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Van Gogh II
读
关于画家,我认真读的第一位 就是Vincent Van Gogh.
记得是个初中的暑假去书城避暑,几乎是记住了所有的重点,然后回家做记录。
全彩铜版纸的传记太贵了。
连续一周左右。每天一位。
Van Gogh.
高更
塞尚
Renoir
毕沙罗
...
痛苦的时候总是想起讲述Van平生的那部电影。
从那时候就觉得他是死于无爱。
因为若干年后 有个年轻人 同样地疯狂于爱。
很长一段时间曾用过Vencent vangan做名字。
奇怪的思路
人总是在失意的时候去寻找快乐接近快乐。
只有我这种疯子才会在痛苦的时候去寻找痛苦,读灰黑色背景的小说,接触哥特的绘画,做自我剖析,和很久以后感官麻木以后开始听死黑的金属,那些纯粹在宣泄的噪音。
理论
如果在自己认为最痛苦的时候,去寻找世间痛苦的极限的话,如果能活下来。
那么我将对任何痛苦免疫。
免疫?
很可惜没有得到免疫力,因为我不是机器。我是感生魂。我是半纯灵。我是可燃的。
瞳
“没见过黑暗就不懂得光明。”从小到大,都不极端排斥任何事物。
存在就有其理由。试图理解而不是主观地定其是非。
“理解,但不认同。”
棕黑的瞳底,有自己的黑色,也有试图理解的那些。
从眼角的阴影蔓延开去。
D
D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能看到彼此,是因为相似的瞳色,在遇见的第一眼就认出。
可她那一身白和我的一身黑为何隔着天地?
为什么通过相似的瞳色,我竟看见她眼底背后那炙热的灵魂?
——无论黑血如何燃烧也无法企及的光与热。
没错。她是我神。无神论者的神。
道路
过度地喜欢类比,总是觉得自己在走Van的路。
当不可能的爱情吹熄那狂热之火后
(Van貌似示爱的时候用蜡烛烤过手...这个疯的级别太高)
他开始重拾家族信仰。
做过很长时间深入接触劳苦大众的传教士。
(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感觉很相似)
然后他发现了真相
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光
于是他再次开始燃烧
(我参悟到这种程度了吗?)
Renoir之名
嗜毒期,脆弱的时候。
想起了Renoir的传记。
那个临死前都在阳光下目光柔和的家伙。享受了一生他钟爱的事物。
回到那个 为了大义迷失途中 理论,所谓的过程重要论。
反思之后,决定倾向Renoir。
但总是问自己,是否是出于怯懦。
人可以为了贪图快乐而活得简单吗?
就像强光下的人脸,白得失去了所有细节,变得不真实。
Gauguin高更
原先以为高更只是一个蒙Van的骗子+老色狼
满脑子就是原生态的裸体 裸体 裸体 裸体...
但读了他的传记以后 更新了很多看法
他居然是个经济人,有钱人...
抛弃了家人去 个蛮荒的小岛 度日 寻求精神的本质。
Van曾在与之外出写生的时候,问他:他画中的裸体女人是哪来的?
Van很不理解 为何他凭空捏造一些东西,甚至之后和高更打了一架。
刻板写实主义者...与人文类的表意主义者 同属印象风格。
不能否认,我多数的时候只画人,极端写实的那种。
因为按照 审美的 三类分类标准
人的美并不是由物理层主导,而是由微妙的感觉支配。
所谓感觉是源自细节,个人特征。人是不会对通用的事物投注感情的。
感情是建立在拥有和支配欲(所谓的一体化过程)上的 ——所谓的地盘意识 是本能。
Vincent Van Gogh II
我说过我会成为新的Vincent Van Gogh。
原以为超越Van 的途径是拥有爱。
但也许是时候将爱升华到博爱的层次了。
然后做一个懂得情趣的清教徒,抠门的烂赌途
Wait for life to surprise me.
