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千里來相會:我與托爾金中洲神話的緣分
三十歲之前沒想過做翻譯,倒是挖坑無數,想當小說家。那些從中學開始寫的書稿,陪我四處搬遷流浪了近四十年,至今仍躺在我的書櫃裡。
在英國讀書的第二年,我踏上了從小嚮往的希臘,認識了一個希臘人,是他帶著我閱讀了《魔戒》。我第一次從頭到尾讀完一本那麼厚的英文小說,心醉神迷,愛不釋手,不能自己。我在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圖書館旁的研究生宿舍裡,邊寫論文邊閱讀《魔戒》,論文順利寫完,但這曠古絕今的故事,我卻希望它永遠不要完。(這也算如願,托老是個坑王。)
把故事讀完,我才去查J.R.R. Tolkien(中譯:托爾金)是誰,並把大學圖書館中有關他的書全借出來。當知道托老是天主教徒,登時明白他何以如此創作了中洲的故事。幾年後,當我翻譯《精靈寶鑽》(The Silmarillion),宗教語言派上了用場。
翻譯小說我有個取巧的方法:找類同中文小說做參考。閱讀了要翻譯的書後,找幾本同類型的中文小說來看(當然要寫的好的),把握行文語氣跟語彙,之後動手翻譯就照著走,這樣譯出來的東西不會太離譜。吸血鬼故事Twilight: Breaking Dawn,我是當瓊瑤小說來譯的。《飢餓遊戲三部曲》我用的是武俠小說的語感風格,古龍、溫瑞安、金庸都看。但這取巧的辦法碰到托老就不管用了。
托老獨創的中洲神話,中文書籍裡沒有類同的作品。若用中國古典文學的語調跟詞彙來譯,會是災難。《精靈寶鑽》的翻譯做了三個月的準備工作,反覆閱讀,查資料,上網向全世界的托迷詢問求助。那是2002年,當時網路上有個現在看來十分簡陋,卻匯聚了世界各地托迷的論壇,我在其中得到許多幫助。當然,因為英文能力不足,我仍誤譯不少,但對故事背景的理解已經盡力無誤。開始動手翻譯,我用的是《聖經》的語言。我是外婆帶大的,外婆是虔誠的基督徒,我的啟蒙教育是外婆的鄉土故事和基督教的聖經故事。《聖經》的思維、語感、語彙,於我如同空氣陽光水。
我曾多次想要重譯《魔戒》。但是,日常工作已經是翻譯了,工作餘暇,實在不想再做翻譯。
當年考大學時,我的第一志願是美術系,其次是中文系,沒想到最後被分配讀了英文。大學聯考(即大陸的高考)英文只考了兩分的我,這四年英文真讀得我死去活來。拿到畢業證書那天,我很生氣地對上帝說,我並不情願,但我讀完了,再來請你證明,我放棄寫作全力苦讀了四年的英文,對我有什麼用!
