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和人性
亲爱的xx
我平常都是走路上班,自封为走班族。偶尔起的晚了或者下雨或者懒了就坐地铁。今天地铁上看到好几个小伙子,歪着靠着或者扶着,眼睛闭着,打着瞌睡,估计是从南京南站以南坐过来的吧,利用地铁上的时间补一点觉。
逻辑思维里老罗曾经分享过一个观点,买房是买大一点远一点还是近一点小一点。老罗的观点是,现在社会是一个关系网络发达个人成功依靠团队合作的社会,依靠单打独斗成功或者有所成就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按照这个逻辑,选择小一点近一点的房子更加的靠谱,会为你的人生节省很多机会成本。
自从开启了kb模式以后,就觉得自己做菜是多么的必要,经济实惠。清炒西兰花有点太素了,于是加了一点腊肉,于是乎不小心把手给切了。不过不是很严重。很多事情,自己一个人做,没有人分享,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失落的。
自从迈进了三十岁,好像对人生重新认识了一遍。曾经深信不疑的,轰然倒塌;过往习以为常的,消失不见;一切的一切,放佛都重新排列了,有的面目全非,有的颠三倒是,不晓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可以认可的。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文章,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这跟水至清则无鱼是一个道理吧。有时候觉得吧,人性真的很复杂。有次看到文澜分享沈从文和他的门生的轶事,她的推荐语是人性不可近观。宋朝的文学家沈括,留有《梦溪笔谈》,曾受恩与苏轼,在苏轼的一生之中,他却屡次陷害,是位不折不扣的小人,可是谁也不能否定他在文学上的造诣。甄嬛传里太后这么劝皇后,做人做事需要留有余地,方能万事周全。
中国的很多词语都自相矛盾,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之类的话数也数不清。一方面要求大众宽容,一方面又倡导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人生真是百态。
终于找到创可贴的peter
我平常都是走路上班,自封为走班族。偶尔起的晚了或者下雨或者懒了就坐地铁。今天地铁上看到好几个小伙子,歪着靠着或者扶着,眼睛闭着,打着瞌睡,估计是从南京南站以南坐过来的吧,利用地铁上的时间补一点觉。
逻辑思维里老罗曾经分享过一个观点,买房是买大一点远一点还是近一点小一点。老罗的观点是,现在社会是一个关系网络发达个人成功依靠团队合作的社会,依靠单打独斗成功或者有所成就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按照这个逻辑,选择小一点近一点的房子更加的靠谱,会为你的人生节省很多机会成本。
自从开启了kb模式以后,就觉得自己做菜是多么的必要,经济实惠。清炒西兰花有点太素了,于是加了一点腊肉,于是乎不小心把手给切了。不过不是很严重。很多事情,自己一个人做,没有人分享,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失落的。
自从迈进了三十岁,好像对人生重新认识了一遍。曾经深信不疑的,轰然倒塌;过往习以为常的,消失不见;一切的一切,放佛都重新排列了,有的面目全非,有的颠三倒是,不晓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可以认可的。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文章,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这跟水至清则无鱼是一个道理吧。有时候觉得吧,人性真的很复杂。有次看到文澜分享沈从文和他的门生的轶事,她的推荐语是人性不可近观。宋朝的文学家沈括,留有《梦溪笔谈》,曾受恩与苏轼,在苏轼的一生之中,他却屡次陷害,是位不折不扣的小人,可是谁也不能否定他在文学上的造诣。甄嬛传里太后这么劝皇后,做人做事需要留有余地,方能万事周全。
中国的很多词语都自相矛盾,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之类的话数也数不清。一方面要求大众宽容,一方面又倡导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人生真是百态。
终于找到创可贴的peter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