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存档>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2008年洛阳登封5日行游记攻略
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2008.9.29-2008.10.3洛阳登封自助三人行游记攻略
交通篇:
上海-洛阳:火车1658次 15:02-次日9:45
软卧:上铺383元/人 下铺366元/人
洛阳-上海:飞机 MU5390 15:50-17:20
890元+税200=1090元/人
共计:383X2+366+1090X3=4402元
住宿篇:
洛阳航空城商务酒店 西工区体育场路1号 T: 0379-63399888
220/晚 无早餐
共计:220X3=660元
评点:
酒店是三星级的,离火车站2公里左右,门口有2路车可到,打车5元。公交站点名曰“皇城广场东”,离“天子驾六”博物馆很近。若步行10分钟左右到“皇城广场”站,有去白马寺的56,去龙门石窟的81。交通挺方便。酒店周围有三家面包店和不少小吃店。房间很大。
游程攻略篇:
9/29 上海-洛阳 火车
坐上了上海到洛阳的1658次火车。黄金周的火车票的艰难众所周知。去程比较顺利,在提前买10天的第一天老妈去火车站软席售票处买到了票,原本的打算是K字头的火车,被告知早上打开电脑已经没有了,于是买了四位数字的车票。1658次火车开得不慢,停站很多。车况不如我去兰州时候坐的火车,列车员的服务也是,基本没看到有人来打扫,不知道是不是软卧的关系。
9/30 白马寺 (洛阳城东10KM)—丽景门老城区(品“真不同”水席)
火车在停站了洛阳东以后总算在10点慢悠悠地驶入了洛阳火车站。误点半小时左右。打车5元到了洛阳航空城商务酒店入住。洛阳出租车:起步价5元/3公里,超出部分每公里1元。在饭店附近的小吃店吃了白白的很辣的面皮和饼,味道太辣,吃不惯。随后在王城广场东站坐上56路去白马寺,车程40分钟,车资1.5元/人。白马寺门票35元,学生票17.5元。
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所寺院,历来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和“祖庭”。它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拖载佛像、驮经抵洛。汉明帝躬亲应奉。次年,明帝下令在洛阳西雁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门口有两尊宋代的白马象,据说在正门的砖中有些是古代遗留下的真品。信步走在白马寺中,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和毗卢阁。现在正在兴建具有印度风格的印度殿。“白马钟声”也是白马寺六景之一,可付10元上楼撞钟三下。寺中有一棵菩提树,在寺庙进门左右两侧的安静处分别是两位印度高僧的坟冢和碑刻。白马寺游览时间为2小时左右。
白马寺出门后向左走不远处是十三层的齐云塔,它原为五代木塔,金重建。可惜我们出门时竟然忘记去看了。回到老城才想起,一时懊悔不已。后来在少林寺回洛阳的途中,在车上无意中看见了它,黑色的,挺高。未能近身观瞻成了我们旅途中的第一大憾事。据说在白马寺东行不远处还有唐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宰相狄仁杰的坟冢。可叹古来多少英雄将相如今横卧在人烟稀少处荒凉冢。
白马寺门口坐车56路在老集站下,车资1.5元/人。回走几步便是“真不同”(中州东路359号)。整个店堂古色古香,墙上有许多名人来此的照片,如连战等人。由于只有4点多,客人不多。坐下后按照曾在网上看到过的名菜点了“牡丹燕菜” 40元,“洛阳熬菜”30元和“洛阳肉片”25元,我和老妈点了两听可乐6元,老爸叫了一小瓶杜康50元,一共156元。洛阳的菜量都很大,三个菜因为都是荤素搭配的汤水,我们都吃不大完。我最喜欢熬菜,里面是肚子和一些蔬菜。燕菜外形最漂亮,用蛋皮做成牡丹花的形状,我看几乎每桌都会点,但味道我不太喜欢,酸酸的。肉片有些辣,味道也还过得去。吃完饭,出了“真不同”向店面后面的方向走就进入了老城。有各式各样的店铺,卖吃的,古玩的,小诊所之类的,再向右边的方向走可以看到“丽景门”,虽说现在城楼上除了个博物馆都是些商店什么的,但城门还是挺有气势的。
逛完后仍坐56路回皇城广场,本来想去天子驾六博物馆的,曾在别人的游记上看到晚上10点才关门,去了才知道6点就要关门了。于是想着明天龙门一天很紧凑,去附近的面包房里买了些面包备着作为午餐就回饭店休息了。
评点:
白马寺还是有些古寺风范的,寺内古树参天,面积也挺大。如果在游人稀少之时前来,还是可以感受些白马古风的。寺内商业气息也还好。如果在傍晚时分来此,据说可以听到108声的撞钟声。齐云塔到而不往,是为一憾。
丽景门内的老城有着世俗的热闹,不知为什么让我想起民国京城的小铺。圆弧形的城门很有气势,只是过于簇新。如有时间可以一探。
真不同的水席很多人可能吃不惯,现在估计也是流水作业,也不指望能有精致的口味了。
当日消费明细:
车资:
打的:洛阳火车站-酒店 5元
公车:56路 王城广场东-白马寺 1.5元/人X3=4.5元
56路 白马寺-老集 1.5元/人X3=4.5元
56路 老集-王城广场 1.5元/人X3=4.5元
门票:白马寺35元X2+17.5元=87.5元
撞钟10元
餐饮:
午饭——小店里的3碗面皮+2个饼=8.5元
晚饭——真不同水席 156元
购物:
地图 3元
面包 14元
饮料 4.5元 (一瓶水+一瓶橙汁)
共计:302元
———————————————————————————————
10/1 龙门石窟(城南13KM)—关林——东周天子驾六博物馆
早上6点起床6点半出门,在一家小店里吃了早餐,非常便宜。3碗小米粥,比上海的粥要薄,2个菜肉包味道很不错,2根油条1个饼。吃完后在王城广场东站坐81路直达龙门石窟,车资1.5元/人。车行1小时左右于7:30到达龙门石窟。下了公交车据说到售票处有2KM距离,我们为了节约时间和体力,选择了景区内的电瓶车4/人。这里的电瓶车比较混乱,我们想要乘坐,可能由于时间还早,很多停着的电瓶车驾驶员都不愿意开这趟,其中有位女驾驶员让一位男同事走这趟,并说三个人15元。正巧有一个从里面驶出来的驾驶员,他们就让我们上他的车,后来付钱时是说4元一人。早上坐在沿河行驶的车上,颇有些凉意。
