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对老朋友和新朋友的感悟
原本按照原来的计划,每个月我都应该给自己留一篇日记。可是,每次总是在写了一半之后,就自动放弃了。放弃原因,不详或诸多。
昨天终于见到了从巴厘岛回来的表妹,短短两年的时间,小妮子从当年的短发假小子一下子长成了长发淑女,美到不可收拾。
所以,见她面的第一眼,我就告诉她她做了一个极不不明智的选择——回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不希望北京浑浊的空气玷污她纯净的巴厘岛的肺。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决定。我在北京渴望着巴厘岛的悠闲安逸。她在巴厘岛羡慕着北京的忙忙碌碌。所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的问题永远也得不出别人想要的答案。
我们从空气开始聊,聊工作,聊生活,聊我为什么爆胖,聊她和她的小男友,聊我为什么不喜欢跟以前的人接触,聊她以后的人生计划等等。
老朋友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她知道并了解以前的你,你不用用现在的状态去跟她聊天,你只需要把自己调成以前的模式聊天就好,比如不用小心,比如不用做作,比如不用有威严,比如不用有目的等等。
想到这一点,我忽然想到以前看到过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听到有人说“你变了”,因为他们在用过去的角度去看待现在的你,如果你不能用过去的心情跟现在的人说话,他们就会说你变了。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都是在变化之中,你自己都在变化,所以你不能用你自己静止的角度去看待别人的变化,这是形而上的观点。只不过,你们的相对变化速率不同,于是人们总是会说:你变了。
我和表妹都变了,但,好在我们变化的速率相同,于是,大家还是那么好的朋友。
提到,老朋友,忽然想到了上周发生在“新朋友”上的两件事儿,也让我觉得很好笑。
1.
上周一的时候我和我的“新朋友C和H“晚上在郊区下班的时候,我们定了一辆出租车。然而,除了我和另外两个关系极好的“新朋友”兼同事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同事,一个是资历较老的同事,一个是资历较新,大家都不熟的新同事。
五个人不能做同坐一个车,必须要再叫一辆,并且一辆三个人,一辆两个人。我在上班的过程中还傻逼兮兮的纠结到底该怎么分配的这个问题。
我下楼的时候,只有新同事一个人眼巴巴的望着我,说他们已经乘坐门口那台唯一的出租车走了。
这个时候,门口又来了一辆出租车,结果一问,是那个我不熟的资历较老的同事帮我们又叫了一辆车。而我的“新朋友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了消息。
2.
还是上一周,隔了四天之后,我们又去郊区上班,我又碰到了”新朋友H”。他说晚上一起走,我说好。到下午的时候,另外一个同事”W“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再叫一台车,因为他晚上要跟我们一起走,坐不下5个人。
我马上叫了一台新车,让师傅晚上七点半来接我。结果,师傅不靠谱,没来接我不说,连电话都没打一个。
晚上七点半的时候,我的”新朋友H“带着他的”好朋友W“和另外一个打酱油的人三个人坐上了一台车走了。把我和上次一模一样的新人留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郊区在风中凌乱。
但,我依然很平静,我和新人先打黑车到地铁,再换乘,最后也回到了家。
3.
昨天的时候,由于玩儿的特别好的一个同事要出国进修了,所以晚上请所有人吃饭。在去吃饭之前,其中一个”新朋友Z“给我打电话说先到她家集合,然后再一起去。
到Z家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没有到。Z就提到了上一周两次坐车的事件。她说H和C对于周一和周四把我留给新人,他们先走这件事儿忏悔不已。
C忏悔的是周一,因为他跟我真的是特别特别好的基友,他那天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鬼使神差的跟着一起走了,回到家也不敢给我打电话,怕把这事儿说明白了,反倒做不成朋友。
H忏悔的是周四,因为她怕我觉得她跟W走,会让我觉得她跟W比跟我好。
听完她对二者的描述,我真的是爆笑不已。
从始至终,
第一, 我没有生C先走的气,也没有觉得他不够意思。 因为我一直就知道他就是这样的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先对他自己有益的选择。比如,只有一台车,他一定会先走,这个选择能让他先回家。
第二 ,我更没有生H选择阵营的气。 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玩儿不起这种小朋友过家家的游戏。A跟B好,B跟C好, A就讨厌C, 生B的气。对现在的我来讲, who TM cares。
其实,我承认, 如果时光倒回一年前,我真的会生气,我会觉得C不是朋友,我会嫉妒W,怨恨H。
但,我对眼角的皱纹发誓, 现在的我,对这种朋友之间的小打小闹,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吃饭的时候,H故作平静,C一直冲我摆着一张Guilty Face。
但我始终没提及任何跟这件事儿有关的一个字,只是微笑着平静的跟大家聊天,跟同事送别。
因为他们是”新朋友“
PS:1. 表妹从巴厘岛带回来的江湖上传说第一名的方便面很好吃。
2. 我还是希望她能回巴厘岛,因为六月份的晴天数用一个手能数过来。
3. 表妹是我的好朋友,兼高中同学。不是真的表妹。
