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的经典回答
这个回答源于一个问题:人在北京,30 岁了,实在买不起房,对生活感到悲观,怎么办?
回答者是李松蔚,北大心理系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
握手,我对这种悲观曾经感同身受。
因此尽管有很多回应了,我还是非常希望插嘴说几句——
现实是一回事,而你的心态可以是另一回事。
你也许在身边见过很多三十岁就住上自己房子的幸运的家伙,他们也许是富二代,也许是早生了几年赶上了房价起飞前末班车的七零后,也许是老家那些甘于平淡的老同学。老实说,跟这些家伙打交道真的不是什么好差事,因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你的失败。他们幸福洋溢的笑容无论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幸福,或是为了掩盖他们的不幸福,对于没房的同龄人而言都是见血的一刀。
老是被这么捅刀你就会产生一个错觉:30岁还没买上房,是一件非常失败,非常恐怖的事情!
然后你可能又做了一个线性的推测,不光30岁买不上……31岁也买不上,32,33岁也买不上……40岁也买不上!越来越买不上!……天啊!这样的生活简直不能承受!怎么可以这样!
然后你就忘了……你年收入有20w,比很多同龄人强(我知道有反例,但起码你得承认我说的这句话);
你可能也没意识到……你在北京租房可以过得很轻松,而很多人还要东拼西凑地攒房租……
你在老家已经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这么好的退路,很多人都没有……
你的父辈,在他们30岁的时候,基本还住在单位集体宿舍里,有的两夫妻挤一间房,中间挂一个帘,有的大冬天的还要出门上厕所,洗澡也在公共澡堂……你现有的居住条件,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天堂。如果让当时的他们算一算,什么时候才能有你今天的条件?他们会比你更悲观吧?
是的,你过得不算好,但是凭你现在的条件,有吃有穿有住有玩,还不够资格说“绝望”这两个字。
当然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也许以上说的这些你都清楚,但你不太想接受,因为你希望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一些。这没问题,但是我想用自身的体会提醒你,仅仅因为自己没房这一现实,过分沉浸在悲观、绝望这样的情绪中,乃至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恐怕会让你失去更多:
1,视野会变得狭窄,创造力和才能很容易受到限制;
2,束手缚脚,不敢尝试,错过很多潜在的机会;
3,可能会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更加容易疲惫,受挫,精力损耗;
4,失去自信,失去与人交往时的从容自如,尤其是在有房的人面前;
5,遇不到爱人,没错,但不是因为没房,而是因为“没房的我不会有人跟”的心态;
6,不知道你有没有开始怨恨这个社会,千万不要,社会只会我行我素,你爱跟不跟;
7,钱对你来说会变得过份重要,可能会在运作现有的资本时自动生成一些不必要的阻碍——比如,既然你想买房,你也说你有六环买房的实力,为什么不买呢?就算地段偏,房子小……起码聊胜于无吧,而且将来还可以再换。我想唯一的理由是:害怕将来跌价——这其实是买房子最大的阻碍。
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你会越来越发现自己活得辛苦:升职慢,机会少,人际关系平淡,生活缺乏希望,不怎么讨女人喜欢,而且……而且可能还会后悔自己这个时候没买一套六环的房子。
我见过不少凭着自己奋斗买房,或者即将买房的年轻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管他们是在没钱还是有钱的时候,都把精力用来做自己该做或者想做的事情,没有人卯上劲跟房子过不去,更没有人把它当作生活的主要问题。对他们来说,房子只是这么一个东西:“哦,这么贵啊,算了”,“咦,够买个小房了,那就买一个吧”,“又有余钱了,换个大点的吧”……无非是发展中捎带手的一件事。
一句话,轻松的人最终会把日子轻松地过下去,苦逼哈哈的人会把日子苦逼哈哈地过下去……这都是自我实现的。
嗯,最后的最后,再说一句:朋友,既然你我都选择留在北京玩hard模式,也都知道hard模式意味着什么……那么我们下这个决心,一定是有我们特别的理由。请你好好回想一下最初决定留京的瞬间,然后扪心自问,现在你只为一套房子而质疑这个决定,会不会有一点辜负了你最初的心意?
