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厨子,熬一锅宠爱的汤
终于闲下来当了将近一个月幸福的厨子。每天都会看看有什么新菜式可以做,想想营养搭配,最近该买些什么样的菜,怎样吃最健康最经济......一到将近饭点儿,就活跃在厨房里,我喜欢把食材切的整整齐齐放在一个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在台面上按照将要放入锅中的顺序码成一排,再把辅料和用到的酱汁准备好放在小盘子里,我的厨房看起来井然有序干干净净;我喜欢蒸馒头的时候也蒸几个枣或放点儿芋头,让吃馒头也变得不那么单调;我喜欢熬粥的时候放点儿银耳,总觉得什么食物都稍微吃点儿会对身体好;我喜欢炒菜的时候放什么调料就以它为主,不会放一堆调料乱七八糟味道杂;我喜欢我的菜看着好看,吃起来可口,又不太咸但是很香。
这是我现在对待厨房的态度。可谁曾想以前的我是多么地讨厌厨房和对它不屑一顾。从小就有点男孩子的脾气,总觉得厨事这种需要考量耐心和细心的事情我永远也做不好。曾经,爸爸教我如何切肉,妈妈教我如何炒菜,姥姥教我怎么蒸镜面儿一样的鸡蛋羹和多种多样的面食,奶奶教我怎么烙馅饼,以及二叔教我怎么做一桌宴席,在这些大厨的谆谆教诲下,我只会左耳近右耳出,做出的活儿因为不曾用心也永远都是那烂泥的德行,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没有烹饪的天赋,也没有一颗厨子的心。
正因为如此,我是一个只会吃的小吃货,我无比喜欢爸爸做的炸酱面,妈妈做的鸡翅,姥姥蒸出的核桃山楂葡萄干包和可以倒映人影儿的镜面鸡蛋羹,奶奶每次都会做给我吃的馅饼儿,和二叔总是管够的各种炖肉。这些美食外面买不来,这些味道不管吃过多少遍都不会腻,写到这里,口水还会不争气的流出来。
我心中的家就是这些美食的味道。如果吃不到,那我就没回到家。
后来漂泊海外,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厨房。出于自己不做就只能吃汉堡或盒饭的客观原因,我硬着头皮开始了尝试。当时的我觉得做饭和做实验没什么两样。找个食谱,按照食谱写的量把各种成分往锅里一倒,搅和搅和,出锅。或者求助于家里那几位大厨,从他们那里套出厨艺的秘诀,照搬到我的锅里来,搅和搅和,出锅。在这种做饭如做实验死板的严谨精神指导下,我做出了无数令人无法下咽的食物。曾经有次吃了一口自己做的过于黑暗的猪食意面就直接想全部倒掉,也有次辛辛苦苦按照姥姥的秘诀蒸出了一碗疙疙瘩瘩遍布小孔的月球鸡蛋羹。于是我认定了,我做饭是真的没有天分。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觉得这是个励志故事,认为我接下来就要开始写我是如何苦练厨艺,比如每天切几麻袋土豆片云云的心路历程,然后我是如何熟能生巧成为一名手艺高超的厨子的故事。啊,我要让你们失望了。
事情的转机在于某天对学校餐车的菜品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以致于完全点不出菜了,然后愤然决定打开尘封的厨房给自己做一碗面吃。那次我没有用任何的食谱,只是靠尝、看、闻来决定要加什么料,面是不是熟了,鸡蛋是不是正是好火候。然后那碗面当然吃的我心旷神怡大呼痛快。做饭如同任何的事情一般,用心就能呈现出好的料理。但这时还不是我认为做的最好的时候。
再后来,我遇到了一只很贪吃的熊,熊做饭竟然比我当年还稍微难吃点,而且他除了擅长洗碗以外就不会做任何厨房的事情了。我曾经感叹为什么不找一个大厨做爱人,那样我就能一日三餐都享受五星级的水准,可造化弄人当初和他谈恋爱的时候完全忘了要考察做饭这一技能。再加之熊很喜感也很可爱,多做一人份的饭我也没什么太大的损失,于是乎就接受了这“残酷”的现实,开始了我的喂熊生涯。
