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钢琴练习法
学一首曲子,【要从最困难的段落开始。】理由很明显,因為你要花最长的时间来练习最困难的段落,所以你要多花一些时间。如果你将最困难的段落留在最后,当你要演奏时,你会发现这将是你最弱的一环,而常在这裡遇到困难。很多曲子的结尾是最精采、最有趣、又最困难的,你或许会从曲子的最后开始练起。有好几个乐章的曲子,你大多会从最后一个乐章的最后开始练起。
将困难的段落缩短:【段落式的练习(一小节,一小节的练)】
选择较小的练习段落,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一直重复这个段落数十次、数百次 。快速、连续的重复是让你的手学习新动作的最好方法。
练习困难的段落,要先用【分手练习】。选择两个小段落,左右手各一个。练习右手,直到手有些累,然后换左手练习。每5~15秒就换手练习,要在另一隻手(没有练习的那一隻)变冷而不灵活前,或是弹奏的那隻手累了,就换手。如果你选择的换手练习间隔正确的话,你会觉得,休息的那一隻手会迫不及待的想弹奏。【如果手有些累,千万不要再练】,因為这会引起肌肉紧张和坏习惯。不熟悉分手练习的人,左手通常会较弱。这种情况下,应该多作一些左手的练习。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用充分的运用练习时间,而不会让疲倦的手来练习。
需要强调的是,【分手练习只有在困难的段落有需要】。如果你已经约略可以双手弹奏的段落,那就省略分手练习。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你尽快的开始合手练习,甚至在熟练后跟本不需分手练习】,而不是养成依赖分手练习的习惯。分手练习只有在需要时才使用,并随着你的技巧进步慢慢减少。但是,你需要相当的程度,才能在稍微的分手练习后就能合手 – 一般学生约需要 5~10年来达到这个程度,但是永远都会需要分手的练习。这是因為,所有技巧的训练,使用分手练习都能较快学会。对於逐渐减低分手练习,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背谱。你需要【分手背谱】
如果你能分手轻鬆的、準确的用比演奏速度更快来弹奏,那你就可以略过分手练习。一般而言,最好能以演奏速度的 1.5 倍来做分手弹奏。
分手练习可以让你学习手与手指的技巧;合手练习能让你学习两隻手的协调性。
【连续】
假设你的左手要弹奏”do-so-mi-so”四连音(“Alberti accompaniment”),而且要快速的重复(就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叁乐章)。那你练习应该要练 CGEGC(do-so-mi-so-do)。最后一个 C 就是连续性规则的应用:当你在练习一个段落时,要加上下一个段落的开头。这会让你在练习两个相接的段落时,能够很顺利的接上。
【自由落体法】是练习放鬆的方法 。 一旦达到这个放鬆状态,它就会成為永久的成為你弹琴的一部分。另外,学习在弹琴时去感受【重力】的效应,也很重要。
利用手臂的重量来弹奏,是达到精确弹奏与放鬆的最好方法。将你的手放在琴键上,手指也在对应的琴键上。手臂放鬆(事实上是整个身体都要放鬆),让你的手腕保持柔软,然后将手抬高离开键盘 5 ~ 20 公分(初学者用较短的距离),然后让手在毫不用力的情形下自由落下。在落下的过程中,手型不能改变。整个手在落下的过程中要完全放鬆,在手指接触琴键的瞬间,手指与手腕要定型成弹奏的姿势,让手腕的弹性稍微吸收落下的衝击力道,并将琴键压下。
在接触琴键时,手要撑紧,以确保整个手的重量都传递到琴键上。要注意的是,在手撑紧时,不要施力(维持手型即可)。
要做好自由落体的动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想像成钢琴是不存在的,手会直接落下(当然手是会停在琴键上的),尤其是对孩童而言。要不然,很多孩童都会在手接触琴键的时候不自主的将手向上抬一下。换句话说,自由落体是等加速度的运动,手是一直加速的,既使在琴键按下的过程中也是如此。直到最后,手会停在琴键上,用手的重量压着琴键–这个动作就会產生厚实、令人愉悦的音色。
手指在接触琴键的瞬间就必须定型,以压下琴键及减缓落下的速度。这需要在手指上用点力。当琴键压到底时,要即刻完全放鬆,因此你会感觉到重力将手臂往下带。将手停在琴键上,只有用利用手的重量将琴键压住。你所作的就是尝试使用最少的力气来将琴键压下;这就是放鬆的精要所在。
【和铉法】
练会困难段落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用和絃奏法,一次只弹两个音符来慢慢练起来。在左手 CGEG 的例子中,我们从前面两个音开始,两个音一组的和絃弹奏!将这两个音(译註:CG)组成的和弦完美地弹奏出来,要让这两个音很快速的弹奏,你可以在手指落下时,让拇指稍微高一些,这样小指就会先落下(译註:让小指先弹出 C 的音接着姆指弹出 G),这就是两个音的快速起伏和絃。你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这个时间差。这就是如何从无限快的速度慢下来的方法!
