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无知之乐
一开始的时候特别有感,后面就开始看不懂了,越来越痛苦TUT
原文
译文
无知之乐
罗伯特·林德
我想以杜鹃鸟为例,描述普通人的无知。并不是因为我对于这种鸟有多么权威的认识,原因很简单,有一天,我经过一个小区里的泉池,发现那里似乎被非洲杜鹃入侵,我才发觉,我或者其他人对这种鸟的了解有多么少。但是,你我的无知并不仅局限于杜鹃鸟,从太阳月亮到地上花儿的名字,我们的无知存在于一切存在的事情之中。有一次,一个聪明的女士问我新月是否出现在每周的同一天。她又说,她最好不要知道,因为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天空的哪一部分能看到新月,新月的出现就会一直是个令人愉快的惊喜。然而,我想,对于那些已然熟悉月亮圆缺规律的人,新月也依然是一个惊喜,和冬去春来,一夜花开是一样的【我对这一句的翻译特别满意w】。我们并不因为熟知一年四季草木节令,而丧失了观赏迎春花的性质,即使我们知道她们盛开与三月,而不是十月。我们知道,苹果树先开花,再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五月份在果园享受美妙的假期。
同时,在每一个春天重新温习每一种花朵的名字也能给人带来特别的快乐,就像重新阅读一本遗忘了内容的书一样。蒙田告诉我们,他记性很差,读过的书总是会忘记,就像从未读过一样。我的记忆也时而遗漏,不可捉摸。我读《哈姆雷特》和《匹克威克传》,却感觉他们像新作者写的新书,他们的大多内容都在阅读中逐渐淡忘了。有时候,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细节抱有热情的人,记忆是令人痛苦的东西。但这也仅局限于生活中别的事情凌驾于娱乐之上的时候。对于那仅有的奢侈,有人也许会质疑,人们对于坏的记忆想说的话是不是没有对于好的记忆多。记性坏的人,一辈子可以只读普鲁塔克和《阿拉伯之夜》。但是,就算记性再怎么坏,也能记住一些生活的琐屑碎片,就像一只绵羊在跳过树篱时不能避免在刺上挂一缕羊毛。绵羊们跑走了,伟大和坏记性的作家们像绵羊一样,也在身后留下了些微的记忆。
并且,如果我们忘记了书本,我们就会轻易的立即忘记他们展示给我们的那些岁月。现在我告诉我自己,五月就像一个乘法算式,在繁花之间演算他们的外表和次序【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摔!】。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说,毛茛花有五片花瓣(或者有六片?我上周明明很清楚的。)但是到明年,我大概就已经忘了怎么算数,也许就不得不再次学着分开毛茛和燕子草。我将会再一次像婴儿【原文是stranger】一样看着这个如同花园一般的世界,看到如画的田野感到那么惊喜,忘了呼吸。我又惊奇,是科学还是无知,说海燕(夸张地说,他还是蜂鸟的亲属)飞上天空,从未在巢穴停留,夜晚消失于天空深处?我将会惊奇的发现,唱歌的是公杜鹃而不是母杜鹃。我还要学着不要叫剪秋葵野天竺葵,重新发现在早上或晚上,树丛会有灰飘出来【我去这是啥!!】。一个外国人问一个现代英国小说家:”英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小说家毫不犹豫的回答:”是黑麦。“对于我来说,他实在是无知的彻底;但即使是对一个个文盲来说,这种无知也是很夸张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使用电话,但未必清楚其中的道理。像我们的祖父将福音的奇迹视为理所当然一样,他们也认为电话能通话,火车能跑,莱诺铸排机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既不提问,也不理解。这就像我们调查,却只找到一点点真相一样。与每天工作无关的知识对大部分人来说是花哨的。但是,我们依然在努力消除自己的无知。我们在猜测和间歇中唤醒自己。我们陶醉于推测任何事情——推测死后的生活或者那些据说困惑了亚里士多德的问题,“为什么中午到半夜的时间打喷嚏是好的,但是从半夜到中午的时间打喷嚏却是不幸的呢?”人们知道,在无知中寻找知识是极有乐趣的。毕竟,无知的乐趣正是在于询问问题。如果人们丧失了问问题的乐趣,或者舍弃它转而追寻教条的乐趣,人们的思想就会开始僵化。有人羡慕好问的裘衣特,六十岁还在学习哲学——许多人在六十岁之前就忘记求知的感觉了。我们甚至徒劳的觉得我们那一点点可怜的知识储备就是全知全能的大宝库。我们忘记了,苏格拉底因智慧著名,并不是因为他全知全能,而是因为他意识到,即使到了七十岁,他依然无知。
原文链接:http://daimon15.tk/?p=91
