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个梦
最近在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遂与小伙伴讨论东西方关于梦的解析的不同(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和周公解梦为例),最终得到一致的结论是:西方研究的切入点在于梦的起源问题,而东方则侧重于梦的昭示意义。后来的一些日子里的茶余饭后,舍友总是拿前一天晚上的梦询问我,比如为何两个不相干的人或事能在梦中天衣无缝的衔接在一起,并且梦中的自己视为理所当然,当我试图去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去追溯此类梦的源头时,结果总是在一大堆盘问和质疑中告一段落。然而下面这段谈话以及梦例的确让我对大神重新燃起了信仰之火,并且让我对于梦的解析的兴趣也更为浓烈。
首先有必要交代一下谈话的背景:
背景一:由于我高超的坑蒙拐骗水平加上一双三寸不烂之舌,以至于两年之后的今天,除非眼见为实,我说我在某某地和某某某一般是没有哪个舍友会相信的。即使这学期来了之后,我常“耳提”面命的提示舍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嘛!她们也会“切~“的一声回应我。
背景二:小X同学和我还有我舍友都是同班同学,舍友在做下面这个梦的前一天,我在图书馆和小X(性别:女)同学上了一天自习。在对话开始时候舍友并不知道我和小X同学前一天在一起上自习。
梦的内容很简略:舍友梦见小X同学和舍友的一个高中男同学坐在一起聊天,旁边人的脸很模糊,而唯独小X同学的脸异常清晰。
(她把这称为一个“奇怪的梦”,因为这两个人,小X和她的高中男同学相距甚远,且素不相识。)
于是乎我的推断就开始了,我问她:你昨天有没碰见或者想过小X同学,她说没有。我再问:那你昨天有没有做过什么相关的事,而这件事恰巧与小X有关,她还说没有。我继续问她:那你以前有没有认为小X同学跟你那个高富帅高中校友很般配,而不是他原本的女朋友,她说从来没有。这时我心里也毛了,因为毕竟只看了书的三分之一不到,况且真的在实际应用中这么差劲。这时我的另一位舍友打断了我们的谈话,她说“看,不行了吧?摊儿保不住了。”后来我们都笑笑,也随之结束了这个话题。
只是后来的这段谈话,看似与前文无关,却恰巧解释了这个疑惑。那个打断我们谈话的舍友无意间调侃我问道:“昨天干嘛去了啊?”我说上自习去了,她就邪恶的笑笑问:“跟哪个哥哥啊?“我说,女的。她说:“别骗我了,椅背后的红书包和蓝衬衫,中途出去上了两次厕所,是不是你?对面坐着一黑衣服哥,虽然没看清楚长啥样……”说到这里,我意识到原来她跟我在同一自习室上自习,可是我对面明明坐的是小X啊,女同学啊,好冤呐! 咦?小X?那个梦里的小X?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舍友昨天是见过小X的,只是小X刚剪了短短的头发而且穿了个款松式的毛衣,舍友错把小X当成了一名男生。由于舍友距离我们较远,看不清小X,再加上以前我告诉她我在图书馆遇到过一个学长,所以她就猜测那是个男生。当她带着这个朦胧的潜意识进入当晚的梦乡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是梦!就是梦!很清楚很直白的告诉了她:那个她看到的模模糊糊的影子是小X,而不哪个男生。这就是梦的揭示作用(不知道专业名词叫什么,暂且就这么叫吧)。弗洛伊德长篇大论,总结一句话就是:梦是现实愿望的满足。现实中,或许出于八卦心理(嘻嘻~),舍友想极力看清或者搞清楚我对面做的到底是何方妖孽,我们将这叫做一个隐性愿望,当这个愿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或者说舍友终究没有在白天得到答案时,这时候,在晚上,在梦里,小脑就开始运作并为其答疑解惑了。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在白天绞尽脑汁都无解的题竟然在梦中清晰重现,并算出了答案。
所以,笔者认为,中西方关于梦的理论在此便重合了。这个梦不仅回答了梦的起源问题,而且也让梦有了揭示现实和昭示未来的意义。遂以此篇为端源,希望以后在梦的探析上会越走越远。
首先有必要交代一下谈话的背景:
背景一:由于我高超的坑蒙拐骗水平加上一双三寸不烂之舌,以至于两年之后的今天,除非眼见为实,我说我在某某地和某某某一般是没有哪个舍友会相信的。即使这学期来了之后,我常“耳提”面命的提示舍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嘛!她们也会“切~“的一声回应我。
背景二:小X同学和我还有我舍友都是同班同学,舍友在做下面这个梦的前一天,我在图书馆和小X(性别:女)同学上了一天自习。在对话开始时候舍友并不知道我和小X同学前一天在一起上自习。
梦的内容很简略:舍友梦见小X同学和舍友的一个高中男同学坐在一起聊天,旁边人的脸很模糊,而唯独小X同学的脸异常清晰。
(她把这称为一个“奇怪的梦”,因为这两个人,小X和她的高中男同学相距甚远,且素不相识。)
于是乎我的推断就开始了,我问她:你昨天有没碰见或者想过小X同学,她说没有。我再问:那你昨天有没有做过什么相关的事,而这件事恰巧与小X有关,她还说没有。我继续问她:那你以前有没有认为小X同学跟你那个高富帅高中校友很般配,而不是他原本的女朋友,她说从来没有。这时我心里也毛了,因为毕竟只看了书的三分之一不到,况且真的在实际应用中这么差劲。这时我的另一位舍友打断了我们的谈话,她说“看,不行了吧?摊儿保不住了。”后来我们都笑笑,也随之结束了这个话题。
只是后来的这段谈话,看似与前文无关,却恰巧解释了这个疑惑。那个打断我们谈话的舍友无意间调侃我问道:“昨天干嘛去了啊?”我说上自习去了,她就邪恶的笑笑问:“跟哪个哥哥啊?“我说,女的。她说:“别骗我了,椅背后的红书包和蓝衬衫,中途出去上了两次厕所,是不是你?对面坐着一黑衣服哥,虽然没看清楚长啥样……”说到这里,我意识到原来她跟我在同一自习室上自习,可是我对面明明坐的是小X啊,女同学啊,好冤呐! 咦?小X?那个梦里的小X?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舍友昨天是见过小X的,只是小X刚剪了短短的头发而且穿了个款松式的毛衣,舍友错把小X当成了一名男生。由于舍友距离我们较远,看不清小X,再加上以前我告诉她我在图书馆遇到过一个学长,所以她就猜测那是个男生。当她带着这个朦胧的潜意识进入当晚的梦乡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是梦!就是梦!很清楚很直白的告诉了她:那个她看到的模模糊糊的影子是小X,而不哪个男生。这就是梦的揭示作用(不知道专业名词叫什么,暂且就这么叫吧)。弗洛伊德长篇大论,总结一句话就是:梦是现实愿望的满足。现实中,或许出于八卦心理(嘻嘻~),舍友想极力看清或者搞清楚我对面做的到底是何方妖孽,我们将这叫做一个隐性愿望,当这个愿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或者说舍友终究没有在白天得到答案时,这时候,在晚上,在梦里,小脑就开始运作并为其答疑解惑了。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在白天绞尽脑汁都无解的题竟然在梦中清晰重现,并算出了答案。
所以,笔者认为,中西方关于梦的理论在此便重合了。这个梦不仅回答了梦的起源问题,而且也让梦有了揭示现实和昭示未来的意义。遂以此篇为端源,希望以后在梦的探析上会越走越远。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