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时光之青岛
谨以此文,纪念在青岛的自由时光。 --- 2013
7/27,晴。
上海是一大早就流汗的节奏,周六地铁也挤满的节奏,12:05的飞机延误了一个钟头的节奏。So, 下午两点,终于站在青岛流亭机场,在30度上下的微风里等机场快线咯。有没有见过青岛方方正正的巡逻警车?简直是放大版的糖果盒形状呐,哈哈,萌点低了我。机场离我们要去的市区三十多公里,市区也不时可见大片的浓浓白雾,算是海滨城市的特色么?
路线:机场1线-- 26路 -- 旅馆
虽说温度不高,30出头,但是太阳下站了走了一会儿,加上湿度高且闷热的气候,到旅馆已经一身汗啦,终于在空调房休息了一会儿,展开地图,翻出手机收藏的功略,青岛之行的计划才刚刚开始~而这个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第一站:前往云霄路吃海鲜
虽说这是个游客密集的傻多速(人傻钱多速来)区域。。。也有同事去过觉得比其他地方贵,不过因为离旅馆比较近,还是选择这条街觅食了。
辣炒蛤蜊:大盘量足,辣得够味儿,两个人吃出了统一结论:接下来几天都不用点蛤蜊了…..
全家福水饺:白的黄的绿的黑的~鱼丸儿馅的多,普通的好吃
清炒蔬菜很普通,姜汁小海螺么….海螺这么吃是要毁了人家的美好形象阿!对小海螺没有爱了….
青啤一杯喝不完,清爽且淡的口感不错,没有平时喝到的啤酒那么苦哟
好了,等我们吃完太阳已经彻底睡着了,整条街已经被慢慢挪动的车和人挤满了,烧烤的环境不敢恭维,也就不轻易尝试了,用散步的节奏开始往附近的五四广场踱去。五四广场其实…就是个颇似缩小版外滩的广场,以及大红色灯光鲜艳的火炬雕塑,再走两步就是栏杆栏起的海边,隔海相望,还可以远远望见奥帆中心的一角,海面上有一段始终是乌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的,估计是那里的雾一直没有散去吧。沿海走走逛逛,有一条几百米连接不断的小商铺街,各种看上去像从义乌迁移来的小商品们不断在一家有一家店里重复出现~ 再往前走还是海边,多了可以往下走去的堤坝,还有人悠闲地面对一片其实已经很黑看不清什么波澜的海诶。一直沿着海岸线走,不知不觉已经离住地儿很近了,十点多到旅馆,休息。《佳片有约》在放《换子疑云》哟,才看了开篇一会儿就睡着啦。
7/28 晴
七点:好早。
八点:还想睡一会儿。
九点:起床吧…没有早饭次了哟!
路线:往火车站方向的公交车—到栈桥—老城区
下车离景点还有一段,先去觅食,路边的小馆子里生活海鲜们已经开始勤劳蠕动吸引过客了,不过对我们来说还是早饭时间呐!水饺就够了。可是真心不好吃啦= =,好了拉进黑名单不用考虑路边小馆的海鲜了。
栈桥虽然已经禁不住台风海浪的摧残,早早塌了一段在大太阳下休息等整修,还是想去望一眼。通往栈桥的地下通道,比菜市场还要惨不忍睹,吃的喝的玩的纪念的各种脏乱差-.- 这是有多低估游客质量…. 来看栈桥残骸(其实没有那么惨…)的还不少哟,另一侧的海滩上人也不少(好像是第六浴场),距离有点远就不去了,海滩的一角堆着大包大包海里捞起的浒苔,海面上也能看见不少漂浮的浒苔,说起来,这就是个浒苔出没的季节啊,难怪青岛同学已经预言,这时候去去海边能看草原了。
离开栈桥, 延中山路商业街前行,预计路线:天主教堂— 基督教堂 – 迎宾馆(原总督府)
But! 好闷热的天….
