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长于喻
《佛说四十二章经》摘录
读佛经使人平静,于止水清风中的一片开明。虽年少宜狂,在心动,在求险绝,然而平正,终乃求之。四十二章,多有开塞吾心之句,尤其喜欢其中比喻,淡而不弱,平而可寓千万。今摘录如下,矫枉去恶迷,但求幸喜。
1、恶人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坋人,塵不坋人,还坋于身。贤者不可毁,过必滅己也。
2、博爱施德,而福不减
佛言:犹若炬火,数千百人,各以炬去,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若之。
3、缘何得道
佛言:道无形,知之无益,要当守志行。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即自见行。断欲守空,即见道真,知宿命矣。
4、求名
佛言:人随情欲求华名,譬如烧香众人问其香。然香以熏自烧愚者。贪流俗之名誉,不守道真,华名危己之过,其悔在后时。
5、财色
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生活系于财,色源自本能,我这凡人不可缺,至于贪字,自己先得做到这点。)
6、爱欲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假其二,普天之民無能為道者。
佛言:愛欲之於人,猶執炬火逆風而行。愚者不釋炬,必有燒手之患。
7、止过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止其心。罪來歸身。猶水歸海。
读佛经使人平静,于止水清风中的一片开明。虽年少宜狂,在心动,在求险绝,然而平正,终乃求之。四十二章,多有开塞吾心之句,尤其喜欢其中比喻,淡而不弱,平而可寓千万。今摘录如下,矫枉去恶迷,但求幸喜。
1、恶人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坋人,塵不坋人,还坋于身。贤者不可毁,过必滅己也。
2、博爱施德,而福不减
佛言:犹若炬火,数千百人,各以炬去,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若之。
3、缘何得道
佛言:道无形,知之无益,要当守志行。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即自见行。断欲守空,即见道真,知宿命矣。
4、求名
佛言:人随情欲求华名,譬如烧香众人问其香。然香以熏自烧愚者。贪流俗之名誉,不守道真,华名危己之过,其悔在后时。
5、财色
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生活系于财,色源自本能,我这凡人不可缺,至于贪字,自己先得做到这点。)
6、爱欲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假其二,普天之民無能為道者。
佛言:愛欲之於人,猶執炬火逆風而行。愚者不釋炬,必有燒手之患。
7、止过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止其心。罪來歸身。猶水歸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