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情
我曾经写过,旅行是行走在他人的家乡。
明明是他人的家乡,为何让我有那么多熟悉的感受? 因为下雨而安静的城市,只有雨打树叶的声音,端详沿路植被,仿佛儿时的记忆碎片纷纷涌来。勿怪有人感慨,这城就是容易让人滋生情绪。
长江中下游小城长大的我,小时候小城很小,所居住的小区内绿化很好。家楼下是香樟树,间或有夹竹桃,紫薇,棕榈,白玉兰,路边花坛是小叶黄杨,还有一些松树。小区出来的路上是偌大的梧桐,路两边的梧桐繁茂的时候可以合抱形成只能衍射光线的阴翳,盛夏时节凉爽异常,时常有大大的蜘蛛在两棵树之间做网,爸爸或许会托起我到他脖颈,用蛛网吓唬我,更多时候是给我捉蚂蚱,给我演示蚂蚱大腿的奥秘。爸爸常常说,梧桐树是一种很好的树,夏天枝繁叶茂可以遮蔽太阳和暴雨,秋冬掉叶子后又能透过暖阳。虽然飞絮时节让人不快,然而为着生长迅速,极力为人们遮蔽,这些小小的不快,也只是让人们又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梧桐还是那样生长着,没有人动心思去毁坏它。然而,就像人力无法阻止城市的扩张,后来我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为我遮风挡雨的梧桐被砍掉,就像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儿时垂钓的池塘被填平变成蔬菜大棚一样。就这样我失去了荫佑我长大的梧桐。
以前上学路上有一条有高高围墙的路,围墙那边长着一大棵皂角树,而围墙上则长着鸡冠花。小学校园操场有好几棵女真,那一簇簇花,盛年之时,灿烂的亮瞎了蜜蜂的复眼,引得百十只争相簇拥采撷。吸引我的,是那馥郁的花香。很多年了,我一直没有用过这个词语,但是此时回想起女贞的花朵真真的让人觉得芬芳馥郁,每个字都丝丝入扣般。那时候我还很矮,够不着哪怕最低的花朵,于是放学时分,总是在校门口的女贞树边留恋许久,拼命踮起脚尖,猛嗅花香,陶醉时,多半会紧闭双眼,那真叫投入。女贞还有果实,也是香得我销魂蚀骨,我记忆里,仿佛是与青苹果一样的香味,然而不着苦涩。我还会用手指掐开那果实,在指尖留下那气味,仿佛是能将它永远携带,实则回家后,妈妈就会让我饭前洗手,我只有盼望第二天上学能再摘一把女贞果实。不似水杉,梧桐会落叶,不似松柏,寒暑不变,女贞葱茏四季,却有花有果,还有摇曳之姿,真是让人羡慕这样的蓬勃。曾有《女贞颂》:“女贞之树,一名冬生,负霜葱翠,振柯凌风。” 传说为着女贞忍冬生长,称之为贞女典范。后来,小学改革,并入了其他学校,校园是否荒废,我因外出求学而无从了解。那些女贞,可以忍受几十年的风寒,却抵抗不了人世的无常吧。总之,我们无缘再见了,是么?
往往深入骨髓的回忆是难言的静谧的。声音只能通过重现而后获得重新赋值。但是图像,似乎是自发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也许跟我是一个图形记忆者有关吧。一些难免让我垂泪的记忆,似乎永远都是默片,我记得光的强度,记得树叶间的衍射光点,还记得走过的路上的落叶纷飞,记得我的瞳孔上浮动的泪水,和透过泪水看到的树干,至于那些难过的消息,我都无法记得全文,只留下摘要存档。与人交际时候,我都会礼貌道别,哪怕心碎成片,哪怕回头哭湿若干枕头,哪怕书写然后泪满字里行间,唯有窗外静默的树看着我。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树有多多情,全看人有多动心。而妈妈说动身必动心。
明明是他人的家乡,为何让我有那么多熟悉的感受? 因为下雨而安静的城市,只有雨打树叶的声音,端详沿路植被,仿佛儿时的记忆碎片纷纷涌来。勿怪有人感慨,这城就是容易让人滋生情绪。
长江中下游小城长大的我,小时候小城很小,所居住的小区内绿化很好。家楼下是香樟树,间或有夹竹桃,紫薇,棕榈,白玉兰,路边花坛是小叶黄杨,还有一些松树。小区出来的路上是偌大的梧桐,路两边的梧桐繁茂的时候可以合抱形成只能衍射光线的阴翳,盛夏时节凉爽异常,时常有大大的蜘蛛在两棵树之间做网,爸爸或许会托起我到他脖颈,用蛛网吓唬我,更多时候是给我捉蚂蚱,给我演示蚂蚱大腿的奥秘。爸爸常常说,梧桐树是一种很好的树,夏天枝繁叶茂可以遮蔽太阳和暴雨,秋冬掉叶子后又能透过暖阳。虽然飞絮时节让人不快,然而为着生长迅速,极力为人们遮蔽,这些小小的不快,也只是让人们又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梧桐还是那样生长着,没有人动心思去毁坏它。然而,就像人力无法阻止城市的扩张,后来我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为我遮风挡雨的梧桐被砍掉,就像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儿时垂钓的池塘被填平变成蔬菜大棚一样。就这样我失去了荫佑我长大的梧桐。
以前上学路上有一条有高高围墙的路,围墙那边长着一大棵皂角树,而围墙上则长着鸡冠花。小学校园操场有好几棵女真,那一簇簇花,盛年之时,灿烂的亮瞎了蜜蜂的复眼,引得百十只争相簇拥采撷。吸引我的,是那馥郁的花香。很多年了,我一直没有用过这个词语,但是此时回想起女贞的花朵真真的让人觉得芬芳馥郁,每个字都丝丝入扣般。那时候我还很矮,够不着哪怕最低的花朵,于是放学时分,总是在校门口的女贞树边留恋许久,拼命踮起脚尖,猛嗅花香,陶醉时,多半会紧闭双眼,那真叫投入。女贞还有果实,也是香得我销魂蚀骨,我记忆里,仿佛是与青苹果一样的香味,然而不着苦涩。我还会用手指掐开那果实,在指尖留下那气味,仿佛是能将它永远携带,实则回家后,妈妈就会让我饭前洗手,我只有盼望第二天上学能再摘一把女贞果实。不似水杉,梧桐会落叶,不似松柏,寒暑不变,女贞葱茏四季,却有花有果,还有摇曳之姿,真是让人羡慕这样的蓬勃。曾有《女贞颂》:“女贞之树,一名冬生,负霜葱翠,振柯凌风。” 传说为着女贞忍冬生长,称之为贞女典范。后来,小学改革,并入了其他学校,校园是否荒废,我因外出求学而无从了解。那些女贞,可以忍受几十年的风寒,却抵抗不了人世的无常吧。总之,我们无缘再见了,是么?
往往深入骨髓的回忆是难言的静谧的。声音只能通过重现而后获得重新赋值。但是图像,似乎是自发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也许跟我是一个图形记忆者有关吧。一些难免让我垂泪的记忆,似乎永远都是默片,我记得光的强度,记得树叶间的衍射光点,还记得走过的路上的落叶纷飞,记得我的瞳孔上浮动的泪水,和透过泪水看到的树干,至于那些难过的消息,我都无法记得全文,只留下摘要存档。与人交际时候,我都会礼貌道别,哪怕心碎成片,哪怕回头哭湿若干枕头,哪怕书写然后泪满字里行间,唯有窗外静默的树看着我。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树有多多情,全看人有多动心。而妈妈说动身必动心。
-
早就想叫白玉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15 09: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