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小说:我奶奶【4】
在兔子和鸡鸭成为我所见的玩具时。我爸爸妈妈要送我上幼儿园,那时的我三岁半。其实幼儿园就在我们家后门的旁边,从后门走到幼儿园大门只不到二十米。幼儿园有一个小小的围墙,一个一百多米长、三四十米宽的院子,在院子的两头各有一个溜溜板和一个转盘。院子里面没有什么好喂兔子的草,没有什么好玩的。
我奶奶很不愿意我离开,因为我们家的人没有分开过,我哥哥没有上过幼儿园。在那天的早上,其实比去割兔子草的时间还晚,我爸爸牵着我的手去幼儿园,我奶奶哭了,她觉得不该把我送去那,小孩子会欺负我。我爸爸后来跟我说,那天我奶奶不停地去到幼儿园门口看,看我回来了没有。就是在家里,有一扇小窗户也可以看见幼儿园的大门,我奶奶也是伸着头在那里张望。看见我回来的时候,竟然走出来,开心的脸都皱起来。
那个小窗户成为我到五岁之前的定格,每次从幼儿园回来,我就会看见我奶奶,在那里张望。它是那么一个不经意的记忆,小时的我,并不会因为这而惊喜,太多的新奇吸引着我,我的世界在急剧地展开,可是那个窗口,象午夜梦回时的惊醒,在无数年后,还让我记忆犹新。我奶奶,用她的目光看着我长大,她的孙子成为她骨子里的骄傲。当她在那个小窗户前站立,摇着一把蒲扇,等着我回来的时候,我不知她想着什么,起码我知道她是开心的。
我奶奶的蒲扇用了很久,在我的映像中,十多年,也只换过一次。那时用葵树叶子做的,很大的叶子,茎部是留着的,只是为了手握着方便,用小小的火烫过,烧得有一些焦了。叶子上端被剪成近似圆形,本来有一些稻秸似的小棍,被细线整整齐齐地缝着。有时候,我跟哥哥好玩,也会偷偷从扇子上揪下一些小棍来玩,并且偷偷地乐。后来,我奶奶就找了一块布,黄白色的,再用线好好地缝上,有天她缝了很久,反正她也没有什么事情好做。
幼儿园里并不好玩,我在里面被至少罚站了两次,一次时玩小汽车时用脚踩在玩具上,把它踩了稀巴烂,一次时和小朋友打架,把小朋友的鼻子打破了,幼儿园阿姨是看到结果决定处罚我的,一个站在水房里,四面只有水管漏水的声音,很不好玩。我在这个幼儿园里结识的朋友时一个叫“拐子”的男孩,小儿麻痹的后遗症,左脚是罗圈腿,有些拐,名字又几乎与我一样,他叫熊雨。
幼儿园是四点钟就送人回来的,所以在吃饭前还可以去那里玩玩,或者给兔子割些草,下午的草没露水,兔子不太爱吃,我跟哥哥开始给它们试吃各种植物。当然我们家有一本草药书,(这本书有很多故事以后会讲)。我们就看外面的草,象草药书上的那一种图,当然字我们是看不懂的,好在有几百种图,看来也不难。兔子嘴很刁,基本其他什么草都不吃的,哪怕鹅爱吃的,它们也不爱吃。后来哥哥带我去大礼堂那边去玩,大礼堂侧面的里面有一种正面绿色、反面白色并且毛绒绒的大叶子植物,兔子特别爱吃,草药书上也查不到名称,我们叫它作“麻叶”,我也吃过,它很淡的味道,纤维很多。
找到“麻叶”后,我们的活动空间陡然地变大了很多,我要经常去采叶子,我个子最小,门上的缝我可以爬进去,而我又太矮,当时又要有人把我托着或踩着肩膀才能上去。那时我认识了“黑豆”等人,比我大一岁多的吧。
再把疆土扩大,我们会走到医学院北院老大门的桥下,这座桥十几年前就给填掉了,但当时它是我们乐土的尽头,而且湿湿的桥孔两端长着非常多的“麻叶”。那一年,我们家的兔子养得非常肥,兔妈妈还生了好几窝小兔子,小兔子刚生下来的时候闭着眼,喜欢挤在一起,兔棚都不够装它们了。
当各家各户的炊烟散尽的时候,各家的大人就会出来喊各自的小孩回家吃饭,一时间“毛毛”、“文文”、“星星”、“大明”、“小明”声此起彼落,“回家了”、“吃饭了”、“天黑了”理由不断。我奶奶是负责喊我跟哥哥的,她会先去后门这、再去幼儿园、小学操场、水沟旁边,如果没有,再转回大礼堂这,不过一般她也不会到我们采“麻叶”的地方,我们就能听到,我和哥哥都不是促狭的人,不会跟家长捉迷藏,一般听到喊了都会跑回家。奶奶也走不快,等我们跑回家,她看见走回来还一般也会比我们慢。
