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 读书笔记
序言部分 第10页
对于风水及理想景观本质的认识可以归纳为对三个问题的探讨:
1. 一个理想的风水景观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它们有什么深层的意义?
2. 理想风水景观与中国文化中的其他理想景观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种同构性说明了什么?
3. 中国文化中的风水和理想景观与其他文化之理想景观有何异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异同。
第一章 理想风水模式
第一节
《葬书》记载“好风水”意向模式的理想状态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服。所对应的理想景观为“穴场座于山脉止落之处,背依绵延山峰,俯临平原(明堂),穴周清流屈曲有情,两侧护山环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
P21:理想风水模式能得以最完美实现的是在阴宅。
P23:在山地风水的基础上,风水说又将其理想风水模式推广到平洋风水,主要以水系来察风水。“平洋以水为山”,“葬山依骨,葬地依血(水)”。
风水佳穴与水的关系主要为三格:骑龙(据水在后),挟龙(倚水在旁),攀龙(亲水在前),尤以骑龙为上。(《归厚录》)。
P27:阳宅:选址和构筑受到功利性的约束(如交通条件、邻里关系等),自由度不及阴宅风水大,为使理想与显示谐调,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风水小品如亭、桥、阁、塔、门、风水林、池塘等来使自然风水结构达到理想化。
皖南黟县宏村风水结构具有村落风水的普遍性。最基本的理想模式是枕山、环山、面屏。
P29:寺庙:宁波天童寺 太白山主脉山脊“委蜿自复,环抱有情”,围合成一山间盆地,只在西侧有一豁口(水口)与外界相联系。海拔400-500米,堪称形止气蓄之地。为了聚气,四周之护沙、水口及案山广植竹木。
第二节 理想风水模式的基本结构特征
从上风水模式和景观中总结两类基本特征:
1. 资源特征:
待续
对于风水及理想景观本质的认识可以归纳为对三个问题的探讨:
1. 一个理想的风水景观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它们有什么深层的意义?
2. 理想风水景观与中国文化中的其他理想景观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种同构性说明了什么?
3. 中国文化中的风水和理想景观与其他文化之理想景观有何异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异同。
第一章 理想风水模式
第一节
《葬书》记载“好风水”意向模式的理想状态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服。所对应的理想景观为“穴场座于山脉止落之处,背依绵延山峰,俯临平原(明堂),穴周清流屈曲有情,两侧护山环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
P21:理想风水模式能得以最完美实现的是在阴宅。
P23:在山地风水的基础上,风水说又将其理想风水模式推广到平洋风水,主要以水系来察风水。“平洋以水为山”,“葬山依骨,葬地依血(水)”。
风水佳穴与水的关系主要为三格:骑龙(据水在后),挟龙(倚水在旁),攀龙(亲水在前),尤以骑龙为上。(《归厚录》)。
P27:阳宅:选址和构筑受到功利性的约束(如交通条件、邻里关系等),自由度不及阴宅风水大,为使理想与显示谐调,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风水小品如亭、桥、阁、塔、门、风水林、池塘等来使自然风水结构达到理想化。
皖南黟县宏村风水结构具有村落风水的普遍性。最基本的理想模式是枕山、环山、面屏。
P29:寺庙:宁波天童寺 太白山主脉山脊“委蜿自复,环抱有情”,围合成一山间盆地,只在西侧有一豁口(水口)与外界相联系。海拔400-500米,堪称形止气蓄之地。为了聚气,四周之护沙、水口及案山广植竹木。
第二节 理想风水模式的基本结构特征
从上风水模式和景观中总结两类基本特征:
1. 资源特征:
待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