在《给爱丽丝》第二段间奏的最后,是一段琶音,可以用叁个平行组合 123,135 及 432 来练习。先个别练这叁个平行组合,然后加上连结,再两个两个接起来练,然后连接成琶音。
完全独立的让一隻手指接着另一隻弹下称之為「序列弹奏(Serial Play)」。我们的目标是快速的序列弹奏。在直觉性的方法中,我们先作慢速的序列弹奏,然后逐步加快。平行弹奏本身并不是目标,但却是作快速序列弹奏的捷径。
背谱最快的方法,就是【在学一首新曲子时同时背谱】,而学习一个困难的曲子,最好的方法也是先背下来。
学习技巧与记忆的最大差异点在於,学习技巧时,你要从一首最困难的地方开始,而背谱时,你要从简单,而且重复很多次的地方开始,如此,你可以很快记住一首曲子的大部分。
背谱要背得好,一定要学【在脑子里弹奏】。
如果你是独自在练习,想像着屋子裡有其他人,而你正在示范这首曲子应该如何弹奏。
你必须找到手的位置与动作,来精确控制相位角(译註:即手指落下的时间差),而且要让到下一个平行组合的连结顺畅进行。如果你在几分鐘内没有看到进步,那你或许有甚麼地方做错 – 这时就要思考一些新的方法。重复一个动作,如果几分鐘内没有看到显着的进步,继续下去通常害处会多过好处。惯用直觉方法的学生,通常会以為重复相同的练习数小时而只有些微进步是理所当然的。
定时的变换练习速度,不要一直在同一个速度练习。虽然能立即将速度提升是最好的,但是对於一些相当困难、而你并未具备这些技巧的段落,这时候除了一步步增加速度以外,并无其它选择。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先用极快的速度试试,藉以了解 在这种速度下弹奏,你的动作需要作甚麼改变 。然后慢慢的将速度放慢来练习这些动作。当然,如果你尚未具备这些技巧,你仍需要利用缩短练习段落及平行组合。
增进速度最重要的就是【放鬆】 。放鬆就是只用到弹琴所需的肌肉。在肌肉紧张的情况下弹奏必须要避免。
不要忘了身体的其它作用也要放鬆,例如换气,和吞口水的动作。有些学生在弹奏吃重的曲子时,会停止呼吸,因為弹琴的肌肉与胸部的肌肉连结在一起。保持这个部分(译註:此指让身体的其他作用也放鬆)会让弹奏容易些。在放鬆的状态下,你应该能在弹奏的时候,保持身体其它部分正常运作。在底下的 1-II-21 节将讨论如何利用横隔膜来正确的呼吸。如果你在一段辛苦的练习后,喉咙觉得乾燥,那表示你忘了吞口水的动作。这也是肌肉紧张的徵兆。
放鬆之后,你应该要有「运用自由落体来停留在琴键上」的感觉。你会发现,你按下的力度越强,放鬆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因此要练习缩短这个放鬆所需的时间。
当坐下来练习时,同时练几首曲子,让他们在练习后同时进步是很有益处的,这样会比一直练一首曲子要来的好。
当你很辛苦的练习,却没有看到立即的进步,不要感到气馁。这是练习的正常现象。如果你仔细的分析你的练习,发现并没有甚麼不对,这时候你应该停止练习,让【学习后进步】来接手。
如果你已经养成坏习惯,或许你要停止练习这首曲子几个月,直到你将这些坏习惯完全忘记,这是学习后进步的另一种型态。在大多数的情形下,这些坏习惯不容易被确切指出,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弹这首曲子,去学新的曲子,因為学新曲子是消除坏习惯的好方法。
如果你晚上睡不好,那你的学习后进步的效果就非常有限。学习后进步的最好状况是在晚上练习,隔天早上再复习一下。
重复的慢速练习,对於学一首新曲子是有害的。如果你已经知道如何作快速弹奏,慢弹是安全的,如果你不知道,你必需很小心不要养成错误的慢弹习惯,这会浪费你相当多时间 。
【在每次练习结束前,至少慢弹一次,这是学习后进步的最重要关键。同样的在你作分手练习时,换手前也要慢弹至少一次。 】这可能是本章中最重要的原则,因為它会带来令人出乎意外之外的技巧进步,但是為何它会如此有效,迄今仍是未知的。这不仅对学习后进步有帮助,也会有立即进步的效果。至於它作用的原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你可以完全放鬆(参阅1-II-14节)。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快弹的时候,会养成许多坏习惯,但是在慢弹时可以消除它。与直觉相反的,在慢弹时,完全不弹错是很困难的(直到你完全弹熟这个曲子)。所以慢弹,是测试你是否完全学好这首曲子很好的方法。
