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不正经是件正经事(7)吃货夏小山
看《蒋公的面子》时,现场一多半的笑点都是因为吃货夏小山。抄出来好像没有演出来好玩,姑且抄一抄给吃货看。
夏小山:我宁可失恋也不愿三缺一。
卞从周:他(楼之初)的立身处世之道,曰:能吃、能喝、能玩。
夏小山:三句不离吃饭。
卞从周:你听说过没有?楼太太还是学生的时候,楼先生追她,在她的作业里夹了封情书。结果楼太太在下次昨夜里写道:“我很敬慕先生,但是讨厌先生好吃,我不愿与你恋爱。”
夏小山:后来怎么样?还是跟着他到处吃了。
卞从周:听说他家以前的大厨也是不一般。
夏小山:你说他家那个姓徐的师傅?手艺确实好,七年前我在他家吃过一次。他的清炒虾仁是一绝,清甜可口。独特之处在于浆汁,甜而不腻,是他独创,不外传。
卞从周:我只听楼先生说过他的清蒸火腿如何如何,可惜我没那个口福。这次蒋公请客,听说掌灶的是西字号老正兴的屠长义,要做火腿烧豆腐。
夏小山:怎么?他愿意做这道菜。
卞从周:他得了一只金华火腿。
夏小山:这里还有金华火腿?
卞从周:收藏有年了,道地的金华火腿。
夏小山:怪不得。他轻易不做这道菜,不得好火腿,便不出味。我都无缘得尝。
卞从周:你都没吃过,可见多难得。怪不得楼先生对这道菜赞不绝口。
夏小山:我听得耳朵都出茧子了。
卞从周:数年烽火,金华火腿怕要绝迹了。
时任道:牛肉面都吃不起,何况金华火腿。
卞从周:这次正好去吃。
时任道:我不能为了猪腿不顾人脸。
卞从周:说得好。可惜吃不到他的“镇灶之宝”。
时任道:又不是没吃过金华火腿。
夏小山:然十年不闻此味矣。
时任道:穷有穷的吃法。金圣叹说:“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试试何妨。
夏小山:试过。
卞从周:如何?
夏小山:只嚼出豆腐干味与花生米味。
卞从周:想来也是不能。豆腐干与花生米若能嚼出金华火腿的味道,谁还买火腿。我敢打赌,楼先生就是为了这道火腿烧老豆腐,也一定是要赴宴的。
卞从周:据说梁启超曾发明三人和五人麻将,若是推广开来,他对中国又多了一大贡献。
时任道:四个人雀战,足以让中国人废寝忘餐。若是三个人、五个人都能打,那岂不是夜以继日,遍地雀声。
卞从周:这话倒很像胡适之。他说中国的男男女女把光阴葬送在这麻将牌上,麻将算得八股、小脚、鸦片以外的第四害。
夏小山:那是他不会打麻将。他每打必输,当然说麻将有害。若麻将为第四害,那他陪着夫人上牌桌,岂不是相当于以八股同夫人会文,给夫人裹小脚,与夫人同抽大烟。
卞从周:楼先生肯定去。夏先生,为了火腿烧豆腐,去不去?
夏小山:火腿烧豆腐……
卞从周:火腿烧豆腐!
卞从周:金华火腿烧老豆腐关不关你事?
夏小山:这是原则问题。
卞从周:不做官、不入党是原则,不抽烟、不讨小老婆是原则。不陪校长吃饭谈得上原则?
夏小山:不陪不配做校长的校长吃饭是原则。
老年夏小山:我绝对没去。如果我和蒋介石一起吃过饭,我一定会记得。
老年卞从周:你去了。我说席上有八仙鳜鱼羹,你就去了。
老年时任道:什么鳜鱼羹,是火腿烧豆腐。
老年卞从周:火腿烧豆腐?不是。那次宴席上没有这道菜。
老年时任道:是西字号老正兴的名菜。
老年卞从周:瞎扯,西字号老正兴哪有这道菜,这是上海老正兴的菜。那天吃的是刘庆祥自创的八仙鳜鱼羹。
老年时任道:从来没有听说过。
老年卞从周:由于鳜鱼丝、云腿丝、笋丝、冬菇丝、陈皮丝等在羹中呈现八种不同的颜色,所以叫八仙鳜鱼羹。我也只吃过那一次,刘庆祥病死以后,这道菜就失传了。
老年夏小山:我没吃过这道菜。
老年卞从周:你吃的名菜太多了。
卞从周:过于倨傲,才美亦不足观。还是小山先生恂恂如,有古人风。
夏小山:恂恂如不敢说。只是如今饮冰食蘖、敝衣穿履,形容潦倒,看上去倒还真有古人风。
卞从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
夏小山:亦不堪其忧也。三月不知肉味矣。
卞从周:时先生。
时任道:小山呢?
