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
我时常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黑黑的,早已空荡的鸟巢上面。
它们并不好看,干枯在树梢上,或是在屋檐下面。看上去有些突兀。长在树梢上的那些,我不知道是那种鸟的巢穴,但和在屋檐下居住的燕子一样。它们总从春天万物滋生的时候飞来,又在秋天万物凋尽的时候离去。
我不觉得它们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空荡荡的,没有生机与活力。很早我就知道,这些鸟有同一个归类,从幼稚园的时候,或是刚会说话的时候,就有人告诉过我们了。它们是候鸟。春至秋离。它们本该属于这里,又从不属于这里。
古人爱以游鸿比喻离乡的故人。是因为必然离去与归来的宿命?是有些似曾相识的回忆?还是深思托举的寄寓?我不确定。
无论如何,这些作为它们存在印记的鸟巢就这样挂在那里。这些世袭的流浪者衔来树枝和泥土,一点点,一点点,搭建出一个临时的住所。看上去凉凉的,薄薄的。看上去有些孤单。当然是孤单的。少了那些原本暂住的微薄的生命,就像斑驳多年了的老屋一样。黑黑的,空旷在树林里,有一种孤傲的感觉。
当春天里看见它们风尘仆仆赶来的时候,看它们一点点建造起房屋的时候,它们第一只幼崽出生的时候,以独到的丰满起羽翼,可以在空中飞翔的时候。我总觉得有些辛酸。
它们是孤独的,寂寞的。它们所做的,付出的。只不过是一个临时的住所罢了。肉体也不过是人类灵魂的暂住的容器。总有一天,会有人离去。这些现实的,依托如此而扎根在旁人心中的记忆。都随着这些。消失的一干二净。
但孤独寂寞又不失是一件好事。有歌唱“寂寞让我如此美丽”。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一株花朵,即使再小,再普通,也会有些绝代的滋味。绝世的孤品才有这番味道,多了,就淡了。就滥了。
有些时候我回觉得有些像它们。与帮人相较,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或是说,我愿意去承担这孤独。朋友总说我不太合群,说的话,做的事,和它们相差的太多了。我莞尔。确实不同。与其和它们半夜在KTV里疯玩。我更愿意一个人在深夜里学文章,画画,听一些安静缓慢的爵士。我喜欢日本歌手伊藤君子的歌。有些低沉,有些婉转。有点男生的感觉,可又恰到好处。歌声慢慢从耳机里溢出来,爬上心头,打在我的身上。
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他们大多爱听通俗简单的流行音乐。我推荐他们听的时候,他们嗤之以鼻。我不解,虽然个人喜好有别。但音乐不是没有界限的吗?还是说我是与他们不同的异类?是否只有同样绝望而又寂寞的人,才能传达到相同的情感。就像古物一般,纵然有千年岁月,待人珍藏。真正能懂得的又有几人呢?从一个人手中出售,又在另一个人手中驻留。辗转流离,太多太多。
有好友问我:“忆哒!放大假你准备干什么啊?”
我想了想:“旅行去吧。我以前就一直期待的事,也是我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但我后来回想。这不也“辗转流离”吗?这不也是广义上的流浪吗?明明更偏爱宅在家里,又何必为了旅行而旅行呢?我问我自己。
我又想起那些春至秋离的鸟儿来了。把它们比作人,在合适不过了。从不知何时出现,又在不知何时离开,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用来证明它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但倘若没有刻意地去记起,它们,也不过是细小如微尘的事情吧。
无论人生多长。也会在某一天离去的吧。父母也好,朋友也好。如果非要说的话,这些生命中或轻或重,或在意或疏离的角色,算的上什么呢?吧自己比作一个世界的话,我们所相遇的种种,也不过是旅途路上恰巧遇见的同路人罢了。算的上什么呢?一个可以依赖的人,一个可以痛恨的人,或是一个愿意付出自己一切的人?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同样是流浪者,光是能够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值得庆幸了,又如何去希求那些相依相偎,用双手护着火光,忍痛并行的陪伴呢?做的太多,付出太多。自己,不过也只是偶尔闯入他人世界的流浪者,与别人的偶然照面,转身后的匆匆一瞥。
过去我常害怕成为不被人记起,不被在意的那一个。现在看来,当真是有些强说愁的倔态。如果不是必然的话,那些鸟儿定然也是愿意找个美丽而安稳的地方住下的吧!如果可以的话,我也不愿成为一个流浪者,一个被遗忘的人。
但它们比我幸运,没有留恋的归属,流浪早已成为了它们生活的全部。“没有故乡的牵绊,便不会有无限的悲悯的苦楚吧。”
寂静而空旷的夜里,我笑着对自己说。