当慢弹时候,保持「快弹时应有的动作」是很重要的。刚开始,你可以取在 1/2 到 3/4 的演奏速度之间,但是必需要在这个速度下能很精确的控制。慢弹对於背谱也很重要,背谱的慢弹,最佳的速度约是 1/2 ,这比学习后进步的速度要慢一些。当你的技巧逐渐进步,慢弹速度可以逐渐增加。
在慢弹练习中,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你必需「想」的比「弹」的更早一些。
每个人都必须记得所有音阶与琶音的指法(参阅 1-III-5 节),半音音阶也是一样,且经常练习,直到成為根深蒂固的习惯。
分子表示每一段有几拍,而分母表示以哪个音符当作一拍。例如,3/4 表示每一段有 3 拍,以 4 分音符当作一拍。
但是节拍器也不应被过度使用:使用节拍器做一段很长的练习,对於学习技巧是有伤害的 。这会导致机械化的练习。如果使用超过 10 分鐘,你的内心会开始耍一些技巧来让你失去拍子的準确性。例如,如果节拍器一直持续的发出搭、搭、搭的声音,你的大脑很自然的会產生一个反作用,这会使你听不到节拍器的声音,或是听错时间。这也就是為何现代的电子节拍器会有用闪灯来显示拍子的原因。视觉上的感应比较不会產生内心的反效果,而且较不会妨碍音乐的进行。最常见的误用节拍器就是用来逐步增加弹奏速度,这是误用节拍器、学生、音乐以及技巧。如果你必须逐步提升速度,可以先用节拍器来确认一下速度,然后关掉节拍器,继续练习;然后在增加速度的时候,再使用节拍器确认一下。
【节拍器是用来设定拍子的速度,及确认你拍子的精确度,不是用来取代你自己的节拍感。】
【较弱的左手:用一隻手来教另一隻手】
对於一个段落,如果一隻手比另一隻手好,那麼较好的那隻手会是另一隻手的好老师。让一隻手教另一隻手,选一个很短的段落,用较好的一手快速弹奏,然后马上换到较弱的一手,為了避免两手碰撞,两手可以分开一个八度。你会发现,较弱的那隻手,通常可以像较好的那隻手一样弹奏。两隻手的指法不必要一模一样,但是要相近。当较弱的手慢慢了解怎麼弹了,可以让较弱的手弹两次,另一手弹一次,更近一步可以用叁次对一次。
培养耐力,呼吸
弹奏钢琴需要的是对於肌肉的控制,而不是力量。
最着名的例子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愴》,第一乐章的左手八度音的颤音,很多学生,练习这一段几个月,只有一点点的进步。其实只要知道如何消除肌肉紧张,这一段就学会超过 90了。他们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 – 弹得太大声。
多数的坏习惯是由於练习太难的曲子,引起肌肉紧张所造成的。所以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练习太难的曲子,尤其是分手练习,这甚至会导致受伤。
另一个坏习惯是过度使用延音或弱音踏板。
弹得结结巴巴,是因为错误的练习方法:每次一弹错,就停下来重新弹错误的地方。正确的方式是:【如果弹错,就一路弹下去,不要停下来改正。】只要记得刚刚哪裡弹错,然后再回来练习这个地方,看看错误是否仍然发生。如果还是会弹错,那就【选择一个练习段落,包含弹错的地方,针对它练习】。只要你养成在弹错时,能接着弹下去的习惯,你就可以逐渐到达另一个境界,可以预见弹错(可以感受到错误即将发生)而採取因应措施,如放慢速度,简化整个段落,或是只有维持旋律的进行。多数的听眾,不会在意,或是根本不知道,只要旋律不断掉就好。
另一个坏习惯是,拼命的弹奏,而忽略了音乐性。大多数的学生,把他们全部的努力都花在弹奏上,而没有花在聆听。人有听到自己 想像中弹奏 的倾向(译註:例如,弹奏时会把曾经听过的演奏录音的记忆,误想像為是自己弹奏时弹出来的声音),而不是听到自己真正的弹奏。 避免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录音,【录下自己的弹奏,稍后再回头来听】。如此你可以判断,那一隻手指较弱。
另一个坏习惯是弹错速度,不论是太快或是太慢。
不佳的音色也是常见的问题。【聆听好的录音】,是提醒学生好音色的最佳方法。如果他们只听自己的录音,他们不会知道何谓好的音色。