卞从周:夏先生路上饿了,先吃碗抄手,过会儿来。
时任道:说很多都是明代刻本,我那本《文选纂注评林》可是初刻原版,难得的善本。文枢堂的《水经注》四十卷齐全,也很难得。还有元代珍本,清人手稿。其中,有鱼山先生的真迹……算了,说得太细致老蒋也听不懂,就说我那明刻《丁卯集》可是孤本,刊刻极精湛,极罕。书乃是我的身家性命。
卞从周:书可以再得,性命没了可不能复生。你的感受我如何不知呢?你问问身边,哪个没有千万藏书。小山先生的藏书楼也是有名的,不也是一颗炮弹就烟消云散了?他比我们都看得开。我还记得他刚接到书楼被炸毁的消息的时候,捶胸大哭,我从未见过小山先生如此,还担心他会出什么事。谁知道他去渡口连吃两碗牛肉面,回来就神色自若、行动如常了。
夏小山:我带了一瓶酒。
卞从周:(看酒)这是……
时任道:听懂了吗?
卞从周:对哲学,我无甚研究。
夏小山:他说的是:人固有一死,或因感染某种病原菌而死,或被敌机炸死,不能因为有人被敌机炸死,就认为你也一定会被炸死。
卞从周:懂了。
时任道:我已经找到第三种方法了。炒米糖开水,吃吗?
夏小山:吃。米花也不填肚的。
卞从周:吃了人家的面,可是要帮人家忙的。
夏小山:有了面,要帮什么忙只管说。
夏小山:学术上的分歧是难免的,不破坏交情。
时任道:是啊,一个校章就令你反对我,一篇文章也令你反对我,现在更好,一只火腿就能令你反对我。还有什么不能破坏我们的交情?
夏小山:够了,我没有反对你。
时任道:你这还不叫反对我?
夏小山:不是为了一只火腿。
时任道:十年骑马上京华,银烛歌楼人似花。今日江头黄篾舫,满天风雨听琵琶。
夏小山:你还记得!
时任道:好诗。
夏小山:不觉已二十余载。
时任道:那时梅庵先生尚在。
夏小山:忆往年与王伯沆、黄季刚诸人或坐豁蒙楼茗话,或泛舟玄武湖,吹笛拍曲,悠然忘忧。如今家国破碎,故人离散,旧境如梦矣。
老年时任道:真热。
老年卞从周:比昨天还热。
老年时任道:越来越热。
夏小山:(唱)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
老年夏小山:(唱)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雕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
夏小山:我宁可失恋也不愿三缺一。
卞从周:他(楼之初)的立身处世之道,曰:能吃、能喝、能玩。
夏小山:三句不离吃饭。
卞从周:你听说过没有?楼太太还是学生的时候,楼先生追她,在她的作业里夹了封情书。结果楼太太在下次昨夜里写道:“我很敬慕先生,但是讨厌先生好吃,我不愿与你恋爱。”
夏小山:后来怎么样?还是跟着他到处吃了。
卞从周:听说他家以前的大厨也是不一般。
夏小山:你说他家那个姓徐的师傅?手艺确实好,七年前我在他家吃过一次。他的清炒虾仁是一绝,清甜可口。独特之处在于浆汁,甜而不腻,是他独创,不外传。
卞从周:我只听楼先生说过他的清蒸火腿如何如何,可惜我没那个口福。这次蒋公请客,听说掌灶的是西字号老正兴的屠长义,要做火腿烧豆腐。
夏小山:怎么?他愿意做这道菜。
卞从周:他得了一只金华火腿。
夏小山:这里还有金华火腿?
卞从周:收藏有年了,道地的金华火腿。
夏小山:怪不得。他轻易不做这道菜,不得好火腿,便不出味。我都无缘得尝。
卞从周:你都没吃过,可见多难得。怪不得楼先生对这道菜赞不绝口。
夏小山:我听得耳朵都出茧子了。
卞从周:数年烽火,金华火腿怕要绝迹了。
时任道:牛肉面都吃不起,何况金华火腿。
卞从周:这次正好去吃。
时任道:我不能为了猪腿不顾人脸。
卞从周:说得好。可惜吃不到他的“镇灶之宝”。
时任道:又不是没吃过金华火腿。
夏小山:然十年不闻此味矣。
时任道:穷有穷的吃法。金圣叹说:“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试试何妨。
夏小山:试过。
卞从周:如何?
夏小山:只嚼出豆腐干味与花生米味。
卞从周:想来也是不能。豆腐干与花生米若能嚼出金华火腿的味道,谁还买火腿。我敢打赌,楼先生就是为了这道火腿烧老豆腐,也一定是要赴宴的。
卞从周:据说梁启超曾发明三人和五人麻将,若是推广开来,他对中国又多了一大贡献。
时任道:四个人雀战,足以让中国人废寝忘餐。若是三个人、五个人都能打,那岂不是夜以继日,遍地雀声。
卞从周:这话倒很像胡适之。他说中国的男男女女把光阴葬送在这麻将牌上,麻将算得八股、小脚、鸦片以外的第四害。
夏小山:那是他不会打麻将。他每打必输,当然说麻将有害。若麻将为第四害,那他陪着夫人上牌桌,岂不是相当于以八股同夫人会文,给夫人裹小脚,与夫人同抽大烟。
卞从周:楼先生肯定去。夏先生,为了火腿烧豆腐,去不去?