龙门石窟门票80元,我带的学生证由于是04年入学的,所以被要求买了全价票。这里买票十分严格,会严查证件,前面的老人没有带身份证也被叨唠了一会儿。80元的通票包括了东山石窟、西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部分。门票是明信片式样,可以直接邮寄。龙门石窟7:30已经开始买票开放,但语音解说器要到8点才可以借。于是我们只能先入景区游览。沿着伊水走入上书“龙门”二字的大门便进入了西山景区。拾梯而上便是另一重天地。
1.潜溪寺:建于唐代初期,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水而得名。这里的佛像比较圆润丰满。再往前走在路旁右侧有一石龛,正壁上嵌有宋代所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2.宾阳三洞:北魏开凿的中洞。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孝文帝实行“孝文改制”的汉化政策,窟中的佛是三世佛的造像。与先前潜溪寺的不同,这里的佛像是魏晋的瘦骨清像,褒衣博带。宾阳洞的开凿从宣武帝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到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而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崩,年仅7岁的孝明帝(元诩)即位,其政权实握在他母亲胡太后手里,由于宫廷发生内乱,宾阳洞的雕刻也就停止了。所以南北两洞是由隋唐两代完成的。
我在这里开始用上了解说器(租金20元,押金300元),解说的很详细,历史背景,雕刻风格等等。只是解说器是不能逆向使用的,我朝回走想去补听潜溪寺,它就不工作了。后来的万佛洞和莲花洞都没有讲解,直到奉天寺它才开始苏醒过来。所有的解说也只有一遍,重返之地也是没有第二遍解说的。
3.摩崖三佛龛:是露天的三个大佛,依稀记得是以未来佛弥勒为主尊的,这个并不多见。可以看出造像的一个过程,因为有的只是一个石胚,并未完工。
4.万佛洞:看完上面三处造像后需要下行石梯,沿河边大道走再上梯。这里开始遭遇旅行团的拥堵,由于楼梯狭窄,颇为费劲。万佛洞还是很壮观的,两壁上刻有许许多多的小佛,因而得名。
5.莲花洞:是继宾阳洞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窟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飞天已经模糊不清,大莲花还是生动可见的。主尊释迦,为典型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据说在洞口北侧刻有“伊阙”二字,可惜错过了。
6.奉先寺:慢慢走上台阶,卢舍那的微笑就那么温暖的展现在你面前了。该寺原来有木质建筑顶棚,现在只剩下这露天的大佛和在上层崖壁上筑巢的鸟们。此寺为大唐高宗皇帝所建,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约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为21年左右。高85尺,两侧的二菩萨高70尺,迦叶、阿难、金刚高50尺。特别喜欢右边的那尊菩萨,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披帔帛,神态怡然。两侧的力士金刚健壮彪悍。卢舍那为报身佛,面容丰韵,微微露笑。通高14.17米,头部4米,两耳1.9米,为龙门最大的石像。据说当时武则天捐了自己的脂粉钱,因此造像面容与她有几分相似。
7.古阳洞:龙门最老的石窟。我们差点错过,在奉先寺继续前行的路中,需要走下楼梯才可以一见。若只顾勇往直前多半是会错过的。此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之际。艺术中代表端正大气,刚健有力魏碑体的《龙门十二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中。可惜如今栏杆阻拦,无法得以一见其真迹。古阳洞据说后来又叫作老君洞,有些道士来到这里,给造像凿了个高高的发髻,变成了道观。现在还能看见这个高高的发髻。
8.药方洞:在古阳洞的隔壁。初看并不起眼,可是此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神经等科。开凿于北魏,唐代建成,洞门楣上是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耿鉴庭所题写的“药方洞”匾额。
从古阳洞和药方洞的石梯下来是个小买部,有相关书籍、明信片等。我在这里买了套龙门石窟的明信片,10元。再次拾阶而上还能看到些规模不大的小洞窟。下来后过门上漫水桥,对岸便是东山洞窟了。西窟出去便不可回头再入,可以看得仔细些。用时约2个小时。
东山石窟的石窟洞比较分散,规模不大,破环已很严重。有的连大致轮廓也看不清楚了。一路上分别会经过擂鼓台三洞(我们去的时候整修关闭)——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看经洞——二莲花洞——四雁洞。
看经寺是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洞窟,该洞窟窟顶藻井上有飞天的浮雕造像,而窟壁的下部有29尊形象各异的罗汉浮雕,异常精美,保存的也很不错。
从东山石窟出来正好会经过一个大的平台可以远眺对面卢舍那大佛,而看着远处的大大小小的石窟洞不禁感叹着古人的坚毅。
沿着伊水往前走200米便是香山寺。香山寺建在山上,因此需要步行一定的台阶。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在盛唐时期规模居于“龙门十寺之首”。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曾隐居于此,自号“香山居士”,而他死后也葬在了香山,也就是“白园”。
香山寺的景致及其好,进门是小径,突然豁然开朗,在钟鼓楼处伊水和对面的西山石窟就那么跳跃入你的眼前,微风拂面,若秋雨时节,在右边的木质廊桥上观伊水,坐听雨声该是多么惬意啊。刹那之间突然有了很疯狂的想法,如果要出家就要选这里,哈哈~~~
只是香山寺今天已经不复当年佛音缭绕的胜境,基本上是个景点而不是寺庙了,虽然有着簇新的建筑,天王殿,罗汉堂,大雄宝殿一个也不少,几乎不见一个僧人。在休息的时候听到旁边有旅人在闲谈说刚才被“高僧”提点,“建议”他捐300元,旁人接口到,他建议我捐100元,恐怕是知道你是深圳来的,所以建议300吧。看来香山寺只可观景思古,不可拜佛啊!
