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别的片儿,别的事儿
1.最近看了个英剧叫《皮囊》。这个剧集到现在7季完结了,我看到第三季。计划看完第4季之后直接看第7季。
2.第3季和前两季比,一样甚至更加好听的配乐,剧情更加热闹,情节更加紧凑,氛围营造上,孤独和无助感略有减弱,凶猛和毁灭性增强。
3.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皮囊》,就是“少年凶猛”。值得注意的是,片中所有的成年人都是不堪的、落魄的、尴尬的、无为的,大多数人普遍是无所适从和不知所措的。所以凸显了青少年的凶猛,他们的放纵、孤独、毁灭似乎也都是无可选择的。
4.过去已经死掉,未来看不到,我们只拥有现在。所以,嗑点不知什么名字的药去party上忘掉孤独才是正经事。
5.这部剧集的原声音乐如此好听,画面如此瑰丽,色彩如此明快,但是情节和氛围居然可以渲染得如此凄凉和无助。这是它的牛逼处之一。
6.这部剧集是如此喧闹和放肆,但是却能看到每个角色痛彻心扉的孤独,这种孤独是如此深入骨髓,不能驱赶只能忽略。但是作为观众,却不会因为看了这部剧集而变得心情更糟,相反,还能得到感同身受的温暖,这是它的另一个牛逼之处。
7.前两季的克里斯在《权利的游戏》中饰演了劳勃拜拉席恩的私生子,凯西饰演了那个守山人众多妻子之一后来被山姆威尔塔利带回了黑城堡。
==============================================================================
8.以下开始说别的,3天前由于某个机会免费去电影院看了一个叫《摩登年代》的片儿,这个片由于编剧从一开始就挖好的坑到最后也没填让我很不痛快,以至于电影刚散场在人群中我就开始跟老婆吐槽这件事,由于音调有点高导致老婆认为我有失体面而装作不认识我许久。所以编剧挖坑不填,不利于家庭和睦。
9.说起国产喜剧,虽然不知是出与什么原因总是出现挖坑不填,或者是本来填了却因为审查啥的不得不又挖开。回来看豆瓣上的影评有人说这部片前后像是两个导演导出来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风格有点断档,总之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国产喜剧片,基本都是前半部分很搞笑,后半部分突然就会搞得很严肃,硬加入许多民族大义杀身成仁的东西。连《三毛从军记》也属于这个范畴,印象最深刻的片儿叫《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十几年前北京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小天鹅周日影院,我是在这个节目里看到的这部片,现在回想起来,《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给我的感觉很cult。
10.昨天看过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配乐是个亮点,20年代的纽约画面配合着嘻哈和拉娜德蕾,居然形成的效果很不错,与电影本身怪异又神奇的基调相映。
11.道德有大小之分,大道德在电视里播着,学校里教着,书本里写着。仿佛在用各种方式提醒着你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可是你坚守它,又会遭遇失落,嘲笑,埋怨。小道德是人和人之间相处的规律,不讲原则,不讲道理,讲情分和关怀。大道德和小道德会冲突,这时候似乎有声音在提醒你要选择大道德,但是代价很大。选择小道德,你又不禁会为人类的未来堪忧。人间正道不存在什么沧桑,人间也不存在什么正道。
12.人生来孤独,这种孤独流淌在你的血液里,流淌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里,流淌在无边无际的心内宇宙。因为永远不存在另一个你像你一样的理解自己,原谅自己。
2.第3季和前两季比,一样甚至更加好听的配乐,剧情更加热闹,情节更加紧凑,氛围营造上,孤独和无助感略有减弱,凶猛和毁灭性增强。
3.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皮囊》,就是“少年凶猛”。值得注意的是,片中所有的成年人都是不堪的、落魄的、尴尬的、无为的,大多数人普遍是无所适从和不知所措的。所以凸显了青少年的凶猛,他们的放纵、孤独、毁灭似乎也都是无可选择的。
4.过去已经死掉,未来看不到,我们只拥有现在。所以,嗑点不知什么名字的药去party上忘掉孤独才是正经事。
5.这部剧集的原声音乐如此好听,画面如此瑰丽,色彩如此明快,但是情节和氛围居然可以渲染得如此凄凉和无助。这是它的牛逼处之一。
6.这部剧集是如此喧闹和放肆,但是却能看到每个角色痛彻心扉的孤独,这种孤独是如此深入骨髓,不能驱赶只能忽略。但是作为观众,却不会因为看了这部剧集而变得心情更糟,相反,还能得到感同身受的温暖,这是它的另一个牛逼之处。
7.前两季的克里斯在《权利的游戏》中饰演了劳勃拜拉席恩的私生子,凯西饰演了那个守山人众多妻子之一后来被山姆威尔塔利带回了黑城堡。
==============================================================================
8.以下开始说别的,3天前由于某个机会免费去电影院看了一个叫《摩登年代》的片儿,这个片由于编剧从一开始就挖好的坑到最后也没填让我很不痛快,以至于电影刚散场在人群中我就开始跟老婆吐槽这件事,由于音调有点高导致老婆认为我有失体面而装作不认识我许久。所以编剧挖坑不填,不利于家庭和睦。
9.说起国产喜剧,虽然不知是出与什么原因总是出现挖坑不填,或者是本来填了却因为审查啥的不得不又挖开。回来看豆瓣上的影评有人说这部片前后像是两个导演导出来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风格有点断档,总之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国产喜剧片,基本都是前半部分很搞笑,后半部分突然就会搞得很严肃,硬加入许多民族大义杀身成仁的东西。连《三毛从军记》也属于这个范畴,印象最深刻的片儿叫《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十几年前北京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小天鹅周日影院,我是在这个节目里看到的这部片,现在回想起来,《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给我的感觉很cult。
10.昨天看过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配乐是个亮点,20年代的纽约画面配合着嘻哈和拉娜德蕾,居然形成的效果很不错,与电影本身怪异又神奇的基调相映。
11.道德有大小之分,大道德在电视里播着,学校里教着,书本里写着。仿佛在用各种方式提醒着你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可是你坚守它,又会遭遇失落,嘲笑,埋怨。小道德是人和人之间相处的规律,不讲原则,不讲道理,讲情分和关怀。大道德和小道德会冲突,这时候似乎有声音在提醒你要选择大道德,但是代价很大。选择小道德,你又不禁会为人类的未来堪忧。人间正道不存在什么沧桑,人间也不存在什么正道。
12.人生来孤独,这种孤独流淌在你的血液里,流淌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里,流淌在无边无际的心内宇宙。因为永远不存在另一个你像你一样的理解自己,原谅自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