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楼经学大要 第六讲 (四)
四
汉初以后的思想,如其中有两大问题,一是天下统一,一是求贤。
中国在秦前,是封建制度,列国诸侯不是兄弟就是亲戚。但是到了战国,封建制度崩溃,政治上主要纲领便在求贤。孟子说: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沉得而臣之乎?
又说:
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缪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这可见古代国君之求贤。
荀子也说:
诸侯自为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
这是说王天下必有师,霸天下则有友,亡天下则只用奴才。这便是中国的政治传统。在西方是没有的。
今天中国人一味求新求变,即使谈复兴中国文化,也避谈复古,并且还强调复兴中国文化不是复古。只讲“民治”,不再讲“贤治”。今天我们开运动会,首先要点“圣火”,这是希腊传统,这是西方人的古,可见西方人讲新亦并不排古。而我们今天的“新”,为甚么就不能与“古”并存呢?并且我们今天的新,又常是西方人的古。难道说古希腊的古就可以复,中国的古就不可复了吗?
记得二次大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而后恢复独立。他们开全国性的运动大会,我当时正在日本,也前往参观。运动大会的开幕仪式,开道进入体育场的是两面大旗,随后是两盏大灯笼,这都是中国式的,再跟着两面大锣,“哐哐”敲打着,绕场一周,然后开幕。我当时想,将来日本会比中国象样。因中国开运动会倘也如此,一定会受批评,说是封建,又是落伍。现在一切都不要,只要全盘西化。但“西化”亦只是一个笼统的名词,到底要依谁为主呢?依英,依法,依美,还是依俄?到今乃成为中国国内绝大争论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战胜国,属五强之一。联合国正式创建,召开大会,当时有一规定,即五强可以用自己国语发言,都算是联合国的法定语言。中、英、法、俄共四种国语,另加西班牙语为第五种语言,这是为了南美洲的国家而设的。开会那天,各国出席代表都用他们自己国的语言发表演说,只有中国代表用英语,说是为了方便友邦。结果苏俄代表立刻生气离席。今天中共一进联合国,就恢复讲中文,这是依照着苏维埃的意见来的。一般说来,只有商人才最需要讲英语。我说这些话,不是反对学英语。只是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立场,又要知道自己国家民族的立场,作学问亦然。
今天我们毕竟仍是中国人,当知中国人自己的一套。如大家读法国书或英国书,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相互间的差异。如果中国人一切都用英语,则中国岂不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或附庸国了吗?现在运动大会上的“圣火”二字,不知古希腊文,或英文、法文怎么称呼?不过就中国而言,“圣”字是一了不起的字,我们称孔子为“圣”,孟子为“亚圣”,又称“圣君贤相”。我从前在香港,香港的私立学校几乎都是教会学校,他们的校名也多用“圣”字。台湾今天称基督教的诞节为“圣诞节”,称自己的孔子诞辰则为“孔诞”。我们把一个民族中最尊贵的字眼送给了别人,就从这些日常人生的小事上看,也可知今天中国人的心理了。中国古代的大统一思想,就是要从“国”而至于“天下”,这即是“大同”理想。这也是西方人所没有的。日本人学中国,所以在明治维新时倡道“天皇万世一系”。二次大战后,日本万世一系的天皇垮了。当时美国要废除天皇,我们先总统蒋公则劝美国从宽,许以维持。目前日本人也慢慢看轻了他们的天皇了,以后日本究将如何变?不得而知。不过中国人一向看不起日本,所以日本侵略我们,我们全民族还能群起抗战。若以今天中国人的心理,我想如果是英、美打我们,就不知会不会激起我们的全面抗战了。日本人则看不起美国,在用兵侵呑中国前,先用兵去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才引起此下的美、日战争。日本被美国占领,日本心中不服,但不敢表现,而极用心想接近大陆的共产中国。后来不知如何,才又转亲美国,乃成今天的日本。
其实稍前的日本知识分子,是一向倾向共产大陆的,在二次大战时,日本侵略中国,喊出“八纮一宇”。其中有一意义,是要再教育中国人看重东方文化,而以日本为主,来与西方对抗。日本人一向是以东方文化的主人翁自居的,所以心中起先是看不起西方的。只可惜日本自身的文化与中国相较,少了一千年,所以他们心中亦涵有一种苦痛。而终于在经济、科技上一味学西方,但其存心则似乎强调中国和他们自已的文化系统。他们应该是要有一些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出来,为日本的未来寻一出路。
战国时政治上一重要观念便是在“求贤”。这是因当时中国人了解天下大势,国家不能为一家所有,待到某一时,别人会代之而起。这种观念,在中国人说来,可谓亲切明白,根深蒂固。
我从前在北京,曾去参观紫禁城旁的清朝太庙,规模不大。再看陈列皇室牌位的地方,也很有趣,就只有那么大,差不多刚好摆下清朝一代自始至终皇帝的牌位。好像早已预知清朝一朝国祚只有不到三百年,只能传十个上下的皇帝。从这一点,亦可知中国人连历代皇帝在内,从来没有把万世一统的观念放入脑中。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秦始皇当时有这万世一统的想法,结果失败了。
素书楼经学大要 第六讲(三)http://www.douban.com/note/294750407/
汉初以后的思想,如其中有两大问题,一是天下统一,一是求贤。
中国在秦前,是封建制度,列国诸侯不是兄弟就是亲戚。但是到了战国,封建制度崩溃,政治上主要纲领便在求贤。孟子说: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沉得而臣之乎?