【如果乐谱上没有标记使用踏板,就不要使用】。即使在需要使用踏板的地方,【刚开始练习时,也要不使用踏板来练习】,直到你基本上都已经弹会為止。这样会让你养成尽量让手指在琴键上的好习惯,避免掉过多的跳跃,也就是抬起了手而让手指没有紧压住琴键。
另一个重点是,你必需很小心的踩踏板,就像你用手指弹琴键一样。了解不同的踩踏板方法、如何练习它们。及如何使用。在将踏板的应用加入演奏之前,要确认你已经精通所有的方法。例如,如果你要许多的共鸣音同时出现,那就要在弹奏前先採下踏板。反之,如果你只要有一个清晰的延长音,那就要在弹这个音之后再踩下踏板。越慢踩下踏板,琴弦的共鸣就越小(你就能获得更加清晰的音)。
延音踏板要在弹下音之后马上踩下,而不是弹下音之前就踩下 。
半踩柔音踏板,会產生无法预期,不均匀的声音,因此在平台钢琴上是要避免的。
要弹出很大的声音,需要有很大的垂直震动分量,这解释了為何连续快速的弹奏同样的音可以產生极大的音响。这就是為何很多作品在有很大声响的结束时,常常使用快速、连续两个同样的和弦。
如何快速的学会合手,只有一个秘诀:所有的技巧都必须经由分手练习来学习。
【如果你分手练习的速度,是曲子速度的 150¼而且在充分放鬆、完全能掌控的情形下,那就可以进行合手练习了。】不要拘泥於 150的字面涵义,也不需要使用节拍器来做精确的度量。只要确认分手的速度远高於合手的速度,然后再进行合手练习。如果还是有问题,回到分手练习,将速度提高一些。如果你有充分的分手练习,合手就会很快。
并不表示你在一开始时就完全不能试着合手弹奏。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尝试合手 – 但是千万不要尝试合手来使技巧进步。
【以下是建议的分手练习步骤。】
例如,曲子的最终速度是 100,首先,以 80甚至於 100的速度分手练习并背谱(要练整首曲子,至少是一大段,例如好几页,在这个阶段不必要练到很完美),这会用掉 2~3 天。然后以 30~50 的速度合手练习。这个阶段的目的是, 1)合手背谱, 2)确认指法跟手的位置,在合手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一般情形下,你会需要一些修正,例如两隻手会碰在一起或是交叉的地方。接着分手练习较困难的地方到 100 的速度。直到分手时,能很轻鬆的弹到 120~150 的速度。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认真的进行合手了。变换合手的速度,如果你感觉到有些不清楚,利用分手来确认这些不清楚的地方。对於困难的曲子,你会需要好几天在合手与分手间切换,不需要几个星期,你应该能逐步的都用合手弹奏。当你合手逐渐进步时,不要忘了藉由分手的速度提升,来提升合手的速度,因為这是最快的方法。
如果遇到弹错时,会较容易直接弹过去,甚至隐藏它。如果你只有用合手练一首曲子,当一隻手弹错时,另一隻手也会跟着停下来。如果你有分手练习,另一隻手可以继续下去。事实上,你可以在弹奏时变换指法。
大多数的合手练习步骤与分手练习相类似(缩短练习段落,连续性原则,快速与慢速练习的原则,放鬆…等等)
可以分手弹到比演奏速度快很多,但是合手还是有问题。那麼,试试下面的方法,找一个困难的段落,先练习较困难的那一手,不断重复(这就是所谓的重复,cycling,参阅1-III-2 节)。然后,再将较容易的那一手,【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加进来】。先加入一个音符,直到你可以稳稳的弹奏,然后再加入第二个音符,依此类推,直到整个段落完成。通常,如果你可以分手弹,却无法合手,那是有一手有问题,通常是节奏的问题。在加入一个一个音符的过程中,你可以找出问题所在。
另一个合手的问题会来自於背谱。分手背谱与合手背谱是不同的事。因此,如果你已经会分手背谱,并不表示你可以合手背谱。当你逐渐进入合手阶段,你需要重新背一次谱,但是这一次会快得多。
http://www.pianogarden.tw/FPP/
将困难的段落缩短:【段落式的练习(一小节,一小节的练)】
选择较小的练习段落,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一直重复这个段落数十次、数百次 。快速、连续的重复是让你的手学习新动作的最好方法。