天主教堂还在转角,正巧看见路边商场的电子广告条有《速度与激情6》热映公告,不如去看一场电影哟,嗯…略去不剧透鸟。商场里转了一圈,逛了超市(有看到超萌的毛绒企鹅家族!超萌!比极地的毛绒企鹅萌一千倍!~~~><~~~被之后一天的极地深深伤害的小心灵),看了电影,治愈了,继续上路~
天主教堂:门前是上坡路,周边在修路,教堂没有开放,大家就围着这建筑各种欣赏各种拍…
基督教堂:穿过老城区几条马路,上了段坡路,就看到基督教堂在马路另一边的小山上,看上去像个在马路中间的小岛。游人不少,售票窗口前还贴心地有手写附近景点路线指南(是大叔被问烦了吧)教堂前还有对新人在拍婚纱。一楼是礼拜堂,门口的书架放满圣经,教堂专用,自觉略过;礼拜堂不大的地方一排排长椅整齐放满,彩色玻璃也很有意思,并不多,总体来说是个简单朴素的风格,后方二楼有台硕大的管风琴,要站到老前面往后看才看得到,不对外开放。 出了礼拜堂可以上钟楼看看,楼梯高且陡,照样人多,完全无视门口贴着的限十人告示= =三层到了最高的小钟楼顶,可以看到隔着玻璃罩的机械钟部件在转动,而在头顶上方就是每个路过的人都能看得到的大时钟。
迎宾馆(总督府):值得一去的地方,集古典华丽精致美貌于一身!绿色小瓷砖的半人高水池,留存至今的羊绒地毯,设计精妙的阳光植物房,红绿蓝彩色水晶灯亮丽的灯光,大方简洁的古式家具雕花等等等等,都叫人流连忘返。有趣的是,游客们不乏对德国人表示了小同情,这么好的建筑那么精良的家具还有价值连城的象牙琴键钢琴,都统统给青岛政府留着收钱了呢~这里还是难得一见管理有序的地方,一旦有发现游客拍照,就会传来保安对讲机里严肃的指令:不许拍照!
迎宾馆出口处有一家小咖啡馆,围着吧台,只容得下五张凳脚细长的椅子,背靠着手绘迎宾馆的整面墙壁,别有一番风味。吧台里的小电视机不断重复放着《罗马假日》,黑白的经典,一直在那里。
出馆之后,下一站准备去啤酒街看啤酒博物馆,一路上又等车又打车,最后…终于有辆三轮小黑车肯带我们去那里- -
趣闻一则:和司机师傅聊起青岛的海,这个季节泛滥的浒苔,师傅说,你们知道吗?现在政府还鼓励大家吃浒苔呢(!)电视里试过了 各种方法,还用炸的(!!)结果好像还是发现不了能让浒苔好吃的方法(……)
青岛啤酒博物馆:坐落于啤酒街,赶上快到饭点,一路上都是招揽生意的店家。在博物馆即将闭馆清场之前一小时赶到,游客已经不多了,现代风格十足的博物馆还留着一百多年前的痕迹,几经易主的记忆,最后又让人在高度现代化的啤酒厂感受到现实的强大,实在难得。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和啤酒厂不仅相邻,还巧妙的把部分流水线融入了参观的路线,成了博物馆里高科技的一部分。
然后的路线本来是:去营口路吃海鲜—逛一会儿—回旅馆
营口路:偌大一个菜市场,哦不,海鲜市场,人山人海,借着有坡度的路,远远就能看到路两边都是小馆,搭着遮阳伞的桌椅摆到路中间来,黑压压的坐满了食客们,厉害!
于是就撤了。
去了同学推荐的万鑫,正阳关路路如其名,正气开阔,路边的饭店也好别墅也好都基本在坡上,不走近了还真发现不了。去晚了早过了饭点,人少环境不错。
大虾烧白菜:推荐菜之一,也是这家店首创的好评菜之一,大虾自然不用说,而白菜好像才是这道菜的主角儿,入味之至,实在妙~另一道也是这家首创的推荐菜没有点,贵且估计吃不完,叫做肉末海参,记之先。
冰苦瓜:冰凉的苦瓜刨成薄片,沾蜂蜜吃,清凉可口~
扮凉皮:说不出名字的凉皮剁成小方块状,伴着的有大蒜青葱胡萝卜里,酸得正好又开胃
爆炒螺片:黄瓜也变得好吃了!对小海螺的爱又恢复了~
还有蛏子:海鲜在这里已经沦落到普通的好吃了~
终于准备回去了,老城区的红瓦绿树依旧,蓝天倒是没怎么出现,明天再看看呗。
7/29 晴 - 转小雨 - 转多云
路线:公交317 – 极地海洋世界
周一早晨也有那么多游客真是没想到,更没想到这辆途经极地海洋世界的公交车在市区开了没两站,就跳上了个穿着xx大学社会实践T恤的票贩子(肯定是...)挥着极地的宣传单,嚷嚷着买票便宜啦包接送啦之类的service。没人理他,反正公交过去才九站路而已呢。到了极地站车厢里大半的人都下车了,人潮统一地往极地的方向去。穿过停车场、人群,一路都没有指示牌,走着走着才看到两间的小木屋,木屋前撑起的遮阳伞下排着长队,看起来就像个售票处。后来证实,真的就是看起来像....先是票价和查到的不一样,便宜了20,之后拿到的居然不是门票,而是收据。接下来才知道为什么周围那么多人等了,都是拿了收据在等换门票的。等换到门票之后又像团队游客一样被一批批带着往另一边,下了台阶,这时才看到了正门入口呐!售票处在正门旁呐!敢情这是什么样的地形规划才能把正门开这么隐蔽…..至此终于证实了我们的疑惑,买到的是黄牛票= =
一声叹息。题外话:同行小伙伴在入口处一边和拥挤人潮作斗争,一边拨打了青岛旅游投诉热线,电话那头听起来似乎已经基本了解过小木屋的情况。那么然后呢?天晓得... ...