它们并不好看,干枯在树梢上,或是在屋檐下面。看上去有些突兀。长在树梢上的那些,我不知道是那种鸟的巢穴,但和在屋檐下居住的燕子一样。它们总从春天万物滋生的时候飞来,又在秋天万物凋尽的时候离去。
我不觉得它们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空荡荡的,没有生机与活力。很早我就知道,这些鸟有同一个归类,从幼稚园的时候,或是刚会说话的时候,就有人告诉过我们了。它们是候鸟。春至秋离。它们本该属于这里,又从不属于这里。
古人爱以游鸿比喻离乡的故人。是因为必然离去与归来的宿命?是有些似曾相识的回忆?还是深思托举的寄寓?我不确定。
无论如何,这些作为它们存在印记的鸟巢就这样挂在那里。这些世袭的流浪者衔来树枝和泥土,一点点,一点点,搭建出一个临时的住所。看上去凉凉的,薄薄的。看上去有些孤单。当然是孤单的。少了那些原本暂住的微薄的生命,就像斑驳多年了的老屋一样。黑黑的,空旷在树林里,有一种孤傲的感觉。
当春天里看见它们风尘仆仆赶来的时候,看它们一点点建造起房屋的时候,它们第一只幼崽出生的时候,以独到的丰满起羽翼,可以在空中飞翔的时候。我总觉得有些辛酸。
它们是孤独的,寂寞的。它们所做的,付出的。只不过是一个临时的住所罢了。肉体也不过是人类灵魂的暂住的容器。总有一天,会有人离去。这些现实的,依托如此而扎根在旁人心中的记忆。都随着这些。消失的一干二净。
但孤独寂寞又不失是一件好事。有歌唱“寂寞让我如此美丽”。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一株花朵,即使再小,再普通,也会有些绝代的滋味。绝世的孤品才有这番味道,多了,就淡了。就滥了。
有些时候我回觉得有些像它们。与帮人相较,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或是说,我愿意去承担这孤独。朋友总说我不太合群,说的话,做的事,和它们相差的太多了。我莞尔。确实不同。与其和它们半夜在KTV里疯玩。我更愿意一个人在深夜里学文章,画画,听一些安静缓慢的爵士。我喜欢日本歌手伊藤君子的歌。有些低沉,有些婉转。有点男生的感觉,可又恰到好处。歌声慢慢从耳机里溢出来,爬上心头,打在我的身上。
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他们大多爱听通俗简单的流行音乐。我推荐他们听的时候,他们嗤之以鼻。我不解,虽然个人喜好有别。但音乐不是没有界限的吗?还是说我是与他们不同的异类?是否只有同样绝望而又寂寞的人,才能传达到相同的情感。就像古物一般,纵然有千年岁月,待人珍藏。真正能懂得的又有几人呢?从一个人手中出售,又在另一个人手中驻留。辗转流离,太多太多。
有好友问我:“忆哒!放大假你准备干什么啊?”
我想了想:“旅行去吧。我以前就一直期待的事,也是我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但我后来回想。这不也“辗转流离”吗?这不也是广义上的流浪吗?明明更偏爱宅在家里,又何必为了旅行而旅行呢?我问我自己。
我又想起那些春至秋离的鸟儿来了。把它们比作人,在合适不过了。从不知何时出现,又在不知何时离开,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用来证明它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但倘若没有刻意地去记起,它们,也不过是细小如微尘的事情吧。
无论人生多长。也会在某一天离去的吧。父母也好,朋友也好。如果非要说的话,这些生命中或轻或重,或在意或疏离的角色,算的上什么呢?吧自己比作一个世界的话,我们所相遇的种种,也不过是旅途路上恰巧遇见的同路人罢了。算的上什么呢?一个可以依赖的人,一个可以痛恨的人,或是一个愿意付出自己一切的人?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同样是流浪者,光是能够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值得庆幸了,又如何去希求那些相依相偎,用双手护着火光,忍痛并行的陪伴呢?做的太多,付出太多。自己,不过也只是偶尔闯入他人世界的流浪者,与别人的偶然照面,转身后的匆匆一瞥。
过去我常害怕成为不被人记起,不被在意的那一个。现在看来,当真是有些强说愁的倔态。如果不是必然的话,那些鸟儿定然也是愿意找个美丽而安稳的地方住下的吧!如果可以的话,我也不愿成为一个流浪者,一个被遗忘的人。
但它们比我幸运,没有留恋的归属,流浪早已成为了它们生活的全部。“没有故乡的牵绊,便不会有无限的悲悯的苦楚吧。”
寂静而空旷的夜里,我笑着对自己说。
![]() |
-
忆哒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1 18: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