练习困难的段落,要先用【分手练习】。选择两个小段落,左右手各一个。练习右手,直到手有些累,然后换左手练习。每5~15秒就换手练习,要在另一隻手(没有练习的那一隻)变冷而不灵活前,或是弹奏的那隻手累了,就换手。如果你选择的换手练习间隔正确的话,你会觉得,休息的那一隻手会迫不及待的想弹奏。【如果手有些累,千万不要再练】,因為这会引起肌肉紧张和坏习惯。不熟悉分手练习的人,左手通常会较弱。这种情况下,应该多作一些左手的练习。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用充分的运用练习时间,而不会让疲倦的手来练习。
需要强调的是,【分手练习只有在困难的段落有需要】。如果你已经约略可以双手弹奏的段落,那就省略分手练习。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你尽快的开始合手练习,甚至在熟练后跟本不需分手练习】,而不是养成依赖分手练习的习惯。分手练习只有在需要时才使用,并随着你的技巧进步慢慢减少。但是,你需要相当的程度,才能在稍微的分手练习后就能合手 – 一般学生约需要 5~10年来达到这个程度,但是永远都会需要分手的练习。这是因為,所有技巧的训练,使用分手练习都能较快学会。对於逐渐减低分手练习,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背谱。你需要【分手背谱】
如果你能分手轻鬆的、準确的用比演奏速度更快来弹奏,那你就可以略过分手练习。一般而言,最好能以演奏速度的 1.5 倍来做分手弹奏。
分手练习可以让你学习手与手指的技巧;合手练习能让你学习两隻手的协调性。
【连续】
假设你的左手要弹奏”do-so-mi-so”四连音(“Alberti accompaniment”),而且要快速的重复(就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叁乐章)。那你练习应该要练 CGEGC(do-so-mi-so-do)。最后一个 C 就是连续性规则的应用:当你在练习一个段落时,要加上下一个段落的开头。这会让你在练习两个相接的段落时,能够很顺利的接上。
【自由落体法】是练习放鬆的方法 。 一旦达到这个放鬆状态,它就会成為永久的成為你弹琴的一部分。另外,学习在弹琴时去感受【重力】的效应,也很重要。
利用手臂的重量来弹奏,是达到精确弹奏与放鬆的最好方法。将你的手放在琴键上,手指也在对应的琴键上。手臂放鬆(事实上是整个身体都要放鬆),让你的手腕保持柔软,然后将手抬高离开键盘 5 ~ 20 公分(初学者用较短的距离),然后让手在毫不用力的情形下自由落下。在落下的过程中,手型不能改变。整个手在落下的过程中要完全放鬆,在手指接触琴键的瞬间,手指与手腕要定型成弹奏的姿势,让手腕的弹性稍微吸收落下的衝击力道,并将琴键压下。
在接触琴键时,手要撑紧,以确保整个手的重量都传递到琴键上。要注意的是,在手撑紧时,不要施力(维持手型即可)。
要做好自由落体的动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想像成钢琴是不存在的,手会直接落下(当然手是会停在琴键上的),尤其是对孩童而言。要不然,很多孩童都会在手接触琴键的时候不自主的将手向上抬一下。换句话说,自由落体是等加速度的运动,手是一直加速的,既使在琴键按下的过程中也是如此。直到最后,手会停在琴键上,用手的重量压着琴键–这个动作就会產生厚实、令人愉悦的音色。
手指在接触琴键的瞬间就必须定型,以压下琴键及减缓落下的速度。这需要在手指上用点力。当琴键压到底时,要即刻完全放鬆,因此你会感觉到重力将手臂往下带。将手停在琴键上,只有用利用手的重量将琴键压住。你所作的就是尝试使用最少的力气来将琴键压下;这就是放鬆的精要所在。
【和铉法】
练会困难段落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用和絃奏法,一次只弹两个音符来慢慢练起来。在左手 CGEG 的例子中,我们从前面两个音开始,两个音一组的和絃弹奏!将这两个音(译註:CG)组成的和弦完美地弹奏出来,要让这两个音很快速的弹奏,你可以在手指落下时,让拇指稍微高一些,这样小指就会先落下(译註:让小指先弹出 C 的音接着姆指弹出 G),这就是两个音的快速起伏和絃。你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这个时间差。这就是如何从无限快的速度慢下来的方法!