五岁前的童年象一声钟声的过去,清脆的让人回味。那时候,我哥哥和我是与我奶奶睡一张大床的,妹妹和爸爸妈妈睡。在无数个童年无法睡去或忽然醒来的黎明和夜晚,我几乎总是可以看见我奶奶是醒着的,眼睛睁着看着外面,她的头发已经是青丝,没有一丝白发,在淡淡的天光或月光的透射下略微的卷曲,她的额头很长,那时的她在想着什么,我并不知道,也永远不知道。我只知道睡在她的身边是如此的安祥,安祥得让我放心,安祥得让我从来没有想过鬼怪的故事,我在这种安祥中长大,至今还拥有这这份安祥走向过无数寂寞的夜晚,在清晨醒来时没有痛。故去的人还在我的心底和血液中存在,这就是我奶奶,安祥而劳碌。
当哥哥去读小学时,我简直就没有在意童年的变化,哥哥也从家里走出去了,他上课的地方就在我的幼儿园的楼上。朗朗的拖长的读书声会从二楼传来,有时是男女老师声声嘶力竭的上课声,下课铃响起就接着的乒乒乓乓的桌椅板凳被推动的噪音和小学生的喧哗、广播体操的声音、学生再拥入教室的慢慢沉寂,这些都让我新奇,那都是我所不了解的。
我奶奶又多了一份守候,在三点多四点等着我的归来,在四点多再等我哥哥的归来,她看到我们更活泼,她也很高兴的。她的孙子又上“私塾”了,她还问过哥哥老师用不用板子打手心,大概她对学校的概念也仅限于此吧。
那时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我都不知道,我有时经常见不到妈妈,白天我在幼儿园,晚上我妈妈在值夜班,前半夜的班她还回来,后半夜的她会在医院睡到天亮才回来,我见到的大人中,我奶奶跟我的时间最长,她有时很想回到乡下去,也许,在那时候就给我讲过结婚摆酒的故事,不过我们真的很快就去了乡下。
那一年,春天还天凉,我们家把兔子、鸡鸭都杀掉送掉了,我似乎哭了好一阵子,好在我小时候爱哭,小动物的离去并没有造成很大的映像。天气在逐渐变炎热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去了外婆家,然后就回来,说了更多的去乡下的事。然后在一天的早上,我们就去了乡下,那个我奶奶嫁进的村庄。
也不记得那天我们是怎么到渡头乡的,那里到熊家村好象还有七八里路或更多。村里的年轻亲戚用一副扁担和两个箩筐,将我和妹妹一头一个,挑进了村子。箩筐真的很舒服,一摇一摇的,至今我妹妹也记得这个情节。我奶奶就在箩筐旁边走着,依然摇着她的蒲扇。两旁的稻田很美,金黄的等着收获,空气中迷漫着牛粪等的农村气息,还有小小的辣椒种在小坡上,进村口时看见几只大肥猪在咯咯地拱来拱去,我到了金色的农村。
我奶奶原先住的地方是村里最大的房子,现在是她四舅舅也就是村长的家里。全村的人都来看了,男男女女地来聊天,也有不少小孩来凑热闹,我二叔叫那些小孩叫我叔公、太叔公,指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说,XX,带你太叔公去玩吧,不要让你太叔公掉井里了。真是混乱的辈分。
几天的农村生活,让我对那个地方流连忘返,那时我奶奶变成母亲的地方,也是我爸爸成长的地方,爸爸日后告述我他有时年轻的时候回去,骑车要十个小时,我爸爸也是从这个地方走向外面,走向城市。而我,从南昌走向武汉、走向广东、走向上海,离开我热爱的人们,又去结识生命旅途的见证,人,也许经历更多,在混沌的时候,我想起我的奶奶,并无太大的所求,唯一的愿望希望在死去的时候能在棺椁中回到熊家村,葬在这里。五岁的我当然无从知道,我还在井边看着比我大的孙子辈、重孙子辈们玩着用小钮扣比谁的滚得最远的游戏。我还在去看辣椒为什么还那么红那么小,又摘了两颗藏在身上的时候。