极地馆内…人多吵闹冷气完全不够用就算了,熊孩子们的魔爪魔蹄难以避免就算了,那些馆内与小动物相对而望的“活鱼烧烤”摊算!什!么!!!唉= =唯一治愈的还是突破重围之后看了好久企鹅~~高贵冷艳的王企鹅远远地聚在一起,昂着头一幅“这群愚蠢的人类又来了”的表情,饲养员偶尔出现时,他们会配合地挪动一下脚步,站累了,又好像视察工作一般沿着池边大摇大摆路过其他企鹅的领地,走走~看看~停停~巴布亚企鹅和跳岩企鹅还是有些分不清,帽带企鹅下巴上(如果这算是下巴)一道颇似帽带的黑色条纹特别好辨认。他们总是三两成群,一会儿在高处乘凉,不时和小伙伴小打小闹争个小山头;一会儿又蹒跚着到岸边作跳水状,引得“愚蠢的人类”一阵关注。水中游弋的企鹅就更是众人注目的焦点,露出水面的一小截尾巴不断摇摆,急速跳出水面的惊人一跃,游上岸之后不停抖动的翅膀和尾巴的可爱状,样样萌煞众人呐~~
离开极地馆已经是饭点时间,在大太阳底下打车时,遇到了热情好客(!)的司机大叔,一听我们要去的地儿很近,马上就推荐我们去石老人浴场附近的渔村吃饭看海,车费友情价10块。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上车了……..车到了已经比石老人浴场更远的地方,拐进上坡路,这所谓渔村…真的就是名叫渔村的简单朴素乡村风饭店呐!又一次受骗上当的感觉袭来T_T…简单的点了白蛤蜊(不怎么样),芹菜,扇贝(唯一还算好吃的),结账时又曲折地要到了发票(居然还开得出发票!)此时唯一想做的就是回市区去,休息,休息一下。。。
要说这个渔村有多远? 路程大致是这样的。
公交317的终点站:石老人浴场。317极地站到石老人浴场,大概还有6、7站路。我们从渔村出来,司机们一听要回市区,都朝我们摆摆手,后来忽悠了一位说是去极地,才让我们上车了,一路上极力劝说我们如果让他帮忙买票就只收10块车费哟~…没遇到过这么啰嗦的司机….请打表走!一路我们都在找沿途的车站,终于!发现317终点站的时候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司机停车,这时候计费器已经到了11块….我说这帮司机费尽心力地要做极地和渔村这段的生意到底是几个意思!!
回程的公交车上,照样游客满满,路过石老人浴场时可以看到海滩上搭满大大小小的帐篷,这时候大多数人应该都在休息,等3、4点水温正常了,太阳也不那么毒辣的时候,可以畅游一番。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凭着窗外阵阵的凉风已经足够让人舒适,坐着就不想动了。回到市区的节奏感觉终于恢复了过来,在商场闲逛,回旅馆休息,傍晚时分下起了小雨,出门觅食意外地发现了离住地儿几步之遥的不错饭店,名字很有意思:糖甜湾。
7/30 雨转阴
最后一天的主题就是等。飞机延误要等, 从大雨等到了天晴,从清早等到了中午,等完了飞机等短驳车,等到了行李赶着等地铁。
40度,我来了。明天开始,又是一个正常的工作日。
--- End ---
7/27,晴。
上海是一大早就流汗的节奏,周六地铁也挤满的节奏,12:05的飞机延误了一个钟头的节奏。So, 下午两点,终于站在青岛流亭机场,在30度上下的微风里等机场快线咯。有没有见过青岛方方正正的巡逻警车?简直是放大版的糖果盒形状呐,哈哈,萌点低了我。机场离我们要去的市区三十多公里,市区也不时可见大片的浓浓白雾,算是海滨城市的特色么?
