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岛
![]() |
我们摇篮的美丽岛 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骄傲的祖先正视着 正视着我们的脚步
他们一再重复地叮咛 不要忘记 不要忘记
他们一再重复地叮咛 荜路褴褛以启山林
婆娑无边的太平洋 怀抱着自由的土地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 照耀着高山和田园
我们这里有勇敢的人民 荜路褴褛以启山林
我们这里有无穷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兰花
我们的名字就是美丽
在在汪洋中最瑰丽的珍珠
福尔摩沙,美丽,福尔摩沙
福尔摩沙,美丽,福尔摩沙……
70年代的大陆和台湾,皆在风雨飘摇,是我们从不能体会的压抑和激抗。《美丽岛》诞生在那里,那个年轻的生命被真和美所俘虏的年代,各路声音如野草一般狂妄生长的年代,留给孩子们一片无边的广袤。
如今孩子们早已长大,再看胡德夫聚光灯下苍白却倔强挺立的白发,和粗糙指尖讲述的原住民故事,心生仰慕的是,他们经历过那样的变更,他们看见了这个时代最真切的形状。而我们,站在舞台之下,默默合吟的,永远只是一种被揣测的真理。任何一种通往他人历史的路径,都只容得下残砖碎瓦侧身而行。《美丽岛》大概就是这样一条埋在历史下的巷子,真正华美却朴实的历史宫殿,隐了光华,纵了岁月,禅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
1977年,李双泽写下了这首歌,歌词源自诗人陈秀喜一首题为《台湾》的诗作。70年代是一个开关,开启了冲击性的文化和运动。李双泽曾写过这样的句子给妇女运动的领袖李元贞,时间是一晚一晚地过去,每晚我都在黑暗中等待着黎明,每一次都希望,这是最后的等待。可惜的是,三年以后,他留下了《美丽岛》,却因为救人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再也没有李双泽的《美丽岛》,那个拿着可乐瓶上了音乐节的舞台,大喊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音乐的李双泽,那个迎着满堂倒彩唱起《补破网》的李双泽,点燃了民歌运动的燎原之火。
一个开启和萌发的时代,只需要一个这样躁动的种子,软软一触。
李双泽的葬礼上,胡德夫和杨祖珺整理出了《美丽岛》,并发于杨祖珺的首张专辑中。但却因为他们“运动分子”的身份遭到全面封杀。后来的“美丽岛事件”,让这首迷人的曲子万劫不覆。再次听到,却也是胡德夫已垂老年纪的整整20年后。
这世上有多少人还记得《美丽岛》,和那样一个努力成长的台湾?鲜血铺路,先锋扛旗,一路被人歌颂的勇敢和颠簸?太阳最终穿越黑暗,落在地平线以后最终的归属之地。
胡德夫55岁时,终于出版了第一张个人专辑。而我20岁时,终于看见了那样一个真实的台湾。几年后在北京草莓音乐节上,老人苍劲的声音伴随着钢琴声,带回了一段永不止的历史的遐想。他所歌颂的山川和人们,那一座美丽岛,早已给了他所需的一切,云海、山脉、清流和波涛。那只曾反复啄食过历史的秃鹰,也反复周旋于我荒芜的梦境。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