农村之行结束时,父母把我们接回家中的时候,家中是一片狼藉。虽然没有人闯进我们家,但地上有石头和半截的砖头,几乎所有的玻璃都被砸破了,我爸爸妈妈结婚时最好的家俱,那种五斗一橱的一面镜子也被砸烂了。一个房间的玻璃被扫干净了,中午我们就被安排在凉席上睡觉,爸爸妈妈在另外的房间打扫。奶奶摇着蒲扇给我们凉风,蝉在死命地叫着夏天。突然,外面又飞来两个砖头,一块砸破了我们仅存的几块玻璃的一块,一块沉重地砸在窗框上。妹妹吓得哇哇哭,哥哥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爸爸妈妈和奶奶都去找是谁干的,奶奶一直在外面数落,走到很远,到小时的锯木场,用她带着一些韵味并有点象唱歌似地数落着自编的词和曲。爸爸妈妈找来相关人员说砖头和危险,生气得不行。可奶奶的数落一直在屋前屋后,连爸爸妈妈劝她歇歇也不行,这只自编自唱的歌我奶奶唱到了晚上。
在那天后,再没有人骚挠我们家,至少父母没有让我们感受到,奶奶的歌才渐渐的没唱了。
我的三舅舅因为和人打架,给抓起来了,之前到过我们家,一直给关到冬天前。在秋天的某天,当我在小学前的操场上玩的时候,看见三舅舅被人押着,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牌子,写着“XXXXX”之类的字眼,站在操场的一端当射击靶子,在另一端有民兵趴在地上练瞄准射击。我不知道那枪里会不会有子弹,还是他们练完后真的会拉他去枪毙,我不知道我二舅舅的命运会怎样,我去躺在大水泥 水管中,谁也不想见,哭,我奶奶叫我吃饭好几次,我最后在天黑后才回家。
文革的余波终于在我的童年留下几笔刻痕,心灵开始长大又变迷茫。那年的冬天,窗户也没有玻璃装上去,我们家的玻璃是纱布和白纸。整个冬天很冷,因为我童年看见的那人性的恶,是非的颠倒。
在冬天到来之前,我也被换了个幼儿园,开始了全托的生活。
我奶奶很不愿意我离开,因为我们家的人没有分开过,我哥哥没有上过幼儿园。在那天的早上,其实比去割兔子草的时间还晚,我爸爸牵着我的手去幼儿园,我奶奶哭了,她觉得不该把我送去那,小孩子会欺负我。我爸爸后来跟我说,那天我奶奶不停地去到幼儿园门口看,看我回来了没有。就是在家里,有一扇小窗户也可以看见幼儿园的大门,我奶奶也是伸着头在那里张望。看见我回来的时候,竟然走出来,开心的脸都皱起来。
那个小窗户成为我到五岁之前的定格,每次从幼儿园回来,我就会看见我奶奶,在那里张望。它是那么一个不经意的记忆,小时的我,并不会因为这而惊喜,太多的新奇吸引着我,我的世界在急剧地展开,可是那个窗口,象午夜梦回时的惊醒,在无数年后,还让我记忆犹新。我奶奶,用她的目光看着我长大,她的孙子成为她骨子里的骄傲。当她在那个小窗户前站立,摇着一把蒲扇,等着我回来的时候,我不知她想着什么,起码我知道她是开心的。
我奶奶的蒲扇用了很久,在我的映像中,十多年,也只换过一次。那时用葵树叶子做的,很大的叶子,茎部是留着的,只是为了手握着方便,用小小的火烫过,烧得有一些焦了。叶子上端被剪成近似圆形,本来有一些稻秸似的小棍,被细线整整齐齐地缝着。有时候,我跟哥哥好玩,也会偷偷从扇子上揪下一些小棍来玩,并且偷偷地乐。后来,我奶奶就找了一块布,黄白色的,再用线好好地缝上,有天她缝了很久,反正她也没有什么事情好做。
幼儿园里并不好玩,我在里面被至少罚站了两次,一次时玩小汽车时用脚踩在玩具上,把它踩了稀巴烂,一次时和小朋友打架,把小朋友的鼻子打破了,幼儿园阿姨是看到结果决定处罚我的,一个站在水房里,四面只有水管漏水的声音,很不好玩。我在这个幼儿园里结识的朋友时一个叫“拐子”的男孩,小儿麻痹的后遗症,左脚是罗圈腿,有些拐,名字又几乎与我一样,他叫熊雨。
