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乌鸦
题记:
言有恶灵。言是利器。杀人于无形,言为上上者。
面对一件小事,引起的两帮乌鸦,同样的外衣,同一的嗓音,却都以为自己最美、歌声最动听。
面对一件略大的事件,两帮乌鸦一般合二为一,攻击离群的那几只,其实都是一群乌鸦。
面对一件大事件,或者集体聒噪,其实无论如何都是聒噪;或者集体消声,无论是主动消声还是被消声,都减少一些噪音,天空倒是晴朗。
每一只乌鸦,都只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以及同伙的,但是极其微弱。总之,自己的最重要,最动听。
其他乌鸦的,哦,其他乌鸦不存在!不该存在!不重要!是错误!是消亡!是异教!该铲除!应该删掉!
打起架来了,黑色的翅膀相互扫击,黑色的利爪互相抓挠,黑色的嘴尖互相戳挑……
如此场景,掉下来的只是黑色的言语。
说说几个乌鸦的集中地。
微博上的乌鸦如同火梢的乌鸦,他们叫的最欢。乌鸦是最需要舞台的,刷新即淹没的发言,同样让他们找到了可贵的“自我”——我发出声音了,和着大众的声音,谱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旋律,即使淹没,也是真相的表达,呀,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乌鸦,之一——我喜爱着大家的喜爱,喜爱着自己的喜爱,表达着自己的表达,表达着大家的表达,我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乌鸦,呀,唯一。
开始挺喜欢豆瓣的,后来参加豆瓣挺火的一些小组,总结起来,集体有这么几个动作:一是留邮箱,这挺好的,因为分享嘛;二是mark,一篇好文,几页的评论,不是mark就是mark再读,要不就是M;三是拜大神,每个小组都有一些大神,对了,这些大神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有可能是自吹出来的,也有可能是拜出来的;四是跟风,跟风骂人,跟风否定,跟风侮辱,跟风讽刺……跟风mark、拜大神、留邮箱这些已经说了。本来还可以是一群鸭,因为四,变成是一群乌鸦。
后来发现了知乎。感谢知乎让我学到很多。它是一个好的舞台,一个中性词,如同其他社区网络;可是它们永远是为乌鸦而生,只有乌鸦的进驻才代表这个舞台的成功。因为造舞台的也是乌鸦。现在的时代,用户等同于群众。业主们追寻最大的用户群,他们喜欢用千万、亿来衡量产品的成功率,喜欢超乎想象的大、高、多、快,成功的标志就是这么几个词。他们的目标是,吸引更多的乌鸦,模仿者乌鸦的黑色言语,粗糙的嗓音,制作出世界上最宏大的旋律,飞扬、飞扬、飞扬!
“我发出声音了,和着大众的声音,谱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旋律,即使淹没,也是真相的表达,呀,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乌鸦。”
“我的翅膀在颤动,抖动着宇宙的轴心,整个宇宙都在倾斜;我的嗓音煽动了世界上最神秘的的力量,它们如同荒洪,如同末日之力量,席卷着整个地球。”
记住啊,我们都是群众,也是乌鸦。我们是唯一,更是之一。我们是“真相代言人”,更是真相掩盖者——是之一而忘了是之一,是群众而忘了是群众,是真相掩盖者而自认为道出了真理。
甫出校园时,为了解社会,了解群众,读了《乌合之众》,认为该书的最大缺点过于低估群众的洞察能力。现在发现,自己不过也是一个不起眼的乌鸦,掌握着一眼的见识,以为那一只“真相之眼”就长在自己的头上,只有不同于这一只眼的现象或事实,都是虚妄、偏见、短见。我与其他的乌鸦并无两样,我在吐露黑色的言语,我在制造垃圾,即使不见天日,我在不停地用着“我”字——这个人变乌鸦的根因。我们忘了,一个个的我,只是我。“我”之生几十年,“我”之学识就约一斗略嫌多,“我”之眼就肉眼两只,“我”之空间就宇宙一隅,“我”之局限却浩瀚无穷。“我”之难全,如同昨今同现。而众多的“我”组成的“我们”之难全,更如同南北同向。
如此,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避免发言。我们应该闭嘴,我们停止聒噪,我们应该让别人说,然后批评说是“一家之言”。确实,我们永远无法逃出自我的局限,就像无法脱离三维空间一样,我们能够拥有的永远是漏洞百出、难以伫立于世间的一家之言。但是,你的一家之言可能是别人的嗤之于鼻,也可能是别人的恍然大悟,但可确认的是:那是一家之言。
但是,脑袋比较小的乌鸦,眼睛也比较小的乌鸦,耐心更是长到烟絮里乌鸦,请注意:
拥有一家之言的并不都是乌鸦,可怕的就是无法容忍别人的“一家之言”,认识不到自己的也是“一家之言”。
以上仅代表一人之言。
自评:写文字不带脑袋,文字也不意思自备脑神经。羞。
言有恶灵。言是利器。杀人于无形,言为上上者。
面对一件小事,引起的两帮乌鸦,同样的外衣,同一的嗓音,却都以为自己最美、歌声最动听。
面对一件略大的事件,两帮乌鸦一般合二为一,攻击离群的那几只,其实都是一群乌鸦。
面对一件大事件,或者集体聒噪,其实无论如何都是聒噪;或者集体消声,无论是主动消声还是被消声,都减少一些噪音,天空倒是晴朗。
每一只乌鸦,都只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以及同伙的,但是极其微弱。总之,自己的最重要,最动听。
其他乌鸦的,哦,其他乌鸦不存在!不该存在!不重要!是错误!是消亡!是异教!该铲除!应该删掉!