不是光做给自己吃,很多地方就都想尽善尽美,在菜色的制定上也就希望平衡搭配健康为主,而且尽最大可能去满足熊的口味(当然了,这句说得有点违心,他以前从来不吃辣,现在也慢慢有点喜欢辣的香味,我不得不说我对此负责......)。熊也非常捧场,无论做出了什么菜,最后还给我的都是盆干碗净,让我大受鼓舞。有了群众的支持,因此我做饭的时候就会更加用心,有时候还会动点脑筋花点心思。从这时起,我开始享受厨房这片小小天地。因为在厨房烹调时,热气腾腾地煮着的是幸福;看到精心制作的菜肴被一扫而空时,虽然嘴上说着“都被你吃光了我都没怎么吃到”埋怨着,但是心里跳跃的是幸福;当然了,看到因为自己做菜而省下一笔开支可以四处旅游和购物的时候,当然也是幸福。我是一个幸福的厨子,我能做出可口的菜肴;熊是一个幸福的吃货,因为他有个爱做饭的厨子。
每个人心底里都是希望被宠爱的。而可口的饭菜就是一种宠爱的方式。我从小喜欢吃各种美食,尤其喜欢家人精心做给我的美食,并固执地认定那是家的味道。以前不懂为什么会那么执念那种味道,不懂为什么自己一次一次地想复制出妈妈的糖醋、老爸的酱香,不懂为什么总是会想念奶奶做的大馅儿馅饼,姥姥蒸出的一锅锅花样馒头,还有二叔那专业级别的肘子。现在想来,其实那一道道菜肴都是家人对我的宠爱,味道虽然各不相同,但其中都有一种调料,就是爱。而我所固执地去想念的,也是家人的宠爱。
曾经,我只会接受大家的宠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美食,并希望找一个大厨做爱人,继续被人宠爱。但在海外漂泊独居的日子里,没有家人也没有爱人,那段日子里磕磕碰碰我学会了自己宠爱自己,为自己下厨。后来有了不会做饭的爱人,也甘心地去宠爱他,为他下厨。将来,我也希望用我的美食来为家人下厨,让我用我的味道来宠爱他们让他们幸福。在一个又一个平凡地日子里,用一道道菜肴来纪念岁月的流逝。我还想说,从前我更多地只会奢求别人的宠爱,殊不知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又怎会得到别人的垂怜;从前我只会一昧地索求关爱,却很少想到反过来去宠溺他人。爱是相互的,在爱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被爱,被宠爱,感到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厨子,用平凡又有爱的家常菜,来宠爱最亲近的、爱我的人;熬一锅宠爱的汤,在热气腾腾中,感到幸福。
这是我现在对待厨房的态度。可谁曾想以前的我是多么地讨厌厨房和对它不屑一顾。从小就有点男孩子的脾气,总觉得厨事这种需要考量耐心和细心的事情我永远也做不好。曾经,爸爸教我如何切肉,妈妈教我如何炒菜,姥姥教我怎么蒸镜面儿一样的鸡蛋羹和多种多样的面食,奶奶教我怎么烙馅饼,以及二叔教我怎么做一桌宴席,在这些大厨的谆谆教诲下,我只会左耳近右耳出,做出的活儿因为不曾用心也永远都是那烂泥的德行,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没有烹饪的天赋,也没有一颗厨子的心。
正因为如此,我是一个只会吃的小吃货,我无比喜欢爸爸做的炸酱面,妈妈做的鸡翅,姥姥蒸出的核桃山楂葡萄干包和可以倒映人影儿的镜面鸡蛋羹,奶奶每次都会做给我吃的馅饼儿,和二叔总是管够的各种炖肉。这些美食外面买不来,这些味道不管吃过多少遍都不会腻,写到这里,口水还会不争气的流出来。
我心中的家就是这些美食的味道。如果吃不到,那我就没回到家。
后来漂泊海外,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厨房。出于自己不做就只能吃汉堡或盒饭的客观原因,我硬着头皮开始了尝试。当时的我觉得做饭和做实验没什么两样。找个食谱,按照食谱写的量把各种成分往锅里一倒,搅和搅和,出锅。或者求助于家里那几位大厨,从他们那里套出厨艺的秘诀,照搬到我的锅里来,搅和搅和,出锅。在这种做饭如做实验死板的严谨精神指导下,我做出了无数令人无法下咽的食物。曾经有次吃了一口自己做的过于黑暗的猪食意面就直接想全部倒掉,也有次辛辛苦苦按照姥姥的秘诀蒸出了一碗疙疙瘩瘩遍布小孔的月球鸡蛋羹。于是我认定了,我做饭是真的没有天分。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觉得这是个励志故事,认为我接下来就要开始写我是如何苦练厨艺,比如每天切几麻袋土豆片云云的心路历程,然后我是如何熟能生巧成为一名手艺高超的厨子的故事。啊,我要让你们失望了。
