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推翻传统君王统治的斗争相当漫长?
为什么中国人推翻传统君王统治的斗争显得相当漫长而欧洲人日本人等则很短时间就完成了?法国大革命,3年。日本明治维新,也仅用20年。但中国呢,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12年溥仪退位,再到49年建人民共和国,前后持续百余年。这里面都有什么原因吗?袁腾飞老师说了一点,但我觉得还有其他几点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两个:
第一,中国古代阶层之间,是流动的。通过科举考试,底层人民也可以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所以只要四书勤向窗前读,不用造反。中科举虽然难点,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但这比造反安全多了,造反可是掉脑袋的事。再不济读书不中用,还可以花钱捐官做。而欧洲、日本就不一样。他们社会阶层是固化的,不允许流动。日本当年大化革新,全盘唐化,唯独不学太监制度和科举制度。所以下层想上位,那就只好革命了。
第二,革命力量弱小。自秦始皇开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一直是大政府小社会,民间力量薄弱。后来宋朝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进一步削弱了民间的力量。所以直到资产阶级兴起,才组织了辛亥革命。在此之前什么义和团太平天国,都是误国误民。而当欧洲人闹革命时,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了。
除了这两个主要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第三,国人传统,尚文轻武,不习野战。读书的看不起当兵的,好男不当兵,万般皆下品嘛。还是宋朝的另一个国策,“昌文偃武”,使得国人丧失了尚武的精神,我不得不说,遗祸千年啊。
第四,国人性格,轻家囯而重乡土,怯于公战勇于私斗。而又安土重迁,守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便好。故无特殊情况,怎么可能愿意背井离乡,出征千里以杀敌。国人听说要造反,犹犹豫豫半天然后告诉你,我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8个月的娃娃,我不能不慈不孝啊,所以还是不去了。而欧洲人听说要造反,拿着刀叉就出门了——闲时刀叉做餐具以吃饭,战时刀叉做武器以杀敌。
第五,国人文化,儒家讲忠君孝亲。接受这种文化教育的人,怎么可能会拿起刀枪犯上作乱?当年文盲洪秀全造反,曾国藩奉昭讨逆,毁家纾难,写的檄文差点就要号召湘军忠君报国,凯旋为国士,战死为国殇。亏得后来被人提醒,才改为以卫圣道,以护名教。胜利后曾公本来足以拥兵自重,于是有人提醒老头子“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结果他还是解甲散兵,弃军归田。
第六,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耕文化,但求平安无祸,好稳厌兵。否则战事一开,兵祸连年,男不能耕,女不能织;农事不兴,百业废驰。吃啥?穿啥?
第一,中国古代阶层之间,是流动的。通过科举考试,底层人民也可以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所以只要四书勤向窗前读,不用造反。中科举虽然难点,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但这比造反安全多了,造反可是掉脑袋的事。再不济读书不中用,还可以花钱捐官做。而欧洲、日本就不一样。他们社会阶层是固化的,不允许流动。日本当年大化革新,全盘唐化,唯独不学太监制度和科举制度。所以下层想上位,那就只好革命了。
第二,革命力量弱小。自秦始皇开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一直是大政府小社会,民间力量薄弱。后来宋朝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进一步削弱了民间的力量。所以直到资产阶级兴起,才组织了辛亥革命。在此之前什么义和团太平天国,都是误国误民。而当欧洲人闹革命时,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了。
除了这两个主要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第三,国人传统,尚文轻武,不习野战。读书的看不起当兵的,好男不当兵,万般皆下品嘛。还是宋朝的另一个国策,“昌文偃武”,使得国人丧失了尚武的精神,我不得不说,遗祸千年啊。
第四,国人性格,轻家囯而重乡土,怯于公战勇于私斗。而又安土重迁,守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便好。故无特殊情况,怎么可能愿意背井离乡,出征千里以杀敌。国人听说要造反,犹犹豫豫半天然后告诉你,我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8个月的娃娃,我不能不慈不孝啊,所以还是不去了。而欧洲人听说要造反,拿着刀叉就出门了——闲时刀叉做餐具以吃饭,战时刀叉做武器以杀敌。
第五,国人文化,儒家讲忠君孝亲。接受这种文化教育的人,怎么可能会拿起刀枪犯上作乱?当年文盲洪秀全造反,曾国藩奉昭讨逆,毁家纾难,写的檄文差点就要号召湘军忠君报国,凯旋为国士,战死为国殇。亏得后来被人提醒,才改为以卫圣道,以护名教。胜利后曾公本来足以拥兵自重,于是有人提醒老头子“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结果他还是解甲散兵,弃军归田。
第六,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耕文化,但求平安无祸,好稳厌兵。否则战事一开,兵祸连年,男不能耕,女不能织;农事不兴,百业废驰。吃啥?穿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