又说:
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缪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这可见古代国君之求贤。
荀子也说:
诸侯自为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
这是说王天下必有师,霸天下则有友,亡天下则只用奴才。这便是中国的政治传统。在西方是没有的。
今天中国人一味求新求变,即使谈复兴中国文化,也避谈复古,并且还强调复兴中国文化不是复古。只讲“民治”,不再讲“贤治”。今天我们开运动会,首先要点“圣火”,这是希腊传统,这是西方人的古,可见西方人讲新亦并不排古。而我们今天的“新”,为甚么就不能与“古”并存呢?并且我们今天的新,又常是西方人的古。难道说古希腊的古就可以复,中国的古就不可复了吗?
记得二次大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而后恢复独立。他们开全国性的运动大会,我当时正在日本,也前往参观。运动大会的开幕仪式,开道进入体育场的是两面大旗,随后是两盏大灯笼,这都是中国式的,再跟着两面大锣,“哐哐”敲打着,绕场一周,然后开幕。我当时想,将来日本会比中国象样。因中国开运动会倘也如此,一定会受批评,说是封建,又是落伍。现在一切都不要,只要全盘西化。但“西化”亦只是一个笼统的名词,到底要依谁为主呢?依英,依法,依美,还是依俄?到今乃成为中国国内绝大争论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战胜国,属五强之一。联合国正式创建,召开大会,当时有一规定,即五强可以用自己国语发言,都算是联合国的法定语言。中、英、法、俄共四种国语,另加西班牙语为第五种语言,这是为了南美洲的国家而设的。开会那天,各国出席代表都用他们自己国的语言发表演说,只有中国代表用英语,说是为了方便友邦。结果苏俄代表立刻生气离席。今天中共一进联合国,就恢复讲中文,这是依照着苏维埃的意见来的。一般说来,只有商人才最需要讲英语。我说这些话,不是反对学英语。只是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立场,又要知道自己国家民族的立场,作学问亦然。
今天我们毕竟仍是中国人,当知中国人自己的一套。如大家读法国书或英国书,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相互间的差异。如果中国人一切都用英语,则中国岂不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或附庸国了吗?现在运动大会上的“圣火”二字,不知古希腊文,或英文、法文怎么称呼?不过就中国而言,“圣”字是一了不起的字,我们称孔子为“圣”,孟子为“亚圣”,又称“圣君贤相”。我从前在香港,香港的私立学校几乎都是教会学校,他们的校名也多用“圣”字。台湾今天称基督教的诞节为“圣诞节”,称自己的孔子诞辰则为“孔诞”。我们把一个民族中最尊贵的字眼送给了别人,就从这些日常人生的小事上看,也可知今天中国人的心理了。中国古代的大统一思想,就是要从“国”而至于“天下”,这即是“大同”理想。这也是西方人所没有的。日本人学中国,所以在明治维新时倡道“天皇万世一系”。二次大战后,日本万世一系的天皇垮了。当时美国要废除天皇,我们先总统蒋公则劝美国从宽,许以维持。目前日本人也慢慢看轻了他们的天皇了,以后日本究将如何变?不得而知。不过中国人一向看不起日本,所以日本侵略我们,我们全民族还能群起抗战。若以今天中国人的心理,我想如果是英、美打我们,就不知会不会激起我们的全面抗战了。日本人则看不起美国,在用兵侵呑中国前,先用兵去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才引起此下的美、日战争。日本被美国占领,日本心中不服,但不敢表现,而极用心想接近大陆的共产中国。后来不知如何,才又转亲美国,乃成今天的日本。
其实稍前的日本知识分子,是一向倾向共产大陆的,在二次大战时,日本侵略中国,喊出“八纮一宇”。其中有一意义,是要再教育中国人看重东方文化,而以日本为主,来与西方对抗。日本人一向是以东方文化的主人翁自居的,所以心中起先是看不起西方的。只可惜日本自身的文化与中国相较,少了一千年,所以他们心中亦涵有一种苦痛。而终于在经济、科技上一味学西方,但其存心则似乎强调中国和他们自已的文化系统。他们应该是要有一些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出来,为日本的未来寻一出路。
战国时政治上一重要观念便是在“求贤”。这是因当时中国人了解天下大势,国家不能为一家所有,待到某一时,别人会代之而起。这种观念,在中国人说来,可谓亲切明白,根深蒂固。
我从前在北京,曾去参观紫禁城旁的清朝太庙,规模不大。再看陈列皇室牌位的地方,也很有趣,就只有那么大,差不多刚好摆下清朝一代自始至终皇帝的牌位。好像早已预知清朝一朝国祚只有不到三百年,只能传十个上下的皇帝。从这一点,亦可知中国人连历代皇帝在内,从来没有把万世一统的观念放入脑中。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秦始皇当时有这万世一统的想法,结果失败了。
素书楼经学大要 第六讲(三)http://www.douban.com/note/294750407/
愚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周作人自编集》阅读记录 (1人喜欢)
- 《冯友兰文集》阅读记录 (4人喜欢)
- 《中国近代史从书》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费孝通著作目录》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汪曾祺别集》阅读记录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