关于画家,我认真读的第一位 就是Vincent Van Gogh.
记得是个初中的暑假去书城避暑,几乎是记住了所有的重点,然后回家做记录。
全彩铜版纸的传记太贵了。
连续一周左右。每天一位。
Van Gogh.
高更
塞尚
Renoir
毕沙罗
...
痛苦的时候总是想起讲述Van平生的那部电影。
从那时候就觉得他是死于无爱。
因为若干年后 有个年轻人 同样地疯狂于爱。
很长一段时间曾用过Vencent vangan做名字。
奇怪的思路
人总是在失意的时候去寻找快乐接近快乐。
只有我这种疯子才会在痛苦的时候去寻找痛苦,读灰黑色背景的小说,接触哥特的绘画,做自我剖析,和很久以后感官麻木以后开始听死黑的金属,那些纯粹在宣泄的噪音。
理论
如果在自己认为最痛苦的时候,去寻找世间痛苦的极限的话,如果能活下来。
那么我将对任何痛苦免疫。
免疫?
很可惜没有得到免疫力,因为我不是机器。我是感生魂。我是半纯灵。我是可燃的。
瞳
“没见过黑暗就不懂得光明。”从小到大,都不极端排斥任何事物。
存在就有其理由。试图理解而不是主观地定其是非。
“理解,但不认同。”
棕黑的瞳底,有自己的黑色,也有试图理解的那些。
从眼角的阴影蔓延开去。
D
D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能看到彼此,是因为相似的瞳色,在遇见的第一眼就认出。
可她那一身白和我的一身黑为何隔着天地?
为什么通过相似的瞳色,我竟看见她眼底背后那炙热的灵魂?
——无论黑血如何燃烧也无法企及的光与热。
没错。她是我神。无神论者的神。
道路
过度地喜欢类比,总是觉得自己在走Van的路。
当不可能的爱情吹熄那狂热之火后
(Van貌似示爱的时候用蜡烛烤过手...这个疯的级别太高)
他开始重拾家族信仰。
做过很长时间深入接触劳苦大众的传教士。
(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感觉很相似)
然后他发现了真相
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光
于是他再次开始燃烧
(我参悟到这种程度了吗?)
Renoir之名
嗜毒期,脆弱的时候。
想起了Renoir的传记。
那个临死前都在阳光下目光柔和的家伙。享受了一生他钟爱的事物。
回到那个 为了大义迷失途中 理论,所谓的过程重要论。
反思之后,决定倾向Renoir。
但总是问自己,是否是出于怯懦。
人可以为了贪图快乐而活得简单吗?
就像强光下的人脸,白得失去了所有细节,变得不真实。
Gauguin高更
原先以为高更只是一个蒙Van的骗子+老色狼
满脑子就是原生态的裸体 裸体 裸体 裸体...
但读了他的传记以后 更新了很多看法
他居然是个经济人,有钱人...
抛弃了家人去 个蛮荒的小岛 度日 寻求精神的本质。
Van曾在与之外出写生的时候,问他:他画中的裸体女人是哪来的?
Van很不理解 为何他凭空捏造一些东西,甚至之后和高更打了一架。
刻板写实主义者...与人文类的表意主义者 同属印象风格。
不能否认,我多数的时候只画人,极端写实的那种。
因为按照 审美的 三类分类标准
人的美并不是由物理层主导,而是由微妙的感觉支配。
所谓感觉是源自细节,个人特征。人是不会对通用的事物投注感情的。
感情是建立在拥有和支配欲(所谓的一体化过程)上的 ——所谓的地盘意识 是本能。
Vincent Van Gogh II
我说过我会成为新的Vincent Van Gogh。
原以为超越Van 的途径是拥有爱。
但也许是时候将爱升华到博爱的层次了。
然后做一个懂得情趣的清教徒,抠门的烂赌途
Wait for life to surprise me.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