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老莫一个人住(一)
第二天,老莫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他从床上下来,打开门。门外并没有人。他再次确认了一遍,门外没有任何生物的踪迹。
老莫悻悻然关上门,想要回去睡觉。又一阵紧密的、毫无节奏的敲门声传来,其中还伴有用轻微的尖音所发出的哀嚎。老莫感到生气,又有些害怕,一时间困意全无。他回头打开门,可是这次依然半个人影都没有。
正在他惊惧之时,敲门声又一次直冲到他的耳畔,随之涌入的还有连续的拍击声。很快,敲门声与附加的拍击声层现错出,堆叠成为一座旋转的音山。又过了不多久,刚才那种轻微的哀嚎声也参与其中,就像在柠檬水里第三次加入砂糖。
老莫出了一身的汗,夏天的早晨令人醒着做噩梦。他就近找了把椅子坐下来。一坐,刚才还若有似无的人声一下子就到达了他的耳蜗,简化成嗡嗡作响,好似蜂鸣。
那个人声充满了内容:首先是怨妇一般的抱怨(沙哑而平缓);随后是一阵夹杂着絮叨的抽泣声(紊乱而重复);接着又是一段凄凉的哀歌(由于跑调而显得阴郁);一下子又转成快速的诅咒(平静极了);过了一会儿又是大哭的声音(还配合着跺脚,显示出一定的音乐天赋)。
语言中包括一些重复的词语,比如说“救命”、“出去”、“快来”等等。
老莫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发抖。不会是还没做完的梦,一切只能归咎于迷幻与错觉,也就是说,所有不可捉摸的声音都源于幻听。这一坚定的想法刚使老莫接触到正要膨胀的力量,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声“砰”响又令他猝不及防,立刻下意识地抱住了自己的脑袋。
过了一会儿,动静渐渐小了,他便把前倾的身体缩回原处,开始揣测:这诡谲的幻听在诉说着什么神秘的故事?
倒嚼着刚才那声犹如炸雷的巨响,老莫想起了一个片断。自从那次音乐会结束以后,那个在密云般排布的锯齿音后面极为沉重的低音就在老莫的心头难以消融。这是一颗不可测明的鱼雷,击中了收听者最敏感的涡轮。
那个低音让老莫想到所有的战争。国家间的战争、民族间的战争、家庭间的战争、夫妻间的战争。所有的灾难,在俯视者的眼里都是缺油的齿轮在打架;而在仰视者眼中,一句简单的挑衅,很可能就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一个低音就是一个隔断,一场战争也是一个隔断。可是世界只是一首交响曲吗?
不是。想到这里,老莫对于自己拥有幻听的本领,感到自豪起来。他等了一会儿,如泣如诉的人声又传来了,断断续续,将尽未尽。
这是些战场上受难者的遭遇。他们在隔断之中做了掉进深渊的冤魂。他们的渴望只有在电影里才能因为有英雄的存在而得以延续。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躲不过子弹的轻轻一吻。也许到了下一站,这些受难者还在幽幽地唱着没有调子的歌,像羊一般再吃一辈子的草。
他们喊过救命吗?他们被关进笼子的时候来得及流眼泪吗?他们会捶顿着脑门,说“诅咒你们这群恶人”吗?
