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的人
我喜欢观察那些淋雨的人。
淋雨的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没带伞。没带伞的原因则有很多,有无意,有刻意,听了天气预报,或者没听天气预报。或者像我这样,在带伞这件事情上有着令人发指的懒惰与斤斤计较。
适合淋雨的人,不宜是穿长裙,高跟鞋,或着了浓妆,不宜是穿皮鞋,西装,夹公文包或手拎电脑。他得放松,自在,穿着随意。有无急着要做的事情,要赶去的地点,这些倒是次要。他要有点任性,几分还没有被世故修正过的天真,不那么在乎形象及他人看法,也无过多的忧虑关于健康。衣服是简单的T恤,裤子是条松松垮垮棉麻裤,鞋是一双穿了许久已经有些旧了的运动鞋。身无长物,心无烦忧,他可以大大方方的走在一群打伞的人中间,毫无躲闪,泰然自若,怡然自得。
我喜欢看这样的人,走在迷蒙烟气的雨中,雨落在他的身上,影响不了任何东西。他们连眉头都不会皱起来,四平八稳的走着,无拘无束。
城市里很少能看到这样的人。偶尔下场急雨,地铁口都是叫卖雨伞的商贩。劣质的折叠伞,接着雨水,在每个人的头顶上开出颜色各异的花。也有几个仍没有打伞的,三步两步的疾速穿行在路上,或是慌张遮掩,用随身的包挡住头,一边专心瞅着脚底下的水坑,一步几跳。
城市里的雨天总让人感到莫名的压抑和烦躁。
街道四处流淌着黑乎乎的积水,人行道上老旧的红色砖块很多都已经残破不堪,踩上去会吱吱呀呀的叫唤,偶尔松动的砖块里全是积水,一脚踏上去就像是瞬间踩上了个水榴弹,被污水溅一身。
三环上的车流簇拥在每一个红绿灯口,红色的尾灯串起刺耳的鸣笛,四处流窜。人们脸上的表情是麻木的,看不出悲喜,时有厌倦。人心是柔软的,可惜盔甲穿的太厚。每个人都是围绕着一把伞的独立个体,比平时看起来要更加冷漠。
放眼望去,城市里都是漂浮的孤岛,漂流在高楼大厦车流人群之间,极有秩序的从一个地点飘到另一个地点,如同鸟儿的迁徙。
于是,人们总是忙碌的。逐渐被淹没在生活的洪流里,逐渐失去自我的痕迹。
我记忆里能够让淋雨这件事情看起来赏心悦目的,反而是乡下的农人。也不撑伞,穿一件蓑笠,戴一顶草帽,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水里,走的稳稳当当。他们对于天气变化极其敏感,因为天气与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同样他们对于一场大雨,一场暴雪的感情也显得要真实可贵的多,不似我们,刮风下雨不过是天气预报上的一个无关痛痒的符号。
再回到北京,这个城市诡异的天气依然时不时的被当作谈资推上风口浪尖。我很怀念我离开之前的那个冬天里蓝的像蓝墨水一样的天空,刮上几天大风,夜晚的月亮亮的能够照出人的影子。不知道那些日子还会不会回来。我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转了一圈之后我还是选择回到了这里,可能是还有事情未完成。
这几天一直在林林落落的下雨。我总是掌握不好手机那些天气预报的降水概率,被淋了几次。今早又淋了一回,走在路上,心生一些感触。是以为记。
P.S. 红小姐,那次一起淋雨去找便利店买梅子酒的事,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很过瘾呢。
淋雨的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没带伞。没带伞的原因则有很多,有无意,有刻意,听了天气预报,或者没听天气预报。或者像我这样,在带伞这件事情上有着令人发指的懒惰与斤斤计较。
适合淋雨的人,不宜是穿长裙,高跟鞋,或着了浓妆,不宜是穿皮鞋,西装,夹公文包或手拎电脑。他得放松,自在,穿着随意。有无急着要做的事情,要赶去的地点,这些倒是次要。他要有点任性,几分还没有被世故修正过的天真,不那么在乎形象及他人看法,也无过多的忧虑关于健康。衣服是简单的T恤,裤子是条松松垮垮棉麻裤,鞋是一双穿了许久已经有些旧了的运动鞋。身无长物,心无烦忧,他可以大大方方的走在一群打伞的人中间,毫无躲闪,泰然自若,怡然自得。
我喜欢看这样的人,走在迷蒙烟气的雨中,雨落在他的身上,影响不了任何东西。他们连眉头都不会皱起来,四平八稳的走着,无拘无束。
城市里很少能看到这样的人。偶尔下场急雨,地铁口都是叫卖雨伞的商贩。劣质的折叠伞,接着雨水,在每个人的头顶上开出颜色各异的花。也有几个仍没有打伞的,三步两步的疾速穿行在路上,或是慌张遮掩,用随身的包挡住头,一边专心瞅着脚底下的水坑,一步几跳。
城市里的雨天总让人感到莫名的压抑和烦躁。
街道四处流淌着黑乎乎的积水,人行道上老旧的红色砖块很多都已经残破不堪,踩上去会吱吱呀呀的叫唤,偶尔松动的砖块里全是积水,一脚踏上去就像是瞬间踩上了个水榴弹,被污水溅一身。
三环上的车流簇拥在每一个红绿灯口,红色的尾灯串起刺耳的鸣笛,四处流窜。人们脸上的表情是麻木的,看不出悲喜,时有厌倦。人心是柔软的,可惜盔甲穿的太厚。每个人都是围绕着一把伞的独立个体,比平时看起来要更加冷漠。
放眼望去,城市里都是漂浮的孤岛,漂流在高楼大厦车流人群之间,极有秩序的从一个地点飘到另一个地点,如同鸟儿的迁徙。
于是,人们总是忙碌的。逐渐被淹没在生活的洪流里,逐渐失去自我的痕迹。
我记忆里能够让淋雨这件事情看起来赏心悦目的,反而是乡下的农人。也不撑伞,穿一件蓑笠,戴一顶草帽,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水里,走的稳稳当当。他们对于天气变化极其敏感,因为天气与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同样他们对于一场大雨,一场暴雪的感情也显得要真实可贵的多,不似我们,刮风下雨不过是天气预报上的一个无关痛痒的符号。
再回到北京,这个城市诡异的天气依然时不时的被当作谈资推上风口浪尖。我很怀念我离开之前的那个冬天里蓝的像蓝墨水一样的天空,刮上几天大风,夜晚的月亮亮的能够照出人的影子。不知道那些日子还会不会回来。我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转了一圈之后我还是选择回到了这里,可能是还有事情未完成。
这几天一直在林林落落的下雨。我总是掌握不好手机那些天气预报的降水概率,被淋了几次。今早又淋了一回,走在路上,心生一些感触。是以为记。
P.S. 红小姐,那次一起淋雨去找便利店买梅子酒的事,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很过瘾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