在《给爱丽丝》第二段间奏的最后,是一段琶音,可以用叁个平行组合 123,135 及 432 来练习。先个别练这叁个平行组合,然后加上连结,再两个两个接起来练,然后连接成琶音。
完全独立的让一隻手指接着另一隻弹下称之為「序列弹奏(Serial Play)」。我们的目标是快速的序列弹奏。在直觉性的方法中,我们先作慢速的序列弹奏,然后逐步加快。平行弹奏本身并不是目标,但却是作快速序列弹奏的捷径。
背谱最快的方法,就是【在学一首新曲子时同时背谱】,而学习一个困难的曲子,最好的方法也是先背下来。
学习技巧与记忆的最大差异点在於,学习技巧时,你要从一首最困难的地方开始,而背谱时,你要从简单,而且重复很多次的地方开始,如此,你可以很快记住一首曲子的大部分。
背谱要背得好,一定要学【在脑子里弹奏】。
如果你是独自在练习,想像着屋子裡有其他人,而你正在示范这首曲子应该如何弹奏。
你必须找到手的位置与动作,来精确控制相位角(译註:即手指落下的时间差),而且要让到下一个平行组合的连结顺畅进行。如果你在几分鐘内没有看到进步,那你或许有甚麼地方做错 – 这时就要思考一些新的方法。重复一个动作,如果几分鐘内没有看到显着的进步,继续下去通常害处会多过好处。惯用直觉方法的学生,通常会以為重复相同的练习数小时而只有些微进步是理所当然的。
定时的变换练习速度,不要一直在同一个速度练习。虽然能立即将速度提升是最好的,但是对於一些相当困难、而你并未具备这些技巧的段落,这时候除了一步步增加速度以外,并无其它选择。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先用极快的速度试试,藉以了解 在这种速度下弹奏,你的动作需要作甚麼改变 。然后慢慢的将速度放慢来练习这些动作。当然,如果你尚未具备这些技巧,你仍需要利用缩短练习段落及平行组合。
增进速度最重要的就是【放鬆】 。放鬆就是只用到弹琴所需的肌肉。在肌肉紧张的情况下弹奏必须要避免。
不要忘了身体的其它作用也要放鬆,例如换气,和吞口水的动作。有些学生在弹奏吃重的曲子时,会停止呼吸,因為弹琴的肌肉与胸部的肌肉连结在一起。保持这个部分(译註:此指让身体的其他作用也放鬆)会让弹奏容易些。在放鬆的状态下,你应该能在弹奏的时候,保持身体其它部分正常运作。在底下的 1-II-21 节将讨论如何利用横隔膜来正确的呼吸。如果你在一段辛苦的练习后,喉咙觉得乾燥,那表示你忘了吞口水的动作。这也是肌肉紧张的徵兆。
放鬆之后,你应该要有「运用自由落体来停留在琴键上」的感觉。你会发现,你按下的力度越强,放鬆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因此要练习缩短这个放鬆所需的时间。
当坐下来练习时,同时练几首曲子,让他们在练习后同时进步是很有益处的,这样会比一直练一首曲子要来的好。
当你很辛苦的练习,却没有看到立即的进步,不要感到气馁。这是练习的正常现象。如果你仔细的分析你的练习,发现并没有甚麼不对,这时候你应该停止练习,让【学习后进步】来接手。
如果你已经养成坏习惯,或许你要停止练习这首曲子几个月,直到你将这些坏习惯完全忘记,这是学习后进步的另一种型态。在大多数的情形下,这些坏习惯不容易被确切指出,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弹这首曲子,去学新的曲子,因為学新曲子是消除坏习惯的好方法。
如果你晚上睡不好,那你的学习后进步的效果就非常有限。学习后进步的最好状况是在晚上练习,隔天早上再复习一下。
重复的慢速练习,对於学一首新曲子是有害的。如果你已经知道如何作快速弹奏,慢弹是安全的,如果你不知道,你必需很小心不要养成错误的慢弹习惯,这会浪费你相当多时间 。
【在每次练习结束前,至少慢弹一次,这是学习后进步的最重要关键。同样的在你作分手练习时,换手前也要慢弹至少一次。 】这可能是本章中最重要的原则,因為它会带来令人出乎意外之外的技巧进步,但是為何它会如此有效,迄今仍是未知的。这不仅对学习后进步有帮助,也会有立即进步的效果。至於它作用的原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你可以完全放鬆(参阅1-II-14节)。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快弹的时候,会养成许多坏习惯,但是在慢弹时可以消除它。与直觉相反的,在慢弹时,完全不弹错是很困难的(直到你完全弹熟这个曲子)。所以慢弹,是测试你是否完全学好这首曲子很好的方法。
