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农神庙
![]() |
![]() |
帕提农神庙
![]() |
(古希腊文:Παρθενώνας),是古希腊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它是现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腊时代的建筑物,一般认为其建筑是多立克柱式发展的顶端;雕像装饰是古希腊艺术的顶点,此外还被尊为古希腊与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征,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之一。近两个世纪以来,希腊持续进行对该神庙的修复与重建工作。[1]
现存的帕提农神庙是取代另一座公元前480年被波斯人入侵所毁坏的旧帕提农神庙(或称为前帕提农神庙),就像大部分的希腊神庙,帕提农也用做金库的用途,有一阵子是提洛同盟(后来演变成雅典帝国)的金库,公元6世纪,帕提农被改用作纪念处女的天主教教堂(原来供奉的雅典娜也是处女)。在1460年代早期,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后,它又被改用成清真寺。1687年9月28日神庙里的土耳其军堆积的火药被威尼斯军队炮击中,引发的爆炸严重损毁了庙体还有雕刻。1806年,英国的汤玛斯·布鲁斯,第七代额尔金伯爵在奥斯曼帝国的同意下,把部份保存下来的雕像移走,这些雕像也就是现在一般所知在1816年卖给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帕提农大理石,现在还展示在那里。希腊政府要求归还大理石的运动多年一直没有成功。
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史迹之一,对于研究古希腊的历史、建筑、雕塑、宗教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美国的纳许维尔有一座完整1:1的复制品。
神庙坐西向东,由46根多立克柱环绕,长边方向每边17根,短边方向每边8根。
帕提农神庙的正立面的各种比例尺度一直被作为古典建筑的典范,柱式比例和谐,视觉校正技术运用纯熟,山花雕刻丰富华美。整个建筑既庄严肃穆又不失精美。被美术史家称为“人类文化的最高表征”,“世界美术的王冠”。
神庙平面图第一次建造供奉雅典娜-帕提农的神殿,此意图始于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88年)结束后不久,以作为送给雅典娜的礼物。这工程在一座宽大的石灰岩的地基开工,这块地基延伸了雅典卫城南部的顶峰以及提升了其高度。
这栋建筑取代了原来纪念雅典娜·帕拉斯,俗称旧帕提农的另座神庙:赫卡托巴恩(原文hekatompedon,意思是千座墙基),还可能曾经就屹立在其旁(详细请阅老帕提农的独立章节)。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卫城成为提洛同盟根基,雅典也是当时的最大的文化重镇,伯里克利开始着手一个很有野心的建筑计划,时程几乎有公元前5世纪的后五十年之多,今天在雅典卫城所能看到的最重要的建筑物如帕提农、山门(Propylaia)、厄瑞克透斯神庙、雅典娜-尼刻神庙都是在那个时期竖立起来的。帕提农由菲迪亚斯监造且负责雕刻装潢,建筑师伊克提诺斯和卡利特瑞特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动工,庙体大约在432年完成,不过装潢至少一直到431年才完工,有一些帕提农的财政帐簿流存到现在,从中可知最大的单一花费是从大约离雅典有16公里远的彭特利库斯山运石头来到卫城。这些资金部份提拨自提洛同盟的金库,在公元前454年从提洛岛送到卫城。
