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记(三)
刚刚看完顾异的教学视频,我深受启发,忍不住要来写一段,结合我两周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还是要谈谈在高中怎么学英语。
山东高考改革改得一塌糊涂,竟然取消听力,本来就是一群哑巴英语,现在又要变成聋子英语了,我真是为这群赶上改革的学生们感到悲哀,我不明白这样的英语到底还有什么学头?反正什么都学不到,干嘛还要浪费这个时间呢?
好多学生都问我学英语有什么捷径,我怎么想都想不出来自己当时在高中有什么学习捷径。好像我的高中英语学习就是天天背单词,天天做题。我的英语迅速提高时期好像是在高三,就是突然发现自己能考130了,之前好像一直是110多或者120多。所以高三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爸和我去新华书店,然后我看到英语学习那本杂志的合订本,我随手一翻,感觉里面的文章貌似都很有趣,当然那个时候我只是瞥了一下右边的汉语部分。现在市面上这种杂志很多啊,每一页都是两部分,左边是英语,右边是汉语,阅读的同时还可以训练翻译。重点是这种杂志选的文章都是真正的外国人写的文章,而且简单易读,适合高中生。
但我当时下定决心花大价钱(新华书店里的正版书都很贵,完全是照原价卖)买这本非常厚的合订本的时候,也没想过要用这本“闲书”训练什么东西,纯粹是想看看书里还有没有其他好玩的内容。书买回来之后,我大概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整个合订本的文章里的右边汉语部分全部看完了,大致知道了喜欢的文章有哪些,不喜欢的有哪些。我看书的速度很快,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专门训练我们速读,导致我初中高中开始就是一目十行。汉语部分看完了,书不能就这么快就闲着吧,我就想着要不研究研究英语部分吧。
于是凤凰涅槃的神话好像就这么开始了,我先看自己喜欢的文章。一开始就是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快速浏览,大体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开始精读,看看自己不认识的单词或者不清楚句子意思的句子有哪些,如果可以上下文推出的就不先看汉语译文,对了,我看这些英语文章的时候都是自觉盖住汉语部分。如果我实在搞不清楚某些单词或句意,我就看看译文。但是有些译文是采用意译的方式,所以我可能看了翻译,还是不明白意思,这时候就需要词典了。
我使用词典查意思也查读音,初中的音标基础让我可以看到音标就读对单词,所以我的这本杂志的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或者不确定的单词都会被我注上音标,一篇文章完全读透的标准就是,没有一句话是我不理解的,没有一个单词是我不认识的,没有一个单词是我不会读的。高三结束的时候,我的词典完全散架了。
这本书如果只是用来提高阅读和积累单词量的话,恐怕我的130不会来得这么快。我还用它来提高我的作文,纯正的英文表达一般是很简单的表达,我也是高中的时候开始爱上简单句。我当时很喜欢弄懂一篇文章后就自己找点好句子背下来,早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在背课文,我先背杂志上的文章,再背课文,这也练就了我5分钟背200字英文没问题的本领。
杂志与笔记共同进行,这本杂志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的笔记本用完了一本。每天抽点时间,可能也就五分钟,随便翻翻笔记,一些固定的英语搭配和海量的英语单词就这么记在脑子里了。
上了大学,自己渐渐懒惰,这个好的学习方法被雪藏了很久。世上没有差学生,只有懒学生!共勉!
山东高考改革改得一塌糊涂,竟然取消听力,本来就是一群哑巴英语,现在又要变成聋子英语了,我真是为这群赶上改革的学生们感到悲哀,我不明白这样的英语到底还有什么学头?反正什么都学不到,干嘛还要浪费这个时间呢?
好多学生都问我学英语有什么捷径,我怎么想都想不出来自己当时在高中有什么学习捷径。好像我的高中英语学习就是天天背单词,天天做题。我的英语迅速提高时期好像是在高三,就是突然发现自己能考130了,之前好像一直是110多或者120多。所以高三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爸和我去新华书店,然后我看到英语学习那本杂志的合订本,我随手一翻,感觉里面的文章貌似都很有趣,当然那个时候我只是瞥了一下右边的汉语部分。现在市面上这种杂志很多啊,每一页都是两部分,左边是英语,右边是汉语,阅读的同时还可以训练翻译。重点是这种杂志选的文章都是真正的外国人写的文章,而且简单易读,适合高中生。
但我当时下定决心花大价钱(新华书店里的正版书都很贵,完全是照原价卖)买这本非常厚的合订本的时候,也没想过要用这本“闲书”训练什么东西,纯粹是想看看书里还有没有其他好玩的内容。书买回来之后,我大概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整个合订本的文章里的右边汉语部分全部看完了,大致知道了喜欢的文章有哪些,不喜欢的有哪些。我看书的速度很快,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专门训练我们速读,导致我初中高中开始就是一目十行。汉语部分看完了,书不能就这么快就闲着吧,我就想着要不研究研究英语部分吧。
于是凤凰涅槃的神话好像就这么开始了,我先看自己喜欢的文章。一开始就是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快速浏览,大体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开始精读,看看自己不认识的单词或者不清楚句子意思的句子有哪些,如果可以上下文推出的就不先看汉语译文,对了,我看这些英语文章的时候都是自觉盖住汉语部分。如果我实在搞不清楚某些单词或句意,我就看看译文。但是有些译文是采用意译的方式,所以我可能看了翻译,还是不明白意思,这时候就需要词典了。
我使用词典查意思也查读音,初中的音标基础让我可以看到音标就读对单词,所以我的这本杂志的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或者不确定的单词都会被我注上音标,一篇文章完全读透的标准就是,没有一句话是我不理解的,没有一个单词是我不认识的,没有一个单词是我不会读的。高三结束的时候,我的词典完全散架了。
这本书如果只是用来提高阅读和积累单词量的话,恐怕我的130不会来得这么快。我还用它来提高我的作文,纯正的英文表达一般是很简单的表达,我也是高中的时候开始爱上简单句。我当时很喜欢弄懂一篇文章后就自己找点好句子背下来,早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在背课文,我先背杂志上的文章,再背课文,这也练就了我5分钟背200字英文没问题的本领。
杂志与笔记共同进行,这本杂志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的笔记本用完了一本。每天抽点时间,可能也就五分钟,随便翻翻笔记,一些固定的英语搭配和海量的英语单词就这么记在脑子里了。
上了大学,自己渐渐懒惰,这个好的学习方法被雪藏了很久。世上没有差学生,只有懒学生!共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