当慢弹时候,保持「快弹时应有的动作」是很重要的。刚开始,你可以取在 1/2 到 3/4 的演奏速度之间,但是必需要在这个速度下能很精确的控制。慢弹对於背谱也很重要,背谱的慢弹,最佳的速度约是 1/2 ,这比学习后进步的速度要慢一些。当你的技巧逐渐进步,慢弹速度可以逐渐增加。
在慢弹练习中,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你必需「想」的比「弹」的更早一些。
每个人都必须记得所有音阶与琶音的指法(参阅 1-III-5 节),半音音阶也是一样,且经常练习,直到成為根深蒂固的习惯。
分子表示每一段有几拍,而分母表示以哪个音符当作一拍。例如,3/4 表示每一段有 3 拍,以 4 分音符当作一拍。
但是节拍器也不应被过度使用:使用节拍器做一段很长的练习,对於学习技巧是有伤害的 。这会导致机械化的练习。如果使用超过 10 分鐘,你的内心会开始耍一些技巧来让你失去拍子的準确性。例如,如果节拍器一直持续的发出搭、搭、搭的声音,你的大脑很自然的会產生一个反作用,这会使你听不到节拍器的声音,或是听错时间。这也就是為何现代的电子节拍器会有用闪灯来显示拍子的原因。视觉上的感应比较不会產生内心的反效果,而且较不会妨碍音乐的进行。最常见的误用节拍器就是用来逐步增加弹奏速度,这是误用节拍器、学生、音乐以及技巧。如果你必须逐步提升速度,可以先用节拍器来确认一下速度,然后关掉节拍器,继续练习;然后在增加速度的时候,再使用节拍器确认一下。
【节拍器是用来设定拍子的速度,及确认你拍子的精确度,不是用来取代你自己的节拍感。】
【较弱的左手:用一隻手来教另一隻手】
对於一个段落,如果一隻手比另一隻手好,那麼较好的那隻手会是另一隻手的好老师。让一隻手教另一隻手,选一个很短的段落,用较好的一手快速弹奏,然后马上换到较弱的一手,為了避免两手碰撞,两手可以分开一个八度。你会发现,较弱的那隻手,通常可以像较好的那隻手一样弹奏。两隻手的指法不必要一模一样,但是要相近。当较弱的手慢慢了解怎麼弹了,可以让较弱的手弹两次,另一手弹一次,更近一步可以用叁次对一次。
培养耐力,呼吸
弹奏钢琴需要的是对於肌肉的控制,而不是力量。
最着名的例子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愴》,第一乐章的左手八度音的颤音,很多学生,练习这一段几个月,只有一点点的进步。其实只要知道如何消除肌肉紧张,这一段就学会超过 90了。他们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 – 弹得太大声。
多数的坏习惯是由於练习太难的曲子,引起肌肉紧张所造成的。所以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练习太难的曲子,尤其是分手练习,这甚至会导致受伤。
另一个坏习惯是过度使用延音或弱音踏板。
弹得结结巴巴,是因为错误的练习方法:每次一弹错,就停下来重新弹错误的地方。正确的方式是:【如果弹错,就一路弹下去,不要停下来改正。】只要记得刚刚哪裡弹错,然后再回来练习这个地方,看看错误是否仍然发生。如果还是会弹错,那就【选择一个练习段落,包含弹错的地方,针对它练习】。只要你养成在弹错时,能接着弹下去的习惯,你就可以逐渐到达另一个境界,可以预见弹错(可以感受到错误即将发生)而採取因应措施,如放慢速度,简化整个段落,或是只有维持旋律的进行。多数的听眾,不会在意,或是根本不知道,只要旋律不断掉就好。
另一个坏习惯是,拼命的弹奏,而忽略了音乐性。大多数的学生,把他们全部的努力都花在弹奏上,而没有花在聆听。人有听到自己 想像中弹奏 的倾向(译註:例如,弹奏时会把曾经听过的演奏录音的记忆,误想像為是自己弹奏时弹出来的声音),而不是听到自己真正的弹奏。 避免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录音,【录下自己的弹奏,稍后再回头来听】。如此你可以判断,那一隻手指较弱。
另一个坏习惯是弹错速度,不论是太快或是太慢。
不佳的音色也是常见的问题。【聆听好的录音】,是提醒学生好音色的最佳方法。如果他们只听自己的录音,他们不会知道何谓好的音色。
