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爸爸如何规划孩子出国留学
从小学开始规划
我十分认同中国的基础教育,我家三个孩子都是在广州读的小学。
有一年,我们全家回加拿大探亲。当知道加拿大的小学生三年级以前没有家庭作业,六年级也十分轻松,我家孩子都露出羡慕的神情,尤其是小儿子,他吵着问我为什么自己要在中国上学。我笑着回答:“你们现在吃苦的机会不多,最苦的恐怕就是读书了。在中国读书可以让自己吃点苦,吃苦可是有福的啊。”
如果你真的想把孩子送出去,那么从小学起就要训练孩子,除了吃苦教育以外,更要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你的孩子出国就是去读书的,没有学习能力,还谈何留学呢?所以,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我和太太就明确:首先,在小学三年级之前,训练孩子能按时保质地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然后,训练孩子的课外阅读能力——为此,我们规定了每个孩子每月必须阅读的书目,完成了会适当给予奖励。
父母们应该牢记,孩子出国留学会遭遇另一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但如果你的孩子在中国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那么他在国外也就能很快适应下来,开始新的学习。
曾经有媒体来我家采访,问我大女儿什么人最不适合出国留学。她心直口快地说:“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出国留学。那些在国内学习不求上进、不肯吃苦的人,就不要指望在国外留学能一步登天,这与语言能力、教育制度无关。一个人不努力、不吃苦,到哪儿都是一样的。”
“我家孩子适合出国留学吗?”这是我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之一。我通常会回答:如果你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吃苦耐劳的能力,就适合出国留学。
“孩子什么年龄出去才合适?”经常也会有人问及这个问题。通常我们会说,孩子成熟了出去才合适,但是什么叫成熟呢?这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亲戚朋友们总爱问我家的孩子:“你们什么时候会回加拿大读书?”我家的孩子总会答道:“我爸爸说过的‘学好中文才准出国’。”为什么我要提出“学好中文”作为出国留学的标准呢?因为中文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工具之一,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学好中文,具有了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他就有了一种生存的工具。英语的学习也是异曲同工,中文都能运用自如,那么英文又会难到哪里去呢?当然,起码到了初中阶段我们才能够说是否学好中文了。
中学选择寄宿,提前“断奶”
出国,是在另一个全新的环境下生存;留学,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出国留学,是对孩子生存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孩子必须具有很强的独立能力。考虑到在家里孩子会受到长辈、保姆等人的呵护,我们将准备送去留学的孩子安排到了国内的中学寄宿。
事实证明,我们让孩子寄宿到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孩子们不仅变得独立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一个宿舍6个同学,各自背景不同,如何共处一室是一门人际关系学。我家老大老二在加拿大都是读私立寄宿女子中学,因为在中国有寄宿经验,她们很快同室友成为了好朋友。
寄宿到学校,也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以及过节制和有纪律的生活。在加拿大读中学,上课时间少,也没有什么作业,如果孩子没有节制,会很容易误入玩乐的旋涡。我家老二在中国寄宿时习惯放学后去做运动,到了加拿大,她也参加了不少校内的运动。
从小在你身边长大的孩子,一下子远离家门,家长也需要有个心理的缓冲期。从寄宿一周才回家一趟,过渡到出国半年、一年才回来一次,家长不仅要帮孩子“断奶”,放手让他们自己成长,也要沉淀内心对孩子的那份热切的思念。
先游学,再留学
出国留学对于孩子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安排孩子出去自行游学一次。
如果你想让孩子中学出去,那么加上读大学他在加拿大起码要待好几年。游学,可以作为一个热身,先让孩子开开眼界,游学回来后你们再一起做调整和有针对性的准备。
我家孩子都是加拿大籍,也有多次去加拿大的经历,但我们还是安排孩子们先游学,再留学。老大参加了所读中学为期三周的游学活动,到加拿大的中学上课,到各大名校参观。这次游学对她一年后的独自留学有很大的帮助。老二临出国前也参加了一个国外英语夏令营,同一群外国朋友相处。正因为她有了这种游学经历,她比姐姐更进一步,初二就能够出去读9年级了。
先游学,再留学,孩子自信心十足,出去学习的目标更明确。
家长亲自到学校考察
出国留学是一项重大投资,作为家长的我不敢掉以轻心,亲自飞去加拿大考察女儿将来要读的学校。
加拿大的公立学校虽然是免费的义务教育,但优质资源都集中在私立学校里。经过一番比较,我们选择了私立学校。在飞去加拿大考察学校时,我会约见校长,同任课老师交谈,路上也会与一些学生聊几句。考察学校要先看硬件,从教室到食堂,从宿舍到运动场馆,都要认真研究。加拿大同中国不同,学校十分注意课外活动,学生有大量课余时间,接着我会了解学校的软件,从学校的历史到历届校友,从课程安排到ESL计划,等等。
和孩子一起规划
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出国留学大都是父母“好心”做的决定。作为父母,总是想给孩子安排最好的未来。可是不要忘记,出国留学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因此全程都应让孩子参与。
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同孩子一起规划出国留学这件事的,包括上网找学校,找到学校资料后开家庭会议,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在办理出国的有关手续的过程中,孩子也都参与其中。
我觉得,出国留学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一次深度的接触,令人难忘。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规划、一起讨论,不但我们的好意孩子能够感受得到,并对我们感恩,而且也会为孩子出国后我们与他的沟通打好基础。想想一起谋划的日子,想想父母和孩子为了出国共同努力的日子,孩子的心就不会因为隔着千山万水而与我们有所疏远,相反,亲子关系还可能更加密切。
转载请注明:爸爸帮 » [分享]爸爸如何规划孩子出国留学
原文链接:http://www.papabang.com/archives/1961.html
