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评弹金奖大赛凑趣
看了一些其他戏曲的演员卡拉OK般的弹词开篇的演唱,其中一段昆曲的演员所说的武松表白和挂口,比较滑稽,因为苏州话的咬字不准的缘故。苏昆,也叫做南昆的演员都是应该苏州话会讲的呀,昆曲的发源地从大范围上讲就是在苏州,因为昆山古今都是苏州府、苏州市管辖的。一个倾向就是女演员都唱丽调,而男的都是蒋调,可见上述两个流派的流传之广泛性。京剧演员的杜十娘开篇,我听他的咬字真的感到吃力啊,喜剧(现在是不是滑稽戏提升为戏剧了)演员很有人缘的样子,估计很有滑稽细胞的,人长的也不错,舞台形象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像毛新琳和吴新伯等人,形象欠佳还要作怪,听书除了耳朵的感官,眼睛自然也好看美好的,就像美女当街过,人人都顾首一样,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总是比较赏心悦耳的,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几位老艺人的说法比较值得商榷,特别是饶一尘,说什么现在的领导多关心评弹艺术,老前辈悃在棺材里也要笑醒,真是胡说八道,没有所谓的领导,还可以出响档名家,有了所谓的领导,连艺术性和娱乐性都要服从思想性和政治性,看电视上大张旗鼓的宣传,除了是一种锦上添花之外,我看,谁会为岌岌可危的书场经营雪中送炭。中国人如果再务实一点,可以避免更多的物质浪费,包括做秀上的表情,呵呵。
当评弹演员热衷于大奖赛事的时候,有谁知道码头上的情况怎么样?那里才是评弹艺术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啊,说了很多次了,评弹艺术首先是说书艺术,而现在的状况呢?----我还真不敢说----
几位老艺人的说法比较值得商榷,特别是饶一尘,说什么现在的领导多关心评弹艺术,老前辈悃在棺材里也要笑醒,真是胡说八道,没有所谓的领导,还可以出响档名家,有了所谓的领导,连艺术性和娱乐性都要服从思想性和政治性,看电视上大张旗鼓的宣传,除了是一种锦上添花之外,我看,谁会为岌岌可危的书场经营雪中送炭。中国人如果再务实一点,可以避免更多的物质浪费,包括做秀上的表情,呵呵。
当评弹演员热衷于大奖赛事的时候,有谁知道码头上的情况怎么样?那里才是评弹艺术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啊,说了很多次了,评弹艺术首先是说书艺术,而现在的状况呢?----我还真不敢说----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