夏小山:火腿烧豆腐……
卞从周:火腿烧豆腐!
卞从周:金华火腿烧老豆腐关不关你事?
夏小山:这是原则问题。
卞从周:不做官、不入党是原则,不抽烟、不讨小老婆是原则。不陪校长吃饭谈得上原则?
夏小山:不陪不配做校长的校长吃饭是原则。
老年夏小山:我绝对没去。如果我和蒋介石一起吃过饭,我一定会记得。
老年卞从周:你去了。我说席上有八仙鳜鱼羹,你就去了。
老年时任道:什么鳜鱼羹,是火腿烧豆腐。
老年卞从周:火腿烧豆腐?不是。那次宴席上没有这道菜。
老年时任道:是西字号老正兴的名菜。
老年卞从周:瞎扯,西字号老正兴哪有这道菜,这是上海老正兴的菜。那天吃的是刘庆祥自创的八仙鳜鱼羹。
老年时任道:从来没有听说过。
老年卞从周:由于鳜鱼丝、云腿丝、笋丝、冬菇丝、陈皮丝等在羹中呈现八种不同的颜色,所以叫八仙鳜鱼羹。我也只吃过那一次,刘庆祥病死以后,这道菜就失传了。
老年夏小山:我没吃过这道菜。
老年卞从周:你吃的名菜太多了。
卞从周:过于倨傲,才美亦不足观。还是小山先生恂恂如,有古人风。
夏小山:恂恂如不敢说。只是如今饮冰食蘖、敝衣穿履,形容潦倒,看上去倒还真有古人风。
卞从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
夏小山:亦不堪其忧也。三月不知肉味矣。
卞从周:时先生。
时任道:小山呢?
卞从周:夏先生路上饿了,先吃碗抄手,过会儿来。
时任道:说很多都是明代刻本,我那本《文选纂注评林》可是初刻原版,难得的善本。文枢堂的《水经注》四十卷齐全,也很难得。还有元代珍本,清人手稿。其中,有鱼山先生的真迹……算了,说得太细致老蒋也听不懂,就说我那明刻《丁卯集》可是孤本,刊刻极精湛,极罕。书乃是我的身家性命。
卞从周:书可以再得,性命没了可不能复生。你的感受我如何不知呢?你问问身边,哪个没有千万藏书。小山先生的藏书楼也是有名的,不也是一颗炮弹就烟消云散了?他比我们都看得开。我还记得他刚接到书楼被炸毁的消息的时候,捶胸大哭,我从未见过小山先生如此,还担心他会出什么事。谁知道他去渡口连吃两碗牛肉面,回来就神色自若、行动如常了。
夏小山:我带了一瓶酒。
卞从周:(看酒)这是……
时任道:听懂了吗?
卞从周:对哲学,我无甚研究。
夏小山:他说的是:人固有一死,或因感染某种病原菌而死,或被敌机炸死,不能因为有人被敌机炸死,就认为你也一定会被炸死。
卞从周:懂了。
时任道:我已经找到第三种方法了。炒米糖开水,吃吗?
夏小山:吃。米花也不填肚的。
卞从周:吃了人家的面,可是要帮人家忙的。
夏小山:有了面,要帮什么忙只管说。
夏小山:学术上的分歧是难免的,不破坏交情。
时任道:是啊,一个校章就令你反对我,一篇文章也令你反对我,现在更好,一只火腿就能令你反对我。还有什么不能破坏我们的交情?
夏小山:够了,我没有反对你。
时任道:你这还不叫反对我?
夏小山:不是为了一只火腿。
时任道:十年骑马上京华,银烛歌楼人似花。今日江头黄篾舫,满天风雨听琵琶。
夏小山:你还记得!
时任道:好诗。
夏小山:不觉已二十余载。
时任道:那时梅庵先生尚在。
夏小山:忆往年与王伯沆、黄季刚诸人或坐豁蒙楼茗话,或泛舟玄武湖,吹笛拍曲,悠然忘忧。如今家国破碎,故人离散,旧境如梦矣。
老年时任道:真热。
老年卞从周:比昨天还热。
老年时任道:越来越热。
夏小山:(唱)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
老年夏小山:(唱)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雕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大鲤鱼(丹AI)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团体很好玩:分享参加团体的8个体验 (17人喜欢)
- 来访者选择新手咨询师,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 (12人喜欢)
- 厉鬼也要卷KPI,是为了被看见 (13人喜欢)
- 写给新手咨询师(2):不要有问必答 (29人喜欢)
- 有些咨询师啊,太诚实了 (4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