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关系
恋爱轨迹好像是刻写在基因里的,有人可以遇到海水能化成火焰,遇到王子变灰姑娘,但一旦走上正轨,好像鬼打墙,怎么绕也绕不出去;就像一条轨道从A到B,绿皮高铁,一样的走。尽管换了一个一个再一个,故事却还是重复;一样的危机,一样的吵架,一样的恻隐,换了配戏的对方,还是自顾自的演着。所以到了今天,厌了,烦了,倦怠了,看看时间,居然也是差不多的节点,虽说再也不可能像从前一样被莫名的恐惧和挫败感包围,但还是憋闷,是这基因没长好吗,为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聂小倩永远只遇得见宁采臣?
朋友S,恋爱次数不算多,年龄也慢慢变大,但变不了的是一次次飞蛾扑火和执迷不悔。初恋,闪恋,苦恋,全都一个来去。比我更明显的是对男朋友的品味永远清一色,还真是应了那句“我就喜欢这类型的”,就像吃自助,好多人一进去,看见什么吃什么,S是直奔主题,只拣自己爱的几样----高瘦头发乱,甩不脱稚气的大男孩子脸,最有画面感的说法是高中还没上完的篮球少年,一觉醒来已经成年----而且在其后的检验中无一例外的没心没肺,渣,花心,谎话连篇,不负责任。异地恋两次,一次从温哥华连线芝加哥,一次从温哥华连线洛杉矶,就算北美一家亲,要见上一面的难度还是重重;一开始也是恩爱的一天世界,戒指项链玫瑰花,阳光海滩棕榈树,依偎在男生怀里笑的一脸甜蜜而满足,朋友们都能从照片里感受到快要溢出来的“我恋爱了我很好”气息;当然,她无一例外的扮演着好女友角色,甚至可以说是越俎代庖的妈妈角,打飞的做饭洗衣打扫陪打游戏(!)不说,拆房子干柴烈火不在话下,还经常倒贴钱给男生。你问她是这些男生都是穷来的吗?完全不是,都是好车开开名牌买买的富二代----那怎么至于;可能她觉得为男人花钱也是恩爱表现,恋爱手段吧;但结果无一不是男方在默不作声的情况下悄悄劈了腿/另有了喜欢的人,而这个另有的对象并不一定比S可爱,体贴,漂亮;可她就是成了中间的过渡阶段,无论再怎么不甘委屈,飞赴千里寻求一个答案,结局都是一样,新欢永远是真爱,下一个永远是最好的,而她只有黯然离场;演了一幕又一幕没发现,女主角不是自己。可即使这样,当下一段来临时,S还是会毫不犹疑,交付真心;把每场恋爱都当做最后一次来谈,即使预感是坏的,前景是惨的,不管。
S心里也自知是这样子。她无辜又委屈的看着我说:“我知道啊!可是我就是这样子,和一个人一旦开始,我就想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他,就想着是永远和他在一起的,但是,唉...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可能我遇到的人都不对吧。”
“把芝士蛋糕当米饭吃”,是我最先能想起来的比喻;有些人的恋爱就像芝士蛋糕一样,入口即化到美好的不得了,很多人都被第一口的滋味打败,大呼“超好吃!好爱吃cheesecake!”,然而一slice两寸厚的芝士蛋糕,吃过的人都知道“好腻”,是啊,好腻,对他好,为他付出,无条件地一如既往,两情缱绻时,当然你做什么都是好的;日复一日,自然就腻了。不是芝士蛋糕的错,而是吃的人絮了。S就是那个只会做芝士蛋糕的师傅;师傅没错,只是吃的人不愿意把芝士蛋糕当饭吃,勉强吃到十口,即使师傅再诚恳,目光再炽热,他还是忍不住丢下逃走,哪怕吃隔壁店里的肉包,也不想再碰芝士蛋糕一口。