【如果乐谱上没有标记使用踏板,就不要使用】。即使在需要使用踏板的地方,【刚开始练习时,也要不使用踏板来练习】,直到你基本上都已经弹会為止。这样会让你养成尽量让手指在琴键上的好习惯,避免掉过多的跳跃,也就是抬起了手而让手指没有紧压住琴键。
另一个重点是,你必需很小心的踩踏板,就像你用手指弹琴键一样。了解不同的踩踏板方法、如何练习它们。及如何使用。在将踏板的应用加入演奏之前,要确认你已经精通所有的方法。例如,如果你要许多的共鸣音同时出现,那就要在弹奏前先採下踏板。反之,如果你只要有一个清晰的延长音,那就要在弹这个音之后再踩下踏板。越慢踩下踏板,琴弦的共鸣就越小(你就能获得更加清晰的音)。
延音踏板要在弹下音之后马上踩下,而不是弹下音之前就踩下 。
半踩柔音踏板,会產生无法预期,不均匀的声音,因此在平台钢琴上是要避免的。
要弹出很大的声音,需要有很大的垂直震动分量,这解释了為何连续快速的弹奏同样的音可以產生极大的音响。这就是為何很多作品在有很大声响的结束时,常常使用快速、连续两个同样的和弦。
如何快速的学会合手,只有一个秘诀:所有的技巧都必须经由分手练习来学习。
【如果你分手练习的速度,是曲子速度的 150¼而且在充分放鬆、完全能掌控的情形下,那就可以进行合手练习了。】不要拘泥於 150的字面涵义,也不需要使用节拍器来做精确的度量。只要确认分手的速度远高於合手的速度,然后再进行合手练习。如果还是有问题,回到分手练习,将速度提高一些。如果你有充分的分手练习,合手就会很快。
并不表示你在一开始时就完全不能试着合手弹奏。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尝试合手 – 但是千万不要尝试合手来使技巧进步。
【以下是建议的分手练习步骤。】
例如,曲子的最终速度是 100,首先,以 80甚至於 100的速度分手练习并背谱(要练整首曲子,至少是一大段,例如好几页,在这个阶段不必要练到很完美),这会用掉 2~3 天。然后以 30~50 的速度合手练习。这个阶段的目的是, 1)合手背谱, 2)确认指法跟手的位置,在合手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一般情形下,你会需要一些修正,例如两隻手会碰在一起或是交叉的地方。接着分手练习较困难的地方到 100 的速度。直到分手时,能很轻鬆的弹到 120~150 的速度。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认真的进行合手了。变换合手的速度,如果你感觉到有些不清楚,利用分手来确认这些不清楚的地方。对於困难的曲子,你会需要好几天在合手与分手间切换,不需要几个星期,你应该能逐步的都用合手弹奏。当你合手逐渐进步时,不要忘了藉由分手的速度提升,来提升合手的速度,因為这是最快的方法。
如果遇到弹错时,会较容易直接弹过去,甚至隐藏它。如果你只有用合手练一首曲子,当一隻手弹错时,另一隻手也会跟着停下来。如果你有分手练习,另一隻手可以继续下去。事实上,你可以在弹奏时变换指法。
大多数的合手练习步骤与分手练习相类似(缩短练习段落,连续性原则,快速与慢速练习的原则,放鬆…等等)
可以分手弹到比演奏速度快很多,但是合手还是有问题。那麼,试试下面的方法,找一个困难的段落,先练习较困难的那一手,不断重复(这就是所谓的重复,cycling,参阅1-III-2 节)。然后,再将较容易的那一手,【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加进来】。先加入一个音符,直到你可以稳稳的弹奏,然后再加入第二个音符,依此类推,直到整个段落完成。通常,如果你可以分手弹,却无法合手,那是有一手有问题,通常是节奏的问题。在加入一个一个音符的过程中,你可以找出问题所在。
另一个合手的问题会来自於背谱。分手背谱与合手背谱是不同的事。因此,如果你已经会分手背谱,并不表示你可以合手背谱。当你逐渐进入合手阶段,你需要重新背一次谱,但是这一次会快得多。
http://www.pianogarden.tw/FPP/
-
360斤的孩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02 07: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