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日子,真好!》---初见冷军
![]() |
![]() |
因为瓷博会的因缘,在调度会上遇到了范敏琪老师。刚好,他要在他的昌南美术馆举办画展,是冷军老师的油画展。
就顺手地上了一张名片,想见见这位传说中的大师。
今天,特意问了一下昌南美术馆的对接人,冷军老师什么时候到景德镇,有没有时间接受我们雅昌艺术网江西站的采访。
记得上次见北京来的主编的时候,特意提到了冷军老师,说冷军在北京的一切活动都会先联系雅昌艺术网。并且,做画展什么的,都会拿钱出来做展讯。
看来,我那一顺手是递对的。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江西站也只是刚刚走起的一个新支部,像北京的主编说的那些收费制度,暂时来说还不是很现实。
遗憾之余,还是很开心,能见见在网友心中备受推崇的大师,总算不坏。
晚上吃过饭,我都已经进被窝睡觉了。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忽然说,冷军老师已经到了,你要不要过来采访?可能画展举行当天时间不是很多。
我犹豫了,其实,要不要去,现在又不是工作时间。
最后,还是抓起包,拿了录音笔出门了。
在路上想了很多,想得越多,心里越慌乱,本来就已经很匆忙了,现在还要想想问什么话题。不知道该怎么办,焦急中却想起了电影《激战》里的程辉,他说每一次上去打擂台,我心里都会很害怕,可害怕有什么用。我只会对自己说一句话,我能做到。结果,我就赢了一场比赛,又赢了一场比赛。
......
我并不是为了标榜什么成功的必胜技能,心里也很清楚那只不过是一个心理安慰,到最后还是要靠自己来面对,来扭转焦急带来的慌乱。
我这样想,只是为了让自己镇定。
这时候,我拿起了笔,列出了我自己最想知道的六个问题。结合自己先前在网上看的相关报道,审视了一下自己的问题,还好。
到了美术馆,已经有其他的媒体在现场交流了。这样的情况,我在意预想过,没有谁会是不可或缺的,即使你的职位再高,能力再强,总会有一个人出来替代你。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迟到造成的损失基础上,更加努力听取信息,抓紧时间,补救。
位子只剩冷军老师旁边的一个,我在想要不要坐下去,和老师位置一样会不会让人觉得不妥?但是由不得那么多,我不坐下去,别人就不能接着顺利讲下去,与其耽误大家,让人误会我不懂世故要更好。
挺了许久,都是冷老师自己在国内外的展览经历。这次来景德镇,来江西都是第一次做展览,这样的因缘际会,这样的目的都是观众最想知道的。我只有找准机会问。
等别人都讲完了,我才一一亮出我自己的问题,尽管有一个在我来之前别人已经问过,但是我还是坚持问了,对于一些问题的回答,不同的媒体会有不同的取材。我只能确认我自己想要得到回答,或者回复意向,我不能确认其他人。
有几个问题,引起了老师长时间的解说和拓展,我想,必是问到了点上,引起了共鸣。好几个记者在刷刷刷的埋头紧记,还好,我带了录音笔。
现场之后又有一个学过油画的记者,问了许多在学术上颇有聊点的话题,引出了冷老师很长时间的讲解,不禁让我感到自己与这一行的差距,还有很大。
不过,不怕,谁都不是天生的记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专长。这些知识,我还可以补来的。
回来的路上,已经是十一点多。我想了这些,又想起做了这么久的记者,见到大任务还是会心慌,会害怕,但与以前相比,我已经学会了克服。这就是成长吧。
进门洗漱完,写这些的时候,看看吃完饭的锅碗还泡在水里,没人洗。
才回过神来,原来,除了这些,我还有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真好!
ps:冷军1963年生于四川,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最具代表性的画家。站在冷军的作品前,即使你不懂油画,也能感觉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透过层层油彩,他带给我们的是沉默、冷峻和深刻———“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杜甫曾在诗句中写出,好的作品要有风骨,要“有神”。而冷军用普通的画笔,把颜料和思想混合,在画布上汪洋恣肆地展示出他对绘画的理解。在他手下,画笔有灵魂,作品有风骨。在架上油画遭到强烈质疑,写实主义备受冷遇的当代画坛,冷军却以其超级写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所有的观者都会对他纤毫毕现、精细入微的画面叹为观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