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楼经学大要 第六讲(六)
六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有一篇文章,名《三代改制质文篇》,大家不妨看看。这是说三代时也改制的,商不全照夏,周不全照商。但改来改去不外两字:一为“质”,一为“文”。或由质进于文,或由文返为质,这其中有道家思想,所以说到“变”。有关变的思想,或说变的哲学,只有中国人讲。试读西洋思想史,他们不论那个哲学家,都说自己的思想是不变的,是永恒的真理。惟不同的时代则出不同的哲学家,发表不同的思想,但仍都坚持的永恒不变。中国人从人事一切活动上,看到这“变”;而又能超出这变化的人事之上看到其中的“不变”,即是所谓的“道”。这也可说是中国人的人生真理,是从历史长时期的大潮流中看出来的。这真是中国人的聪明。
先秦思想到了战国末年,外边环境造成人们想把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整个政治社会跟着统一。我的讲法,统一思想最下的是《淮南子》,上面是《吕氏春秋》,再上有《易传》、《中庸》、《小戴礼》的许多新儒家,再上是阴阳家讲阴阳五行。我们不是讲思想史,详细的不讲了。汉武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表章《五经》,罢黜百家,而不是像今天大家说的,孔子思想因便利于帝王专制,所以为汉武帝所采用。可以说,汉武帝也是跟随时代而产生的。
中国政治上从秦、汉下来,虽一直都有皇帝,但在思想上从来没有说要专制,并且从来的国人也不主张帝王专制。你们不妨去看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学术上,中国人捧不捧皇帝?从《二十五史》上来看,中国知识分子那一个捧皇帝?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人,对皇帝是须有所批评的。中国读书人对政治人物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此下便不多捧。中国思想虽求会通统一,但绝不捧皇帝。这里又有了文化问题。将来诸位要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历史里的问题,就该依照中国人的立场,来看、来了解问题的真相。我们不可忽略传统文化的背景,只把西方人的观点来探讨、批评、论断中国的文化历史。
素书楼经学大要 第六讲(五)http://www.douban.com/note/295250222/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有一篇文章,名《三代改制质文篇》,大家不妨看看。这是说三代时也改制的,商不全照夏,周不全照商。但改来改去不外两字:一为“质”,一为“文”。或由质进于文,或由文返为质,这其中有道家思想,所以说到“变”。有关变的思想,或说变的哲学,只有中国人讲。试读西洋思想史,他们不论那个哲学家,都说自己的思想是不变的,是永恒的真理。惟不同的时代则出不同的哲学家,发表不同的思想,但仍都坚持的永恒不变。中国人从人事一切活动上,看到这“变”;而又能超出这变化的人事之上看到其中的“不变”,即是所谓的“道”。这也可说是中国人的人生真理,是从历史长时期的大潮流中看出来的。这真是中国人的聪明。
先秦思想到了战国末年,外边环境造成人们想把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整个政治社会跟着统一。我的讲法,统一思想最下的是《淮南子》,上面是《吕氏春秋》,再上有《易传》、《中庸》、《小戴礼》的许多新儒家,再上是阴阳家讲阴阳五行。我们不是讲思想史,详细的不讲了。汉武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表章《五经》,罢黜百家,而不是像今天大家说的,孔子思想因便利于帝王专制,所以为汉武帝所采用。可以说,汉武帝也是跟随时代而产生的。
中国政治上从秦、汉下来,虽一直都有皇帝,但在思想上从来没有说要专制,并且从来的国人也不主张帝王专制。你们不妨去看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学术上,中国人捧不捧皇帝?从《二十五史》上来看,中国知识分子那一个捧皇帝?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人,对皇帝是须有所批评的。中国读书人对政治人物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此下便不多捧。中国思想虽求会通统一,但绝不捧皇帝。这里又有了文化问题。将来诸位要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历史里的问题,就该依照中国人的立场,来看、来了解问题的真相。我们不可忽略传统文化的背景,只把西方人的观点来探讨、批评、论断中国的文化历史。
素书楼经学大要 第六讲(五)http://www.douban.com/note/295250222/
愚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周作人自编集》阅读记录 (1人喜欢)
- 《冯友兰文集》阅读记录 (4人喜欢)
- 《中国近代史从书》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费孝通著作目录》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汪曾祺别集》阅读记录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