打起架来了,黑色的翅膀相互扫击,黑色的利爪互相抓挠,黑色的嘴尖互相戳挑……
如此场景,掉下来的只是黑色的言语。
说说几个乌鸦的集中地。
微博上的乌鸦如同火梢的乌鸦,他们叫的最欢。乌鸦是最需要舞台的,刷新即淹没的发言,同样让他们找到了可贵的“自我”——我发出声音了,和着大众的声音,谱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旋律,即使淹没,也是真相的表达,呀,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乌鸦,之一——我喜爱着大家的喜爱,喜爱着自己的喜爱,表达着自己的表达,表达着大家的表达,我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乌鸦,呀,唯一。
开始挺喜欢豆瓣的,后来参加豆瓣挺火的一些小组,总结起来,集体有这么几个动作:一是留邮箱,这挺好的,因为分享嘛;二是mark,一篇好文,几页的评论,不是mark就是mark再读,要不就是M;三是拜大神,每个小组都有一些大神,对了,这些大神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有可能是自吹出来的,也有可能是拜出来的;四是跟风,跟风骂人,跟风否定,跟风侮辱,跟风讽刺……跟风mark、拜大神、留邮箱这些已经说了。本来还可以是一群鸭,因为四,变成是一群乌鸦。
后来发现了知乎。感谢知乎让我学到很多。它是一个好的舞台,一个中性词,如同其他社区网络;可是它们永远是为乌鸦而生,只有乌鸦的进驻才代表这个舞台的成功。因为造舞台的也是乌鸦。现在的时代,用户等同于群众。业主们追寻最大的用户群,他们喜欢用千万、亿来衡量产品的成功率,喜欢超乎想象的大、高、多、快,成功的标志就是这么几个词。他们的目标是,吸引更多的乌鸦,模仿者乌鸦的黑色言语,粗糙的嗓音,制作出世界上最宏大的旋律,飞扬、飞扬、飞扬!
“我发出声音了,和着大众的声音,谱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旋律,即使淹没,也是真相的表达,呀,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乌鸦。”
“我的翅膀在颤动,抖动着宇宙的轴心,整个宇宙都在倾斜;我的嗓音煽动了世界上最神秘的的力量,它们如同荒洪,如同末日之力量,席卷着整个地球。”
记住啊,我们都是群众,也是乌鸦。我们是唯一,更是之一。我们是“真相代言人”,更是真相掩盖者——是之一而忘了是之一,是群众而忘了是群众,是真相掩盖者而自认为道出了真理。
甫出校园时,为了解社会,了解群众,读了《乌合之众》,认为该书的最大缺点过于低估群众的洞察能力。现在发现,自己不过也是一个不起眼的乌鸦,掌握着一眼的见识,以为那一只“真相之眼”就长在自己的头上,只有不同于这一只眼的现象或事实,都是虚妄、偏见、短见。我与其他的乌鸦并无两样,我在吐露黑色的言语,我在制造垃圾,即使不见天日,我在不停地用着“我”字——这个人变乌鸦的根因。我们忘了,一个个的我,只是我。“我”之生几十年,“我”之学识就约一斗略嫌多,“我”之眼就肉眼两只,“我”之空间就宇宙一隅,“我”之局限却浩瀚无穷。“我”之难全,如同昨今同现。而众多的“我”组成的“我们”之难全,更如同南北同向。
如此,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避免发言。我们应该闭嘴,我们停止聒噪,我们应该让别人说,然后批评说是“一家之言”。确实,我们永远无法逃出自我的局限,就像无法脱离三维空间一样,我们能够拥有的永远是漏洞百出、难以伫立于世间的一家之言。但是,你的一家之言可能是别人的嗤之于鼻,也可能是别人的恍然大悟,但可确认的是:那是一家之言。
但是,脑袋比较小的乌鸦,眼睛也比较小的乌鸦,耐心更是长到烟絮里乌鸦,请注意:
拥有一家之言的并不都是乌鸦,可怕的就是无法容忍别人的“一家之言”,认识不到自己的也是“一家之言”。
以上仅代表一人之言。
自评:写文字不带脑袋,文字也不意思自备脑神经。羞。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