朋友N,长发过肩,说话温软,一年里听见她说不字的次数小于5,是一个看上去谁都可以亲近的人。不过就是这种天然无公害,cheating成性,劈腿上瘾。Wtf啊?谁规定长成潘金莲才能当狐狸精?从认识她以来,她的恋爱就是连绵不绝三人行,也许是因为挽着一个人,一只胳膊就够了,另一只胳膊太消闲,不如再挽一个,大步向前走,完美;第一年,撇开了2500迈以外的男友和本校一个路人男在一起,路人男属于男生中的三无,唯一的好就好在日日陪伴;刷夜有他,吃食堂有他,写作业有他,看电影也有他。远在天边的那个,就算有一千份的爱,一迈一迈洒在路上,等到了N这里也只剩下被风吹雨打残破不堪的一小点,又不堪又可怜,让N想丢也不舍得,想拿又觉得不值得,当然,这不妨碍远在天边送花送礼,嘘寒问暖,稀松平常,N也可以淡定的在现任看见情人节疑点重重的玫瑰花时轻描淡写地说:"哦,那是我室友的,她桌子不够地方放了放我桌上"。然而第二年;路人男甩了N,天平一下失衡,N用5天时间把远在天边的藕断丝连召唤了回来,还顺利拿下另一个多年蓝颜知己,于是又一左一右,皆大欢喜了----当然不可能,别说偷吃就已经很累人;一颗心分成两半,一手是老公,一手是亲爱的,基本发展到最后的都是精神分裂,如果一个正常女生对男友说我爱你/想你的次数是5次一天,那N就是10次一天----分给两个人。恋爱成本更是陡增,机票买两套,礼物买两份;来来回回折腾一次就足够心力交瘁;演员都有下班的时候,可劈腿是不能下班的,睡在一个人身边,也要警醒做梦时别叫错名字。到了有些关键时刻,真比碟中谍2里阿汤哥鼻尖的那滴汗掉不掉下去触动警报,还要让人紧张;和A喝得正神志不清的时候B的爱心call打来,和B正视频的时候A说我正站在你家门外;惊得三魂去了两魂半,哪里还有喜。在我看来是煎熬,但也许被两个人一起宠爱在乎的感觉真的很好,这种欲罢不能让N举棋不定,如果投之以桃一定得报之以李,那么爱谁少一点都是不公平的,她心里也明白,自己的感情是50%,可他们的是100%。
作为朋友,面对cheating---女人的cheating就不是cheating了吗,不会因为是女人在两个男人间摇摆事件的画面感瞬间就美好起来,所谓“两男争一女你到底爱谁”的好粉红好激动思维只存在于韩剧中----所以我不认同,很不认同----但妇人之仁,总还是有。甚至事情被踢爆的时候,我比当事人还难过。但是N不真的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错事”,而是“真的一不小心成了这样,我也不想这样”,我想谁看到她恬静但隐忍沉重的脸都会相信,不过这故事中间的插曲是,有一段时间B男短暂离开的间隙,N很快在上课认识的男生中吸引到了另外一个男生Y,顺利补位;我听到Y男出现的时候白眼已经快翻上天,问她这个游戏难道真的就这么有意思吗?N愣了愣告诉我,不是她享受踩跷跷板,而是她随时随地的需要被人需要,想念,和照顾的感觉。这种好感觉就像杜冷丁,一针下去能止痛几个钟,但药效退掉后长久的,巨大的失落感一定席卷而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地,不停地需要,导演制造一些感情路上的戏剧场面,让他们都揪心,都难过,都游离于理智之外。一个男人为你走火入魔不算什么,两个都神魂颠倒了...说明什么?对我来说什么都说明不了,但对于N来说,时时刻刻在心力交瘁未尝不好。
N的感情,就像双拼饭,油鸡和叉烧都不能少;然而你吃双拼想过油鸡或叉烧的感受吗,也许他们根本不想在一个盘子里呢!牛奶和咖啡是好伴侣,可叉烧不一定要配油鸡啊。所以后来,油鸡不干了,叉烧也不干了,后来的后来,N单吃了几天油鸡,又单吃了几天叉烧;后来的后来的后来,油鸡愤然离盘,N开始失落跟后悔----谁都不想再去深究这失落跟后悔到底是来自于对油鸡/叉烧的内疚,还是来自于事情失控的挫败感,总之,饭吃不成了。到最后,在油鸡的一再逼迫下,N放弃了叉烧,改吃油鸡饭only了;说不清楚是不是油鸡饭更好吃,还是茫然的人只会向强大过自己的意念屈从,可毕竟恋爱不是请客吃饭,点一桌子菜,不好吃就换一盘吃一吃;然而我知道的是,N并没有放弃对于掌控感的依赖,现在油鸡已经快变成海南鸡,不过关上门的事情,谁又说得好呢。
