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时光和过往的图画
完全没有主题的一次写作。答应给人家的两千字现在还一个字都没有写。周末又要出差,返回藏区。据说现在已经开始下雪了。比之前我们去的时候更加地冷了。那边的一场雨就冻透了我所有原本打算用来御寒的衣服。
四川的天空很久见不到云彩背后的样子。北京的同学又发来秋高气爽的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我在办公室的窗户边只能看看从北方飘来的乌云,数一数现在的这一缕阳光还能够坚挺多久呢。
我总对同事说,你看,怪不得四川的民歌会叫做《太阳出来喜洋洋》呢,我们不也是在拉开窗帘的时候兴奋地彼此告知,啊,天气真好,有太阳了。
天气真好的定义其实就是,”有太阳了”。
大学没有走太多的地方,难道是一种逃避不掉的安排,就在毕业后统统地补偿回来。不过好在我是一个不在乎漂泊不在乎离家多远的人。城市的灯光没有不同,只有在罕至人迹的草原深处,高山之上,睡过一两个晚上就开始辗转反侧地怀想霓虹灯和灯光下的人头攒动。说不上我在怀想什么,因为我觉得最舒服的状态就是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眼前的这一切,脚底下却是动不了一步地。那这样旁观着有什么乐趣呢?不知道。看看就觉得够,丝毫不想融入进去。看着看着觉得累了,就扭头回去。等到第二天的晚上如此重复,周而复始。
不能够理解的地方就这么搁着好了。就像不能吃得花菜就那么晒一晒,等到时候够了,也就变得无毒无害可以食用了。
今天整个办公室就要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将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作,发稿,看书,睡觉。晚上的大楼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人我不得而知。关上电梯间旁边的铁门,锁上楼到尽头的玻璃门,整个楼道除了一直发亮的灯光以外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约了的稿子到了现在也还是没有想好要怎么动笔。照下来的照片一遍又一遍地看来看去,看到相册的顺序都将烂熟于心,心里面依然是图画填满的空空如也的房间。听说留下了两个页码的整整的版面,这可真的不是小时候的涂鸦了。那时候我用一支圆珠笔可以画满整个房间的白墙。父母竟然就以此认定我是有绘画天赋的,而由着我的性子去学素描,学画画。直到许多年以后,同学们升学的升学,获奖的获奖,我还依然蹲在了初级班的门口默默地画着铅笔画,描着灯光静物的线条。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老师还真是位极好的老师。从来不责怪我的笨拙,也没有拒绝过一次我的询问,住在隔壁小区的老师的样子至今还记得。大胡子的中年男老师和说话和蔼温柔的短发中年女老师。
最后一堂课的时候,我想我只是下意识地问老师说,老师,我的画能不能够挂到墙上呢?大胡子老师什么都没说,看着我的画叹了口气,然后接过我手里的画板和铅笔开始刷刷地画上了。那时我竟然就这么一直呆呆木木地看着,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
噢,不对,不是最后一节课。总之是倒数的几节课之一。因为我记得我看到过挂在墙上的“我”的画。
上次是时隔十几年之后第一次回到那座不远的城市。可是城市的巨大变化让我这个曾经生活了大概6年的人已然晕头转向。未变编号的公交车已经改变了路线,早先楼下的一扒窗户就能看见的车站已经不知道挪到什么繁华的地方去了。我也就忘了怎么往学校走,也就没有再去找过老师们。
仔细想来,可能十几年过去了老师们或许早就不在学校里教孩子们画画了吧。去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那个在屋顶发现冻死的动物园里跑出来的野狼的冬天的院子,下着瓢泼大雨一道闪电劈断电闸的夏天的漆黑的楼道,夹臂台灯发出黄色的光照在静物上投下规则的影子的拥挤的教室。过去的事情最好还是像那些文物古迹一样围起栏杆远处驻足看一看就好了,走过去什么意义都没有。人不能回复,境遇无法重刻,时光没有倒退。还是就这么保持原样吧。还好留在脑海里的这些古老的行迹我是尽可以浏览而不必交门票钱的。
直到最后,父母终于明白,喔,这个孩子在绘画上真是一点天赋都没有的。
但是至今我还是喜欢能够画画的人。要是一双手一支笔就能随意画出所有的这时空里有或者没有的形制的人,那有什么想不到,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他们生活的世界又是比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们丰富多少的世界。于是因此我竟也喜欢上过十分会画画的女生。坐在床上扣着耳机发了半宿的神经。后来证明人和人的缘分也许就是固定的,该有的你回避不掉,而不属于你的也就没有必要再奢求了。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呢,我又觉得说这种话要么是真的看透了世间沧桑的大家,要么就纯粹是一种照搬过来的自我安慰。
但是人和事都随历史而去,随着时光的辗转变更了,沉淀下去的故事与经历仍然是好的。如同人已经越来越远想起来也开始当做一种笑料和同学嘻嘻哈哈,但是画依然是喜欢的。
一件很老的衣服看起来实在是不能再穿了。收拾柜子的时候同学说,丢掉吧。我说,我喜欢上面的画。同学笑道,你是喜欢上面的画还是上面的人呢?我边叠边说,我喜欢上面的画。
