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质层养护(2)
角质层养护(2)不伤害是最好的养护 角质层分解后,我们可以知道的事实:
1、水、氨基酸、脂质体等共同组成皮肤的保湿结构,补充与之相似与相融的成分可以模拟皮肤角质层的环境;
2、矿物油不属于皮肤天然的组成,所以它完全不亲和皮肤,根本不会被皮肤吸收,是很好的封闭剂,与皮肤天然的油脂结构不相融,也不会渗透;
3、角鲨烷与蜡质属于皮肤天然的组成,但是基本上不被皮肤吸收,同样是很好的封闭剂,它们比较亲肤,至少能与天然皮脂相溶;
4、乳酸盐、脂肪酸与氨基酸等构成了弱酸性的皮脂膜,pH值约5.5,皮肤会自动缓冲调节酸碱平衡,视接触碱性产品的pH值不同而不同;
5、根据角质层细胞以及皮肤细胞膜脂体体的共同特点,脂溶性成分比水溶性成分易于渗透,大分子可以通过毛囊、皮脂腺等被吸收,通过细胞间质吸收的东西很少;
6、补水与保湿是有区别的,补水要补水与水溶性的NMF组成,保湿是要构建脂相性封闭结构;
7、干性皮肤水油都少,油性皮肤油多水可能少也可能不少,薄皮角质层厚度一般低于0.1mm,角质层状况最好由仪器鉴定,不要自己臆想;
8、植物性油脂比较亲肤,动物性油脂因与皮肤的脂质体结构最相似,最为亲肤,合成酯等亲肤性最差;
9、厚度合适的角质层会有更好的天然保水能力,也具有更好的抵抗力;
10、天然健康合理的皮脂量是最好最高级的保湿剂,再高档的化工面霜不可能完全模拟这种结构;
11、透明质酸不在角质层保湿结构组成行列,它抹在脸上就是吸水保湿剂,卡在角质层缝隙里产生作用;
12、动态结合水需要无感蒸发,不然闷在皮肤上就像桑拿天,它同时会带走代谢产生的CO2,保湿不是越闷越好;
13、硅、合成酯、矿物油等基质虽然不亲肤,它们可以让其它亲肤成分更好的接触皮肤被吸收,只要产品配方合理就可以;
14、酸、碱和生物酵素都可以让角化蛋白分解,剥落角质层细胞;
15、角质层薄弱的皮肤要养护并增厚角质层,充盈细胞间质是同步的,摄入必要的脂肪酸有助于皮肤自身分泌脂相细胞间质成分,运动对此帮助极大。
摧残角质的那些事:
1、每天早晚用无论何种表面活性剂的产品洗两遍脸,全年不断,连续多年;
2、一周超过2次以上的磨砂膏或去角质清洁产品,全年不断,连续多年;
3、一周超过2次高频度使用8%以上AHA、1%以上BHA、0.1% Retin A调理皮肤;
4、洗脸水的温度超过35度或低于10度;
5、一周超过2次高频度使用深层清洁面膜;
6、过度补水补油或过度控油清脂;
7、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过于激列;
8、人为的抹太多层。
如果有上述情况中的三种,我就建议改改保养习惯,当然这世界上永远存在奇迹,比如可以找一个日本女人用了20年高发泡的皂基洁面的人来告诉我:看,她的脸什么问题也没有。我不想抬这种杠,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满足世界上所有人的观点,没有表面的问题不代表她的皮肤是最佳状态,如果减少摧残可以让层层叠叠水和乳液抹的更少一点,少接触一点化学的制成品,为什么不选择让皮肤保养变得更轻松高效。
当然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焕肤,在国外焕肤理疗是需要专业医生指导的,大部分国外消费者也比较熟悉,有基本的操作常识,国内目前尚欠缺广泛专业的大环境,从Lancome、L'oreal、Neutrogena的Home Peel系列产品在中国退市想到,中国消费者对这种医学级的保养欠缺专业的知识积累与指导,在家里做焕肤不是很适宜的事,密集焕肤可做,视皮肤情况而定,只是阶段性的做,不算是对角质层太过份的伤害。