原文
译文
无知之乐
罗伯特·林德
我想以杜鹃鸟为例,描述普通人的无知。并不是因为我对于这种鸟有多么权威的认识,原因很简单,有一天,我经过一个小区里的泉池,发现那里似乎被非洲杜鹃入侵,我才发觉,我或者其他人对这种鸟的了解有多么少。但是,你我的无知并不仅局限于杜鹃鸟,从太阳月亮到地上花儿的名字,我们的无知存在于一切存在的事情之中。有一次,一个聪明的女士问我新月是否出现在每周的同一天。她又说,她最好不要知道,因为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天空的哪一部分能看到新月,新月的出现就会一直是个令人愉快的惊喜。然而,我想,对于那些已然熟悉月亮圆缺规律的人,新月也依然是一个惊喜,和冬去春来,一夜花开是一样的【我对这一句的翻译特别满意w】。我们并不因为熟知一年四季草木节令,而丧失了观赏迎春花的性质,即使我们知道她们盛开与三月,而不是十月。我们知道,苹果树先开花,再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五月份在果园享受美妙的假期。
同时,在每一个春天重新温习每一种花朵的名字也能给人带来特别的快乐,就像重新阅读一本遗忘了内容的书一样。蒙田告诉我们,他记性很差,读过的书总是会忘记,就像从未读过一样。我的记忆也时而遗漏,不可捉摸。我读《哈姆雷特》和《匹克威克传》,却感觉他们像新作者写的新书,他们的大多内容都在阅读中逐渐淡忘了。有时候,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细节抱有热情的人,记忆是令人痛苦的东西。但这也仅局限于生活中别的事情凌驾于娱乐之上的时候。对于那仅有的奢侈,有人也许会质疑,人们对于坏的记忆想说的话是不是没有对于好的记忆多。记性坏的人,一辈子可以只读普鲁塔克和《阿拉伯之夜》。但是,就算记性再怎么坏,也能记住一些生活的琐屑碎片,就像一只绵羊在跳过树篱时不能避免在刺上挂一缕羊毛。绵羊们跑走了,伟大和坏记性的作家们像绵羊一样,也在身后留下了些微的记忆。
并且,如果我们忘记了书本,我们就会轻易的立即忘记他们展示给我们的那些岁月。现在我告诉我自己,五月就像一个乘法算式,在繁花之间演算他们的外表和次序【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摔!】。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说,毛茛花有五片花瓣(或者有六片?我上周明明很清楚的。)但是到明年,我大概就已经忘了怎么算数,也许就不得不再次学着分开毛茛和燕子草。我将会再一次像婴儿【原文是stranger】一样看着这个如同花园一般的世界,看到如画的田野感到那么惊喜,忘了呼吸。我又惊奇,是科学还是无知,说海燕(夸张地说,他还是蜂鸟的亲属)飞上天空,从未在巢穴停留,夜晚消失于天空深处?我将会惊奇的发现,唱歌的是公杜鹃而不是母杜鹃。我还要学着不要叫剪秋葵野天竺葵,重新发现在早上或晚上,树丛会有灰飘出来【我去这是啥!!】。一个外国人问一个现代英国小说家:”英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小说家毫不犹豫的回答:”是黑麦。“对于我来说,他实在是无知的彻底;但即使是对一个个文盲来说,这种无知也是很夸张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使用电话,但未必清楚其中的道理。像我们的祖父将福音的奇迹视为理所当然一样,他们也认为电话能通话,火车能跑,莱诺铸排机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既不提问,也不理解。这就像我们调查,却只找到一点点真相一样。与每天工作无关的知识对大部分人来说是花哨的。但是,我们依然在努力消除自己的无知。我们在猜测和间歇中唤醒自己。我们陶醉于推测任何事情——推测死后的生活或者那些据说困惑了亚里士多德的问题,“为什么中午到半夜的时间打喷嚏是好的,但是从半夜到中午的时间打喷嚏却是不幸的呢?”人们知道,在无知中寻找知识是极有乐趣的。毕竟,无知的乐趣正是在于询问问题。如果人们丧失了问问题的乐趣,或者舍弃它转而追寻教条的乐趣,人们的思想就会开始僵化。有人羡慕好问的裘衣特,六十岁还在学习哲学——许多人在六十岁之前就忘记求知的感觉了。我们甚至徒劳的觉得我们那一点点可怜的知识储备就是全知全能的大宝库。我们忘记了,苏格拉底因智慧著名,并不是因为他全知全能,而是因为他意识到,即使到了七十岁,他依然无知。
原文链接:http://daimon15.tk/?p=91
-
Daimon15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5-17 12:16:49