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记录三道答辩题。
谢志斌:极权主义和人的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
答:A.我们预设人是具有复数性的,这里的复数性有两个意思,一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人们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得以可能的前提;二是人是独特的,每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独特的位置让他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人就其作为目的而言永远不可替换。前者使行动成为可能而后者使行动成为必要。人的复数性作为人的基本境况,既意味着平等,又显示了特性。同时使人之为人并展现一个人是“谁”的是行动,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揭示行动者的身份,由此赋予人的生存以意义,可以说,人唯有成为政治的存在,才成为真正的人。所以极权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压迫具有剥夺自由以及践踏尊严的特性。
B.工业化生产以及组织化劳动,使人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劳动的解放和社会化,使整个社会陷入巨大的生产和消费之中,单纯的生产和消费不会产生公共领域内有差异的平等,当公用领域崩溃,行动的可能性被排除,个人的独特性无法展现,而不得不退缩进隐秘的私人性中,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孤立、隔绝的个人,市民社会是一个孤立个人的松散组合,人们之间无法建立一种真实的联系。这是极权主义得以滋生于大众的土壤。
刘云卿:“平庸之恶”是否是极权主义运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审判)
答:一,恶从来就不会消散;二,“平庸之恶”指的不是邪恶不凶残,而是这种邪恶是空洞的。邪恶的空洞,使得思想对邪恶的探究不能有所进展,因为邪恶中空无一物,这就是平庸。三,极权主义运动把人卷入其中作恶,人在其中不是成为害人者就是被害人,“平庸之恶”是极权主义运动中人表现出来的特性的一个显现,具有必然性。
孙向晨:现代政治是如何与极权主义分道扬镳的,以及如何避免极权主义?
答:建立新的政治共同体?具体细节不知。
我的草稿纸被收走了,所以把其中三道印象最深的问题记下来,以后可以读点书再想一想。
答:A.我们预设人是具有复数性的,这里的复数性有两个意思,一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人们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得以可能的前提;二是人是独特的,每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独特的位置让他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人就其作为目的而言永远不可替换。前者使行动成为可能而后者使行动成为必要。人的复数性作为人的基本境况,既意味着平等,又显示了特性。同时使人之为人并展现一个人是“谁”的是行动,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揭示行动者的身份,由此赋予人的生存以意义,可以说,人唯有成为政治的存在,才成为真正的人。所以极权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压迫具有剥夺自由以及践踏尊严的特性。
B.工业化生产以及组织化劳动,使人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劳动的解放和社会化,使整个社会陷入巨大的生产和消费之中,单纯的生产和消费不会产生公共领域内有差异的平等,当公用领域崩溃,行动的可能性被排除,个人的独特性无法展现,而不得不退缩进隐秘的私人性中,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孤立、隔绝的个人,市民社会是一个孤立个人的松散组合,人们之间无法建立一种真实的联系。这是极权主义得以滋生于大众的土壤。
刘云卿:“平庸之恶”是否是极权主义运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审判)
答:一,恶从来就不会消散;二,“平庸之恶”指的不是邪恶不凶残,而是这种邪恶是空洞的。邪恶的空洞,使得思想对邪恶的探究不能有所进展,因为邪恶中空无一物,这就是平庸。三,极权主义运动把人卷入其中作恶,人在其中不是成为害人者就是被害人,“平庸之恶”是极权主义运动中人表现出来的特性的一个显现,具有必然性。
孙向晨:现代政治是如何与极权主义分道扬镳的,以及如何避免极权主义?
答:建立新的政治共同体?具体细节不知。
我的草稿纸被收走了,所以把其中三道印象最深的问题记下来,以后可以读点书再想一想。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