香山寺上有个乾隆御碑亭,内有一尊乾隆像及石碑。亭旁是个蒋宋别墅,现在是个杨虎城将军的纪念馆,内有不少照片展览,杨虎城一家曾经在这里被拘禁。
出香山寺沿着山道前行,一旁是青山绿树好不自在。在前往白园的路上会经过东山宾馆,有些小别墅。我们在石凳上休息并补充了些干粮继续前行至白园。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地,很像个公园,绿树葱葱,有不少日本书法石碑的展览。日本人认为白居易对日本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白氏的后人来此立碑纪念。白园里有悠扬的古乐。只是对于我们看多了江南的秀美的园林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了,逛了不到半小时就出去了。
整个龙门景区花了4小时左右时间,西山2小时,其它景点2小时左右。从白园出发穿过龙门桥回来西山这边,可惜对于租借讲解器的人来说非常不方便,竟然还得先走到草坪处再回走另一条路到达售票点旁才能还讲解器,也没有其它地方可以归还,非常不方便。
由于我们已经走到门口的大草坪停车场就不用再乘坐电瓶车了,也可以直接坐电瓶车出来。龙门现在已经开设了夜游的服务,只是我想在阳光最好的时候看清佛像的面容,因此没有考虑。在龙门石窟外面的站点上等候前往关林的81路,车资1.5元/人。81路车会从关林的牌坊处继续开进去,在关林门口设了个站点。
关林是武圣人关羽含元之所,始于汉末,至今1780余年,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因厚葬关羽首级而著名。据说关羽死后,孙权为了嫁祸曹操,派人将其首级连夜送给了曹操,被曹操识破了,又因其敬仰关羽,便派人用檀香木雕刻了关羽的身体与其首级葬于此处。关林门票30元,学生票15元。关林游览时间1.5小时左右。
关林里古木参天,有许多年岁久远的翠柏,有三根合为一体的“结义柏”,传说中关羽化仙而去留下的“旋气柏”等等。关林分为仪门,大殿、二殿、三殿。在一组石牌坊后便是关冢。关冢旁是摆摊换零钱的工作人员。原来在关羽的墓碑上有两个小孔,据说将零钱放入其间也是祭拜求福的一种方式。于是就有设摊者和在旁指导者,白白破坏了肃穆的气氛。
从关林出来坐81路返回市区王城广场 1.5元/人,参观“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门票30元,学生票15元。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此后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辉煌岁月。而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出现为史书里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论提供了事实的依据。
博物馆很现代,是在王城广场里一个六驾雕塑的下方入口,第一个展厅里有一些出土的文物及墓葬结构的模型,比如一字型,甲字型和规格更高的亚字型。还有些比较复杂的马和车上的一些配件零件。
在这里我们遇上了很好的讲解员,讲解的很详细清晰,声音洪亮。从她口中知道原来王城广场及周边地区在东周是墓葬区,根据这里出土的一些文物的规制,被认定是王族墓区。原来这市中心和我们所住的宾馆都是在东周古墓群上,可叹沧海桑田。
而第二个展厅就是车马坑,在这里可以看到“士二驾,诸侯四驾,天子六驾。”在当时马是财富的象征,因此墓葬中马的数量与地位是一致的。满眼明晃晃的马骨啊。解说员说还有宠物狗,马因为排列得整齐被认定是杀了以后摆放的,而小狗则是生殉的,因为可以看到挣扎的痕迹。
博物馆不大,只有两个展厅但由于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和对远去东周历史的好奇和兴趣,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将近1.5小时。
出来后在路上觅食,找到了家信阳菜馆,由于刚刚5点,人不多。点了信阳炖菜20元,红烧猪手28元,武昌鱼24元,点了饮料果粒橙4元,青岛纯生啤酒10元,三套消毒碗筷3元,共计89元。菜的味道很好,菜量很大,我们都吃不完,很多猪手后来就打包回去了。
评点:
龙门石窟绝对值得一去再去,在无人的清晨漫步伊水,与千年的佛像面对无语,拈花微笑。香山寺不要把它想作是寺,只是一个赏景的好去处,视野开阔。我特别喜欢那里。或者用意念法在脑中恢复其千年古刹的意境。白园对我来说一般。
关林是盛名在外,商业气息略重。如果对古柏感兴趣或是关公的超级崇拜者可以前来祭拜。
天子驾六博物馆值得一去。虽然占地不大,但毕竟是东周的古迹,解说员很棒。
当日消费明细:
餐饮:
早饭 5.8元(3碗小米粥+2个菜包+2根油条+1个饼+1小碟酱瓜)
晚饭 89元(信阳菜馆)
车资:
81路:王城广场东-龙门 1.5元X3=4.5元
81路:龙门-关林 1.5元X3=4.5元
81路:关林-王城广场 1.5元X3=4.5元
门票:
龙门石窟: 80元X3=240元
讲解器:20元
关林:30元X2+15元=75元
天子驾六博物馆:30元X2+15元=75元
手信:10元
小食:
冷饮 4元X2+3元=11元
饮料 1水+1果汁=5元
烤鱿鱼 2元X2=4元
面包 14元
共计:562.3元
——————————————————————————————————
10/2 少林寺(登封)
6:00起床6:30出门仍旧去昨日的小店吃早饭后打车去火车站金谷园长途汽车站一运买洛阳至少林寺的长途汽车票,正好赶上7:20开往许昌的那辆,票价一人18元(1元保险)。车子坐满发车,但沿途司机会搭载客人。车程将近2小时。
从洛阳往少林寺所在的登封东行会经过白马寺,继续东行,突然见到公路上方悬挂一块蓝色路牌,上书“汉魏都城遗址”,在飞驰而过的车窗内努力向右边指示的方向看,路旁是整齐的树林,透着太阳斑驳的光影,树林后是农田。这里是汉魏故城啊,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的都城啊,公元25年到公元534年的光阴啊,如今树林无语,农田下覆盖着是怎样的春华巨变。而在经过一处小镇时看到路旁有路标上书“女皇御书天子升天碑”,估计隐藏在农家小院后。
一翻过一座盘旋上升的山路就到了少林寺,就在路旁的公路上下车,首先看到的是某武术学校的留学生楼,向前走右拐的路口就是少林寺的一个很大的商业广场,两旁是不少商铺。可以看到小山法师的黑色的铜像,他曾参与抗击倭寇,塔林里有他的塔。少林寺看来是河南最有名的景点了吧,这里看到一个庞大的老外团。毕竟少林武术人人向往嘛。