1、水、氨基酸、脂质体等共同组成皮肤的保湿结构,补充与之相似与相融的成分可以模拟皮肤角质层的环境;
2、矿物油不属于皮肤天然的组成,所以它完全不亲和皮肤,根本不会被皮肤吸收,是很好的封闭剂,与皮肤天然的油脂结构不相融,也不会渗透;
3、角鲨烷与蜡质属于皮肤天然的组成,但是基本上不被皮肤吸收,同样是很好的封闭剂,它们比较亲肤,至少能与天然皮脂相溶;
4、乳酸盐、脂肪酸与氨基酸等构成了弱酸性的皮脂膜,pH值约5.5,皮肤会自动缓冲调节酸碱平衡,视接触碱性产品的pH值不同而不同;
5、根据角质层细胞以及皮肤细胞膜脂体体的共同特点,脂溶性成分比水溶性成分易于渗透,大分子可以通过毛囊、皮脂腺等被吸收,通过细胞间质吸收的东西很少;
6、补水与保湿是有区别的,补水要补水与水溶性的NMF组成,保湿是要构建脂相性封闭结构;
7、干性皮肤水油都少,油性皮肤油多水可能少也可能不少,薄皮角质层厚度一般低于0.1mm,角质层状况最好由仪器鉴定,不要自己臆想;
8、植物性油脂比较亲肤,动物性油脂因与皮肤的脂质体结构最相似,最为亲肤,合成酯等亲肤性最差;
9、厚度合适的角质层会有更好的天然保水能力,也具有更好的抵抗力;
10、天然健康合理的皮脂量是最好最高级的保湿剂,再高档的化工面霜不可能完全模拟这种结构;
11、透明质酸不在角质层保湿结构组成行列,它抹在脸上就是吸水保湿剂,卡在角质层缝隙里产生作用;
12、动态结合水需要无感蒸发,不然闷在皮肤上就像桑拿天,它同时会带走代谢产生的CO2,保湿不是越闷越好;
13、硅、合成酯、矿物油等基质虽然不亲肤,它们可以让其它亲肤成分更好的接触皮肤被吸收,只要产品配方合理就可以;
14、酸、碱和生物酵素都可以让角化蛋白分解,剥落角质层细胞;
15、角质层薄弱的皮肤要养护并增厚角质层,充盈细胞间质是同步的,摄入必要的脂肪酸有助于皮肤自身分泌脂相细胞间质成分,运动对此帮助极大。
摧残角质的那些事:
1、每天早晚用无论何种表面活性剂的产品洗两遍脸,全年不断,连续多年;
2、一周超过2次以上的磨砂膏或去角质清洁产品,全年不断,连续多年;
3、一周超过2次高频度使用8%以上AHA、1%以上BHA、0.1% Retin A调理皮肤;
4、洗脸水的温度超过35度或低于10度;
5、一周超过2次高频度使用深层清洁面膜;
6、过度补水补油或过度控油清脂;
7、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过于激列;
8、人为的抹太多层。
如果有上述情况中的三种,我就建议改改保养习惯,当然这世界上永远存在奇迹,比如可以找一个日本女人用了20年高发泡的皂基洁面的人来告诉我:看,她的脸什么问题也没有。我不想抬这种杠,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满足世界上所有人的观点,没有表面的问题不代表她的皮肤是最佳状态,如果减少摧残可以让层层叠叠水和乳液抹的更少一点,少接触一点化学的制成品,为什么不选择让皮肤保养变得更轻松高效。
当然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焕肤,在国外焕肤理疗是需要专业医生指导的,大部分国外消费者也比较熟悉,有基本的操作常识,国内目前尚欠缺广泛专业的大环境,从Lancome、L'oreal、Neutrogena的Home Peel系列产品在中国退市想到,中国消费者对这种医学级的保养欠缺专业的知识积累与指导,在家里做焕肤不是很适宜的事,密集焕肤可做,视皮肤情况而定,只是阶段性的做,不算是对角质层太过份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