我说的是真的。没有掺假。
我确实是喜欢那幅画的。
四川的天空很久见不到云彩背后的样子。北京的同学又发来秋高气爽的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我在办公室的窗户边只能看看从北方飘来的乌云,数一数现在的这一缕阳光还能够坚挺多久呢。
我总对同事说,你看,怪不得四川的民歌会叫做《太阳出来喜洋洋》呢,我们不也是在拉开窗帘的时候兴奋地彼此告知,啊,天气真好,有太阳了。
天气真好的定义其实就是,”有太阳了”。
大学没有走太多的地方,难道是一种逃避不掉的安排,就在毕业后统统地补偿回来。不过好在我是一个不在乎漂泊不在乎离家多远的人。城市的灯光没有不同,只有在罕至人迹的草原深处,高山之上,睡过一两个晚上就开始辗转反侧地怀想霓虹灯和灯光下的人头攒动。说不上我在怀想什么,因为我觉得最舒服的状态就是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眼前的这一切,脚底下却是动不了一步地。那这样旁观着有什么乐趣呢?不知道。看看就觉得够,丝毫不想融入进去。看着看着觉得累了,就扭头回去。等到第二天的晚上如此重复,周而复始。
不能够理解的地方就这么搁着好了。就像不能吃得花菜就那么晒一晒,等到时候够了,也就变得无毒无害可以食用了。
今天整个办公室就要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将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作,发稿,看书,睡觉。晚上的大楼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人我不得而知。关上电梯间旁边的铁门,锁上楼到尽头的玻璃门,整个楼道除了一直发亮的灯光以外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约了的稿子到了现在也还是没有想好要怎么动笔。照下来的照片一遍又一遍地看来看去,看到相册的顺序都将烂熟于心,心里面依然是图画填满的空空如也的房间。听说留下了两个页码的整整的版面,这可真的不是小时候的涂鸦了。那时候我用一支圆珠笔可以画满整个房间的白墙。父母竟然就以此认定我是有绘画天赋的,而由着我的性子去学素描,学画画。直到许多年以后,同学们升学的升学,获奖的获奖,我还依然蹲在了初级班的门口默默地画着铅笔画,描着灯光静物的线条。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老师还真是位极好的老师。从来不责怪我的笨拙,也没有拒绝过一次我的询问,住在隔壁小区的老师的样子至今还记得。大胡子的中年男老师和说话和蔼温柔的短发中年女老师。
最后一堂课的时候,我想我只是下意识地问老师说,老师,我的画能不能够挂到墙上呢?大胡子老师什么都没说,看着我的画叹了口气,然后接过我手里的画板和铅笔开始刷刷地画上了。那时我竟然就这么一直呆呆木木地看着,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
噢,不对,不是最后一节课。总之是倒数的几节课之一。因为我记得我看到过挂在墙上的“我”的画。
上次是时隔十几年之后第一次回到那座不远的城市。可是城市的巨大变化让我这个曾经生活了大概6年的人已然晕头转向。未变编号的公交车已经改变了路线,早先楼下的一扒窗户就能看见的车站已经不知道挪到什么繁华的地方去了。我也就忘了怎么往学校走,也就没有再去找过老师们。
仔细想来,可能十几年过去了老师们或许早就不在学校里教孩子们画画了吧。去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那个在屋顶发现冻死的动物园里跑出来的野狼的冬天的院子,下着瓢泼大雨一道闪电劈断电闸的夏天的漆黑的楼道,夹臂台灯发出黄色的光照在静物上投下规则的影子的拥挤的教室。过去的事情最好还是像那些文物古迹一样围起栏杆远处驻足看一看就好了,走过去什么意义都没有。人不能回复,境遇无法重刻,时光没有倒退。还是就这么保持原样吧。还好留在脑海里的这些古老的行迹我是尽可以浏览而不必交门票钱的。
直到最后,父母终于明白,喔,这个孩子在绘画上真是一点天赋都没有的。
但是至今我还是喜欢能够画画的人。要是一双手一支笔就能随意画出所有的这时空里有或者没有的形制的人,那有什么想不到,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他们生活的世界又是比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们丰富多少的世界。于是因此我竟也喜欢上过十分会画画的女生。坐在床上扣着耳机发了半宿的神经。后来证明人和人的缘分也许就是固定的,该有的你回避不掉,而不属于你的也就没有必要再奢求了。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呢,我又觉得说这种话要么是真的看透了世间沧桑的大家,要么就纯粹是一种照搬过来的自我安慰。
但是人和事都随历史而去,随着时光的辗转变更了,沉淀下去的故事与经历仍然是好的。如同人已经越来越远想起来也开始当做一种笑料和同学嘻嘻哈哈,但是画依然是喜欢的。
一件很老的衣服看起来实在是不能再穿了。收拾柜子的时候同学说,丢掉吧。我说,我喜欢上面的画。同学笑道,你是喜欢上面的画还是上面的人呢?我边叠边说,我喜欢上面的画。
我说的是真的。没有掺假。
我确实是喜欢那幅画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