老莫摸着自己的胸口,感到一阵气闷。对于战争的思考的确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了能写成一本反战宣传手册,老莫熬光了他的头发。他需要一个用于爆发灵感的点,过期的等待所要迎来的也许就是一阵幻听。
敲门声再次放弃了其中的音乐性,莽撞地向老莫扑来。这次其中还夹带了一句清晰的“爸爸救救我”。
瞬间有十多万个蚂蚁似的孩童的脸向着老莫飞来。他们的面色坏于平均水平,至于平均水平是个什么,老莫的感知也表示无可奉告。他们都在抓着瞎前进,寻找自己伟岸的父亲——虽然无论何时都是白天,但是无论何地都有黑夜。孩童们的悲伤风格迥异,冷淡与狂躁的出入大相径庭。有一些成为了流浪狗,咬着脏布鞋,穿行在每一条被贬低过的街巷中;有一些高傲地活着,同时想家,可是脸上不会留出供油画可怜的神情;有一些一边拾着垃圾一边咳嗽,一边还要写着嘲讽战争的诗歌躲避新一轮空袭;有一些早已失语,内心的独白是一大块霉变的面包。
有一种强烈的道德审判力使得老莫低下头去。他尚未决定,不知这是暗喜的开始,还是悼词写到了结尾。战争远比这些痛苦得多,他想到。
于是,他又听到了一阵刺耳的声响,是有东西试图在拉开口子。一点儿也不美妙的间奏。
但是这新一轮的幻听又使老莫找到了新的感知点:伤口。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没有上过战场却要努力体会战争的人,伤口这个词绝不新鲜。
伤口切得整齐吗?这可是关系到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死得是否体面。
伤口切得深入吗?可不要把人挂在山间的钢丝绳上使他进退维谷。
伤口切得显眼吗?那不是艺术一般的雕花,而是使对称的人体失衡的印记。
伤口在哪儿?伤到了娃娃们的眼睛,同样已经使山和水里有了血色。
当伤口被划开的时候,血管里会发生浅浅的地震。纵波与横波都像涟漪一样荡开,以至于最后留下一个用于回味的大裂谷……
幻听还在继续,似乎所有的声音都要像瀑布一样涌来了。这使得老莫感到十分满足。他知道,自己的好运来了。
所有麦垛形状的声音陪伴了老莫多日,当他在房间里盘旋的时候,这些声音就这么时隐时现。当然,幻听之中还会应老莫的需要加入新的元素。比如,在夜间,什么东西“轰”的一声倒地的动静,使他联想到所有帝国的覆灭史。一场战争就像一个圆圈的起点与终点,如果身心足够愉悦地来看,战争就是循环的始末。又比如,在一个没有征兆的早晨,什么东西“砰”地碎裂,惊醒了沉睡中的老莫。在他看来,破除旧梦是战争为数不多的利好。一个人声在他吃午饭的时候喊“疼!”,又让老莫匆匆放下碗筷去尽力解释自己内心对于战争疼痛的长篇论断。
所有的暗示都指向了老莫的新手册,老莫也将一切细腻的情思托付于它。终于,老莫的反战宣传手册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得以完成。太阳的光亮刺穿了他的旧镜子,全都照射在红皮的手册本子上,那些光斑看上去漂亮极了。
六日之后,老莫突然回过神来,打开了隔壁房间锁着的门。他那个平日里精力过剩的小女儿此时正静静地躺在地面上。距离老莫和他曾经的小跳跳糖玩最后一次不说话游戏已经过去了七天。(遗忘)
老莫悻悻然关上门,想要回去睡觉。又一阵紧密的、毫无节奏的敲门声传来,其中还伴有用轻微的尖音所发出的哀嚎。老莫感到生气,又有些害怕,一时间困意全无。他回头打开门,可是这次依然半个人影都没有。
正在他惊惧之时,敲门声又一次直冲到他的耳畔,随之涌入的还有连续的拍击声。很快,敲门声与附加的拍击声层现错出,堆叠成为一座旋转的音山。又过了不多久,刚才那种轻微的哀嚎声也参与其中,就像在柠檬水里第三次加入砂糖。
老莫出了一身的汗,夏天的早晨令人醒着做噩梦。他就近找了把椅子坐下来。一坐,刚才还若有似无的人声一下子就到达了他的耳蜗,简化成嗡嗡作响,好似蜂鸣。
那个人声充满了内容:首先是怨妇一般的抱怨(沙哑而平缓);随后是一阵夹杂着絮叨的抽泣声(紊乱而重复);接着又是一段凄凉的哀歌(由于跑调而显得阴郁);一下子又转成快速的诅咒(平静极了);过了一会儿又是大哭的声音(还配合着跺脚,显示出一定的音乐天赋)。
语言中包括一些重复的词语,比如说“救命”、“出去”、“快来”等等。
老莫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发抖。不会是还没做完的梦,一切只能归咎于迷幻与错觉,也就是说,所有不可捉摸的声音都源于幻听。这一坚定的想法刚使老莫接触到正要膨胀的力量,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声“砰”响又令他猝不及防,立刻下意识地抱住了自己的脑袋。
过了一会儿,动静渐渐小了,他便把前倾的身体缩回原处,开始揣测:这诡谲的幻听在诉说着什么神秘的故事?
倒嚼着刚才那声犹如炸雷的巨响,老莫想起了一个片断。自从那次音乐会结束以后,那个在密云般排布的锯齿音后面极为沉重的低音就在老莫的心头难以消融。这是一颗不可测明的鱼雷,击中了收听者最敏感的涡轮。
那个低音让老莫想到所有的战争。国家间的战争、民族间的战争、家庭间的战争、夫妻间的战争。所有的灾难,在俯视者的眼里都是缺油的齿轮在打架;而在仰视者眼中,一句简单的挑衅,很可能就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一个低音就是一个隔断,一场战争也是一个隔断。可是世界只是一首交响曲吗?