路线:机场1线-- 26路 -- 旅馆
虽说温度不高,30出头,但是太阳下站了走了一会儿,加上湿度高且闷热的气候,到旅馆已经一身汗啦,终于在空调房休息了一会儿,展开地图,翻出手机收藏的功略,青岛之行的计划才刚刚开始~而这个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第一站:前往云霄路吃海鲜
虽说这是个游客密集的傻多速(人傻钱多速来)区域。。。也有同事去过觉得比其他地方贵,不过因为离旅馆比较近,还是选择这条街觅食了。
辣炒蛤蜊:大盘量足,辣得够味儿,两个人吃出了统一结论:接下来几天都不用点蛤蜊了…..
全家福水饺:白的黄的绿的黑的~鱼丸儿馅的多,普通的好吃
清炒蔬菜很普通,姜汁小海螺么….海螺这么吃是要毁了人家的美好形象阿!对小海螺没有爱了….
青啤一杯喝不完,清爽且淡的口感不错,没有平时喝到的啤酒那么苦哟
好了,等我们吃完太阳已经彻底睡着了,整条街已经被慢慢挪动的车和人挤满了,烧烤的环境不敢恭维,也就不轻易尝试了,用散步的节奏开始往附近的五四广场踱去。五四广场其实…就是个颇似缩小版外滩的广场,以及大红色灯光鲜艳的火炬雕塑,再走两步就是栏杆栏起的海边,隔海相望,还可以远远望见奥帆中心的一角,海面上有一段始终是乌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的,估计是那里的雾一直没有散去吧。沿海走走逛逛,有一条几百米连接不断的小商铺街,各种看上去像从义乌迁移来的小商品们不断在一家有一家店里重复出现~ 再往前走还是海边,多了可以往下走去的堤坝,还有人悠闲地面对一片其实已经很黑看不清什么波澜的海诶。一直沿着海岸线走,不知不觉已经离住地儿很近了,十点多到旅馆,休息。《佳片有约》在放《换子疑云》哟,才看了开篇一会儿就睡着啦。
7/28 晴
七点:好早。
八点:还想睡一会儿。
九点:起床吧…没有早饭次了哟!
路线:往火车站方向的公交车—到栈桥—老城区
下车离景点还有一段,先去觅食,路边的小馆子里生活海鲜们已经开始勤劳蠕动吸引过客了,不过对我们来说还是早饭时间呐!水饺就够了。可是真心不好吃啦= =,好了拉进黑名单不用考虑路边小馆的海鲜了。
栈桥虽然已经禁不住台风海浪的摧残,早早塌了一段在大太阳下休息等整修,还是想去望一眼。通往栈桥的地下通道,比菜市场还要惨不忍睹,吃的喝的玩的纪念的各种脏乱差-.- 这是有多低估游客质量…. 来看栈桥残骸(其实没有那么惨…)的还不少哟,另一侧的海滩上人也不少(好像是第六浴场),距离有点远就不去了,海滩的一角堆着大包大包海里捞起的浒苔,海面上也能看见不少漂浮的浒苔,说起来,这就是个浒苔出没的季节啊,难怪青岛同学已经预言,这时候去去海边能看草原了。
离开栈桥, 延中山路商业街前行,预计路线:天主教堂— 基督教堂 – 迎宾馆(原总督府)
But! 好闷热的天….
