬间隔离开来,就有象诗歌一般的某种价值,这在别处很难找到,甚至在伍尔夫的作品中亦很少见。也许什么也不及《雅各之室》的头几页那么偏向于诗歌,孩子对于附近的海滩以及那里的石潭和躺在沙滩上睡觉的人们的印象,还有羊腭骨的第一次出现,都是轻描淡写,只是由于第一次出现,才令人感到震惊。事情聚集起来,就象在万花筒那样精巧的玩意儿里所看到的那么不规则,却带有诗意的变化。
3、 《雅各之室》的部分情节发展,及其一系列紧张而又分散的场景,恰恰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下一部小说《达罗威夫人》(1925)的严密结构相反。《雅各之室》描述了其主人公约二十年的生活,而《达罗威夫人》只经历了十二小时。这种极度压缩是对意识流小说家的一个重要考验。
编者按:梅尔文·弗里德曼,美国著名学者,专著《意识流:文学方法论》是他在耶鲁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博士学位论文,该文出自于此书。
(我在想,弗吉尼亚在漫长的篇幅里,固执地使用一种手法,以雅各的房间为中心,向各个方向晕染,结果是像一副抽象画。但是从开篇雅各童年生活,她的母亲那部分,明显看得出,她故意隐藏了自己“把事情交代清楚”的能力。一些次要的人物,也各个如此去描绘。如果她可以两种能力一起施展,选择一部分人成为中心,但永远模糊看不真切,让另一部分真实存在,给那些中心人物提供现实的坐标,如她们所处的时空,她们正在遭遇的事情,也许读者能更好地接近她的中心人物。也即,我认为,她把我撇下得太远了。我已经不想追上她的笔了。而纳博科夫则远为从容和大度得多,他乐意给予读者更多的指导,可能也是因为,他的世界比她的世界更为博大,更为有趣。)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