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我害怕成为普通人,还不如说我害怕生活,害怕找不到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还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在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
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
墨西哥渔夫疑惑的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先抛开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的生理、安全需求满足后要发展更高层次的需求,一直到追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这个故事中没有谁的选择是对,谁的选择是错的问题,只是不同选择,不同人生罢了。虽然看起来终点都一样——在海边的小渔村过悠哉的生活,但是过程却完全不一样。如果你觉得安于现状是你想要的,那选择安于现状的生活就会让你幸福和满足,如果你不甘平庸,选择一条改变、进取和奋斗的道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你也一样会感到快乐。所谓的成功,也许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最糟糕的状态莫过于当你想选择一条不甘平庸,改变、进取和奋斗的道路时却以一种安于现状的方式生活,最后抱怨自己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 必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并有勇气坚持下去。
但是,你懂得自己想要是什么吗?你说得清,道得明吗?
评论一:渔夫的故事我也思考过很久,一个鸡汤文,但是里面有一个隐藏设定和一个经济学问题,让我们不能不消解它的光芒——那就是就业风险或者说生活风险,我们都知道一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其实现在不是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渔夫,特别是中国渔夫,是不能冒这种风险的,所以,这种鸡汤文只能骗骗小孩子,对于深知生活真相的人们来说,还是老老实实“生为徭役,死为休息”的好,反倒是文中几个高帅富和白富美如此不知所谓,
这是已经超出了马斯洛他老人家的分析范围的物种么?
评论二:这种言论其实太误导了,我只想淡淡的问说一句:做题要讲步骤,儿童画和毕加索不是一回事。
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还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在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
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
墨西哥渔夫疑惑的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先抛开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的生理、安全需求满足后要发展更高层次的需求,一直到追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这个故事中没有谁的选择是对,谁的选择是错的问题,只是不同选择,不同人生罢了。虽然看起来终点都一样——在海边的小渔村过悠哉的生活,但是过程却完全不一样。如果你觉得安于现状是你想要的,那选择安于现状的生活就会让你幸福和满足,如果你不甘平庸,选择一条改变、进取和奋斗的道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你也一样会感到快乐。所谓的成功,也许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最糟糕的状态莫过于当你想选择一条不甘平庸,改变、进取和奋斗的道路时却以一种安于现状的方式生活,最后抱怨自己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 必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并有勇气坚持下去。
但是,你懂得自己想要是什么吗?你说得清,道得明吗?
评论一:渔夫的故事我也思考过很久,一个鸡汤文,但是里面有一个隐藏设定和一个经济学问题,让我们不能不消解它的光芒——那就是就业风险或者说生活风险,我们都知道一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其实现在不是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渔夫,特别是中国渔夫,是不能冒这种风险的,所以,这种鸡汤文只能骗骗小孩子,对于深知生活真相的人们来说,还是老老实实“生为徭役,死为休息”的好,反倒是文中几个高帅富和白富美如此不知所谓,
这是已经超出了马斯洛他老人家的分析范围的物种么?
评论二:这种言论其实太误导了,我只想淡淡的问说一句:做题要讲步骤,儿童画和毕加索不是一回事。
-
银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09 18: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