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
这是一本书名,是在看《平衡的艺术》的时候,根据推荐买的,写的主要是人生进入下半场,所考虑的事情与上半场是不同的。《杜拉拉2华年似水》也阐述了类似观点,但中国人还是来考虑保饭碗的问题,西方人考虑的是做慈善,国情不同嘛,可以也必须理解。
4月17日终于买了第二套房,从看房到签约用了3天,一如既往的行事风格,这也是上半场职场打拼的争分夺秒风格,但目的却是为了下半场。买这套房,是出于对于上海房价的无奈。本想先解决改善需求再谋其它,但在所谓弱市情况下,上海中环的房价依然坚挺于1万元以上,思前想后,尤其是金融危机下收入预期很不明确,只好放弃,还是住老房子吧。
但我的确不喜欢目前的居住环境,更不想一辈子居在这里。尽管有朋友称我们住的是景观房,但本人在房地产是干过的,如果居于高层能看到东方明珠就叫景观房的话,那钱简直是太好骗了。记得2002年在青岛,看到那面向大海的海景房,真的是心里春暖花开;2003年到重庆,看到那鸟语花香配有游泳池与林荫道的日式小区,可明白什么叫做天上人间。到了上海后再看房,最大的体会就是贵,真的是没什么。中环以内有没有景观房我不确定,因为内环内几万块钱一平米的房子咱也看过了,有片草地、有个水池、楼间距宽一些就敢叫花园洋房,我可明白什么叫大上海了,那是指人多啊!
所以,一直在想等老了一定找个环境好的地方去住,不必多么繁华,人也要少一些,重要的是空气要好,有一些自然的东西。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来看,也必须考虑要靠近城市,因为真的是乡下田园的话,风景虽好,基础配套一般也差一些,尤其是医院、超市、文化场所。3月份找来找去集中于北部的宝山区域,但一是价格谈不拢,二是还抱着改善居住的目的想找大房子,最终未果。
而其实在我内心里,我对宝山印象是不怎么样的,因为曾在那里住过一年。从一开始就觉得名字老土,而那段岁月正好是比较艰苦的时期,到了周末想找个地方消遣都很难。但谁曾想当年住的那片只有2000元/米的区域,现在涨成了6000、7000元,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呀,上哪儿说理去?
终于,看到了临港新城的售房广告。从意念上,这比较符合我养老的设想,环境较好、有景观、人不太多,再加上将来有发展前景,配套也不会太差。所以,在房价可承受的情况下,去了就拿下也是必然的,真的是暗自窃喜,欣欣然也。当然,估计3年内都不会去住,10年内都不会去常住,放着就是了,稍做装修争取能尽早到了节假日去度假吧!
不过改善的梦并未终结。目前的计划,是这套新房的贷款两年内还清,然后再攒三年钱,将目前住的房子卖掉,作为首付在市区买一套更大的房子作为传给宝贝的居所,然后再用5年把这套房子的贷款还清,那么到50岁就在上海有两套房了,也算不错了吧!临近退休的10年,还有1套三亚房子的购房计划,另外再储备一些养老钱,等退休就能过上休闲生活了!等快死的时候,交待宝贝把养老房和度假房卖掉,售房款在母校以我导师名义做一个基金,这辈子也算有个交待了。
最近太累了。大学、中学的同学今年又都有了一些联系,步入中年人的怀旧情结多了一些。不过像我这样飘泊了不少地方,对于亲密的人情反倒看得淡了。相见不如怀念,能过好每一天才是真谛。所以我相信,市场化,民主化,回报社会,这是人类社会的普适价值,可能这也是进入人生下半场必须搞明白的事。
但即便是下半场,肯定还是会为利所扰,为情所困。不过只要少一些困惑,不犯一些低级错误,就算上半场没有白活。好了,先到这里吧,希望能有更多的好事来临,今年应当是我的大吉之年,希望能有所作为,多一些收获,为下半场进行更充足的准备。
4月17日终于买了第二套房,从看房到签约用了3天,一如既往的行事风格,这也是上半场职场打拼的争分夺秒风格,但目的却是为了下半场。买这套房,是出于对于上海房价的无奈。本想先解决改善需求再谋其它,但在所谓弱市情况下,上海中环的房价依然坚挺于1万元以上,思前想后,尤其是金融危机下收入预期很不明确,只好放弃,还是住老房子吧。
但我的确不喜欢目前的居住环境,更不想一辈子居在这里。尽管有朋友称我们住的是景观房,但本人在房地产是干过的,如果居于高层能看到东方明珠就叫景观房的话,那钱简直是太好骗了。记得2002年在青岛,看到那面向大海的海景房,真的是心里春暖花开;2003年到重庆,看到那鸟语花香配有游泳池与林荫道的日式小区,可明白什么叫做天上人间。到了上海后再看房,最大的体会就是贵,真的是没什么。中环以内有没有景观房我不确定,因为内环内几万块钱一平米的房子咱也看过了,有片草地、有个水池、楼间距宽一些就敢叫花园洋房,我可明白什么叫大上海了,那是指人多啊!
所以,一直在想等老了一定找个环境好的地方去住,不必多么繁华,人也要少一些,重要的是空气要好,有一些自然的东西。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来看,也必须考虑要靠近城市,因为真的是乡下田园的话,风景虽好,基础配套一般也差一些,尤其是医院、超市、文化场所。3月份找来找去集中于北部的宝山区域,但一是价格谈不拢,二是还抱着改善居住的目的想找大房子,最终未果。
而其实在我内心里,我对宝山印象是不怎么样的,因为曾在那里住过一年。从一开始就觉得名字老土,而那段岁月正好是比较艰苦的时期,到了周末想找个地方消遣都很难。但谁曾想当年住的那片只有2000元/米的区域,现在涨成了6000、7000元,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呀,上哪儿说理去?
终于,看到了临港新城的售房广告。从意念上,这比较符合我养老的设想,环境较好、有景观、人不太多,再加上将来有发展前景,配套也不会太差。所以,在房价可承受的情况下,去了就拿下也是必然的,真的是暗自窃喜,欣欣然也。当然,估计3年内都不会去住,10年内都不会去常住,放着就是了,稍做装修争取能尽早到了节假日去度假吧!
不过改善的梦并未终结。目前的计划,是这套新房的贷款两年内还清,然后再攒三年钱,将目前住的房子卖掉,作为首付在市区买一套更大的房子作为传给宝贝的居所,然后再用5年把这套房子的贷款还清,那么到50岁就在上海有两套房了,也算不错了吧!临近退休的10年,还有1套三亚房子的购房计划,另外再储备一些养老钱,等退休就能过上休闲生活了!等快死的时候,交待宝贝把养老房和度假房卖掉,售房款在母校以我导师名义做一个基金,这辈子也算有个交待了。
最近太累了。大学、中学的同学今年又都有了一些联系,步入中年人的怀旧情结多了一些。不过像我这样飘泊了不少地方,对于亲密的人情反倒看得淡了。相见不如怀念,能过好每一天才是真谛。所以我相信,市场化,民主化,回报社会,这是人类社会的普适价值,可能这也是进入人生下半场必须搞明白的事。
但即便是下半场,肯定还是会为利所扰,为情所困。不过只要少一些困惑,不犯一些低级错误,就算上半场没有白活。好了,先到这里吧,希望能有更多的好事来临,今年应当是我的大吉之年,希望能有所作为,多一些收获,为下半场进行更充足的准备。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