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雄安猪姬十三Ada Wong&Tony Yet
刘琼雄、安猪、姬十三、Ada Wong、Tony Yet,在曾经的某个时段,都是些遥远而值得仰望的名字,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些我真心热爱的品牌:荒岛图书馆、创意市集、快乐实习生、多背一公斤、科学松鼠会、MaD、TedtoChina。有创意、有活力、有意义且可以involve公众参与的社会创新品牌。
心里面暗想:如果有一天可以认识他们该有多好。
如果有一天可以跟他们一样,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多好。
我是keledoll,
2010年之前,
我读了6年心理学,依旧一无所成;
攀岩5年,依旧水平一般。
身边的童鞋去五百强、去公务员单位,去国企实习,我只做过一堆赚钱的兼职
有些人简历上都有一堆比赛或获奖经历,但我大学期间只拿了一些攀岩的奖项
2010年开始,我开始进入了一个奇怪的人生时期:
那一年
创办少少人读书会
到联合国妇女署实习
放弃读PhD,决定投身搞三搞四行业
2011年
担任PKN GZ的嘉宾
参与MaD2011
到科学松鼠会实习,后成为松鼠
认识未来光锥团队
参加
在MaD的支持下参与曼谷社会企业之旅
发起心理学浅水班
实现去土耳其的梦想
正式加入乐岛共建,成为荒岛图书馆的项目负责人
2012年全身心投入乐岛共建的工作
这一年,我们做了中国最大规模,最多元的真人图书
这一年,我们把荒岛图书馆从28家拓展到70家
这一年,我们一个3个人的团队举办了超过20场活动
在工作和加班的间隙
继续运作少少人读书会和一分钟学堂
我们做了全中国第一个心理微视频比赛。
做了全中国以疯狂程度为考核指标的体验课程——一分钟实验室
翻译了一本决策心理学的书
上了几回电视
我写来赚稿费的心理科普文章开始可以刊登在Elle,读者这种奇异的杂志上
回想起2009年,那时候只是远远地注视着开篇那堆名字的人做的各种事情,但生活中可以说惊喜不断:
觉得科学松鼠会这个名字有点意思,也很羡慕他们在北京做的科普活动。没想到会参与到科松和果壳网的组织中,还成为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和姬十三、小庄、王丫米、小婵、小六这么有趣的人一起共事一起喝酒。
觉得多背一公斤是特别棒的公益项目,在某天看到安猪和古天乐出现在公车的广告栏上。没想到,可以有一天可以把安猪活埋,一起很high地构想社区发展的未来。
知道我的朋友在广州搞了中国第一个TEDx的活动,却不知道会与这个在全中国不遗余力传播TED的年轻人Tony Yet(也是我的师弟)成为朋友,一起喝糖水一起吹水。
觉得创意市集、荒岛图书馆、快乐实习生都是tmd有创意的活动,也曾经幻想进入城市画报团队工作,去一起让中国的年轻人生活得别那么无聊,没想到会去策划荒岛图书馆和快乐实习生的项目。
在参加MaD的时候觉得Ada老牛逼,把香港乃至世界上政商文科各界牛人集结在一起,可以在3天举办一个1200人参与的大活动,没有一个环节可以让人诟病的,没想到可以跟Ada学习和探讨如何让内地年轻人参与社会,带来改变。
……
2013年7月,又是一年毕业季。
想起自己2011年毕业的时候,没有工作,没有钱,只是一味怀揣着梦想,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不断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我,也有过对未来的担忧,甚至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每次跟朋友见面,我都会像饿鬼见到了自助餐一样,涛涛不绝地诉说自己的各种无厘头的想法,描绘自己脑海中那些伟大的蓝图。曾经,我问一个有工作经验的好朋友(当时我还没有任何实习经验):诚实地说,如果我现在这样能找什么工作?
她瞄准我的头给了我一盘冷水:HR
其他的事情你没经验,也专业不对口,找不到这方面的工作。
我当时有些不服气:
人生真的没有选择吗?我一定只能完成既定的跳水动作,而不能选择自己的花式并且跳得漂亮吗?
我当时没有反驳。
我用了3年时间,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于是,我可以理直气壮跟她say no:
其实你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只要你一直不放弃;
其实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只要你一直在坚持。
Don't become someone else, be yourself.
如果你一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尝试去和你认为最牛逼不解释的人接近,向他们学习,和他们一起工作。
如果你一直有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坚持坚持再坚持,你的人生的某个时刻就可能会不一样。
如其做“别人眼中完美的你”,不如成为“让自己喜欢的自己”。
有很多事情,没试过,你点知道自己唔得?
