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收音机已经远去
如火的夏日,伴随着轰鸣的雷声,连环的闪电,北京进入到原本属于秋季却依旧炙烤难耐的八月。电影院线正在热映的影片——《环太平洋》、《惊天危机》、《速度与激情6》,无不默契而有节奏的配合着这个烈日当头,燥热的季节。
我拿着这台德生9710收音机,走遍了从单位到家附近的几乎所有维修店。这台收音机从大学起一直伴随我,毕业后辗转过三座城市,每一次都带着它。最近一年,它被冷落在书柜一角,前两天拿起发现里面的电池忘了取下,有粘液附着,打开已经听不到任何广播,坏掉。
要为这个好伙伴承担起一份责任,也还没有忘记睡前听上一段广播的美妙时光,满心欢喜的想要修好它。却十分意外的遭到了所有维修店的拒绝,好一点的店主会边忙手上的活儿,抬头瞄一眼,告诉我修不了,去别的店看看吧。大部分的店主,连头也懒得抬,直截了当的跟我说:不能修。
“为什么啊?”——“现在谁还修这个,修不了!”忽然一阵觉得这个小世界对这台收音机的冷漠无情,比起那些装配零件复杂的电脑、冰箱、电视,它是多么简单而小巧,但却没有人愿意修好它。给朋友打电话问知不知道哪里可以修收音机,“什么?修什么?”她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是感到陌生,“你还用收音机啊?有必要修吗?”失望的回来从网上查询了一下,北京地区也只有厂家的一个定点维修站表示可以接纳它。
我想修好它,小时候电子娱乐设备有限,就喜欢用家里的大录音机收听广播节目,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已经热衷于给傍晚的少儿节目打热线参与了,经常得到奖品去广播电台领奖总感觉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再大一点,就开始给小伙伴儿们点歌,有时明知道他们不听,结尾也会学着其他人、主持人的口吻“这首歌也点给正在收听这个节目的所有人”,年少的我,在那一秒钟,充斥着无尽的满足和羞涩。
我记得我点过一首张信哲的歌,当时主持人还问我,小朋友你知不知道这首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说不知道,放下电话,主持人还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歌唱的是什么就点歌之类云云。
中学时,几乎每个晚上都是在收音机的陪伴下做作业,妈妈不止一次的想要制止我这个坏习惯,认为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在那个卡带盛行又不能买下所有卡带的年代,广播里的音乐排行榜、海外流行榜、每日金曲等一系列各种榜单让我听到了各种类型的音乐,我还记得我听了一首很奇怪又很触动的歌,是张楚的《姐姐》,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有种音乐叫“摇滚”。
大学时,伍洲彤和郑阳主持的中国歌曲排行榜是每周必听的节目,躺在宿舍的上铺,听着伍洲彤念我的短信(记得是一个十年前,十年后变化的话题)还会像儿时一样紧张和兴奋。前两天看了旅游卫视的一档节目《音乐心旅程》,伍洲彤主持。采用的还是广播的思路,只不过将其搬到荧幕上,还穿插了现场乐队演唱,观众可以打热线参与和主持人聊话题。节目形式新颖,也让人一瞬间回到听收音机的广播时代。
我的收音机,透过它我开始尝试着和陌生的世界分享、交流,承载着一段段懵懂、天真、真诚的回忆。一如往昔,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它带给我简单、纯真、安稳的快乐和满足。
如今的人们在假日出行时,在交通拥堵时也还会打开车载收音机听听路况信息,听听歌缓解一下情绪,更多的是一种放松、找乐子。却再也不会像从前,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拥有一台收音机,像朋友一样每天准时守候。
嘈杂喧嚣的世界,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激情澎湃,当夜幕降临,打开收音机,静静的听一段广播,能够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平静。为了这,也要让我的“小伙伴儿”重新振作起来。
我拿着这台德生9710收音机,走遍了从单位到家附近的几乎所有维修店。这台收音机从大学起一直伴随我,毕业后辗转过三座城市,每一次都带着它。最近一年,它被冷落在书柜一角,前两天拿起发现里面的电池忘了取下,有粘液附着,打开已经听不到任何广播,坏掉。
要为这个好伙伴承担起一份责任,也还没有忘记睡前听上一段广播的美妙时光,满心欢喜的想要修好它。却十分意外的遭到了所有维修店的拒绝,好一点的店主会边忙手上的活儿,抬头瞄一眼,告诉我修不了,去别的店看看吧。大部分的店主,连头也懒得抬,直截了当的跟我说:不能修。
“为什么啊?”——“现在谁还修这个,修不了!”忽然一阵觉得这个小世界对这台收音机的冷漠无情,比起那些装配零件复杂的电脑、冰箱、电视,它是多么简单而小巧,但却没有人愿意修好它。给朋友打电话问知不知道哪里可以修收音机,“什么?修什么?”她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是感到陌生,“你还用收音机啊?有必要修吗?”失望的回来从网上查询了一下,北京地区也只有厂家的一个定点维修站表示可以接纳它。
我想修好它,小时候电子娱乐设备有限,就喜欢用家里的大录音机收听广播节目,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已经热衷于给傍晚的少儿节目打热线参与了,经常得到奖品去广播电台领奖总感觉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再大一点,就开始给小伙伴儿们点歌,有时明知道他们不听,结尾也会学着其他人、主持人的口吻“这首歌也点给正在收听这个节目的所有人”,年少的我,在那一秒钟,充斥着无尽的满足和羞涩。
我记得我点过一首张信哲的歌,当时主持人还问我,小朋友你知不知道这首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说不知道,放下电话,主持人还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歌唱的是什么就点歌之类云云。
中学时,几乎每个晚上都是在收音机的陪伴下做作业,妈妈不止一次的想要制止我这个坏习惯,认为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在那个卡带盛行又不能买下所有卡带的年代,广播里的音乐排行榜、海外流行榜、每日金曲等一系列各种榜单让我听到了各种类型的音乐,我还记得我听了一首很奇怪又很触动的歌,是张楚的《姐姐》,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有种音乐叫“摇滚”。
大学时,伍洲彤和郑阳主持的中国歌曲排行榜是每周必听的节目,躺在宿舍的上铺,听着伍洲彤念我的短信(记得是一个十年前,十年后变化的话题)还会像儿时一样紧张和兴奋。前两天看了旅游卫视的一档节目《音乐心旅程》,伍洲彤主持。采用的还是广播的思路,只不过将其搬到荧幕上,还穿插了现场乐队演唱,观众可以打热线参与和主持人聊话题。节目形式新颖,也让人一瞬间回到听收音机的广播时代。
我的收音机,透过它我开始尝试着和陌生的世界分享、交流,承载着一段段懵懂、天真、真诚的回忆。一如往昔,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它带给我简单、纯真、安稳的快乐和满足。
如今的人们在假日出行时,在交通拥堵时也还会打开车载收音机听听路况信息,听听歌缓解一下情绪,更多的是一种放松、找乐子。却再也不会像从前,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拥有一台收音机,像朋友一样每天准时守候。
嘈杂喧嚣的世界,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激情澎湃,当夜幕降临,打开收音机,静静的听一段广播,能够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平静。为了这,也要让我的“小伙伴儿”重新振作起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