少林寺门票100元/人,是通票,包括寺庙,塔林,达摩洞、二祖庵、初祖庵、三皇寨、十方禅院和武术馆,当然索道是需要另外购票的。从广场买票处到达少林寺庙还有1800米,沿着林荫道前进,一路上会看到不少武术小学员,有的在练习打坐,有的在练习舞枪弄棍,引来不少围观者。在途中还会经过武术馆。
少林寺内的建筑基本都是新的,而且商业气息浓厚。每个殿门和尚们一字坐开,上香拜佛首先付钱。付了钱也是在门外的拜垫上拜着殿内的菩萨和面前的和尚。也就是说少林寺基本和故宫是一个待遇,一个殿堂都进不了,视野还没故宫开阔,因为门口的一排坐着的门神。
每个庙的格局大都相似,进门处是钟鼓楼和许多的碑刻制品,有的是新的功德碑,估计捐钱的数目肯定不少。少林寺有个“立雪亭”在方丈室后,为纪念达摩慧可而修建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传为二祖慧可立伺达摩,雪深过膝,不去,断臂求法以示诚心,得传达摩衣钵法器的地方。匾额上的“雪印心珠”四字是清乾隆皇帝所题。
寺内有达摩祖师的碑画。还有一个练功房,房间四周是壁画,而房间的石制地板上有据说过去和尚们练功留下的坑。此殿虽不可进入却少了门神,心中甚感轻快,拍了不少照片。
还偶尔闯入了一个学员们练功的教室,站着看了会儿。还在一个比较古旧的寺院里看见了招生广告。
庙中还有李世民的碑文,由于十三棍僧护驾有功,特许少林寺的和尚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吃肉,不过这个吃肉的规矩在明朝就被禁止了。
游毕少林寺大约10:20分,游览时间约为1.5小时。出门后继续沿着前行可到达塔林。塔林中有历代高僧的塔,最早的是唐代的,如果是个人塔则一般为实心的,而如果是公共的就是空心的。塔的规模与僧人生前的贡献地位,当时寺院的经济条件等有关。而最新的塔上则刻着磁悬浮,飞机,电脑等高科技的东西,真是与时俱进啊。看到碑后的徒弟名单上还有不少不同国籍的外国弟子。
塔林由于黄金周有不少旅游团队,好不热闹。其实塔林是此次少林之旅最值得看的地方,古朴,如果在寂静的时候自己慢慢行走其间,颇有怀古悠思之境。塔林规模很大,基本上我们也只是走马看花,大约半小时左右。
按计划我们将前去乘坐少林寺至三皇寨的索道,等我们到了之后才发现那排队的人流,索道单程50,双程60,卖票处有买了票看到那么长的队后要求退又退不了只得等在那里准备卖给他人的旅人。我们看这阵势也决定识时务者为英雄,放弃吧。三皇寨,吊桥偶下次再来吧,虽然偶也不确定是否还会重返着金碧辉煌人民币味道甚浓的少林寺。
于是决定向返向走去武术馆看武术,会路过少林寺的另一条索道,这条索道是到达二祖庵的,排队的人虽不如三皇寨索道但也不少。
步行15到20分钟来到少林武术馆,正好1:30分那场开场停止入客,半小时的表演。只好等待2点钟入场,2:30的那场武术表演了。闲着无事在一旁的小店买了件蓝色的的正面是少林寺的正门反面是少林棍法的T恤,10元。本来想买黑色的,可惜没有小号的了。又和门口维持秩序的武校学生聊了会儿天,他今年是来上中学的,山东人,哥哥在此当教练,武校里有文化课也有武术科目,一年包吃住12000元。
2点准时入场,设计还是挺合理的,入场和进场的是不同的通道。由于排队在第一因此坐到了正中不错的位置,有不少人席地而坐。这时两个男子与坐在观众席上休息的两个武术演员起了争执,原来他们两人一人坐了两边,中间还空着四五个位置却不肯让观众入坐,不禁让人感叹现在练武之人的武德。
表演还是挺精彩的,有硬气功,软气功的展示。比如意形拳是模仿不同动物,还让三个观众上去学艺,引来不少笑声。还有如身体某一部位具有很强抗击打能力的硬气功。还有些不同棍棒,三节棍之类兵器的展示。
表演中有不少中年妇女的工作人员来兜售武术团在国外演出的VCD,10元一盘。出于对少林武术的敬仰我们也买了一盘。
看完表演后出来在公路边等从许昌回洛阳途径少林寺的长途车,20元/人,只有2个座。少林寺门口堵车严重。不过还好不久后就有人下车我们也就有座了。
到了火车站去了附近的超市买了牡丹饼的特产,老爸买了两条当地的香烟后又去了信阳菜馆大快朵颐了一番,点了炖排骨(内有冬瓜,海带等蔬菜)32元,很好吃,大碗一品鲜(木耳炒蛋)18元、蒜泥油麦菜10元和果粒橙4元啤酒10元消毒碗筷3元。照例去超市买了面包回宾馆休息。
点评:
少林寺寺庙内除了那个古名和几块石碑之外几乎没什么古意盎然的东西,如果你不是对武术保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只为了来看看少林寺那还是不来的好,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怕来了后让你失望,坏了感觉。
塔林和少林武术馆还算不错。三皇寨没有去,不好评价。
当日消费明细:
餐饮:
早饭:6.5元(3碗小米粥+3个茶叶蛋+3个饼+1根油条)
晚饭:77元(信阳菜馆)
车资:
打的:王城广场-洛阳火车站一运 5元
洛阳-少林寺 18元X3=54元
少林寺-洛阳 20元X3=60元
56路:火车站-王城广场东 1.5元X3=4.5元
门票:100元X3=300元
纪念品:T恤 10元 VCD 10元
小食:
饮料:1水+1果汁=3+5=8元
火车站超市:牡丹饼22元 迷你杜康6元 农夫果园4元
面包:14元
共计:581元
——————————————————————————————
10/3 洛阳古墓博物馆-回上海
早上在宾馆旁的小吃店吃了粥、饼、油条茶叶蛋等小食后退房在酒店门口坐2路到火车站,车资1元。2路下客的地方就是83路的终点站,坐到“古代艺术博物馆”站下,车资1元。83路会经过邙山,这里是古人认为的下葬的风水宝地,有许多名人葬于此地,如南唐后主李煜。只是公车是在修筑完好的公路上前行,是见不到邙山的。古代艺术博物馆门票20元,学生10元。
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历代典型墓葬为主要陈列内容的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展示中国古代葬俗制度演变轨迹的特色性博物馆。在这里游人很少,感觉不到黄金周的痕迹。地面建筑由仿汉代、北魏两组建筑群组成。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唐安菩夫妇墓,有色彩鲜艳的镇墓兽唐三彩。还有西汉卜千秋壁画墓等。
博物馆离洛阳机场三站路。再次坐上83路到机场。洛阳机场是我目前见到的最小的机场。一天只有四个航班,洛阳和上海、北京的对飞。我们到的早,机场不见一个工作人员。到航班CHECK IN时间才会出现工作人员,餐厅也不供餐,只有方便面。在机场的商店买了对小的唐三彩驼马对,25元。
登机飞回上海啦~~~
点评:
古墓博物馆——如果你不是那么胆小,如果胆小就找个伴一起去吧。带着无神论的探索心和有神论的敬畏之心,一定会对中国历代的墓葬文化有所了解的。博物馆的设计很好,曲字型的,不会迷路也不会错过。
当日消费明细:
早饭:6.6元(3粥+3饼+2油条+2茶叶蛋+2碟酱菜)
车资:2路 宾馆-火车站 1元X3=3元
83路 火车站-古代艺术博物馆 1元X3=3元
83路 古代艺术博物馆-机场 1元X3=3元
门票:古代艺术博物馆 20元X2+10元=50元
购物:唐三彩驼马对 25元
共计:90.6元
——2008.9.29-2008.10.3洛阳登封自助三人行游记攻略
交通篇:
上海-洛阳:火车1658次 15:02-次日9:45
软卧:上铺383元/人 下铺366元/人
洛阳-上海:飞机 MU5390 15:50-17:20
890元+税200=1090元/人
共计:383X2+366+1090X3=4402元
住宿篇:
洛阳航空城商务酒店 西工区体育场路1号 T: 0379-63399888
220/晚 无早餐
共计:220X3=660元
评点:
酒店是三星级的,离火车站2公里左右,门口有2路车可到,打车5元。公交站点名曰“皇城广场东”,离“天子驾六”博物馆很近。若步行10分钟左右到“皇城广场”站,有去白马寺的56,去龙门石窟的81。交通挺方便。酒店周围有三家面包店和不少小吃店。房间很大。
游程攻略篇:
9/29 上海-洛阳 火车
坐上了上海到洛阳的1658次火车。黄金周的火车票的艰难众所周知。去程比较顺利,在提前买10天的第一天老妈去火车站软席售票处买到了票,原本的打算是K字头的火车,被告知早上打开电脑已经没有了,于是买了四位数字的车票。1658次火车开得不慢,停站很多。车况不如我去兰州时候坐的火车,列车员的服务也是,基本没看到有人来打扫,不知道是不是软卧的关系。
9/30 白马寺 (洛阳城东10KM)—丽景门老城区(品“真不同”水席)
火车在停站了洛阳东以后总算在10点慢悠悠地驶入了洛阳火车站。误点半小时左右。打车5元到了洛阳航空城商务酒店入住。洛阳出租车:起步价5元/3公里,超出部分每公里1元。在饭店附近的小吃店吃了白白的很辣的面皮和饼,味道太辣,吃不惯。随后在王城广场东站坐上56路去白马寺,车程40分钟,车资1.5元/人。白马寺门票35元,学生票17.5元。
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所寺院,历来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和“祖庭”。它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拖载佛像、驮经抵洛。汉明帝躬亲应奉。次年,明帝下令在洛阳西雁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门口有两尊宋代的白马象,据说在正门的砖中有些是古代遗留下的真品。信步走在白马寺中,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和毗卢阁。现在正在兴建具有印度风格的印度殿。“白马钟声”也是白马寺六景之一,可付10元上楼撞钟三下。寺中有一棵菩提树,在寺庙进门左右两侧的安静处分别是两位印度高僧的坟冢和碑刻。白马寺游览时间为2小时左右。
白马寺出门后向左走不远处是十三层的齐云塔,它原为五代木塔,金重建。可惜我们出门时竟然忘记去看了。回到老城才想起,一时懊悔不已。后来在少林寺回洛阳的途中,在车上无意中看见了它,黑色的,挺高。未能近身观瞻成了我们旅途中的第一大憾事。据说在白马寺东行不远处还有唐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宰相狄仁杰的坟冢。可叹古来多少英雄将相如今横卧在人烟稀少处荒凉冢。
白马寺门口坐车56路在老集站下,车资1.5元/人。回走几步便是“真不同”(中州东路359号)。整个店堂古色古香,墙上有许多名人来此的照片,如连战等人。由于只有4点多,客人不多。坐下后按照曾在网上看到过的名菜点了“牡丹燕菜” 40元,“洛阳熬菜”30元和“洛阳肉片”25元,我和老妈点了两听可乐6元,老爸叫了一小瓶杜康50元,一共156元。洛阳的菜量都很大,三个菜因为都是荤素搭配的汤水,我们都吃不大完。我最喜欢熬菜,里面是肚子和一些蔬菜。燕菜外形最漂亮,用蛋皮做成牡丹花的形状,我看几乎每桌都会点,但味道我不太喜欢,酸酸的。肉片有些辣,味道也还过得去。吃完饭,出了“真不同”向店面后面的方向走就进入了老城。有各式各样的店铺,卖吃的,古玩的,小诊所之类的,再向右边的方向走可以看到“丽景门”,虽说现在城楼上除了个博物馆都是些商店什么的,但城门还是挺有气势的。
逛完后仍坐56路回皇城广场,本来想去天子驾六博物馆的,曾在别人的游记上看到晚上10点才关门,去了才知道6点就要关门了。于是想着明天龙门一天很紧凑,去附近的面包房里买了些面包备着作为午餐就回饭店休息了。
评点:
白马寺还是有些古寺风范的,寺内古树参天,面积也挺大。如果在游人稀少之时前来,还是可以感受些白马古风的。寺内商业气息也还好。如果在傍晚时分来此,据说可以听到108声的撞钟声。齐云塔到而不往,是为一憾。
丽景门内的老城有着世俗的热闹,不知为什么让我想起民国京城的小铺。圆弧形的城门很有气势,只是过于簇新。如有时间可以一探。
真不同的水席很多人可能吃不惯,现在估计也是流水作业,也不指望能有精致的口味了。
当日消费明细:
车资:
打的:洛阳火车站-酒店 5元
公车:56路 王城广场东-白马寺 1.5元/人X3=4.5元
56路 白马寺-老集 1.5元/人X3=4.5元
56路 老集-王城广场 1.5元/人X3=4.5元
门票:白马寺35元X2+17.5元=87.5元
撞钟10元
餐饮:
午饭——小店里的3碗面皮+2个饼=8.5元
晚饭——真不同水席 156元
购物:
地图 3元
面包 14元
饮料 4.5元 (一瓶水+一瓶橙汁)
共计:302元
———————————————————————————————
10/1 龙门石窟(城南13KM)—关林——东周天子驾六博物馆
早上6点起床6点半出门,在一家小店里吃了早餐,非常便宜。3碗小米粥,比上海的粥要薄,2个菜肉包味道很不错,2根油条1个饼。吃完后在王城广场东站坐81路直达龙门石窟,车资1.5元/人。车行1小时左右于7:30到达龙门石窟。下了公交车据说到售票处有2KM距离,我们为了节约时间和体力,选择了景区内的电瓶车4/人。这里的电瓶车比较混乱,我们想要乘坐,可能由于时间还早,很多停着的电瓶车驾驶员都不愿意开这趟,其中有位女驾驶员让一位男同事走这趟,并说三个人15元。正巧有一个从里面驶出来的驾驶员,他们就让我们上他的车,后来付钱时是说4元一人。早上坐在沿河行驶的车上,颇有些凉意。