事情的转机在于某天对学校餐车的菜品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以致于完全点不出菜了,然后愤然决定打开尘封的厨房给自己做一碗面吃。那次我没有用任何的食谱,只是靠尝、看、闻来决定要加什么料,面是不是熟了,鸡蛋是不是正是好火候。然后那碗面当然吃的我心旷神怡大呼痛快。做饭如同任何的事情一般,用心就能呈现出好的料理。但这时还不是我认为做的最好的时候。
再后来,我遇到了一只很贪吃的熊,熊做饭竟然比我当年还稍微难吃点,而且他除了擅长洗碗以外就不会做任何厨房的事情了。我曾经感叹为什么不找一个大厨做爱人,那样我就能一日三餐都享受五星级的水准,可造化弄人当初和他谈恋爱的时候完全忘了要考察做饭这一技能。再加之熊很喜感也很可爱,多做一人份的饭我也没什么太大的损失,于是乎就接受了这“残酷”的现实,开始了我的喂熊生涯。
不是光做给自己吃,很多地方就都想尽善尽美,在菜色的制定上也就希望平衡搭配健康为主,而且尽最大可能去满足熊的口味(当然了,这句说得有点违心,他以前从来不吃辣,现在也慢慢有点喜欢辣的香味,我不得不说我对此负责......)。熊也非常捧场,无论做出了什么菜,最后还给我的都是盆干碗净,让我大受鼓舞。有了群众的支持,因此我做饭的时候就会更加用心,有时候还会动点脑筋花点心思。从这时起,我开始享受厨房这片小小天地。因为在厨房烹调时,热气腾腾地煮着的是幸福;看到精心制作的菜肴被一扫而空时,虽然嘴上说着“都被你吃光了我都没怎么吃到”埋怨着,但是心里跳跃的是幸福;当然了,看到因为自己做菜而省下一笔开支可以四处旅游和购物的时候,当然也是幸福。我是一个幸福的厨子,我能做出可口的菜肴;熊是一个幸福的吃货,因为他有个爱做饭的厨子。
每个人心底里都是希望被宠爱的。而可口的饭菜就是一种宠爱的方式。我从小喜欢吃各种美食,尤其喜欢家人精心做给我的美食,并固执地认定那是家的味道。以前不懂为什么会那么执念那种味道,不懂为什么自己一次一次地想复制出妈妈的糖醋、老爸的酱香,不懂为什么总是会想念奶奶做的大馅儿馅饼,姥姥蒸出的一锅锅花样馒头,还有二叔那专业级别的肘子。现在想来,其实那一道道菜肴都是家人对我的宠爱,味道虽然各不相同,但其中都有一种调料,就是爱。而我所固执地去想念的,也是家人的宠爱。
曾经,我只会接受大家的宠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美食,并希望找一个大厨做爱人,继续被人宠爱。但在海外漂泊独居的日子里,没有家人也没有爱人,那段日子里磕磕碰碰我学会了自己宠爱自己,为自己下厨。后来有了不会做饭的爱人,也甘心地去宠爱他,为他下厨。将来,我也希望用我的美食来为家人下厨,让我用我的味道来宠爱他们让他们幸福。在一个又一个平凡地日子里,用一道道菜肴来纪念岁月的流逝。我还想说,从前我更多地只会奢求别人的宠爱,殊不知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又怎会得到别人的垂怜;从前我只会一昧地索求关爱,却很少想到反过来去宠溺他人。爱是相互的,在爱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被爱,被宠爱,感到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厨子,用平凡又有爱的家常菜,来宠爱最亲近的、爱我的人;熬一锅宠爱的汤,在热气腾腾中,感到幸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