回答者是李松蔚,北大心理系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
握手,我对这种悲观曾经感同身受。
因此尽管有很多回应了,我还是非常希望插嘴说几句——
现实是一回事,而你的心态可以是另一回事。
你也许在身边见过很多三十岁就住上自己房子的幸运的家伙,他们也许是富二代,也许是早生了几年赶上了房价起飞前末班车的七零后,也许是老家那些甘于平淡的老同学。老实说,跟这些家伙打交道真的不是什么好差事,因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你的失败。他们幸福洋溢的笑容无论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幸福,或是为了掩盖他们的不幸福,对于没房的同龄人而言都是见血的一刀。
老是被这么捅刀你就会产生一个错觉:30岁还没买上房,是一件非常失败,非常恐怖的事情!
然后你可能又做了一个线性的推测,不光30岁买不上……31岁也买不上,32,33岁也买不上……40岁也买不上!越来越买不上!……天啊!这样的生活简直不能承受!怎么可以这样!
然后你就忘了……你年收入有20w,比很多同龄人强(我知道有反例,但起码你得承认我说的这句话);
你可能也没意识到……你在北京租房可以过得很轻松,而很多人还要东拼西凑地攒房租……
你在老家已经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这么好的退路,很多人都没有……
你的父辈,在他们30岁的时候,基本还住在单位集体宿舍里,有的两夫妻挤一间房,中间挂一个帘,有的大冬天的还要出门上厕所,洗澡也在公共澡堂……你现有的居住条件,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天堂。如果让当时的他们算一算,什么时候才能有你今天的条件?他们会比你更悲观吧?
是的,你过得不算好,但是凭你现在的条件,有吃有穿有住有玩,还不够资格说“绝望”这两个字。
当然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也许以上说的这些你都清楚,但你不太想接受,因为你希望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一些。这没问题,但是我想用自身的体会提醒你,仅仅因为自己没房这一现实,过分沉浸在悲观、绝望这样的情绪中,乃至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恐怕会让你失去更多:
1,视野会变得狭窄,创造力和才能很容易受到限制;
2,束手缚脚,不敢尝试,错过很多潜在的机会;
3,可能会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更加容易疲惫,受挫,精力损耗;
4,失去自信,失去与人交往时的从容自如,尤其是在有房的人面前;
5,遇不到爱人,没错,但不是因为没房,而是因为“没房的我不会有人跟”的心态;
6,不知道你有没有开始怨恨这个社会,千万不要,社会只会我行我素,你爱跟不跟;
7,钱对你来说会变得过份重要,可能会在运作现有的资本时自动生成一些不必要的阻碍——比如,既然你想买房,你也说你有六环买房的实力,为什么不买呢?就算地段偏,房子小……起码聊胜于无吧,而且将来还可以再换。我想唯一的理由是:害怕将来跌价——这其实是买房子最大的阻碍。
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你会越来越发现自己活得辛苦:升职慢,机会少,人际关系平淡,生活缺乏希望,不怎么讨女人喜欢,而且……而且可能还会后悔自己这个时候没买一套六环的房子。
我见过不少凭着自己奋斗买房,或者即将买房的年轻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管他们是在没钱还是有钱的时候,都把精力用来做自己该做或者想做的事情,没有人卯上劲跟房子过不去,更没有人把它当作生活的主要问题。对他们来说,房子只是这么一个东西:“哦,这么贵啊,算了”,“咦,够买个小房了,那就买一个吧”,“又有余钱了,换个大点的吧”……无非是发展中捎带手的一件事。
一句话,轻松的人最终会把日子轻松地过下去,苦逼哈哈的人会把日子苦逼哈哈地过下去……这都是自我实现的。
嗯,最后的最后,再说一句:朋友,既然你我都选择留在北京玩hard模式,也都知道hard模式意味着什么……那么我们下这个决心,一定是有我们特别的理由。请你好好回想一下最初决定留京的瞬间,然后扪心自问,现在你只为一套房子而质疑这个决定,会不会有一点辜负了你最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