我十分认同中国的基础教育,我家三个孩子都是在广州读的小学。
有一年,我们全家回加拿大探亲。当知道加拿大的小学生三年级以前没有家庭作业,六年级也十分轻松,我家孩子都露出羡慕的神情,尤其是小儿子,他吵着问我为什么自己要在中国上学。我笑着回答:“你们现在吃苦的机会不多,最苦的恐怕就是读书了。在中国读书可以让自己吃点苦,吃苦可是有福的啊。”
如果你真的想把孩子送出去,那么从小学起就要训练孩子,除了吃苦教育以外,更要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你的孩子出国就是去读书的,没有学习能力,还谈何留学呢?所以,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我和太太就明确:首先,在小学三年级之前,训练孩子能按时保质地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然后,训练孩子的课外阅读能力——为此,我们规定了每个孩子每月必须阅读的书目,完成了会适当给予奖励。
父母们应该牢记,孩子出国留学会遭遇另一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但如果你的孩子在中国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那么他在国外也就能很快适应下来,开始新的学习。
曾经有媒体来我家采访,问我大女儿什么人最不适合出国留学。她心直口快地说:“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出国留学。那些在国内学习不求上进、不肯吃苦的人,就不要指望在国外留学能一步登天,这与语言能力、教育制度无关。一个人不努力、不吃苦,到哪儿都是一样的。”
“我家孩子适合出国留学吗?”这是我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之一。我通常会回答:如果你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吃苦耐劳的能力,就适合出国留学。
“孩子什么年龄出去才合适?”经常也会有人问及这个问题。通常我们会说,孩子成熟了出去才合适,但是什么叫成熟呢?这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亲戚朋友们总爱问我家的孩子:“你们什么时候会回加拿大读书?”我家的孩子总会答道:“我爸爸说过的‘学好中文才准出国’。”为什么我要提出“学好中文”作为出国留学的标准呢?因为中文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工具之一,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学好中文,具有了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他就有了一种生存的工具。英语的学习也是异曲同工,中文都能运用自如,那么英文又会难到哪里去呢?当然,起码到了初中阶段我们才能够说是否学好中文了。
中学选择寄宿,提前“断奶”
出国,是在另一个全新的环境下生存;留学,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出国留学,是对孩子生存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孩子必须具有很强的独立能力。考虑到在家里孩子会受到长辈、保姆等人的呵护,我们将准备送去留学的孩子安排到了国内的中学寄宿。
事实证明,我们让孩子寄宿到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孩子们不仅变得独立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一个宿舍6个同学,各自背景不同,如何共处一室是一门人际关系学。我家老大老二在加拿大都是读私立寄宿女子中学,因为在中国有寄宿经验,她们很快同室友成为了好朋友。
寄宿到学校,也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以及过节制和有纪律的生活。在加拿大读中学,上课时间少,也没有什么作业,如果孩子没有节制,会很容易误入玩乐的旋涡。我家老二在中国寄宿时习惯放学后去做运动,到了加拿大,她也参加了不少校内的运动。
从小在你身边长大的孩子,一下子远离家门,家长也需要有个心理的缓冲期。从寄宿一周才回家一趟,过渡到出国半年、一年才回来一次,家长不仅要帮孩子“断奶”,放手让他们自己成长,也要沉淀内心对孩子的那份热切的思念。
先游学,再留学
出国留学对于孩子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安排孩子出去自行游学一次。
如果你想让孩子中学出去,那么加上读大学他在加拿大起码要待好几年。游学,可以作为一个热身,先让孩子开开眼界,游学回来后你们再一起做调整和有针对性的准备。
我家孩子都是加拿大籍,也有多次去加拿大的经历,但我们还是安排孩子们先游学,再留学。老大参加了所读中学为期三周的游学活动,到加拿大的中学上课,到各大名校参观。这次游学对她一年后的独自留学有很大的帮助。老二临出国前也参加了一个国外英语夏令营,同一群外国朋友相处。正因为她有了这种游学经历,她比姐姐更进一步,初二就能够出去读9年级了。
先游学,再留学,孩子自信心十足,出去学习的目标更明确。
家长亲自到学校考察
出国留学是一项重大投资,作为家长的我不敢掉以轻心,亲自飞去加拿大考察女儿将来要读的学校。
加拿大的公立学校虽然是免费的义务教育,但优质资源都集中在私立学校里。经过一番比较,我们选择了私立学校。在飞去加拿大考察学校时,我会约见校长,同任课老师交谈,路上也会与一些学生聊几句。考察学校要先看硬件,从教室到食堂,从宿舍到运动场馆,都要认真研究。加拿大同中国不同,学校十分注意课外活动,学生有大量课余时间,接着我会了解学校的软件,从学校的历史到历届校友,从课程安排到ESL计划,等等。
和孩子一起规划
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出国留学大都是父母“好心”做的决定。作为父母,总是想给孩子安排最好的未来。可是不要忘记,出国留学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因此全程都应让孩子参与。
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同孩子一起规划出国留学这件事的,包括上网找学校,找到学校资料后开家庭会议,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在办理出国的有关手续的过程中,孩子也都参与其中。
我觉得,出国留学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一次深度的接触,令人难忘。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规划、一起讨论,不但我们的好意孩子能够感受得到,并对我们感恩,而且也会为孩子出国后我们与他的沟通打好基础。想想一起谋划的日子,想想父母和孩子为了出国共同努力的日子,孩子的心就不会因为隔着千山万水而与我们有所疏远,相反,亲子关系还可能更加密切。
转载请注明:爸爸帮 » [分享]爸爸如何规划孩子出国留学
原文链接:http://www.papabang.com/archives/1961.html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