不是。想到这里,老莫对于自己拥有幻听的本领,感到自豪起来。他等了一会儿,如泣如诉的人声又传来了,断断续续,将尽未尽。
这是些战场上受难者的遭遇。他们在隔断之中做了掉进深渊的冤魂。他们的渴望只有在电影里才能因为有英雄的存在而得以延续。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躲不过子弹的轻轻一吻。也许到了下一站,这些受难者还在幽幽地唱着没有调子的歌,像羊一般再吃一辈子的草。
他们喊过救命吗?他们被关进笼子的时候来得及流眼泪吗?他们会捶顿着脑门,说“诅咒你们这群恶人”吗?
老莫摸着自己的胸口,感到一阵气闷。对于战争的思考的确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了能写成一本反战宣传手册,老莫熬光了他的头发。他需要一个用于爆发灵感的点,过期的等待所要迎来的也许就是一阵幻听。
敲门声再次放弃了其中的音乐性,莽撞地向老莫扑来。这次其中还夹带了一句清晰的“爸爸救救我”。
瞬间有十多万个蚂蚁似的孩童的脸向着老莫飞来。他们的面色坏于平均水平,至于平均水平是个什么,老莫的感知也表示无可奉告。他们都在抓着瞎前进,寻找自己伟岸的父亲——虽然无论何时都是白天,但是无论何地都有黑夜。孩童们的悲伤风格迥异,冷淡与狂躁的出入大相径庭。有一些成为了流浪狗,咬着脏布鞋,穿行在每一条被贬低过的街巷中;有一些高傲地活着,同时想家,可是脸上不会留出供油画可怜的神情;有一些一边拾着垃圾一边咳嗽,一边还要写着嘲讽战争的诗歌躲避新一轮空袭;有一些早已失语,内心的独白是一大块霉变的面包。
有一种强烈的道德审判力使得老莫低下头去。他尚未决定,不知这是暗喜的开始,还是悼词写到了结尾。战争远比这些痛苦得多,他想到。
于是,他又听到了一阵刺耳的声响,是有东西试图在拉开口子。一点儿也不美妙的间奏。
但是这新一轮的幻听又使老莫找到了新的感知点:伤口。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没有上过战场却要努力体会战争的人,伤口这个词绝不新鲜。
伤口切得整齐吗?这可是关系到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死得是否体面。
伤口切得深入吗?可不要把人挂在山间的钢丝绳上使他进退维谷。
伤口切得显眼吗?那不是艺术一般的雕花,而是使对称的人体失衡的印记。
伤口在哪儿?伤到了娃娃们的眼睛,同样已经使山和水里有了血色。
当伤口被划开的时候,血管里会发生浅浅的地震。纵波与横波都像涟漪一样荡开,以至于最后留下一个用于回味的大裂谷……
幻听还在继续,似乎所有的声音都要像瀑布一样涌来了。这使得老莫感到十分满足。他知道,自己的好运来了。
所有麦垛形状的声音陪伴了老莫多日,当他在房间里盘旋的时候,这些声音就这么时隐时现。当然,幻听之中还会应老莫的需要加入新的元素。比如,在夜间,什么东西“轰”的一声倒地的动静,使他联想到所有帝国的覆灭史。一场战争就像一个圆圈的起点与终点,如果身心足够愉悦地来看,战争就是循环的始末。又比如,在一个没有征兆的早晨,什么东西“砰”地碎裂,惊醒了沉睡中的老莫。在他看来,破除旧梦是战争为数不多的利好。一个人声在他吃午饭的时候喊“疼!”,又让老莫匆匆放下碗筷去尽力解释自己内心对于战争疼痛的长篇论断。
所有的暗示都指向了老莫的新手册,老莫也将一切细腻的情思托付于它。终于,老莫的反战宣传手册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得以完成。太阳的光亮刺穿了他的旧镜子,全都照射在红皮的手册本子上,那些光斑看上去漂亮极了。
六日之后,老莫突然回过神来,打开了隔壁房间锁着的门。他那个平日里精力过剩的小女儿此时正静静地躺在地面上。距离老莫和他曾经的小跳跳糖玩最后一次不说话游戏已经过去了七天。(遗忘)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