龙门石窟门票80元,我带的学生证由于是04年入学的,所以被要求买了全价票。这里买票十分严格,会严查证件,前面的老人没有带身份证也被叨唠了一会儿。80元的通票包括了东山石窟、西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部分。门票是明信片式样,可以直接邮寄。龙门石窟7:30已经开始买票开放,但语音解说器要到8点才可以借。于是我们只能先入景区游览。沿着伊水走入上书“龙门”二字的大门便进入了西山景区。拾梯而上便是另一重天地。
1.潜溪寺:建于唐代初期,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水而得名。这里的佛像比较圆润丰满。再往前走在路旁右侧有一石龛,正壁上嵌有宋代所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2.宾阳三洞:北魏开凿的中洞。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孝文帝实行“孝文改制”的汉化政策,窟中的佛是三世佛的造像。与先前潜溪寺的不同,这里的佛像是魏晋的瘦骨清像,褒衣博带。宾阳洞的开凿从宣武帝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到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而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崩,年仅7岁的孝明帝(元诩)即位,其政权实握在他母亲胡太后手里,由于宫廷发生内乱,宾阳洞的雕刻也就停止了。所以南北两洞是由隋唐两代完成的。
我在这里开始用上了解说器(租金20元,押金300元),解说的很详细,历史背景,雕刻风格等等。只是解说器是不能逆向使用的,我朝回走想去补听潜溪寺,它就不工作了。后来的万佛洞和莲花洞都没有讲解,直到奉天寺它才开始苏醒过来。所有的解说也只有一遍,重返之地也是没有第二遍解说的。
3.摩崖三佛龛:是露天的三个大佛,依稀记得是以未来佛弥勒为主尊的,这个并不多见。可以看出造像的一个过程,因为有的只是一个石胚,并未完工。
4.万佛洞:看完上面三处造像后需要下行石梯,沿河边大道走再上梯。这里开始遭遇旅行团的拥堵,由于楼梯狭窄,颇为费劲。万佛洞还是很壮观的,两壁上刻有许许多多的小佛,因而得名。
5.莲花洞:是继宾阳洞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窟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飞天已经模糊不清,大莲花还是生动可见的。主尊释迦,为典型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据说在洞口北侧刻有“伊阙”二字,可惜错过了。
6.奉先寺:慢慢走上台阶,卢舍那的微笑就那么温暖的展现在你面前了。该寺原来有木质建筑顶棚,现在只剩下这露天的大佛和在上层崖壁上筑巢的鸟们。此寺为大唐高宗皇帝所建,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约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为21年左右。高85尺,两侧的二菩萨高70尺,迦叶、阿难、金刚高50尺。特别喜欢右边的那尊菩萨,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披帔帛,神态怡然。两侧的力士金刚健壮彪悍。卢舍那为报身佛,面容丰韵,微微露笑。通高14.17米,头部4米,两耳1.9米,为龙门最大的石像。据说当时武则天捐了自己的脂粉钱,因此造像面容与她有几分相似。
7.古阳洞:龙门最老的石窟。我们差点错过,在奉先寺继续前行的路中,需要走下楼梯才可以一见。若只顾勇往直前多半是会错过的。此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之际。艺术中代表端正大气,刚健有力魏碑体的《龙门十二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中。可惜如今栏杆阻拦,无法得以一见其真迹。古阳洞据说后来又叫作老君洞,有些道士来到这里,给造像凿了个高高的发髻,变成了道观。现在还能看见这个高高的发髻。
8.药方洞:在古阳洞的隔壁。初看并不起眼,可是此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神经等科。开凿于北魏,唐代建成,洞门楣上是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耿鉴庭所题写的“药方洞”匾额。
从古阳洞和药方洞的石梯下来是个小买部,有相关书籍、明信片等。我在这里买了套龙门石窟的明信片,10元。再次拾阶而上还能看到些规模不大的小洞窟。下来后过门上漫水桥,对岸便是东山洞窟了。西窟出去便不可回头再入,可以看得仔细些。用时约2个小时。
东山石窟的石窟洞比较分散,规模不大,破环已很严重。有的连大致轮廓也看不清楚了。一路上分别会经过擂鼓台三洞(我们去的时候整修关闭)——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看经洞——二莲花洞——四雁洞。
看经寺是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洞窟,该洞窟窟顶藻井上有飞天的浮雕造像,而窟壁的下部有29尊形象各异的罗汉浮雕,异常精美,保存的也很不错。
从东山石窟出来正好会经过一个大的平台可以远眺对面卢舍那大佛,而看着远处的大大小小的石窟洞不禁感叹着古人的坚毅。
沿着伊水往前走200米便是香山寺。香山寺建在山上,因此需要步行一定的台阶。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在盛唐时期规模居于“龙门十寺之首”。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曾隐居于此,自号“香山居士”,而他死后也葬在了香山,也就是“白园”。
香山寺的景致及其好,进门是小径,突然豁然开朗,在钟鼓楼处伊水和对面的西山石窟就那么跳跃入你的眼前,微风拂面,若秋雨时节,在右边的木质廊桥上观伊水,坐听雨声该是多么惬意啊。刹那之间突然有了很疯狂的想法,如果要出家就要选这里,哈哈~~~
只是香山寺今天已经不复当年佛音缭绕的胜境,基本上是个景点而不是寺庙了,虽然有着簇新的建筑,天王殿,罗汉堂,大雄宝殿一个也不少,几乎不见一个僧人。在休息的时候听到旁边有旅人在闲谈说刚才被“高僧”提点,“建议”他捐300元,旁人接口到,他建议我捐100元,恐怕是知道你是深圳来的,所以建议300吧。看来香山寺只可观景思古,不可拜佛啊!
