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女孩子,你的父母家人对你的行为能够给予百分百的支持和鼓励吗?当然不能了!
来自友邻小某某: 我今年刚毕业,目前做着一份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工作中也学不到多少东西,所以很迷茫。但目的还算明确,目前的工作起码可以给我一点点积蓄。接下来会报雅思会用这点积蓄去开展我的计划。只不过,作为女孩子,来自父母那边的压力是我的一个心病。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想早早找个不那么喜欢的人结婚生子,我还有很多的事情想要做,可是父母并不能理解,总觉得我的野心太大想要的太多很不好。请问作为一个女孩子的你,你的父母家人对你的行为能够给予百分百的支持和鼓励吗?如果也有怀疑,那么你是怎么劝服他们的呢。 ————————————solo兴高采烈的回复—————————————— 1、我今年刚毕业,目前做着一份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工作中也学不到多少东西,所以很迷茫。但目的还算明确,目前的工作起码可以给我一点点积蓄。接下来会报雅思会用这点积蓄去开展我的计划。 很高兴看到你目标明确,在按照计划实施。我有过一段非常没有目标和计划,每天“起床,上班,下班,回家”的节奏日复一日的生活,非常迷茫却又找不到出路,所以很高兴你在按计划实施,加油。 2、作为女孩子,来自父母那边的压力是我的一个心病。“我不想早早找个不那么喜欢的人结婚生子,我还有很多的事情想要做。” ,可是父母并不能理解,总觉得我的野心太大想要的太多很不好。请问作为一个女孩子的你,你的父母家人对你的行为能够给予百分百的支持和鼓励吗? 如果也有怀疑,那么你是怎么劝服他们的呢。 同为女孩子,我非常理解你。毕业季不久就迎来结婚季(坐等离婚季),周围的朋友纷纷结婚——“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就应该结婚了啊”,“在一起这么久了不结婚没法交代啊”。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非常焦虑,“大家都结婚了,我也必须赶紧找个人结婚了”,外加父母的催促“一个女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就应该结婚了”,但是,为什么?为什么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必须要结婚?我们活着是为了当放羊娃吗?这种按步就班的游戏人生毫无乐趣为什么我还要一头栽进去?于是就有了我那篇关于对自己负责的日记,我不想做不喜欢的事情,我不想“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才这样做”,做一件事情的原因,难道不应该是出自“我想这样做”吗? 跳出了这个“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必须这样做”的怪圈子,明确“我会按心中所想去做”这件事情,外加我发现大家纷纷“因为随主流“而做出违心的选择,结果一点也不开心后,就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所以对我来说: “因为大家都这样所,所以你也必须这样做”就是在无理取闹,无论说这句话的人是朋友,还是父母。既然是无理取闹,我为什么要遵从?从此压力全无。 可是,来自我自己的压力是没有了,朋友也不会尝试操纵我的人生轨迹,但是父母会。以我自己为例,我的母亲把我当作一个玩偶一样,吃饭穿衣说话做事,事无巨细的全替我考虑了,为什么,因为“爱我爱的深沉”。她是这样理解和宣称的。但是实际上呢?一方面她希望我实现她的“理想人生”,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希望我替她实现,另一方面坚信“这样我就会非常幸福”。同理最近很火爆的“努力工作让孩子15岁后能周游世界”也是这么个节奏。问题是,她的梦想不是我的梦想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重要的是:己所甚欲,勿施于人! 母亲纵然是爱我就像爱生命,但她不知道“对她来说的幸福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因此这里我又要做出选择了,是选择当一个玩偶,还是当一个独立的人。 我选择后者。选择后者并不代表我就不孝,实际上也不是在违背她的意志。因为她的最终目的,是“我过的幸福”,而我的目的当然也是“让自己过的幸福”,目的相同,实现的方法不同而已。 现在话题来到:我是如何说服父母。我是单亲,需要说服的就是爱我就像爱生命的母亲。 还是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子。 虽然决定要按心中所想生活,但依然修正了计划,按照母亲的意愿选择了工作。 随后决定去新西兰工作旅游三个月,然后回来上班。在新西兰的第二个月,就决定要在当地长期工作生活。此后的那个月,我一直在思考,我是否是“头脑发热”,问了自己无数个问题,反驳了自己无数次,最终能够坦然面对来自任何人的质问。 此后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开口跟母亲说。 第一个方案:“对不起”。不对啊,我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对不起”?否决。 第二个方案 :“跟你商量个事”,但是我已经做了决定了,并不是要商量啊。否决。 第三个方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选择用这句话开头,是因为,我做了让我自己非常开心的决定,而且我也坚信我的选择能让我有所成就,难道不是好消息吗? 听到我所宣告的喜讯后,电话那头沉默了。在随后的将近两小时的对话中,我的主题是:我准备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可行性如何,利弊分析,能否克服可能碰到什么困难,对比我回来工作的前景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你替我做的任何安排都是希望我“过的好”,我非常确定我做的选择能让我自己更开心,所以你必然也会支持的。(这里说一下,以前在跟母亲交流的时候,我总是潜意识里觉得“她会反对”,但是这次我设的前提是“她必然会支持”),其实我说了这么多,是在用非常委婉的方法表达“我已经做好决定啦,反正你也改变不了我的决定,不如兴高采烈的接受吧” 。 此外还和家里另外两个长辈进行了同样的对话,以及此后一周的电话沟通,接受了各种威逼利诱的考验,最终得到了“我不同意,也不高兴你的决定,但是我还是支持你的选择。不过,后果自负!”。 分析下我得到支持的原因: 1、我明确的分析了我所做的决定,可行性,得到认同。 2、山高皇帝远。 以上,就是我做出决定后跟家人交流的过程。仅供参考。 另外,我跟我妈会经常交流,例如“大家都为了结婚而结婚,我才不要这样做,不然忙完结婚忙离婚好麻烦”,“大家都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我才不要这样做,不然孩子像我一样不开心”,“你别老让我过你喜欢的生活,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你看你,现在生气是在无理取闹嘛,哈哈哈哈”(分析她为什么“暴躁”,为什么为了不必要的小事生气),这些观点虽然她不能全盘接受,但是至少能让她开始思考,对事务的接受尺度也会逐渐变大。其实如果你留意观察,你会发现,全国的父母仿佛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甚至连语气都一样“我还不都是为了你好!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该结婚!你这样子别人会怎么想?”,想要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认同根本就不可能啊。这些伴随他们一生的观念怎么可能被三言两语而改变呢?但是,不断的跟他们交流,辩论,会让他们至少有个心理准备,虽然不能100%认同,但是至少他们知道,“己所甚欲,勿施于人”,“你只是做了不一样的选择,并不是在胡作非为”。 说了这么多,加强沟通就能得到家人的理解了吗? 呵呵,当然不可能了。到现在我母上大人还是一边跟我聊天一边叹气说哎呀我还是不喜欢你的决定。也就是说但凡她有一点决定权,我都不得不遵从她的想法去做。不过,自从做了决定,做好了“后果自负,盈亏自负,经济独立”的准备,决定权就彻底在我了。 ———————————————————————————— 收回我那句“当然不能了” 前几天跟母上大人聊天。 母上大人的原话是,你做什么我都支持,我也相信你的选择,哪怕失败了也没关系,回来重新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