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5月27日,蒋公的面子,@ 海淀剧院,180元, 9排36号。
第一次在北京看话剧,南大的本子南大的导演,南大南广的演员。我都说不清楚我是不是还是有点学校的旧情怀。蒋公的面子,我关注很久,当大学好友问我说,有没有兴趣看话剧?我立刻就说,蒋公的面子。她说,就是那部,周一,你有空么?请假也可以,买票吧。
工作两年,这么这么忙碌的时候,我都不晓得自己居然还这么有兴趣去看话剧。直到剧场门口,我还在调侃好友说,你看门口等着的都是年轻的文艺少年们,她说,难道不应该说我们终于伪装成功了么?
很早进场,舞台上是蓝色的灯光,布景很简单,三个桌椅群,破烂桌子、红木八仙桌、竹柄茶座,背景幕上隐约是一副对联。
如果我在此省去之后的所有过程,然后告诉大家说,看完之后我脑子一片空白,除了掌心通红之外,什么也不剩,是不是太不解风情?可事实情况就是这样。
其实到现在我还是有点混乱,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想些什么。高速的现实生活让我习惯了所见即所想的思维模式,至于深浅逻辑什么的早就被扔到不认识的国度去了。
简单来梳理一下。主要内容,蒋公发帖,三位教授纠结是否要去赴宴。人物,就像海报上说的,一个“公知”,一个“五毛”,还有一个打酱油的。三处场景,三个语境,老年左派牛鬼蛇神的关押房间,当年的茶馆,还有“公知”先生的家。争论的无非是学术道理和政治文化。“五毛”看起来是说客但其实内心也有挣扎,他总也想给自己一个理由说服自己才会如此执着的说服他人。“公知”迂腐、固执、单纯。心头好九箱古籍可以让他退一步低头请“五毛”吃饭,但是底线不能变,蒋一介武夫怎的做校长,“五毛”你去吃饭你去说,便不是我欠这个人情,是好人么?又臭又硬臭老九,说的是他们吧?打酱油的先生,浪漫又矫情,“你让他把请柬上的蒋校长改成蒋院长我便赴宴”,他晓得“五毛”心思也明白“公知”想法,只是不说,一味插科打诨。还有一位人物,之前忘记说,时太太,唯一的女性角色,“公知”太太是唯一真实的人物,她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家里没钱只能去借,若是要求人便晓得低声下气,温和又礼貌。有种说法是管自己太太叫“内人”,我不晓得编剧姑娘对这个角色的设置是什么用意,但是我总觉得她其实就是“公知”死硬外表下的“内人”。
我从来阅读理解都做的不好,所以对于剖析什么的这类工作相当的不擅长。来讲几个我喜欢的细节。均是打酱油先生的戏份,老正兴的名菜、象骨竹片的麻将内里镶玉、昆曲《长生殿》第38出《弹词》,旧时文人的浪漫、矫情。打酱油先生是位可爱的吃货教授,他看着是完全不关心蒋公是谁,唯一不愿赴宴的理由仅仅是在学生面前磨不开面儿。他是真正晓得好东西的人,好茶,美食,漂亮的物什,还有两位挚友。其实另两位都不常去茶馆,只他是常客,另二位为了寻他才有了茶馆的局。象骨竹片的麻将,除了主人,他也是识得品相的一位。难得的金华火腿诱的他动摇心思。看着如此浪漫又洒脱的人,其实心里有苦吧,不然那一出《弹词》又是为何?
一场话剧又是另一个世界,好友说,你看那时候多好,文人骨气,还由得他们说不去。
第一次在北京看话剧,南大的本子南大的导演,南大南广的演员。我都说不清楚我是不是还是有点学校的旧情怀。蒋公的面子,我关注很久,当大学好友问我说,有没有兴趣看话剧?我立刻就说,蒋公的面子。她说,就是那部,周一,你有空么?请假也可以,买票吧。
工作两年,这么这么忙碌的时候,我都不晓得自己居然还这么有兴趣去看话剧。直到剧场门口,我还在调侃好友说,你看门口等着的都是年轻的文艺少年们,她说,难道不应该说我们终于伪装成功了么?
很早进场,舞台上是蓝色的灯光,布景很简单,三个桌椅群,破烂桌子、红木八仙桌、竹柄茶座,背景幕上隐约是一副对联。
如果我在此省去之后的所有过程,然后告诉大家说,看完之后我脑子一片空白,除了掌心通红之外,什么也不剩,是不是太不解风情?可事实情况就是这样。
其实到现在我还是有点混乱,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想些什么。高速的现实生活让我习惯了所见即所想的思维模式,至于深浅逻辑什么的早就被扔到不认识的国度去了。
简单来梳理一下。主要内容,蒋公发帖,三位教授纠结是否要去赴宴。人物,就像海报上说的,一个“公知”,一个“五毛”,还有一个打酱油的。三处场景,三个语境,老年左派牛鬼蛇神的关押房间,当年的茶馆,还有“公知”先生的家。争论的无非是学术道理和政治文化。“五毛”看起来是说客但其实内心也有挣扎,他总也想给自己一个理由说服自己才会如此执着的说服他人。“公知”迂腐、固执、单纯。心头好九箱古籍可以让他退一步低头请“五毛”吃饭,但是底线不能变,蒋一介武夫怎的做校长,“五毛”你去吃饭你去说,便不是我欠这个人情,是好人么?又臭又硬臭老九,说的是他们吧?打酱油的先生,浪漫又矫情,“你让他把请柬上的蒋校长改成蒋院长我便赴宴”,他晓得“五毛”心思也明白“公知”想法,只是不说,一味插科打诨。还有一位人物,之前忘记说,时太太,唯一的女性角色,“公知”太太是唯一真实的人物,她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家里没钱只能去借,若是要求人便晓得低声下气,温和又礼貌。有种说法是管自己太太叫“内人”,我不晓得编剧姑娘对这个角色的设置是什么用意,但是我总觉得她其实就是“公知”死硬外表下的“内人”。
我从来阅读理解都做的不好,所以对于剖析什么的这类工作相当的不擅长。来讲几个我喜欢的细节。均是打酱油先生的戏份,老正兴的名菜、象骨竹片的麻将内里镶玉、昆曲《长生殿》第38出《弹词》,旧时文人的浪漫、矫情。打酱油先生是位可爱的吃货教授,他看着是完全不关心蒋公是谁,唯一不愿赴宴的理由仅仅是在学生面前磨不开面儿。他是真正晓得好东西的人,好茶,美食,漂亮的物什,还有两位挚友。其实另两位都不常去茶馆,只他是常客,另二位为了寻他才有了茶馆的局。象骨竹片的麻将,除了主人,他也是识得品相的一位。难得的金华火腿诱的他动摇心思。看着如此浪漫又洒脱的人,其实心里有苦吧,不然那一出《弹词》又是为何?
一场话剧又是另一个世界,好友说,你看那时候多好,文人骨气,还由得他们说不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