香山寺上有个乾隆御碑亭,内有一尊乾隆像及石碑。亭旁是个蒋宋别墅,现在是个杨虎城将军的纪念馆,内有不少照片展览,杨虎城一家曾经在这里被拘禁。
出香山寺沿着山道前行,一旁是青山绿树好不自在。在前往白园的路上会经过东山宾馆,有些小别墅。我们在石凳上休息并补充了些干粮继续前行至白园。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地,很像个公园,绿树葱葱,有不少日本书法石碑的展览。日本人认为白居易对日本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白氏的后人来此立碑纪念。白园里有悠扬的古乐。只是对于我们看多了江南的秀美的园林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了,逛了不到半小时就出去了。
整个龙门景区花了4小时左右时间,西山2小时,其它景点2小时左右。从白园出发穿过龙门桥回来西山这边,可惜对于租借讲解器的人来说非常不方便,竟然还得先走到草坪处再回走另一条路到达售票点旁才能还讲解器,也没有其它地方可以归还,非常不方便。
由于我们已经走到门口的大草坪停车场就不用再乘坐电瓶车了,也可以直接坐电瓶车出来。龙门现在已经开设了夜游的服务,只是我想在阳光最好的时候看清佛像的面容,因此没有考虑。在龙门石窟外面的站点上等候前往关林的81路,车资1.5元/人。81路车会从关林的牌坊处继续开进去,在关林门口设了个站点。
关林是武圣人关羽含元之所,始于汉末,至今1780余年,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因厚葬关羽首级而著名。据说关羽死后,孙权为了嫁祸曹操,派人将其首级连夜送给了曹操,被曹操识破了,又因其敬仰关羽,便派人用檀香木雕刻了关羽的身体与其首级葬于此处。关林门票30元,学生票15元。关林游览时间1.5小时左右。
关林里古木参天,有许多年岁久远的翠柏,有三根合为一体的“结义柏”,传说中关羽化仙而去留下的“旋气柏”等等。关林分为仪门,大殿、二殿、三殿。在一组石牌坊后便是关冢。关冢旁是摆摊换零钱的工作人员。原来在关羽的墓碑上有两个小孔,据说将零钱放入其间也是祭拜求福的一种方式。于是就有设摊者和在旁指导者,白白破坏了肃穆的气氛。
从关林出来坐81路返回市区王城广场 1.5元/人,参观“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门票30元,学生票15元。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此后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辉煌岁月。而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出现为史书里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论提供了事实的依据。
博物馆很现代,是在王城广场里一个六驾雕塑的下方入口,第一个展厅里有一些出土的文物及墓葬结构的模型,比如一字型,甲字型和规格更高的亚字型。还有些比较复杂的马和车上的一些配件零件。
在这里我们遇上了很好的讲解员,讲解的很详细清晰,声音洪亮。从她口中知道原来王城广场及周边地区在东周是墓葬区,根据这里出土的一些文物的规制,被认定是王族墓区。原来这市中心和我们所住的宾馆都是在东周古墓群上,可叹沧海桑田。
而第二个展厅就是车马坑,在这里可以看到“士二驾,诸侯四驾,天子六驾。”在当时马是财富的象征,因此墓葬中马的数量与地位是一致的。满眼明晃晃的马骨啊。解说员说还有宠物狗,马因为排列得整齐被认定是杀了以后摆放的,而小狗则是生殉的,因为可以看到挣扎的痕迹。
博物馆不大,只有两个展厅但由于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和对远去东周历史的好奇和兴趣,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将近1.5小时。
出来后在路上觅食,找到了家信阳菜馆,由于刚刚5点,人不多。点了信阳炖菜20元,红烧猪手28元,武昌鱼24元,点了饮料果粒橙4元,青岛纯生啤酒10元,三套消毒碗筷3元,共计89元。菜的味道很好,菜量很大,我们都吃不完,很多猪手后来就打包回去了。
评点:
龙门石窟绝对值得一去再去,在无人的清晨漫步伊水,与千年的佛像面对无语,拈花微笑。香山寺不要把它想作是寺,只是一个赏景的好去处,视野开阔。我特别喜欢那里。或者用意念法在脑中恢复其千年古刹的意境。白园对我来说一般。
关林是盛名在外,商业气息略重。如果对古柏感兴趣或是关公的超级崇拜者可以前来祭拜。
天子驾六博物馆值得一去。虽然占地不大,但毕竟是东周的古迹,解说员很棒。
当日消费明细:
餐饮:
早饭 5.8元(3碗小米粥+2个菜包+2根油条+1个饼+1小碟酱瓜)
晚饭 89元(信阳菜馆)
车资:
81路:王城广场东-龙门 1.5元X3=4.5元
81路:龙门-关林 1.5元X3=4.5元
81路:关林-王城广场 1.5元X3=4.5元
门票:
龙门石窟: 80元X3=240元
讲解器:20元
关林:30元X2+15元=75元
天子驾六博物馆:30元X2+15元=75元
手信:10元
小食:
冷饮 4元X2+3元=11元
饮料 1水+1果汁=5元
烤鱿鱼 2元X2=4元
面包 14元
共计:562.3元
——————————————————————————————————
10/2 少林寺(登封)
6:00起床6:30出门仍旧去昨日的小店吃早饭后打车去火车站金谷园长途汽车站一运买洛阳至少林寺的长途汽车票,正好赶上7:20开往许昌的那辆,票价一人18元(1元保险)。车子坐满发车,但沿途司机会搭载客人。车程将近2小时。
从洛阳往少林寺所在的登封东行会经过白马寺,继续东行,突然见到公路上方悬挂一块蓝色路牌,上书“汉魏都城遗址”,在飞驰而过的车窗内努力向右边指示的方向看,路旁是整齐的树林,透着太阳斑驳的光影,树林后是农田。这里是汉魏故城啊,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的都城啊,公元25年到公元534年的光阴啊,如今树林无语,农田下覆盖着是怎样的春华巨变。而在经过一处小镇时看到路旁有路标上书“女皇御书天子升天碑”,估计隐藏在农家小院后。
一翻过一座盘旋上升的山路就到了少林寺,就在路旁的公路上下车,首先看到的是某武术学校的留学生楼,向前走右拐的路口就是少林寺的一个很大的商业广场,两旁是不少商铺。可以看到小山法师的黑色的铜像,他曾参与抗击倭寇,塔林里有他的塔。少林寺看来是河南最有名的景点了吧,这里看到一个庞大的老外团。毕竟少林武术人人向往嘛。
少林寺门票100元/人,是通票,包括寺庙,塔林,达摩洞、二祖庵、初祖庵、三皇寨、十方禅院和武术馆,当然索道是需要另外购票的。从广场买票处到达少林寺庙还有1800米,沿着林荫道前进,一路上会看到不少武术小学员,有的在练习打坐,有的在练习舞枪弄棍,引来不少围观者。在途中还会经过武术馆。