幼儿园是四点钟就送人回来的,所以在吃饭前还可以去那里玩玩,或者给兔子割些草,下午的草没露水,兔子不太爱吃,我跟哥哥开始给它们试吃各种植物。当然我们家有一本草药书,(这本书有很多故事以后会讲)。我们就看外面的草,象草药书上的那一种图,当然字我们是看不懂的,好在有几百种图,看来也不难。兔子嘴很刁,基本其他什么草都不吃的,哪怕鹅爱吃的,它们也不爱吃。后来哥哥带我去大礼堂那边去玩,大礼堂侧面的里面有一种正面绿色、反面白色并且毛绒绒的大叶子植物,兔子特别爱吃,草药书上也查不到名称,我们叫它作“麻叶”,我也吃过,它很淡的味道,纤维很多。
找到“麻叶”后,我们的活动空间陡然地变大了很多,我要经常去采叶子,我个子最小,门上的缝我可以爬进去,而我又太矮,当时又要有人把我托着或踩着肩膀才能上去。那时我认识了“黑豆”等人,比我大一岁多的吧。
再把疆土扩大,我们会走到医学院北院老大门的桥下,这座桥十几年前就给填掉了,但当时它是我们乐土的尽头,而且湿湿的桥孔两端长着非常多的“麻叶”。那一年,我们家的兔子养得非常肥,兔妈妈还生了好几窝小兔子,小兔子刚生下来的时候闭着眼,喜欢挤在一起,兔棚都不够装它们了。
当各家各户的炊烟散尽的时候,各家的大人就会出来喊各自的小孩回家吃饭,一时间“毛毛”、“文文”、“星星”、“大明”、“小明”声此起彼落,“回家了”、“吃饭了”、“天黑了”理由不断。我奶奶是负责喊我跟哥哥的,她会先去后门这、再去幼儿园、小学操场、水沟旁边,如果没有,再转回大礼堂这,不过一般她也不会到我们采“麻叶”的地方,我们就能听到,我和哥哥都不是促狭的人,不会跟家长捉迷藏,一般听到喊了都会跑回家。奶奶也走不快,等我们跑回家,她看见走回来还一般也会比我们慢。
五岁前的童年象一声钟声的过去,清脆的让人回味。那时候,我哥哥和我是与我奶奶睡一张大床的,妹妹和爸爸妈妈睡。在无数个童年无法睡去或忽然醒来的黎明和夜晚,我几乎总是可以看见我奶奶是醒着的,眼睛睁着看着外面,她的头发已经是青丝,没有一丝白发,在淡淡的天光或月光的透射下略微的卷曲,她的额头很长,那时的她在想着什么,我并不知道,也永远不知道。我只知道睡在她的身边是如此的安祥,安祥得让我放心,安祥得让我从来没有想过鬼怪的故事,我在这种安祥中长大,至今还拥有这这份安祥走向过无数寂寞的夜晚,在清晨醒来时没有痛。故去的人还在我的心底和血液中存在,这就是我奶奶,安祥而劳碌。
当哥哥去读小学时,我简直就没有在意童年的变化,哥哥也从家里走出去了,他上课的地方就在我的幼儿园的楼上。朗朗的拖长的读书声会从二楼传来,有时是男女老师声声嘶力竭的上课声,下课铃响起就接着的乒乒乓乓的桌椅板凳被推动的噪音和小学生的喧哗、广播体操的声音、学生再拥入教室的慢慢沉寂,这些都让我新奇,那都是我所不了解的。
我奶奶又多了一份守候,在三点多四点等着我的归来,在四点多再等我哥哥的归来,她看到我们更活泼,她也很高兴的。她的孙子又上“私塾”了,她还问过哥哥老师用不用板子打手心,大概她对学校的概念也仅限于此吧。
那时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我都不知道,我有时经常见不到妈妈,白天我在幼儿园,晚上我妈妈在值夜班,前半夜的班她还回来,后半夜的她会在医院睡到天亮才回来,我见到的大人中,我奶奶跟我的时间最长,她有时很想回到乡下去,也许,在那时候就给我讲过结婚摆酒的故事,不过我们真的很快就去了乡下。
那一年,春天还天凉,我们家把兔子、鸡鸭都杀掉送掉了,我似乎哭了好一阵子,好在我小时候爱哭,小动物的离去并没有造成很大的映像。天气在逐渐变炎热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去了外婆家,然后就回来,说了更多的去乡下的事。然后在一天的早上,我们就去了乡下,那个我奶奶嫁进的村庄。