三十七歲那年,趁學校復活節假期,我踏上了魂牽夢繫的希臘。從小癡迷希臘神話,雅典猶如夢中情人。未料,地中海的燦爛陽光享受了兩日,天氣便向英國看齊,寒冷陰鬱多雨,去阿波羅神殿所在的德爾菲(Delphi)時乾脆下起雪來。只帶了薄外套的我,在德爾菲小城,從早到晚都在找熱巧克力喝,凍得不行。
離開希臘的前一天晚上,在雅典認識的Constantine請吃飯,一個門面毫不起眼的地下室,地道的希臘小館希臘菜,一道最普通的橄欖油拌蕃茄大黃瓜加希臘白乳酪,既爽口又濃郁的甜美滋味,至今難忘。飯後他說,我帶妳去看希臘夜景吧。時近午夜,他把車開上衛城對面的利卡維多斯山(Mount Lycavittos),一路淒風苦雨。寒風冷雨中的衛城,打了燈的神殿顯得虛幻朦朧,燈火半滅的雅典城越發古老,讓人錯覺不知身在哪個時空。我站了三分鐘,實在冷得受不了,打算回車上去,一轉身,抬臉竟見山頂有座教堂,小小的白色建築被巧妙安置的燈光烘托出一股無比莊嚴的神聖感,高高的十字架在風雨中寧靜屹立,彷彿從亙古直存到永遠。
我不知道自己呆站了多久。半生奔波流離,一朝踏上這心心念念之地,竟在這回身的剎那,看見原來天父一直在高處這樣守護著我,無論周遭情況多惡劣,祂始終不離不棄。
隔天Constantine來送我去機場,還有兩三小時的空檔,他問我要去哪裡,我說書店。在書店裡,他帶我走到賣英文書的樓層,走到一個書架前,抽出一本書遞給我,說,你一定要看這本書。我低頭看書名:The Lord of the Rings。
人生之所以有意思,在於有那麼多的「沒想到」。我當然沒想到,在五十歲生日前會收到翻譯《魔戒》的請託。《精靈寶鑽》是我主動去找聯經出版公司,自薦翻譯,請他們去拿版權。收到翻譯《魔戒》的邀請函,我詳細考慮了兩週,答應了。由於時間緊迫,我邀請噴泉和杜蘊慈幫忙。我負責整個故事內文,資深托迷噴泉負責楔子、前言和附錄,家學淵源甚懂音律的蘊慈負責所有的詩歌。
五十歲的比爾博出門冒險,歡歡樂樂滿載而歸。五十歲的弗羅多肩負重任,踏上了他再也回不去的艱辛路途。一九八九年初夏,我領取了大學畢業證書。二○一二年的春夏之交,五十歲的我和我的遠征隊友一同結伴上路。整整二十五年過去,面對當年那憤怒一問,我彷彿看見上帝狡黠地眨眨眼,對我呵呵一笑。
Still round the corner there may wait
A new road or a secret gate;
And though I oft have passed them by,
A day will come at last when I
Shall take the hidden paths that run
West of the Moon, East of the Sun.
轉過下個彎,或有
一條新路,秘密關口;
雖然往昔常錯過,
來日我終將
踏上隱密小徑,走在
明月以西,太陽以東。
是啊,這路才開始呢......
在英國讀書的第二年,我踏上了從小嚮往的希臘,認識了一個希臘人,是他帶著我閱讀了《魔戒》。我第一次從頭到尾讀完一本那麼厚的英文小說,心醉神迷,愛不釋手,不能自己。我在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圖書館旁的研究生宿舍裡,邊寫論文邊閱讀《魔戒》,論文順利寫完,但這曠古絕今的故事,我卻希望它永遠不要完。(這也算如願,托老是個坑王。)
把故事讀完,我才去查J.R.R. Tolkien(中譯:托爾金)是誰,並把大學圖書館中有關他的書全借出來。當知道托老是天主教徒,登時明白他何以如此創作了中洲的故事。幾年後,當我翻譯《精靈寶鑽》(The Silmarillion),宗教語言派上了用場。
翻譯小說我有個取巧的方法:找類同中文小說做參考。閱讀了要翻譯的書後,找幾本同類型的中文小說來看(當然要寫的好的),把握行文語氣跟語彙,之後動手翻譯就照著走,這樣譯出來的東西不會太離譜。吸血鬼故事Twilight: Breaking Dawn,我是當瓊瑤小說來譯的。《飢餓遊戲三部曲》我用的是武俠小說的語感風格,古龍、溫瑞安、金庸都看。但這取巧的辦法碰到托老就不管用了。
托老獨創的中洲神話,中文書籍裡沒有類同的作品。若用中國古典文學的語調跟詞彙來譯,會是災難。《精靈寶鑽》的翻譯做了三個月的準備工作,反覆閱讀,查資料,上網向全世界的托迷詢問求助。那是2002年,當時網路上有個現在看來十分簡陋,卻匯聚了世界各地托迷的論壇,我在其中得到許多幫助。當然,因為英文能力不足,我仍誤譯不少,但對故事背景的理解已經盡力無誤。開始動手翻譯,我用的是《聖經》的語言。我是外婆帶大的,外婆是虔誠的基督徒,我的啟蒙教育是外婆的鄉土故事和基督教的聖經故事。《聖經》的思維、語感、語彙,於我如同空氣陽光水。
我曾多次想要重譯《魔戒》。但是,日常工作已經是翻譯了,工作餘暇,實在不想再做翻譯。
當年考大學時,我的第一志願是美術系,其次是中文系,沒想到最後被分配讀了英文。大學聯考(即大陸的高考)英文只考了兩分的我,這四年英文真讀得我死去活來。拿到畢業證書那天,我很生氣地對上帝說,我並不情願,但我讀完了,再來請你證明,我放棄寫作全力苦讀了四年的英文,對我有什麼用!