按个重启键,又一条好汉。
本文首发于:一分钟学堂微信(微信号:jixue101)
一分钟学堂:分享好玩的心理学,分享鸡血的信息
心里面暗想:如果有一天可以认识他们该有多好。
如果有一天可以跟他们一样,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多好。
我是keledoll,
2010年之前,
我读了6年心理学,依旧一无所成;
攀岩5年,依旧水平一般。
身边的童鞋去五百强、去公务员单位,去国企实习,我只做过一堆赚钱的兼职
有些人简历上都有一堆比赛或获奖经历,但我大学期间只拿了一些攀岩的奖项
2010年开始,我开始进入了一个奇怪的人生时期:
那一年
创办少少人读书会
到联合国妇女署实习
放弃读PhD,决定投身搞三搞四行业
2011年
担任PKN GZ的嘉宾
参与MaD2011
到科学松鼠会实习,后成为松鼠
认识未来光锥团队
参加
在MaD的支持下参与曼谷社会企业之旅
发起心理学浅水班
实现去土耳其的梦想
正式加入乐岛共建,成为荒岛图书馆的项目负责人
2012年全身心投入乐岛共建的工作
这一年,我们做了中国最大规模,最多元的真人图书
这一年,我们把荒岛图书馆从28家拓展到70家
这一年,我们一个3个人的团队举办了超过20场活动
在工作和加班的间隙
继续运作少少人读书会和一分钟学堂
我们做了全中国第一个心理微视频比赛。
做了全中国以疯狂程度为考核指标的体验课程——一分钟实验室
翻译了一本决策心理学的书
上了几回电视
我写来赚稿费的心理科普文章开始可以刊登在Elle,读者这种奇异的杂志上
回想起2009年,那时候只是远远地注视着开篇那堆名字的人做的各种事情,但生活中可以说惊喜不断:
觉得科学松鼠会这个名字有点意思,也很羡慕他们在北京做的科普活动。没想到会参与到科松和果壳网的组织中,还成为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和姬十三、小庄、王丫米、小婵、小六这么有趣的人一起共事一起喝酒。
觉得多背一公斤是特别棒的公益项目,在某天看到安猪和古天乐出现在公车的广告栏上。没想到,可以有一天可以把安猪活埋,一起很high地构想社区发展的未来。
知道我的朋友在广州搞了中国第一个TEDx的活动,却不知道会与这个在全中国不遗余力传播TED的年轻人Tony Yet(也是我的师弟)成为朋友,一起喝糖水一起吹水。
觉得创意市集、荒岛图书馆、快乐实习生都是tmd有创意的活动,也曾经幻想进入城市画报团队工作,去一起让中国的年轻人生活得别那么无聊,没想到会去策划荒岛图书馆和快乐实习生的项目。
在参加MaD的时候觉得Ada老牛逼,把香港乃至世界上政商文科各界牛人集结在一起,可以在3天举办一个1200人参与的大活动,没有一个环节可以让人诟病的,没想到可以跟Ada学习和探讨如何让内地年轻人参与社会,带来改变。
……
2013年7月,又是一年毕业季。
想起自己2011年毕业的时候,没有工作,没有钱,只是一味怀揣着梦想,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不断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我,也有过对未来的担忧,甚至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每次跟朋友见面,我都会像饿鬼见到了自助餐一样,涛涛不绝地诉说自己的各种无厘头的想法,描绘自己脑海中那些伟大的蓝图。曾经,我问一个有工作经验的好朋友(当时我还没有任何实习经验):诚实地说,如果我现在这样能找什么工作?
她瞄准我的头给了我一盘冷水:HR
其他的事情你没经验,也专业不对口,找不到这方面的工作。
我当时有些不服气:
人生真的没有选择吗?我一定只能完成既定的跳水动作,而不能选择自己的花式并且跳得漂亮吗?
我当时没有反驳。
我用了3年时间,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于是,我可以理直气壮跟她say no:
其实你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只要你一直不放弃;
其实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只要你一直在坚持。
Don't become someone else, be yourself.
如果你一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尝试去和你认为最牛逼不解释的人接近,向他们学习,和他们一起工作。
如果你一直有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坚持坚持再坚持,你的人生的某个时刻就可能会不一样。
如其做“别人眼中完美的你”,不如成为“让自己喜欢的自己”。
有很多事情,没试过,你点知道自己唔得?
按个重启键,又一条好汉。
本文首发于:一分钟学堂微信(微信号:jixue101)
一分钟学堂:分享好玩的心理学,分享鸡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