饮食男女,口腹之欲,谁都逃不开人间的烟火味。不论是甜蛋糕,还是碟头饭,很多人都以为是在找寻自己与他者的美味关系,但实际上不过是和自己欲望的角力。你的爱人,爱你的人,在恋爱前都是千奇百怪的形状;芝士,面粉,白砂糖,酱油,葱姜,走地鸡;可遇到你,为了爱的缘故,为了欢喜的缘故,为了一百万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缘故,他们甘愿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所以芝士做了蛋糕,走地鸡做了鸡饭,不是因为芝士不能焗鸡饭,面粉不能和葱姜;而是你口味如此,爱你,就心甘情愿被你吃。只是这场关系里,有时你吃,有时你被吃;谁是厨子,谁是食客,角色总在一刻不停地,吊诡的变换着。笨笨的点心师傅遇到挑剔客人,一招鲜吃七天也只剩泔水味;嘴刁的客人,就算端上做了三天三夜的九大簋,他也会扁着嘴拿筷子敲敲坛子:“海参发太散。”怕就怕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是吃客,什么时候你是厨子,有时正吃得高兴,转眼就成了别人筷头下的猪颈肉。
于是很多人干脆说,靠幺哦!不会做饭,怎样啦!大不了花花世界爱的蝴蝶,看见什么吃什么,吃一辈子还不行?
再讲个朋友L的故事吧。校花级的L,social皇后,条顺人甜,是被追逐和艳羡的对象。男人们对她来说,是神户牛排,德州烧烤,四川火锅,瑞典肉丸,只要她饿,一定有人喂。不烧饭,厨艺自然荒腔走板。直到遇见一个大她7岁的韩国Obba,温柔体贴,还有些不多见的腼腆;L彻彻底底为他陷了进去----原来搞了半天,韩国泡菜才是人生真爱;自此收心束发;泡菜哥哥嫌她不会做饭,她也真不犹豫为他学着做难度为零的豆腐汤,这回是真真正正的下了厨房。然而最终,泡菜哥哥还是以种种借口甩了她,L倍受打击。恢复到之前不下厨也不挑嘴的生活,继续不忌口的寻寻觅觅,也吃吃喝喝,然而所有的菜都索然无味了,甚至,连朋友都说L是该的,谁让她从前嘴大吃四方,总也有吃瘪的时候了吧。没有人会再bother多问一句,最爱的泡菜哥哥去了哪里,下馆子有尽时,该回家买汰烧买汰烧吧,错过那个愿意吃你,吃你做的饭的人;外面的滋味,很无奈。
朋友S,恋爱次数不算多,年龄也慢慢变大,但变不了的是一次次飞蛾扑火和执迷不悔。初恋,闪恋,苦恋,全都一个来去。比我更明显的是对男朋友的品味永远清一色,还真是应了那句“我就喜欢这类型的”,就像吃自助,好多人一进去,看见什么吃什么,S是直奔主题,只拣自己爱的几样----高瘦头发乱,甩不脱稚气的大男孩子脸,最有画面感的说法是高中还没上完的篮球少年,一觉醒来已经成年----而且在其后的检验中无一例外的没心没肺,渣,花心,谎话连篇,不负责任。异地恋两次,一次从温哥华连线芝加哥,一次从温哥华连线洛杉矶,就算北美一家亲,要见上一面的难度还是重重;一开始也是恩爱的一天世界,戒指项链玫瑰花,阳光海滩棕榈树,依偎在男生怀里笑的一脸甜蜜而满足,朋友们都能从照片里感受到快要溢出来的“我恋爱了我很好”气息;当然,她无一例外的扮演着好女友角色,甚至可以说是越俎代庖的妈妈角,打飞的做饭洗衣打扫陪打游戏(!)不说,拆房子干柴烈火不在话下,还经常倒贴钱给男生。你问她是这些男生都是穷来的吗?完全不是,都是好车开开名牌买买的富二代----那怎么至于;可能她觉得为男人花钱也是恩爱表现,恋爱手段吧;但结果无一不是男方在默不作声的情况下悄悄劈了腿/另有了喜欢的人,而这个另有的对象并不一定比S可爱,体贴,漂亮;可她就是成了中间的过渡阶段,无论再怎么不甘委屈,飞赴千里寻求一个答案,结局都是一样,新欢永远是真爱,下一个永远是最好的,而她只有黯然离场;演了一幕又一幕没发现,女主角不是自己。可即使这样,当下一段来临时,S还是会毫不犹疑,交付真心;把每场恋爱都当做最后一次来谈,即使预感是坏的,前景是惨的,不管。