少林寺内的建筑基本都是新的,而且商业气息浓厚。每个殿门和尚们一字坐开,上香拜佛首先付钱。付了钱也是在门外的拜垫上拜着殿内的菩萨和面前的和尚。也就是说少林寺基本和故宫是一个待遇,一个殿堂都进不了,视野还没故宫开阔,因为门口的一排坐着的门神。
每个庙的格局大都相似,进门处是钟鼓楼和许多的碑刻制品,有的是新的功德碑,估计捐钱的数目肯定不少。少林寺有个“立雪亭”在方丈室后,为纪念达摩慧可而修建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传为二祖慧可立伺达摩,雪深过膝,不去,断臂求法以示诚心,得传达摩衣钵法器的地方。匾额上的“雪印心珠”四字是清乾隆皇帝所题。
寺内有达摩祖师的碑画。还有一个练功房,房间四周是壁画,而房间的石制地板上有据说过去和尚们练功留下的坑。此殿虽不可进入却少了门神,心中甚感轻快,拍了不少照片。
还偶尔闯入了一个学员们练功的教室,站着看了会儿。还在一个比较古旧的寺院里看见了招生广告。
庙中还有李世民的碑文,由于十三棍僧护驾有功,特许少林寺的和尚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吃肉,不过这个吃肉的规矩在明朝就被禁止了。
游毕少林寺大约10:20分,游览时间约为1.5小时。出门后继续沿着前行可到达塔林。塔林中有历代高僧的塔,最早的是唐代的,如果是个人塔则一般为实心的,而如果是公共的就是空心的。塔的规模与僧人生前的贡献地位,当时寺院的经济条件等有关。而最新的塔上则刻着磁悬浮,飞机,电脑等高科技的东西,真是与时俱进啊。看到碑后的徒弟名单上还有不少不同国籍的外国弟子。
塔林由于黄金周有不少旅游团队,好不热闹。其实塔林是此次少林之旅最值得看的地方,古朴,如果在寂静的时候自己慢慢行走其间,颇有怀古悠思之境。塔林规模很大,基本上我们也只是走马看花,大约半小时左右。
按计划我们将前去乘坐少林寺至三皇寨的索道,等我们到了之后才发现那排队的人流,索道单程50,双程60,卖票处有买了票看到那么长的队后要求退又退不了只得等在那里准备卖给他人的旅人。我们看这阵势也决定识时务者为英雄,放弃吧。三皇寨,吊桥偶下次再来吧,虽然偶也不确定是否还会重返着金碧辉煌人民币味道甚浓的少林寺。
于是决定向返向走去武术馆看武术,会路过少林寺的另一条索道,这条索道是到达二祖庵的,排队的人虽不如三皇寨索道但也不少。
步行15到20分钟来到少林武术馆,正好1:30分那场开场停止入客,半小时的表演。只好等待2点钟入场,2:30的那场武术表演了。闲着无事在一旁的小店买了件蓝色的的正面是少林寺的正门反面是少林棍法的T恤,10元。本来想买黑色的,可惜没有小号的了。又和门口维持秩序的武校学生聊了会儿天,他今年是来上中学的,山东人,哥哥在此当教练,武校里有文化课也有武术科目,一年包吃住12000元。
2点准时入场,设计还是挺合理的,入场和进场的是不同的通道。由于排队在第一因此坐到了正中不错的位置,有不少人席地而坐。这时两个男子与坐在观众席上休息的两个武术演员起了争执,原来他们两人一人坐了两边,中间还空着四五个位置却不肯让观众入坐,不禁让人感叹现在练武之人的武德。
表演还是挺精彩的,有硬气功,软气功的展示。比如意形拳是模仿不同动物,还让三个观众上去学艺,引来不少笑声。还有如身体某一部位具有很强抗击打能力的硬气功。还有些不同棍棒,三节棍之类兵器的展示。
表演中有不少中年妇女的工作人员来兜售武术团在国外演出的VCD,10元一盘。出于对少林武术的敬仰我们也买了一盘。
看完表演后出来在公路边等从许昌回洛阳途径少林寺的长途车,20元/人,只有2个座。少林寺门口堵车严重。不过还好不久后就有人下车我们也就有座了。
到了火车站去了附近的超市买了牡丹饼的特产,老爸买了两条当地的香烟后又去了信阳菜馆大快朵颐了一番,点了炖排骨(内有冬瓜,海带等蔬菜)32元,很好吃,大碗一品鲜(木耳炒蛋)18元、蒜泥油麦菜10元和果粒橙4元啤酒10元消毒碗筷3元。照例去超市买了面包回宾馆休息。
点评:
少林寺寺庙内除了那个古名和几块石碑之外几乎没什么古意盎然的东西,如果你不是对武术保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只为了来看看少林寺那还是不来的好,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怕来了后让你失望,坏了感觉。
塔林和少林武术馆还算不错。三皇寨没有去,不好评价。
当日消费明细:
餐饮:
早饭:6.5元(3碗小米粥+3个茶叶蛋+3个饼+1根油条)
晚饭:77元(信阳菜馆)
车资:
打的:王城广场-洛阳火车站一运 5元
洛阳-少林寺 18元X3=54元
少林寺-洛阳 20元X3=60元
56路:火车站-王城广场东 1.5元X3=4.5元
门票:100元X3=300元
纪念品:T恤 10元 VCD 10元
小食:
饮料:1水+1果汁=3+5=8元
火车站超市:牡丹饼22元 迷你杜康6元 农夫果园4元
面包:14元
共计:581元
——————————————————————————————
10/3 洛阳古墓博物馆-回上海
早上在宾馆旁的小吃店吃了粥、饼、油条茶叶蛋等小食后退房在酒店门口坐2路到火车站,车资1元。2路下客的地方就是83路的终点站,坐到“古代艺术博物馆”站下,车资1元。83路会经过邙山,这里是古人认为的下葬的风水宝地,有许多名人葬于此地,如南唐后主李煜。只是公车是在修筑完好的公路上前行,是见不到邙山的。古代艺术博物馆门票20元,学生10元。
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历代典型墓葬为主要陈列内容的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展示中国古代葬俗制度演变轨迹的特色性博物馆。在这里游人很少,感觉不到黄金周的痕迹。地面建筑由仿汉代、北魏两组建筑群组成。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唐安菩夫妇墓,有色彩鲜艳的镇墓兽唐三彩。还有西汉卜千秋壁画墓等。
博物馆离洛阳机场三站路。再次坐上83路到机场。洛阳机场是我目前见到的最小的机场。一天只有四个航班,洛阳和上海、北京的对飞。我们到的早,机场不见一个工作人员。到航班CHECK IN时间才会出现工作人员,餐厅也不供餐,只有方便面。在机场的商店买了对小的唐三彩驼马对,25元。
登机飞回上海啦~~~
点评:
古墓博物馆——如果你不是那么胆小,如果胆小就找个伴一起去吧。带着无神论的探索心和有神论的敬畏之心,一定会对中国历代的墓葬文化有所了解的。博物馆的设计很好,曲字型的,不会迷路也不会错过。
当日消费明细:
早饭:6.6元(3粥+3饼+2油条+2茶叶蛋+2碟酱菜)
车资:2路 宾馆-火车站 1元X3=3元
83路 火车站-古代艺术博物馆 1元X3=3元
83路 古代艺术博物馆-机场 1元X3=3元
门票:古代艺术博物馆 20元X2+10元=50元
购物:唐三彩驼马对 25元
共计:90.6元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