三十七歲那年,趁學校復活節假期,我踏上了魂牽夢繫的希臘。從小癡迷希臘神話,雅典猶如夢中情人。未料,地中海的燦爛陽光享受了兩日,天氣便向英國看齊,寒冷陰鬱多雨,去阿波羅神殿所在的德爾菲(Delphi)時乾脆下起雪來。只帶了薄外套的我,在德爾菲小城,從早到晚都在找熱巧克力喝,凍得不行。
離開希臘的前一天晚上,在雅典認識的Constantine請吃飯,一個門面毫不起眼的地下室,地道的希臘小館希臘菜,一道最普通的橄欖油拌蕃茄大黃瓜加希臘白乳酪,既爽口又濃郁的甜美滋味,至今難忘。飯後他說,我帶妳去看希臘夜景吧。時近午夜,他把車開上衛城對面的利卡維多斯山(Mount Lycavittos),一路淒風苦雨。寒風冷雨中的衛城,打了燈的神殿顯得虛幻朦朧,燈火半滅的雅典城越發古老,讓人錯覺不知身在哪個時空。我站了三分鐘,實在冷得受不了,打算回車上去,一轉身,抬臉竟見山頂有座教堂,小小的白色建築被巧妙安置的燈光烘托出一股無比莊嚴的神聖感,高高的十字架在風雨中寧靜屹立,彷彿從亙古直存到永遠。
我不知道自己呆站了多久。半生奔波流離,一朝踏上這心心念念之地,竟在這回身的剎那,看見原來天父一直在高處這樣守護著我,無論周遭情況多惡劣,祂始終不離不棄。
隔天Constantine來送我去機場,還有兩三小時的空檔,他問我要去哪裡,我說書店。在書店裡,他帶我走到賣英文書的樓層,走到一個書架前,抽出一本書遞給我,說,你一定要看這本書。我低頭看書名:The Lord of the Rings。
人生之所以有意思,在於有那麼多的「沒想到」。我當然沒想到,在五十歲生日前會收到翻譯《魔戒》的請託。《精靈寶鑽》是我主動去找聯經出版公司,自薦翻譯,請他們去拿版權。收到翻譯《魔戒》的邀請函,我詳細考慮了兩週,答應了。由於時間緊迫,我邀請噴泉和杜蘊慈幫忙。我負責整個故事內文,資深托迷噴泉負責楔子、前言和附錄,家學淵源甚懂音律的蘊慈負責所有的詩歌。
五十歲的比爾博出門冒險,歡歡樂樂滿載而歸。五十歲的弗羅多肩負重任,踏上了他再也回不去的艱辛路途。一九八九年初夏,我領取了大學畢業證書。二○一二年的春夏之交,五十歲的我和我的遠征隊友一同結伴上路。整整二十五年過去,面對當年那憤怒一問,我彷彿看見上帝狡黠地眨眨眼,對我呵呵一笑。
Still round the corner there may wait
A new road or a secret gate;
And though I oft have passed them by,
A day will come at last when I
Shall take the hidden paths that run
West of the Moon, East of the Sun.
轉過下個彎,或有
一條新路,秘密關口;
雖然往昔常錯過,
來日我終將
踏上隱密小徑,走在
明月以西,太陽以東。
是啊,這路才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