S心里也自知是这样子。她无辜又委屈的看着我说:“我知道啊!可是我就是这样子,和一个人一旦开始,我就想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他,就想着是永远和他在一起的,但是,唉...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可能我遇到的人都不对吧。”
“把芝士蛋糕当米饭吃”,是我最先能想起来的比喻;有些人的恋爱就像芝士蛋糕一样,入口即化到美好的不得了,很多人都被第一口的滋味打败,大呼“超好吃!好爱吃cheesecake!”,然而一slice两寸厚的芝士蛋糕,吃过的人都知道“好腻”,是啊,好腻,对他好,为他付出,无条件地一如既往,两情缱绻时,当然你做什么都是好的;日复一日,自然就腻了。不是芝士蛋糕的错,而是吃的人絮了。S就是那个只会做芝士蛋糕的师傅;师傅没错,只是吃的人不愿意把芝士蛋糕当饭吃,勉强吃到十口,即使师傅再诚恳,目光再炽热,他还是忍不住丢下逃走,哪怕吃隔壁店里的肉包,也不想再碰芝士蛋糕一口。
朋友N,长发过肩,说话温软,一年里听见她说不字的次数小于5,是一个看上去谁都可以亲近的人。不过就是这种天然无公害,cheating成性,劈腿上瘾。Wtf啊?谁规定长成潘金莲才能当狐狸精?从认识她以来,她的恋爱就是连绵不绝三人行,也许是因为挽着一个人,一只胳膊就够了,另一只胳膊太消闲,不如再挽一个,大步向前走,完美;第一年,撇开了2500迈以外的男友和本校一个路人男在一起,路人男属于男生中的三无,唯一的好就好在日日陪伴;刷夜有他,吃食堂有他,写作业有他,看电影也有他。远在天边的那个,就算有一千份的爱,一迈一迈洒在路上,等到了N这里也只剩下被风吹雨打残破不堪的一小点,又不堪又可怜,让N想丢也不舍得,想拿又觉得不值得,当然,这不妨碍远在天边送花送礼,嘘寒问暖,稀松平常,N也可以淡定的在现任看见情人节疑点重重的玫瑰花时轻描淡写地说:"哦,那是我室友的,她桌子不够地方放了放我桌上"。然而第二年;路人男甩了N,天平一下失衡,N用5天时间把远在天边的藕断丝连召唤了回来,还顺利拿下另一个多年蓝颜知己,于是又一左一右,皆大欢喜了----当然不可能,别说偷吃就已经很累人;一颗心分成两半,一手是老公,一手是亲爱的,基本发展到最后的都是精神分裂,如果一个正常女生对男友说我爱你/想你的次数是5次一天,那N就是10次一天----分给两个人。恋爱成本更是陡增,机票买两套,礼物买两份;来来回回折腾一次就足够心力交瘁;演员都有下班的时候,可劈腿是不能下班的,睡在一个人身边,也要警醒做梦时别叫错名字。到了有些关键时刻,真比碟中谍2里阿汤哥鼻尖的那滴汗掉不掉下去触动警报,还要让人紧张;和A喝得正神志不清的时候B的爱心call打来,和B正视频的时候A说我正站在你家门外;惊得三魂去了两魂半,哪里还有喜。在我看来是煎熬,但也许被两个人一起宠爱在乎的感觉真的很好,这种欲罢不能让N举棋不定,如果投之以桃一定得报之以李,那么爱谁少一点都是不公平的,她心里也明白,自己的感情是50%,可他们的是100%。
作为朋友,面对cheating---女人的cheating就不是cheating了吗,不会因为是女人在两个男人间摇摆事件的画面感瞬间就美好起来,所谓“两男争一女你到底爱谁”的好粉红好激动思维只存在于韩剧中----所以我不认同,很不认同----但妇人之仁,总还是有。甚至事情被踢爆的时候,我比当事人还难过。但是N不真的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错事”,而是“真的一不小心成了这样,我也不想这样”,我想谁看到她恬静但隐忍沉重的脸都会相信,不过这故事中间的插曲是,有一段时间B男短暂离开的间隙,N很快在上课认识的男生中吸引到了另外一个男生Y,顺利补位;我听到Y男出现的时候白眼已经快翻上天,问她这个游戏难道真的就这么有意思吗?N愣了愣告诉我,不是她享受踩跷跷板,而是她随时随地的需要被人需要,想念,和照顾的感觉。