也不记得那天我们是怎么到渡头乡的,那里到熊家村好象还有七八里路或更多。村里的年轻亲戚用一副扁担和两个箩筐,将我和妹妹一头一个,挑进了村子。箩筐真的很舒服,一摇一摇的,至今我妹妹也记得这个情节。我奶奶就在箩筐旁边走着,依然摇着她的蒲扇。两旁的稻田很美,金黄的等着收获,空气中迷漫着牛粪等的农村气息,还有小小的辣椒种在小坡上,进村口时看见几只大肥猪在咯咯地拱来拱去,我到了金色的农村。
我奶奶原先住的地方是村里最大的房子,现在是她四舅舅也就是村长的家里。全村的人都来看了,男男女女地来聊天,也有不少小孩来凑热闹,我二叔叫那些小孩叫我叔公、太叔公,指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说,XX,带你太叔公去玩吧,不要让你太叔公掉井里了。真是混乱的辈分。
几天的农村生活,让我对那个地方流连忘返,那时我奶奶变成母亲的地方,也是我爸爸成长的地方,爸爸日后告述我他有时年轻的时候回去,骑车要十个小时,我爸爸也是从这个地方走向外面,走向城市。而我,从南昌走向武汉、走向广东、走向上海,离开我热爱的人们,又去结识生命旅途的见证,人,也许经历更多,在混沌的时候,我想起我的奶奶,并无太大的所求,唯一的愿望希望在死去的时候能在棺椁中回到熊家村,葬在这里。五岁的我当然无从知道,我还在井边看着比我大的孙子辈、重孙子辈们玩着用小钮扣比谁的滚得最远的游戏。我还在去看辣椒为什么还那么红那么小,又摘了两颗藏在身上的时候。
农村之行结束时,父母把我们接回家中的时候,家中是一片狼藉。虽然没有人闯进我们家,但地上有石头和半截的砖头,几乎所有的玻璃都被砸破了,我爸爸妈妈结婚时最好的家俱,那种五斗一橱的一面镜子也被砸烂了。一个房间的玻璃被扫干净了,中午我们就被安排在凉席上睡觉,爸爸妈妈在另外的房间打扫。奶奶摇着蒲扇给我们凉风,蝉在死命地叫着夏天。突然,外面又飞来两个砖头,一块砸破了我们仅存的几块玻璃的一块,一块沉重地砸在窗框上。妹妹吓得哇哇哭,哥哥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爸爸妈妈和奶奶都去找是谁干的,奶奶一直在外面数落,走到很远,到小时的锯木场,用她带着一些韵味并有点象唱歌似地数落着自编的词和曲。爸爸妈妈找来相关人员说砖头和危险,生气得不行。可奶奶的数落一直在屋前屋后,连爸爸妈妈劝她歇歇也不行,这只自编自唱的歌我奶奶唱到了晚上。
在那天后,再没有人骚挠我们家,至少父母没有让我们感受到,奶奶的歌才渐渐的没唱了。
我的三舅舅因为和人打架,给抓起来了,之前到过我们家,一直给关到冬天前。在秋天的某天,当我在小学前的操场上玩的时候,看见三舅舅被人押着,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牌子,写着“XXXXX”之类的字眼,站在操场的一端当射击靶子,在另一端有民兵趴在地上练瞄准射击。我不知道那枪里会不会有子弹,还是他们练完后真的会拉他去枪毙,我不知道我二舅舅的命运会怎样,我去躺在大水泥 水管中,谁也不想见,哭,我奶奶叫我吃饭好几次,我最后在天黑后才回家。
文革的余波终于在我的童年留下几笔刻痕,心灵开始长大又变迷茫。那年的冬天,窗户也没有玻璃装上去,我们家的玻璃是纱布和白纸。整个冬天很冷,因为我童年看见的那人性的恶,是非的颠倒。
在冬天到来之前,我也被换了个幼儿园,开始了全托的生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