天主教堂还在转角,正巧看见路边商场的电子广告条有《速度与激情6》热映公告,不如去看一场电影哟,嗯…略去不剧透鸟。商场里转了一圈,逛了超市(有看到超萌的毛绒企鹅家族!超萌!比极地的毛绒企鹅萌一千倍!~~~><~~~被之后一天的极地深深伤害的小心灵),看了电影,治愈了,继续上路~
天主教堂:门前是上坡路,周边在修路,教堂没有开放,大家就围着这建筑各种欣赏各种拍…
基督教堂:穿过老城区几条马路,上了段坡路,就看到基督教堂在马路另一边的小山上,看上去像个在马路中间的小岛。游人不少,售票窗口前还贴心地有手写附近景点路线指南(是大叔被问烦了吧)教堂前还有对新人在拍婚纱。一楼是礼拜堂,门口的书架放满圣经,教堂专用,自觉略过;礼拜堂不大的地方一排排长椅整齐放满,彩色玻璃也很有意思,并不多,总体来说是个简单朴素的风格,后方二楼有台硕大的管风琴,要站到老前面往后看才看得到,不对外开放。 出了礼拜堂可以上钟楼看看,楼梯高且陡,照样人多,完全无视门口贴着的限十人告示= =三层到了最高的小钟楼顶,可以看到隔着玻璃罩的机械钟部件在转动,而在头顶上方就是每个路过的人都能看得到的大时钟。
迎宾馆(总督府):值得一去的地方,集古典华丽精致美貌于一身!绿色小瓷砖的半人高水池,留存至今的羊绒地毯,设计精妙的阳光植物房,红绿蓝彩色水晶灯亮丽的灯光,大方简洁的古式家具雕花等等等等,都叫人流连忘返。有趣的是,游客们不乏对德国人表示了小同情,这么好的建筑那么精良的家具还有价值连城的象牙琴键钢琴,都统统给青岛政府留着收钱了呢~这里还是难得一见管理有序的地方,一旦有发现游客拍照,就会传来保安对讲机里严肃的指令:不许拍照!
迎宾馆出口处有一家小咖啡馆,围着吧台,只容得下五张凳脚细长的椅子,背靠着手绘迎宾馆的整面墙壁,别有一番风味。吧台里的小电视机不断重复放着《罗马假日》,黑白的经典,一直在那里。
出馆之后,下一站准备去啤酒街看啤酒博物馆,一路上又等车又打车,最后…终于有辆三轮小黑车肯带我们去那里- -
趣闻一则:和司机师傅聊起青岛的海,这个季节泛滥的浒苔,师傅说,你们知道吗?现在政府还鼓励大家吃浒苔呢(!)电视里试过了 各种方法,还用炸的(!!)结果好像还是发现不了能让浒苔好吃的方法(……)
青岛啤酒博物馆:坐落于啤酒街,赶上快到饭点,一路上都是招揽生意的店家。在博物馆即将闭馆清场之前一小时赶到,游客已经不多了,现代风格十足的博物馆还留着一百多年前的痕迹,几经易主的记忆,最后又让人在高度现代化的啤酒厂感受到现实的强大,实在难得。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和啤酒厂不仅相邻,还巧妙的把部分流水线融入了参观的路线,成了博物馆里高科技的一部分。
然后的路线本来是:去营口路吃海鲜—逛一会儿—回旅馆
营口路:偌大一个菜市场,哦不,海鲜市场,人山人海,借着有坡度的路,远远就能看到路两边都是小馆,搭着遮阳伞的桌椅摆到路中间来,黑压压的坐满了食客们,厉害!
于是就撤了。
去了同学推荐的万鑫,正阳关路路如其名,正气开阔,路边的饭店也好别墅也好都基本在坡上,不走近了还真发现不了。去晚了早过了饭点,人少环境不错。
大虾烧白菜:推荐菜之一,也是这家店首创的好评菜之一,大虾自然不用说,而白菜好像才是这道菜的主角儿,入味之至,实在妙~另一道也是这家首创的推荐菜没有点,贵且估计吃不完,叫做肉末海参,记之先。
冰苦瓜:冰凉的苦瓜刨成薄片,沾蜂蜜吃,清凉可口~
扮凉皮:说不出名字的凉皮剁成小方块状,伴着的有大蒜青葱胡萝卜里,酸得正好又开胃
爆炒螺片:黄瓜也变得好吃了!对小海螺的爱又恢复了~
还有蛏子:海鲜在这里已经沦落到普通的好吃了~
终于准备回去了,老城区的红瓦绿树依旧,蓝天倒是没怎么出现,明天再看看呗。
7/29 晴 - 转小雨 - 转多云
路线:公交317 – 极地海洋世界
周一早晨也有那么多游客真是没想到,更没想到这辆途经极地海洋世界的公交车在市区开了没两站,就跳上了个穿着xx大学社会实践T恤的票贩子(肯定是...)挥着极地的宣传单,嚷嚷着买票便宜啦包接送啦之类的service。没人理他,反正公交过去才九站路而已呢。到了极地站车厢里大半的人都下车了,人潮统一地往极地的方向去。穿过停车场、人群,一路都没有指示牌,走着走着才看到两间的小木屋,木屋前撑起的遮阳伞下排着长队,看起来就像个售票处。后来证实,真的就是看起来像....先是票价和查到的不一样,便宜了20,之后拿到的居然不是门票,而是收据。接下来才知道为什么周围那么多人等了,都是拿了收据在等换门票的。等换到门票之后又像团队游客一样被一批批带着往另一边,下了台阶,这时才看到了正门入口呐!售票处在正门旁呐!敢情这是什么样的地形规划才能把正门开这么隐蔽…..至此终于证实了我们的疑惑,买到的是黄牛票= =
一声叹息。题外话:同行小伙伴在入口处一边和拥挤人潮作斗争,一边拨打了青岛旅游投诉热线,电话那头听起来似乎已经基本了解过小木屋的情况。那么然后呢?天晓得... ...