这种好感觉就像杜冷丁,一针下去能止痛几个钟,但药效退掉后长久的,巨大的失落感一定席卷而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地,不停地需要,导演制造一些感情路上的戏剧场面,让他们都揪心,都难过,都游离于理智之外。一个男人为你走火入魔不算什么,两个都神魂颠倒了...说明什么?对我来说什么都说明不了,但对于N来说,时时刻刻在心力交瘁未尝不好。
N的感情,就像双拼饭,油鸡和叉烧都不能少;然而你吃双拼想过油鸡或叉烧的感受吗,也许他们根本不想在一个盘子里呢!牛奶和咖啡是好伴侣,可叉烧不一定要配油鸡啊。所以后来,油鸡不干了,叉烧也不干了,后来的后来,N单吃了几天油鸡,又单吃了几天叉烧;后来的后来的后来,油鸡愤然离盘,N开始失落跟后悔----谁都不想再去深究这失落跟后悔到底是来自于对油鸡/叉烧的内疚,还是来自于事情失控的挫败感,总之,饭吃不成了。到最后,在油鸡的一再逼迫下,N放弃了叉烧,改吃油鸡饭only了;说不清楚是不是油鸡饭更好吃,还是茫然的人只会向强大过自己的意念屈从,可毕竟恋爱不是请客吃饭,点一桌子菜,不好吃就换一盘吃一吃;然而我知道的是,N并没有放弃对于掌控感的依赖,现在油鸡已经快变成海南鸡,不过关上门的事情,谁又说得好呢。
饮食男女,口腹之欲,谁都逃不开人间的烟火味。不论是甜蛋糕,还是碟头饭,很多人都以为是在找寻自己与他者的美味关系,但实际上不过是和自己欲望的角力。你的爱人,爱你的人,在恋爱前都是千奇百怪的形状;芝士,面粉,白砂糖,酱油,葱姜,走地鸡;可遇到你,为了爱的缘故,为了欢喜的缘故,为了一百万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缘故,他们甘愿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所以芝士做了蛋糕,走地鸡做了鸡饭,不是因为芝士不能焗鸡饭,面粉不能和葱姜;而是你口味如此,爱你,就心甘情愿被你吃。只是这场关系里,有时你吃,有时你被吃;谁是厨子,谁是食客,角色总在一刻不停地,吊诡的变换着。笨笨的点心师傅遇到挑剔客人,一招鲜吃七天也只剩泔水味;嘴刁的客人,就算端上做了三天三夜的九大簋,他也会扁着嘴拿筷子敲敲坛子:“海参发太散。”怕就怕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是吃客,什么时候你是厨子,有时正吃得高兴,转眼就成了别人筷头下的猪颈肉。
于是很多人干脆说,靠幺哦!不会做饭,怎样啦!大不了花花世界爱的蝴蝶,看见什么吃什么,吃一辈子还不行?
再讲个朋友L的故事吧。校花级的L,social皇后,条顺人甜,是被追逐和艳羡的对象。男人们对她来说,是神户牛排,德州烧烤,四川火锅,瑞典肉丸,只要她饿,一定有人喂。不烧饭,厨艺自然荒腔走板。直到遇见一个大她7岁的韩国Obba,温柔体贴,还有些不多见的腼腆;L彻彻底底为他陷了进去----原来搞了半天,韩国泡菜才是人生真爱;自此收心束发;泡菜哥哥嫌她不会做饭,她也真不犹豫为他学着做难度为零的豆腐汤,这回是真真正正的下了厨房。然而最终,泡菜哥哥还是以种种借口甩了她,L倍受打击。恢复到之前不下厨也不挑嘴的生活,继续不忌口的寻寻觅觅,也吃吃喝喝,然而所有的菜都索然无味了,甚至,连朋友都说L是该的,谁让她从前嘴大吃四方,总也有吃瘪的时候了吧。没有人会再bother多问一句,最爱的泡菜哥哥去了哪里,下馆子有尽时,该回家买汰烧买汰烧吧,错过那个愿意吃你,吃你做的饭的人;外面的滋味,很无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