虽然邻近的赫淮斯托斯神庙是现存最完整的多立克柱式典范,然而当年帕提农才是公认为最出色的。John Julius Norwich指神庙:“欣赏这有最完美多立克神庙,就算是古老的遗迹,其建筑学上的高尚是富传奇性,特别是柱基的曲度、逐渐向内成锥形的内殿墙壁以及圆柱的收分曲线entasis之间微妙的一致性”[2]柱基是安置柱子的平台,就像其他经典的希腊神庙,它有微妙向上倾斜的曲度,使得雨水可以排掉。这些柱子看似向外倾斜,实际上却是微向内倾,而且高度一致的从外层柱座边缘的弯向天花板。“柱上的微凸线”(Entasis)指的是柱子往上延伸微凸出来的地方,虽然帕提农神庙的这个视觉效果被认为比早期神庙的明显雪茄形柱微妙,但这些视觉上的精细不被普遍同意是一种有意的效果,反而通常被认定是一种帕提农比起旧式直线、直角缺乏曲线的大型建筑物更活泼化的手法。
测量最高的一阶,帕提农的地基大小为69.5米x30.9米(228.0x101.4呎),内殿为29.8米长X19.2米宽(97.8x63.0呎),由其内部的两列的多立克式柱为主结构撑起屋顶。从外量,柱的直径为1.9米(6.2呎)、高度为10.4米(34.1呎),角柱的直径稍微大一些。梁柱部份,帕提农外有46根内有19根。柱基在东、西的末端向上弯向中央60毫米(2.36英寸)以及侧边110毫米(4.33英寸)。屋顶是以板瓦大理石磁砖铺盖而成。
几位建筑神殿的人在建造的过程中已经经由测量圆周半径与直径,来计算出近似 π 的圆周率。此外还有方型、长方形、矩形、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另外长度的分类,演变为呎与码使建造的过程更多公式可以运算利用。
帕提农神庙,有着octostyle、peripteral、兼有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建筑特色,公元前438或439年,建筑物里还增添了菲迪亚斯以黄金与象牙雕成的巨大雅典娜·帕提农神像,此外庙体的石造物原来都经过高度的彩绘。[3]虽然建筑过程几乎一直到公元前432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开打才完工,神庙才能献给纪念雅典娜,公元前438年时,外部柱廊顶,中楣横条上的多立克式排档间饰(metopes)和内殿的墙最上端的爱奥尼式中楣横条(frieze)已经完成了。帕提农神庙柱间壁与中楣横条的豪华被同意神庙的功能是个宝库,在opisthodomus(内殿后面的房间)放置了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的献金。
三角眉饰
保萨尼阿斯是个公元二世纪的一个旅行家,当他游历到雅典卫城看到帕提农神庙时,只简要的描述了神庙三角眉饰上的雕像,但此外的描述主要保留了里面的用象牙与黄金精雕而成的女神大雕像。
东边的三角眉饰叙述雅典娜诞生,雅典娜是从他父亲宙斯的头部生出来的,根据希腊神话宙斯是在召见火神赫淮斯托斯请求的援助时,马上引发一阵骇人的头痛,为了减缓头痛,宙斯就叫赫淮斯托斯用铁锤敲他,敲下去后,宙斯的头裂开,从中出诞生出全身盔甲的雅典娜,这个作品雕塑了这个过程。
西边的三角眉饰(pediment),正对卫城山门(Propylaia),描述了雅典娜与波赛顿之间为了争取成为本城市守护神的荣耀而战。雅典娜与波赛顿在整个布局的中央,女神拥著橄榄树对抗著高举三叉戢作势攻击大地的海神,这把整个画面强烈的区分开来,在他们的旁边,各领着一群由双轮战车带领的群众,这个三角眉饰上看到的族群性格,充满著雅典神话的风味。
这作品的建造期是前438年至前432年,帕提农神庙上的三角眉饰也是古希腊艺术里最好的典范之一。那些人物形象刻划身体方面,动态自然富有生命力,好像力量从他们的肌肤爆发,再从身上的薄衫溢发于外,薄衬衣(chiton)显得其下的肢体动态成为构图的元素之一,作品中,雕刻师刻划的人神之间在概念上的互动差异不大,展现了理想主义与自然主义。[4]
此神庙里,在naos原来有着一尊雅典娜的祭拜雕像,为人所知是出自菲迪亚斯之手[5],然而现在只留惟一的残片。这尊宏伟、用象牙与黄金打造的雕像早已不见,只能从复制品、花瓶、宝石、文学描述和钱币上的雕刻或描绘来追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