4. 七月份第一篇完整的日记终于写完了,很开心。
昨天终于见到了从巴厘岛回来的表妹,短短两年的时间,小妮子从当年的短发假小子一下子长成了长发淑女,美到不可收拾。
所以,见她面的第一眼,我就告诉她她做了一个极不不明智的选择——回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不希望北京浑浊的空气玷污她纯净的巴厘岛的肺。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决定。我在北京渴望着巴厘岛的悠闲安逸。她在巴厘岛羡慕着北京的忙忙碌碌。所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的问题永远也得不出别人想要的答案。
我们从空气开始聊,聊工作,聊生活,聊我为什么爆胖,聊她和她的小男友,聊我为什么不喜欢跟以前的人接触,聊她以后的人生计划等等。
老朋友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她知道并了解以前的你,你不用用现在的状态去跟她聊天,你只需要把自己调成以前的模式聊天就好,比如不用小心,比如不用做作,比如不用有威严,比如不用有目的等等。
想到这一点,我忽然想到以前看到过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听到有人说“你变了”,因为他们在用过去的角度去看待现在的你,如果你不能用过去的心情跟现在的人说话,他们就会说你变了。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都是在变化之中,你自己都在变化,所以你不能用你自己静止的角度去看待别人的变化,这是形而上的观点。只不过,你们的相对变化速率不同,于是人们总是会说:你变了。
我和表妹都变了,但,好在我们变化的速率相同,于是,大家还是那么好的朋友。
提到,老朋友,忽然想到了上周发生在“新朋友”上的两件事儿,也让我觉得很好笑。
1.
上周一的时候我和我的“新朋友C和H“晚上在郊区下班的时候,我们定了一辆出租车。然而,除了我和另外两个关系极好的“新朋友”兼同事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同事,一个是资历较老的同事,一个是资历较新,大家都不熟的新同事。
五个人不能做同坐一个车,必须要再叫一辆,并且一辆三个人,一辆两个人。我在上班的过程中还傻逼兮兮的纠结到底该怎么分配的这个问题。
我下楼的时候,只有新同事一个人眼巴巴的望着我,说他们已经乘坐门口那台唯一的出租车走了。
这个时候,门口又来了一辆出租车,结果一问,是那个我不熟的资历较老的同事帮我们又叫了一辆车。而我的“新朋友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了消息。
2.
还是上一周,隔了四天之后,我们又去郊区上班,我又碰到了”新朋友H”。他说晚上一起走,我说好。到下午的时候,另外一个同事”W“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再叫一台车,因为他晚上要跟我们一起走,坐不下5个人。
我马上叫了一台新车,让师傅晚上七点半来接我。结果,师傅不靠谱,没来接我不说,连电话都没打一个。
晚上七点半的时候,我的”新朋友H“带着他的”好朋友W“和另外一个打酱油的人三个人坐上了一台车走了。把我和上次一模一样的新人留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郊区在风中凌乱。
但,我依然很平静,我和新人先打黑车到地铁,再换乘,最后也回到了家。
3.
昨天的时候,由于玩儿的特别好的一个同事要出国进修了,所以晚上请所有人吃饭。在去吃饭之前,其中一个”新朋友Z“给我打电话说先到她家集合,然后再一起去。
到Z家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没有到。Z就提到了上一周两次坐车的事件。她说H和C对于周一和周四把我留给新人,他们先走这件事儿忏悔不已。
C忏悔的是周一,因为他跟我真的是特别特别好的基友,他那天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鬼使神差的跟着一起走了,回到家也不敢给我打电话,怕把这事儿说明白了,反倒做不成朋友。
H忏悔的是周四,因为她怕我觉得她跟W走,会让我觉得她跟W比跟我好。
听完她对二者的描述,我真的是爆笑不已。
从始至终,
第一, 我没有生C先走的气,也没有觉得他不够意思。 因为我一直就知道他就是这样的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先对他自己有益的选择。比如,只有一台车,他一定会先走,这个选择能让他先回家。
第二 ,我更没有生H选择阵营的气。 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玩儿不起这种小朋友过家家的游戏。A跟B好,B跟C好, A就讨厌C, 生B的气。对现在的我来讲, who TM cares。
其实,我承认, 如果时光倒回一年前,我真的会生气,我会觉得C不是朋友,我会嫉妒W,怨恨H。
但,我对眼角的皱纹发誓, 现在的我,对这种朋友之间的小打小闹,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吃饭的时候,H故作平静,C一直冲我摆着一张Guilty Face。
但我始终没提及任何跟这件事儿有关的一个字,只是微笑着平静的跟大家聊天,跟同事送别。
因为他们是”新朋友“
PS:1. 表妹从巴厘岛带回来的江湖上传说第一名的方便面很好吃。
2. 我还是希望她能回巴厘岛,因为六月份的晴天数用一个手能数过来。
3. 表妹是我的好朋友,兼高中同学。不是真的表妹。
4. 七月份第一篇完整的日记终于写完了,很开心。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