极地馆内…人多吵闹冷气完全不够用就算了,熊孩子们的魔爪魔蹄难以避免就算了,那些馆内与小动物相对而望的“活鱼烧烤”摊算!什!么!!!唉= =唯一治愈的还是突破重围之后看了好久企鹅~~高贵冷艳的王企鹅远远地聚在一起,昂着头一幅“这群愚蠢的人类又来了”的表情,饲养员偶尔出现时,他们会配合地挪动一下脚步,站累了,又好像视察工作一般沿着池边大摇大摆路过其他企鹅的领地,走走~看看~停停~巴布亚企鹅和跳岩企鹅还是有些分不清,帽带企鹅下巴上(如果这算是下巴)一道颇似帽带的黑色条纹特别好辨认。他们总是三两成群,一会儿在高处乘凉,不时和小伙伴小打小闹争个小山头;一会儿又蹒跚着到岸边作跳水状,引得“愚蠢的人类”一阵关注。水中游弋的企鹅就更是众人注目的焦点,露出水面的一小截尾巴不断摇摆,急速跳出水面的惊人一跃,游上岸之后不停抖动的翅膀和尾巴的可爱状,样样萌煞众人呐~~
离开极地馆已经是饭点时间,在大太阳底下打车时,遇到了热情好客(!)的司机大叔,一听我们要去的地儿很近,马上就推荐我们去石老人浴场附近的渔村吃饭看海,车费友情价10块。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上车了……..车到了已经比石老人浴场更远的地方,拐进上坡路,这所谓渔村…真的就是名叫渔村的简单朴素乡村风饭店呐!又一次受骗上当的感觉袭来T_T…简单的点了白蛤蜊(不怎么样),芹菜,扇贝(唯一还算好吃的),结账时又曲折地要到了发票(居然还开得出发票!)此时唯一想做的就是回市区去,休息,休息一下。。。
要说这个渔村有多远? 路程大致是这样的。
公交317的终点站:石老人浴场。317极地站到石老人浴场,大概还有6、7站路。我们从渔村出来,司机们一听要回市区,都朝我们摆摆手,后来忽悠了一位说是去极地,才让我们上车了,一路上极力劝说我们如果让他帮忙买票就只收10块车费哟~…没遇到过这么啰嗦的司机….请打表走!一路我们都在找沿途的车站,终于!发现317终点站的时候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司机停车,这时候计费器已经到了11块….我说这帮司机费尽心力地要做极地和渔村这段的生意到底是几个意思!!
回程的公交车上,照样游客满满,路过石老人浴场时可以看到海滩上搭满大大小小的帐篷,这时候大多数人应该都在休息,等3、4点水温正常了,太阳也不那么毒辣的时候,可以畅游一番。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凭着窗外阵阵的凉风已经足够让人舒适,坐着就不想动了。回到市区的节奏感觉终于恢复了过来,在商场闲逛,回旅馆休息,傍晚时分下起了小雨,出门觅食意外地发现了离住地儿几步之遥的不错饭店,名字很有意思:糖甜湾。
7/30 雨转阴
最后一天的主题就是等。飞机延误要等, 从大雨等到了天晴,从清早等到了中午,等完了飞机等短驳车,等到了行李赶着等地铁。
40度,我来了。明天开始,又是一个正常的工作日。
--- End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