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今天偶然在网上看到李觏的这句诗,不由得让我想到暑假回家看的一部电影,台湾导演徐立功拍摄于1999年的《夜奔》,这部影片绝对是同性题材电影中的沧海遗珠。20世纪30年代,自小在美国生活,热爱音乐的银行家之子徐少东(黄磊饰)学成归国,准备与素未谋面的未婚妻韦英儿(刘若英饰)结婚。二人的婚约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一直书信来往,因而彼此也有好感。知道少东喜好音乐,英儿遂带少东去自家戏园里看了一出由荣庆班头牌武生林冲(尹昭德饰)主演的昆曲《林冲夜奔》,这一相识不仅使深受西洋文化熏陶的少东惊叹于传统戏曲的深厚内涵,更是被台上性格内向冷峻的武生林冲深深吸引。由此三个人之间产生了一段细腻,微妙的情感。整部影片被无奈与遗憾的情绪烘托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尤其是昆曲《林冲夜奔》中 “忘家乡,去路遥”的唱段,与影片主人公的命运相呼应,每一次出现都击中泪点。
片中的武生林冲是个不知道自己家乡,没有名字的孤儿,在台上演谁他就是谁,而少东也是自小离家,独自在美国生活,他从来没有体会过乡愁,因为家乡比异国更加陌生。他对林冲说大提琴就是他在国外认识的唯一一个朋友,林冲答道,可是我连一个也没有。昆曲《林冲夜奔》本身就带着这样一种生死难料、英雄末路的凄凉的情绪,而生活中,林冲的人生同样的不由自己,台上台下都被这种孤独压抑着,后因无法忍受戏班班主对自己及小师弟的猥亵,将班主杀害,从此也踏上了不归路。少东也一样,虽然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却囿于世俗观念,无法正视自己的情感,只能选择自我流放。少东在戏园里一回眸,让这样两个有着完全不同人生轨迹的漂泊者遇见对方。周耀辉写过一句歌词:“没有承受不了的纠缠,只有惊心动魄的喜欢。”在英儿家的院墙外,林冲望着少东欲言又止,最后终于轻拍着自己的胸口,认真的说:少东,我这儿,记着你。 雪地里少东一转身的离去,数年后在异国再见到的竟是林冲小小的一坛骨灰。林冲与少东无论是相遇还是离别都是这样的惊心动魄。
此外,这部的电影的配乐也堪称经典,鲍比达的创作将传统的昆曲与西洋弦乐自然的融合一体,毫不突兀,他通过音乐将整部电影的情緒渲染得丰富充沛。虽然这是一部由旁白串起故事的电影,却丝毫不做作,也不让人感到多余,片头的大提琴与旁白将故事娓娓道来,轻易的就将你引入影片营造的氛围中。
影片结尾,年老的少东独自一人踟蹰在纽约灯火初上的街头,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老人背负那样沉重的生离死别的故事,然而与无数路人擦身而过,却没有人在意,他依然独自漂泊,在异国“忘家乡,去路遥”,唯一庆幸的是,他也有了乡愁。也许故乡只是生命留给我们的一个永远到不了的应许之地。
去年,我们去新奥尔良旅行,12月的阳光肆意的洒满大街小巷,在穿过在法国区的菲利普街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有着亚洲面孔的街头艺人,她叫Tanya,与她一起的是一个黑人姑娘,两个一个拉小提琴,一个弹吉他,表演令人感到震撼,当时她们演奏的一首音乐,正是《夜奔》的插曲之一,当时我就被这支曲子吸引,虽然不知它的名。而尽管我只在街头听过一次,但是当电影中那个旋律响起时,我立刻就听出这是Tanya当时演奏的曲子。也许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遇见,一次次于偶然之中得到的解脱。
片中的武生林冲是个不知道自己家乡,没有名字的孤儿,在台上演谁他就是谁,而少东也是自小离家,独自在美国生活,他从来没有体会过乡愁,因为家乡比异国更加陌生。他对林冲说大提琴就是他在国外认识的唯一一个朋友,林冲答道,可是我连一个也没有。昆曲《林冲夜奔》本身就带着这样一种生死难料、英雄末路的凄凉的情绪,而生活中,林冲的人生同样的不由自己,台上台下都被这种孤独压抑着,后因无法忍受戏班班主对自己及小师弟的猥亵,将班主杀害,从此也踏上了不归路。少东也一样,虽然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却囿于世俗观念,无法正视自己的情感,只能选择自我流放。少东在戏园里一回眸,让这样两个有着完全不同人生轨迹的漂泊者遇见对方。周耀辉写过一句歌词:“没有承受不了的纠缠,只有惊心动魄的喜欢。”在英儿家的院墙外,林冲望着少东欲言又止,最后终于轻拍着自己的胸口,认真的说:少东,我这儿,记着你。 雪地里少东一转身的离去,数年后在异国再见到的竟是林冲小小的一坛骨灰。林冲与少东无论是相遇还是离别都是这样的惊心动魄。
此外,这部的电影的配乐也堪称经典,鲍比达的创作将传统的昆曲与西洋弦乐自然的融合一体,毫不突兀,他通过音乐将整部电影的情緒渲染得丰富充沛。虽然这是一部由旁白串起故事的电影,却丝毫不做作,也不让人感到多余,片头的大提琴与旁白将故事娓娓道来,轻易的就将你引入影片营造的氛围中。
影片结尾,年老的少东独自一人踟蹰在纽约灯火初上的街头,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老人背负那样沉重的生离死别的故事,然而与无数路人擦身而过,却没有人在意,他依然独自漂泊,在异国“忘家乡,去路遥”,唯一庆幸的是,他也有了乡愁。也许故乡只是生命留给我们的一个永远到不了的应许之地。
去年,我们去新奥尔良旅行,12月的阳光肆意的洒满大街小巷,在穿过在法国区的菲利普街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有着亚洲面孔的街头艺人,她叫Tanya,与她一起的是一个黑人姑娘,两个一个拉小提琴,一个弹吉他,表演令人感到震撼,当时她们演奏的一首音乐,正是《夜奔》的插曲之一,当时我就被这支曲子吸引,虽然不知它的名。而尽管我只在街头听过一次,但是当电影中那个旋律响起时,我立刻就听出这是Tanya当时演奏的曲子。也许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遇见,一次次于偶然之中得到的解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